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浸种处理对闽引羽叶决明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研究了温水、98%硫酸浸种对闽引羽叶决明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未浸种闽引羽叶决明种子硬实率达87.7%,初始温度100℃温水浸种5~30 min,种子硬实率降至9.7%~13.0%,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分别上升至87.0%~90.3%和85.0%~88.0%,发芽指数达48.2~56.5,明显优于其他温水浸种处理。98%硫酸浸种10 min,种子硬实率低于2.0%,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最高,分别为98.3%,97.3%和87.0%。  相似文献   

2.
采用砂纸打磨+变温、砂纸打磨+恒温两个双因素试验及酸、碱两个单因素试验共四种方式对野火球种子进行处理,筛选破除野火球种子硬实的最佳温度条件以及最佳方法。结果表明:(1)砂纸打磨+恒温、砂纸打磨+变温处理的硬实率显著降低,砂纸打磨+恒温处理以恒温25.0℃处理的萌发及硬实破除效果最佳,砂纸打磨+变温处理以10.4℃/26.6℃为打破野火球种子硬实、促进萌发的最佳变温条件。(2)98%H2SO4处理8 min时野火球种子发芽率略高于对照但无显著差异,但活力指数显著高于对照(P<0.05),硬实率降低,种子受损程度小。(3)野火球种子在0.5 mol/L NaOH处理下的发芽率和活力指数与对照相比均显著降低(P<0.05),对硬实破除无显著效果,死种子数增加,种子活力降低,种子萌发受抑制。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锦鸡儿硬实种子进行硫酸浸种处理,设置0min、50min、60min、70min和80min 5个浸种时间,通过测定种子发芽势、发芽率和发芽指数,研究硫酸处理对锦鸡儿硬实种子萌发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硫酸的处理对锦鸡儿硬实种子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不同处理时间锦鸡儿硬实种子发芽率有较明显的差异,其中硫酸处理时间为70min时,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均达到最高值分别为20%和6.87。所以,70min硫酸处理为锦鸡儿硬实种子的最佳处理时间。  相似文献   

4.
王娟  师尚礼 《草原与草坪》2011,31(2):41-43,48
以陇东野生紫花苜蓿种子为材料,采用机械法、98%浓硫酸处理法和不同浓度NAA引发处理法研究打破陇东野生紫花苜蓿种子硬实的效果.结果表明:用标准发芽法测定的发芽率仅为37%,各处理对破除种子硬实、提高发芽率的效果差异显著(P<0.05),其中划破种皮处理效果最佳,发芽率达到92%,其次是98%浓硫酸浸种30 min,发芽...  相似文献   

5.
为明晰‘粉玉’系列草莓种子发芽特性,提高萌发效率,以‘粉玉1号’和‘粉玉2号’草莓种子为试材,采用物理、化学或生物酶等处理法,研究不同处理对草莓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98%浓硫酸(H2SO4)浸种2~10min能显著加速种子萌发并显著提高发芽率,其中浸种10min的效果最为显著,处理后‘粉玉1号’和‘粉玉2号’发芽势分别提高8.26倍和23.36倍,发芽率提高19.5%和14.2%,平均发芽时间缩短50.4%和55.6%;砂纸打磨和复合生物酶浸种也能显著提高种子发芽率;乙酸(CH3COOH)、氢氧化钠(NaOH)和过氧化氢(H2O2)溶液对种子萌发有显著的抑制作用;长时间的贮存会显著降低种子活力,而98%浓硫酸浸种和砂纸打磨对贮存种子萌发依然有较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浸种处理对圆叶决明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摘要:为寻求圆叶决明(Chamaecrista rotundifolia)种子硬实破除技术,开展热水和硫酸浸种处理对2个圆叶决明品种种子萌发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未浸种条件下闽引圆叶决明、闽引2号圆叶决明种子硬实率分别达56.3%、76.0%。初始温度为100 ℃热水浸种3 min,闽引圆叶决明种子硬实率降至11.7%,发芽率升至42.7%,发芽指数达32.1,高于其他热水浸种处理。不同热水浸种处理闽引2号圆叶决明的种子硬实率无显著差异。98%硫酸浸种10 min,闽引圆叶决明、闽引2号圆叶决明的种子硬实率分别降至1.3%、0,而且发芽指数均达峰值,分别为58.9、37.0,相应的发芽率分别为64.7%、80.0%。  相似文献   

7.
在实验室内模拟的盐分条件下,用不同浓度的Na Cl盐溶液对4个紫花苜蓿品种(中苜1号、中苜3号、中草3号和陇东苜蓿)种子萌发期进行盐胁迫处理。结果表明:低浓度(0.2%和0.4%)的盐溶液对苜蓿的发芽率和幼苗苗高抑制作用不显著,对幼根具有一定的刺激作用。0.8%和1.0%的Na Cl溶液处理下发芽率、0.6%的Na Cl溶液处理下的幼苗苗高和幼根生长量可以作为苜蓿种子萌发期耐盐性鉴定指标。对四个紫花苜蓿品种的发芽率、幼苗苗高、幼根生长量、耐盐半致死浓度四个指标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中苜1号耐盐性最强,其次是中苜3号和中草3号,陇东苜蓿最弱。  相似文献   

8.
以不同贮藏年限蒙农1号红三叶种子为材料,通过标准发芽试验,对种子千粒重、硬实率、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等指标进行测定,比较不同贮藏年限种子活力变化情况。结果表明:-18℃低温贮藏条件下,红三叶种子千粒重随着贮藏年限的增加有降低的趋势;红三叶种子当年收获和贮藏1年的硬实率高,贮藏2年的种子大部分已破除硬实,解除休眠;红三叶种子经过打磨后,平均发芽率为99.47%,平均发芽势为97.67%,平均发芽指数为41.28;贮藏1年的红三叶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显著低于其他年限,贮藏2年的种子发芽率提高32.67%,发芽势提高32.67%,发芽指数提高14,贮藏1~6年的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均呈上升趋势;红三叶种子贮藏2年的活力指数最高,贮藏1年的活力指数最低,当年收获和贮藏2年、3年、6年的种子活力指数无显著性差异;贮藏6年的种子仍保持高种子活力,具有较高的种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为对比甘肃广泛种植的4个紫花苜蓿品种(甘农1号、新疆大叶苜蓿、中苜1号和中天1号)萌发期的抗旱性,采用不同浓度聚乙二醇6000(Polyethylene glycol 6000,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的方法,测定4个紫花苜蓿品种的种子在干旱胁迫下的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抗旱指数和根芽比,并用隶属函数法对4个紫花苜蓿品种的萌发期抗旱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4个紫花苜蓿品种的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和发芽指数在各个PEG浓度下均为新疆大叶苜蓿最大,根芽比和抗旱指数为甘农1号最大;随胁迫程度的加剧4个紫花苜蓿品种的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和抗旱指数均呈下降趋势,而根芽比先升高后降低:PEG浓度为5% 时最大,分别为甘农1号6.91、新疆大叶苜蓿3.68、中苜1号4.54和中天1号6.04,0% 时次之;与PEG浓度为0% 时相比,PEG浓度为5% 时,中天1号的发芽势和发芽指数下降幅度最大,PEG浓度为25% 时,新疆大叶苜蓿的发芽率和中天1号的抗旱指数下降幅度最大.萌发期综合抗旱性为甘农1号>中苜1号>新疆大叶苜蓿>中天1号.  相似文献   

10.
水引发对紫花苜蓿种子萌发及其生理活动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0  
采用4个紫花苜蓿品种三得利、阿尔冈金、新疆大叶和陇东种子,研究了控制加水引发对紫花苜蓿种子萌发及几个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引发显著缩短了所有供试紫花苜蓿品种种子达最终发芽率50%的萌发时间(P<0.01),提高种子发芽指数,但对最终的发芽率和硬实率无显著影响.引发显著降低了所有参试品种种子可溶性糖含量、种子水浸8 h时电导率(P<0.05),增加了所有参试品种种子脯氨酸含量;引发种子丙二醛含量虽然略低于未引发种子,但差异不显著.这说明紫花苜蓿种子水引发不仅能够加快种子萌发速率,提高萌发一致性,而且能够修复生物膜、增强细胞结构稳定性并增强种子抗逆性.  相似文献   

11.
赤霉素浓度对苜蓿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公农1号紫花苜蓿和呼伦贝尔黄花苜蓿2种苜蓿品种为材料,采用培养皿纸上发芽法,研究不同浓度赤霉素处理(以蒸馏水处理作为对照)对苜蓿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公农1号紫花苜蓿种子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发芽速度以及根长随着赤霉素浓度的增加表现出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赤霉素浓度为50 mg/L时效果最好;呼伦贝尔黄花苜蓿种子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发芽速度以及根长随着赤霉素浓度的增加表现出逐渐增加的趋势,赤霉素浓度为200 mg/L时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2.
不同处理对新疆大叶紫花苜蓿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不同因素对紫花苜蓿萌发的影响,试验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测定了浸种药剂(纯化水、0.1%水杨酸、5%聚乙二醇、2%KNO3、0.5%Na OH)、浸种时间(0,1,2,3,4 h)、Na_2CO_3浓度(0,5,15,25,35 mmol/L)三因素条件下的新疆大叶紫花苜蓿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又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研究了单因素Na_2CO_3浓度(0,5,10,15,20,25,30,35 mmol/L 8个浓度)下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结果表明:浸种药剂、浸种时间、Na_2CO_3浓度对发芽率和发芽势皆有显著影响(P0.05),Na_2CO_3浓度对发芽指数有显著影响(P0.05),而浸种药剂、浸种时间对发芽指数无显著影响(P0.05),且对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的影响次序皆为Na_2CO_3浓度浸种时间浸种药剂;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皆随Na_2CO_3浓度的升高而呈下降趋势;新疆大叶紫花苜蓿种子对Na_2CO_3的耐盐半致死浓度范围为20~25 mmol/L,致死浓度范围为30~35 mmol/L。说明新疆大叶紫花苜蓿种子的最适萌发条件为无需浸种、不加Na_2CO_3。  相似文献   

13.
为了筛选出膜荚黄芪种子的最优且易于掌握的处理方法,试验采用沙培法进行了发芽试验,以膜荚黄芪种子为材料,设赤霉素浓度及浸种时间、研磨及研磨后浸种时间、清水浸种时间等处理方法,研究了黄芪种子发芽势、发芽率和发芽指数。结果表明:与未处理的对照比较,研磨和浸种均明显促进了种子萌发。在小组试验中,赤霉素浓度在5×10~(-5)g/mL且浸种18 h、清水浸种24 h、研磨后水浸种18 h分别表现最佳;赤霉素浸种和清水浸种黄芪种子的发芽势均显著低于研磨后浸种处理(P0.05),但发芽率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P0.05);种子浸泡后再进行发芽试验,仍然可明显促进种子萌发。说明研磨和浸种均能明显促进黄芪种子萌发,但以研磨后清水浸种18 h的处理方法效果最佳;清水直接浸种24 h处理的发芽率不低,此方法最简单且最易于掌握;浸种后将种子晾干再行播种不影响其发芽率,同时干种子易于播种,可提高播种质量。  相似文献   

14.
以5个紫花苜蓿品种为浸提液提取材料,分别用不同浓度(0、10、30、50、70g/L)的根、茎、叶浸提液处理甘农3号紫花苜蓿种子及幼苗,研究不同处理对其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5个苜蓿品种植株浸提液对甘农3号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具有明显自毒效应,其效应因苜蓿品种、器官和浸提液浓度不同而存在显著差异。同一品种、相同浓度下自毒效应强弱顺序为叶茎根;同一品种和器官的浸提液随着浓度的增大,甘农3号苜蓿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均显著降低,胚根长、胚芽长及根系活力显著减小;随着浸提液浓度逐渐增大(10~70g/L),种子发芽势、发芽率的化感指数(RI)也逐渐增大(0.002 6~12.640 0),同时受抑制程度逐步增强,而且,叶浸提液对种子发芽势、发芽率抑制作用最强,根浸提液抑制作用最弱,茎浸提液抑制作用居中。同样的,随着浸提液浓度增大,幼苗的胚根长、胚芽长受抑制程度也逐步增大(1.3%~54.1%),其中根浸提液抑制率在1.3%~31.3%,茎浸提液抑制率在4.0%~34.1%,而浓度为50g/L叶浸提液抑制率达到54.1%,浓度为70g/L叶浸提液甚至致使苜蓿种子和幼苗腐烂或死亡,检测不到胚根长、胚芽长。不同苜蓿品种的自毒作用存在差异;同一苜蓿品种,根、茎、叶浸提液的自毒效应叶浸提液最强,其次为茎浸提液,根浸提液自毒效应最弱。苜蓿自毒作用会抑制种子萌发和幼苗的胚根、胚芽生长。  相似文献   

15.
种子萌发期紫花苜蓿秋眠级与耐热性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明高温胁迫对不同秋眠级紫花苜蓿种子萌发的影响,在25和35℃条件下,对14个不同秋眠级紫花苜蓿品种种子进行萌发试验,以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胚根鲜重和发芽势为指标,结合协方差分析、模糊隶属函数和聚类分析统计方法,对各紫花苜蓿品种萌发期耐热性进行分析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高温胁迫对不同秋眠级紫花苜蓿的种子萌发有影响,高秋眠级品种赛迪10的耐热最强,其发芽指数、活力指数、胚根鲜重、发芽势和发芽率在14个参试品种中最高,分别为67.78、66.70、0.98g、99.33%和92.89%;聚类分析的结果表明,14个品种萌发期耐热性可划分为3类,耐热性较强的品种为标秆、WL903、1075、三得利、赛迪10和赛阔,耐热性较弱的品种为Power、猎人河和阿尔冈金,其余品种耐热性一般;在种子萌发阶段,高秋眠级类型的紫花苜蓿品种表现较强的耐热性,低秋眠级类型的品种耐热性较弱。种子活力指数可作为评价紫花苜蓿萌发期耐热性强弱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16.
采用当年黄花棘豆种子在不同处理条件及温度条件下进行发芽试验,以确定黄花棘豆最适宜的发芽条件,为今后盆栽试验提供种苗。结果:不同处理方法对黄花棘豆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势影响显著,以砂纸打磨法最优,当年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势可分别达到72.96%和64.44%。硫酸处理易形成霉烂种子,不易采用。温度对黄花棘豆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势影响不显著,而温度达25℃以上时,易使种子霉烂,应采用15~20℃为适宜发芽温度。  相似文献   

17.
百脉根种子硬实处理与耐藏性的探讨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地百脉根种子硬实用不同方法处理和对不同贮藏时间种子耐藏性的测定结果表明:贮藏1年种子含硬实率59.3%。经擦破种皮或硫酸浸种处理,硬实率明显下降,发芽势,发芽率显著提高;种子随贮藏期的增长,硬实率明显下降,其发芽势,发芽率,活力指数以及直播出苗率,幼细苗存活率等亦随贮藏时间的延长而下降;种子电导值则随贮藏时间的延长而增大。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原花青素对酸铜胁迫下紫花苜蓿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以6个紫花苜蓿品种为试验材料与不同浓度原花青素(0、12. 5、25. 0、37. 5、50. 0毫克/千粒种子)进行拌种,研究其酸铜胁迫下的发芽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原花青素浓度均能促进紫花苜蓿种子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等萌发指标和根长、根系表面积等根系性状指标。随着原花青素浓度的增大,酸铜胁迫下紫花苜蓿种子萌发指标和根系指标都增大,但是不呈连续增长趋势,且不同紫花苜蓿品种间表现有差异。  相似文献   

19.
为探明5个苜蓿品种在PEG胁迫下的萌发特性,采用不同浓度的PEG溶液(0%、5%、10%、15%、20%、25%)对其进行处理,PEG处理对苜蓿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活力指数、相对危害率、根长和苗高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随着PEG浓度的增加,苜蓿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根长和苗高总体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通过隶属函数法分析5个苜蓿品种萌发期对干旱的耐受性依次为:中苜一号甘农三号WL366金皇后偏关苜蓿。  相似文献   

20.
通过用4个不同恒温、1个变温及用80 ℃热水、98%的浓硫酸不同时间分别浸种对新银合欢Leucaena leucocephala种子进行发芽试验,研究不同处理水平和不同处理组合对新银合欢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处理水平下,新银合欢种子发芽率、发芽势的最佳温度分别为18 ℃16 h/28 ℃8h 变温和20 ℃恒温,发芽率、发芽势的最佳热、酸蚀处理分别为酸蚀20和45 min;在不同处理组合下,新银合欢种子发芽率、发芽势最佳处理组合均是18 ℃16h /28 ℃8h 变温与98%浓硫酸浸种45 min的组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