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国内外农业旅游研究之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分析了国内外的农业旅游研究现状,阐述了国外农业旅游研究的热点,即气候和环境变化与农业旅游、农业旅游发展的政策支持、生态环境系统与农业旅游以及农业旅游的可持续发展等方面;以及国内农业旅游研究的热点,即农业旅游概念界定、农业旅游资源的开发、生态农业旅游技术、农业旅游市场、农业旅游园区建设等方面,最后对比分析了国内外农业旅游研究的主要侧重点。  相似文献   

2.
《新农村(黑龙江)》2014,(12):282-282
农业旅游在国外又被称为“生态旅游”、“绿色旅游”、“农业观光旅游”、“乡村旅游”等,是旅游与农业相结合而形成的新型旅游产品,是实现农村地区农业经济多样化和农业产业升级的重要形式,并成为旅游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誉为“朝阳产业”。国外农业旅游发展历史较长,积累了很多可贵的经验,值得我们认真研究借鉴。  相似文献   

3.
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从国外引入后,国内学者对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笔者通过对近十年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相关研究文献梳理,对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内容、发展现状、相关概念等进行了分析与总结,指出了国内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研究的不足,并提出完善对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主体及相关利益群体的行为、态度和感知等方面的研究,增加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方面研究、增加在西北干旱地区及绿洲农业与乡村旅游方面的案例研究等研究建议。  相似文献   

4.
本文在追溯国外农业旅游的演化历史,研究相关成功发展模式,以及归纳总结国外成功的规律与共性的基础上,通过对国内乡村旅游业发展现状的研究和对现存问题的深入探讨,总结了其对中国乡村旅游发展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随着人们可支配收入提高,闲暇时间增多,中国城郊农业旅游行业发展壮大,然而中国城郊农业旅游仍处于较初级的发展阶段,存在着经营理念落后,环保不力,资源开发不深入等问题。笔者对这一课题进行分析讨论,阐述了城郊农业旅游的相关理论,分析了国外城郊农业旅游开发的先进经验,最后结合国外经验提出了促进中国城郊农业旅游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冯丽 《农家参谋》2015,(1):52-53
在国外,美洲和欧洲的农业旅游已有上百年的历史了。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生态环境旅游,也更钟情于纯绿色的环境旅游。意大利专门成立了"绿色农业旅游"企业,吸引了数以万计的本国和外国休闲度假者。在西班牙,海滨度假旅游效益要低于农业旅游的效益,农业旅游已成为西班牙旅游业的中流砥柱。开发农村旅游有着自然环境的优势,使人们能够走近大自然、亲近大自然,可见农业旅游是一个有发展潜力的旅游项目。  相似文献   

7.
随着中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休闲农业得到了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农业旅游是农业发展的一种新兴模式,对于农业生产在地区经济占据很大部分的农业区域,大力发展农业旅游项目,为农业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一种新思路、新模式,促进地区农业的多元化发展。本文对农业旅游发展模式及其创新路径的探索,在深入了解中国实际现状的前提下,通过汲取和借鉴国外成功的、可取的农业旅游发展典型模式,搭建一套真正适合并有助于中国农业旅游产业健康持续发展的新型模式。  相似文献   

8.
海南省发展休闲农业,应借鉴国外成功经验,以建设国际旅游岛为契机,加快农业与旅游业的融合,大力发展热带旅游休闲农业,不仅是省政府关注民生,以民为本,让农民共享改革成果的“惠民政策”,也是利用资源优势,用休闲农业推动传统农业转型升级,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建立特色农业旅游体系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9.
发展乡村旅游,能有效发挥农业的旅游观光和文化传承等功能,进一步拓宽农业发展的内涵与外延,有利于促进农业结构调整,促使农民就地转向非农领域;有利于加速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创造新的农业和农村经济增长点。文章扼述了国内外乡村旅游发展的概况和发展乡村旅游的意义,简要分析了国内乡村旅游发展的成功模式及其对梅州市乡村旅游发展的借鉴意义;同时,还分析了梅州市发展乡村旅游的基础条件、发展优势及存在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思考。  相似文献   

10.
基于驱动因素视角的中国农业旅游发展模式与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海莉 《湖北农业科学》2014,53(16):3939-3942
以中国农业旅游发展的现状为切入点,从不同视角分析了农业旅游发展的具体背景,对中国农业旅游及其发展现状进行了归纳总结;对目前中国农业旅游的发展模式进行分类评述;分析了中国农业旅游发展的驱动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促进中国农业旅游健康发展,实现旅游经济转型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1.
体验经济下对保定市发展观光农业的新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贾会棉  路剑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8):4796-4797
保定市农业资源丰富,地理位置优越,这些因素为保定市发展观光农业奠定了雄厚的基础。在论述观光农业的内涵及其在国内外的发展概况的基础上,系统分析了河北省保定市发展观光农业的资源优势,然后指出了保定市观光农业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在体验经济下保定市发展观光农业的具体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12.
天津市观光农业的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观光农业是农业与旅游业结合的1种新型农业。阐述了天津观光农业的发展现状,将天津观光农业与国内外进行比较,提出了一系列对策,以实现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休闲农业发展模式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朱孟珏  董宁 《热带农业科学》2010,30(2):70-74,82
作为当今农业转型和旅游业发展的新走向,休闲农业的发展是在国外起步较早。基于比较国内外休闲农业的主要开发模式,文章总结和借鉴了国外成功经验,从依托于资源环境状况进行定位(资源角度)、立足于需求导向考虑发展模式(客源角度)以及着眼于休闲农业综合系统完善(环境协调角度)三个方面.提出在打造国际旅游岛的大背景下。海南发展休闲农业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4.
乡村旅游是旅游业向传统农业延伸的一种新兴旅游模式,对解决“三农问题”、乡村振兴、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脱贫攻坚等方面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本文在结合国内外有关乡村旅游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实地调研,对阿克陶县乡村旅游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总结出阿克陶县基础设施不完善,发展资金不足,受季节性影响明显,旅游人才缺乏等问题。基于上述问题提出针对性对策建议,以促进阿克陶县乡村旅游发展的乡村旅游经济平稳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海南省三亚市热带休闲农业开发模式与发展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国内外休闲农业的开发实践,结合三亚市的地理条件、资源特色等实际情况,提出三亚市热带休闲农业的开发模式,针对目前三亚市热带休闲农业项目普遍存在的规模小、品牌不突出、配套设施不齐全、从业人员素质低等问题,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6.
吴炼  李细高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6):12031-12033
旅游观光农业是农业和旅游业相结合的一种新型的交叉型产业。长沙市观光农业资源丰富多样,开发区位优越,客源市场广阔,开发条件良好。从长沙市观光农业的资源特点与开发潜力分析出发,探讨了观光农业产品的开发原则、开发模式,对观光农业产品的开发对策进行了重点研究。  相似文献   

17.
根据系统设计的指导思想,分析了旅游农业具有的农业特性、生态特性和娱乐特性等基本特性,阐述了发展旅游农业的作用,提出了上海发展旅游农业的对策:①树立新观念,拓宽旅游农业的功能;②把旅游农业置于都市旅游系统与都市农业发展整体规划之中;③立足本地资源,因地制宜,扬长避短,突出特色;④旅游农业自身的设计必须强调独创性开发。  相似文献   

18.
美丽乡村创建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有效载体.通过对江宁湖熟发展旅游农业的现状条件分析,针对湖熟旅游农业的开发优势、开发障碍,提出加快湖熟旅游农业开发的重点及加快当地旅游农业开发的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19.
创意农业是改善农业资源配置的一种新型产业形态,通过其与乡村旅游的良性结合,可以推动农业产业化,实现地区可持续发展。创意农业与乡村旅游互动发展具有必然性,创意农业为乡村旅游发展提供核心吸引物,乡村旅游进一步推动了创意农业发展。创意农业与乡村旅游互动发展存在四种模式,分别是创意农业景观、创意农业产品、创意农业文化、创意农业活动。打造吸人眼球的农业景观、独具特色的农业产品、传统质朴的农村文化、深度体验的农业活动,对于传统农业转型升级、发展乡村旅游、实现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东莞水乡地区休闲观光农业发展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休闲观光农业是以农业为基础,满足生态体验需求,将农业与旅游业相结合的一项新型交叉型产业。东 莞水乡地处珠三角中心腹地,交通便捷,农业资源丰富,民资丰厚,旅游消费需求旺盛,休闲观光农业开发潜力大。从 东莞水乡地区观光农业资源的特点与开发潜力分析出发,探讨了东莞水乡发展休闲观光农业的思路与模式,以期为 水乡地区休闲观光农业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