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为了探索烤烟氮素积累与土壤有机质含量及施氮量的关系,以不同有机质含量的黄壤为试验地,研究了不同施氮条件下烟株的氮素积累及分配利用规律。结果表明:1)不施氮烟株的氮素积累量在生育期内持续增加,并随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增加而增加;相同施氮条件下,植烟在高有机质含量土壤上的氮素积累主要在烤烟移栽后77d内,低有机质含量土壤则在烟株整个生育期内持续增加,且增加施氮量其氮素积累的总量变化不明显。2)在相同施氮条件下,高有机质含量土壤上的烟株肥料氮和土壤氮积累均集中在77d内,而低有机质含量土壤上的烟株在77~119d仍有大量的肥料氮和土壤氮积累。3)烟株肥料氮积累总量占其氮素积累总量的33.59%~48.26%;土壤氮积累总量占烟株氮素积累总量的51.74%~66.41%,土壤氮是烤烟氮素营养的主要来源,并随着土壤有机质和施氮量的增加而下降,也是烤烟不同部位叶片中的氮素营养来源,并随着叶片部位的升高积累量增加。4)烤烟对氮肥的利用主要集中在旺长期(36~77d),在相同施氮条件下,随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增加而增加;在适宜施氮条件下,选择有机质含量较高的土壤植烟,对促进烟株前期生长和氮素积累有益,对促其早生快发和较早形成优势植株有利,而且通过加大施氮量提高烟株氮素积累的效果较微。因此,施氮量应以当地最佳用量为准,同时,为了提高烤烟的氮肥利用率和节约氮肥投入成本,可选择有机质含量较高的土壤种植烤烟。  相似文献   

2.
土壤氮和肥料氮对烤烟总氮和烟碱积累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15N示踪的方法,研究了烟株打顶后肥料氮和土壤氮两种不同氮源对总氮和烟碱积累与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打顶后烟株不同部位总氮含量持续下降,烟碱含量持续上升,烟株总氮和烟碱积累量持续上升;到采收结束时,土壤氮和肥料氮分别占烟株氮素积累总量的63.57%和36.43%,由土壤氮和肥料氮合成的烟碱分别占烟株烟碱积累总量的68.22%和31.78%;烟株上部叶总氮和合成烟碱的氮素来源于土壤氮素最多,其次是根和茎,下部叶最低,但仍在52%以上;烟株吸收的氮素中,无论是土壤氮还是肥料氮,约有2/3分布在叶片,并在上部叶中分布最多,由土壤氮和肥料氮合成的烟碱约有3/4分布在叶片中,1/2以上分布在上部叶中。  相似文献   

3.
【目的】为贵州黄壤烟区稻烟轮作模式烤烟合理施氮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15年4月至2016年10月在贵州省遵义市开展稻-烟轮作试验,于烤烟季采用~(15)N示踪法探究不同生长期烤烟各器官氮素含量、累积量及来源比例,明确土壤和肥料对烤烟氮素营养的贡献及各器官的氮素来源。【结果】随着生育期的推进,不同施氮处理烤烟的根、茎和叶氮含量均呈先下降后小幅上升趋势,相同施氮条件下,烤烟不同部位的氮含量均为叶﹥根﹥茎,各部位氮含量均以N_(270)处理最高;烤烟根、茎和叶片氮素累积量表现为先升后降趋势,均在移栽后95 d达最大值,不同处理烤烟氮素累积量均以N_(270)处理最高,根、茎、叶和植株最高氮素累积量分别达0.94、1.13、2.93、5.0 g/株;不同施氮处理烤烟根、茎和叶吸收的肥料氮素占总氮素的比例均以N_(270)处理最大,N_(180)处理次之,N_(90)处理最小;土壤氮素比例呈相反趋势,表现为N_(90)﹥N_(180)﹥N_(270),且烤烟吸收的土壤氮素大于肥料氮素,随着生育期推进,各处理根、茎和叶吸收的土壤氮素比例逐渐增大,肥料氮素比例逐渐减小。【结论】贵州黄壤烟区稻烟轮作模式下,烟株吸收的氮主要来源于土壤,随着生育期的推进烤烟吸收土壤氮素比例增加;稻烟轮作模式下烤烟施氮素要考虑水稻季施用氮肥的后效和烤烟对土壤氮素的吸收能力。  相似文献   

4.
应用15N示踪研究不同来源氮素在烤烟体内的累积和分配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目的】了解水稻土植烟土壤供氮特征及对烤烟氮素累积分配和烟叶品质的影响。【方法】在云南省玉溪市红塔区赵桅村6组烟田和赵桅实验基地设置了田间原位矿化培养试验和大田15N示踪试验,研究在不施氮和施氮90 kg•ha-1条件下,烟株不同生育期水稻土氮素矿化特征,烤烟体内不同来源氮素的累积和分配及烟叶的产量和品质状况。【结果】6组烟田和实验基地土壤供氮能力均较强,在施氮90 kg•ha-1条件下,烟株整个生育期吸收的氮素主要来自于土壤氮,且吸收的土壤氮量及其占总吸氮量的比例随生育期延长和烟叶着生部位升高明显增加。在本试验中,尽管施氮的增产作用不显著,但显著提高了烟叶总氮和烟碱含量,改善了烟叶品质,但由于烟株生育后期土壤供氮过多,上部烟叶存在烟碱含量偏高的问题。【结论】控制烟株生育后期水稻土土壤供氮量,对提高烟叶尤其上部烟叶质量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5.
应用15 N稳定性同位素示踪技术,研究了烤烟在不同的轮作方式下对氮素肥料的吸收利用情况。结果表明:烟株各部位总氮含量呈现叶片>茎>根,烟叶叶片总氮积累量上部叶>中部叶>下部叶的规律;通过15 N的原子百分超的测定结果得到,烟株全氮中来源于吸收肥料氮的比例在不同部位的分布随着叶位的升高而降低,来源于土壤氮的比例随着叶位的升高而增加;不同轮作方式的氮肥利用率以烤烟—小麦轮作处理较高,为23.71%,烤烟—油菜轮作处理与烤烟—空闲轮作处理居中,二者分别为23.04%和22.3%,烤烟—黑麦草轮作处理较低,仅为18.11%,烤烟较好的轮作方式为烤烟—小麦轮作和烤烟—油菜轮作。  相似文献   

6.
~(15)N示踪探究烤烟氮素吸收分配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大田试验,利用15N示踪研究了烤烟大田各生育期对肥料氮的吸收分配规律。结果显示:烟株偏向吸收硝态氮,且吸收的硝态氮主要分布在叶片和茎中;烟株吸收的追肥氮占吸收肥料氮的比例随生育期的推进而不断增加;成熟叶片中肥料氮占总氮的比例不足两成,且随叶位上升而不断下降。  相似文献   

7.
利用15N示踪技术探讨烟株对氮素肥料的吸收与分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通过不同施肥方法的15N示踪技术研究得到:烟株各部位总氮含量以叶片>茎>根>顶杈,烟叶叶片总氮积累量为上部叶>中部叶>下部叶的规律.不同施肥方法的氮肥利用率、总氮含量以肥料1/3基施2/3追施处理较高,2/3基施1/3追施处理居中,全部条施处理较低.氮肥利用率以栽后100d左右较高.通过15N的原子百分超的测定结果得到烟株全氮中来源于吸收肥料氮的比例在不同部位的分布是随着叶位的升高而降低,来源于土壤氮的比例随着叶位的升高而增加.不同施肥方法的肥料氮比例以肥料1/3基施2/3追施处理较高,2/3基施1/3追施处理居中,全部条施处理较低.  相似文献   

8.
利用15N示踪技术探讨烟株对氮素肥料的吸收与分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通过不同施肥方法的15N示踪技术研究得到:烟株各部位总氮含量以叶片>茎>根>顶杈,烟叶叶片总氮积累量为上部叶>中部叶>下部叶的规律。不同施肥方法的氮肥利用率、总氮含量以肥料1/3基施2/3追施处理较高,2/3基施1/3追施处理居中,全部条施处理较低。氮肥利用率以栽后100 d左右较高。通过15N的原子百分超的测定结果得到烟株全氮中来源于吸收肥料氮的比例在不同部位的分布是随着叶位的升高而降低,来源于土壤氮的比例随着叶位的升高而增加。不同施肥方法的肥料氮比例以肥料1/3基施2/3追施处理较高,2/3基施1/3追施处理居中,全部条施处理较低。  相似文献   

9.
烤烟干物质积累和氮磷钾的吸收及分配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1982—83年连续两年的试验结果表明,烤烟干物质积累的高峰是在旺长和园顶期,返苗期和现蕾期积累较少。干物质在叶中的相对分布量随生育期的延长而减少,在根和茎申的相对分布则随生育期的推进而提高。烟株对氮、磷、钾的吸收量,团棵期以前氮占全生育期总吸收量的30.1%,磷占20.5%,钾占30.3%。旺长期吸收营养量最大,氮占全生育期的61.5%,磷占49.1%,钾占62.0%。现蕾期以后烟株吸收氮占全生育期的8.3%,磷占30.5%,钾占7.7%。在一定的产量水平下,折合每生产100公斤干烟叶,烟株需从土壤中吸收氮素3.48—3.77公斤,磷素0.4—0.6公斤,钾素4.6—7.34公斤。氮、磷、钾在烟株根、茎、叶中的相对分布均以叶中最多,茎中次之,根中最少。而且,在不同生育期根、茎、叶中各元素的含量也有所变化。  相似文献   

10.
黄壤质地对烤烟氮素吸收累积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为了对黄壤上烤烟生产的氮素营养调控提供科学依据和对贵州省优质烤烟生产提供参考,通过田间试验,在低、中、高3个等级有机质含量的3种不同质地的黄壤上,研究了质地对烤烟氮素吸收累积的影响.研究结果初步表明,3种质地的黄壤上烟株氮素吸收累积高峰期表现一致,均在移栽后7~9周,质地对烟株氮素吸收的速率影响不明显,而3种质地的黄壤上烟株氮素吸收累积量不同,土壤质地越粘重,有机质含量越高,烟株打顶后对氮素的吸收累积量比例增加.至烟叶成熟时,土壤质地对中部、上部烟叶氮素含量的影响均表现为粉质壤土>壤土>砂质壤土,上部烟叶氮素含量分别为2.64 g/kg>2.23 g/kg>1.50 g/kg;且3种黄壤质地的烟叶氮素含量均表现为上部叶>中部叶>下部叶,分别为2.11 g/kg>1.40 g/kg>1.34 g/kg,随着土壤质地粘性的增加,对不同部位烟叶氮素分配的影响增大.  相似文献   

11.
四川凉山盐中灌区高产稳产农田土壤培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了探究四川凉山盐中灌区农田土壤培肥途径。[方法]以水稻、小麦、洋葱3种作物为试材,研究不同的轮作方式和不同培肥措施对土壤的培肥作用。[结果]连施3年施用有机肥可使耕层有机质,有效氮、磷、钾含量明显增加。小麦-水稻轮作中,增施有机肥可缓解小麦、水稻在吸肥高峰期对土壤中有效氮、磷的吸收压力,增强小麦、水稻生育后期土壤有效氮、磷的供应。翻压洋葱茎叶分别使土壤有机质、全氮、磷,速效氮、磷、钾年均增加77.2%、62.5%、1.0%、24.2%、25.5%和14.7%,翻压小麦秸秆分别使土壤有机质、全氮、磷,速效氮、磷、钾年均增加88.1%、57.2%、9.4%、23.0%、70.0%和23.9%。[结论]翻压洋葱茎叶和小麦秸秆均明显提高土壤耕层养分含量,同时翻压小麦秸秆效果优于翻压洋葱茎叶。  相似文献   

12.
有机肥与化肥配施对烤烟品质及土壤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为了改善植烟土壤的理化性状,提高土壤质量,研究了在高肥力土壤上几种有机肥(秸秆、菜籽饼和猪粪)与化肥配施对烤烟品质及土壤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单施化肥相比(对照),化肥+秸秆处理有利于烟株的生长发育和提高烟叶的产量产值和上等烟比例;而化肥+菜籽饼处理对烟株前期的生长表现不佳,尽管产量比单施化肥增加12%,但上等烟比例较低;化肥+猪粪处理处于两者之间。有机肥与化肥配施明显提高了烟叶中的总糖、还原糖、糖碱比、氮碱比以及钾含量,同时降低了烟叶中总氮、烟碱和氯离子含量,从而使烟叶中的化学成分得到协调和平衡。有机肥与化肥配施后增加了土壤中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和有效锌含量,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土壤的理化性状。  相似文献   

13.
腐殖酸对植烟土壤理化性状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6-2007年在河南郏县进行田间试验,研究腐殖酸对植烟土壤物理和化学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腐殖酸可增强土壤的保水能力,尤其是增加旺长期以后的土壤含水量;降低土壤容重、提高土壤孔隙度。施用腐殖酸能提高当季土壤中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和有机质含量,但各处理碱解氮、有机质含量与对照并未达到显著水平。与单施化肥的处理相比,施用腐殖酸的处理能提高整个烟株生育期中土壤氮素的有效性;土壤中的速效磷含量高于对照,特别是团棵期土壤中的速效磷含量要比对照高5~20 mg/kg。施用腐殖酸后在烟株生长后期土壤仍然保持了较高的速效钾含量。以处理T2(750 kg/hm2)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4.
优质杂交籼稻丰优22的高产构成与库、源、流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丰优22不同播栽期、密度、施肥量、肥料运筹等试验,研究分析了丰优22在早播早栽、密度22.5万穴/hm2、施N量225 kg/hm2、基肥∶分蘖穗肥∶保花肥分别占施N量比例为6∶3∶1的最佳栽培条件下的物质生产、物质运转及产量构成因素。结果表明:丰优22库容较大,填库能力强;尤其是在抽穗至成熟期,其光合作用能力强,粒叶比高,光合产物多;花后光合产物对籽粒充实的贡献大,源库间流的通畅性好,库、源、流协调。  相似文献   

15.
餐厨垃圾堆肥对水稻生长、产量及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探讨餐厨垃圾堆肥对水稻生长、产量及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及其在水稻田的合理施用提供理论依据,以不施肥为对照,在等氮的条件下,设置了化肥、餐厨垃圾生化一体机处理尾料堆肥化产品(餐厨堆肥)、猪粪有机肥及鸡粪有机肥4个处理,测定水稻不同发育时期生长指标、产量及土壤养分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餐厨堆肥、化肥处理都能显著增加水稻株高、地上部生物量和产量,其中,餐厨堆肥处理水稻产量最高达9 379.63 kg/hm2,较对照、猪粪有机肥处理显著提高,分别增产19.40%和12.95%;此外,水稻考种结果显示,餐厨堆肥处理水稻有效穗数和每穗粒数高于其余各处理组,千粒重和结实率略低于猪粪、鸡粪有机肥处理,但均无显著差异;土壤数据测定结果显示,餐厨堆肥处理在土壤有机质和土壤速效氮的提升上优于猪粪、鸡粪有机肥,土壤有机质含量较猪粪、鸡粪有机肥处理分别提升19.87%和11.64%,土壤速效氮含量从分蘖期至黄熟期均高于其余各施肥处理,且在分蘖期、抽穗期、黄熟期显著高于猪粪有机肥处理。综上,餐厨堆肥可以确保水稻的生长和产量,且在土壤有机质和速效氮的提升上优于猪粪有机肥,具备推广和应用的潜力。  相似文献   

16.
在连续三年的试验中研究了在NPK养分相同的情况下,单施有机肥、有机肥+化肥和单施化肥对甘蔗生长和对土壤农化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有机肥可以提高甘蔗的萌芽率、分蘖率,但降低了蔗糖分;施用化肥的甘蔗产量和公顷含糖量比单施有机肥的高。伸长盛期的叶片含氮量以施化肥的高,磷以施有机肥的高。各处理的土壤全氮和碱解氮含量逐年下降,速效磷含量逐年提高,有机质含量和速效钾含量有升有降。翻犁后一年的土壤有机质含量会下降,连续宿根栽培则可以提高或维持有机质含量。三年后,有机肥处理的土壤有机质、全氮和碱解氮含量下降的幅度比化肥处理的小,速效磷含量提高的幅度比施化肥的大,但处理间的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7.
采用室内好气培养,分期采样,室内分析的研究方法,研究了土壤有机质含量对化肥氮素形态转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化肥施入土壤后,土壤铵态氮供出量在培养前期(20d)随有机质含量的增加而增加,在培养中后期则并未表现出这种趋势;在不同培养阶段土壤硝态氮供出量与土壤有机质含量相关系数在0.8325 ̄0.9953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土壤无机氮供出量在培养至第7天、第20天时,与土壤有机质含量相关系数分别为0.973、0.9854,其相关性达到了极显著,不过在培养的中后期,二者的相关性并不明显。  相似文献   

18.
菜籽饼肥与化肥配合施用对烤烟生长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总被引:31,自引:3,他引:28  
在土培试验条件下研究菜籽饼肥及其与化肥配合施用对烤烟(Nicotiana tabacumL.)生长发育、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化肥烟草根系中后期较饼肥和饼肥与化肥配施处理大,饼肥处理根系生长发育停滞较早,但下部叶成熟期以前各施肥处理根系干重以及整个生育期各施肥处理茎干重均无明显差别。施用化肥的烟草下部叶片平均单叶长、宽和鲜重及产量均比施用饼肥小,上部叶片则有相反趋势,饼肥与化肥配合施用下、中、上部叶片均得到较好发育,总产量最高。在烟草不同生育时期,土壤有机质含量总的趋势为饼肥处理>饼肥 化肥处理>化肥处理>对照,而土壤碱解氮、有效磷和有效钾含量一般表现为化肥处理>化肥 饼肥处理>饼肥处理>对照,随着生育期推进,3种施肥处理的土壤碱解氮含量均逐渐降低,土壤有机质及有效磷含量表现为先升高后降低,而有效钾含量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19.
在大田条件下,试验设5 个处理:T1 不施氮肥、T2 常规施肥、T3 控释尿素100%、T4 控释尿素90%、T5 控释尿素80%。研究水稻控释氮肥对寒地水稻植株和土壤氮素含量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整个生育期控释氮肥处理提高了土壤铵态氮和硝态氮含量,且铵态氮先下降后升高,抽穗-乳熟期含量最低;硝态氮先升高后下降,抽穗期含量最高。不同氮肥处理植株全氮逐渐升高,成熟期达到最大值,且T3 处理最高。控释氮肥处理产量高于常规施肥处理,且T4 处理产量最高,达到7944.44kg/hm2,与T2 处理相比提高7.3%,与T1 处理相比提高19.0%,差异都达到显著水平。因此,控释氮肥的施用提高了土壤铵态氮和硝态氮及植株全氮的含量,促进了水稻植株干物质的积累,从而提高作物产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