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3 毫秒
1.
国有石门山林场地处皖东丘陵,跨明光、凤阳两市县,交通便利。现隶属于滁州市管店林业总场,该场有人工松林31595亩,占全场有林面积的95·1%。因松类林木具有富含松脂、易燃烧的特点,曾经多次引发森林火灾。营造生物防火林带能够长期有效地阻隔林火的发生与蔓延。1999年该场设计女贞防火林带,实践证实,对大面积人工松林防火起到了重要作用。1基本情况该场1950年建场,采取人工造林,造林树种以松类为主。多年来火灾不断,每年都需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开展防火工作。平均每年开设防火道50公里,支付费用达2万多元。常规方法开设防火道,难以…  相似文献   

2.
梧州地区有林面积77.8万公顷,森林蓄积量4079.4万立方米。为了确保森林资源的安全。近几年来,随着认识的不断提高,加强了营造防火林带的工作。目前,全地区有防火林带1911公里,占全地区防火隔离带总长的32.5%,大部分已有四米多高,在防火  相似文献   

3.
东兰县绿兰林场借西部大开发东风,为保护生态环境平衡,大力营造生物防火林带隔离火源。  东兰县绿兰林场是森林火灾常发区域,目前经过精心营造建成的以白克木为主、荷木为辅的生物防火林带已初见成效。全场原有防火线87.7公里,现已种白克木生物防火林带60公里,占全场防火线的68.41%。白克木长势最高5米,最低1.5米,已成一条绿色纽带。其中分布于县界边缘的有5公里,乡镇界有25公里,内界线有30公里。目前该场2001年规划营造10公里白克木生态防火林带,2002年补造和新造20公里,争取在2003年把该场全部防火线转换为生物防火林带…  相似文献   

4.
根据1996年初省护林防火办公室编制的《河南省生物防火林带工程建设规划报告》,到2010年,我省将营建防火林带5.6万公里,折合有效面积13.1万公顷,其中改建防火林带3.0万公顷,占规划林带总长度的54.2%。现就如何改造现有林为防火林带的问题探讨如下。 一、改建防火林带的意义和作用 我省现有230万公顷的森林面积,且广大林区多交通不便,若伐掉现有林重造防火林带,成本高、恢复难,得不偿失。因此,有计划、有步骤地改建防火林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林业生态地位的提升,全国森林防火形势也日渐严峻。由浙江省余姚市林技总站规划建设的生物防火林带,自1996年营造以来,生长正常,受林带保护的杉木基地至今未发生一起火灾,取得了初步成效。生物防火林带试验段营造在梁弄湖东林场的桃花岭弥陀山上。湖东林场有30年生杉木林800亩,杉木林下是条道路,路下是农田,此条道路是当地村民上山、农作的必经之路,发生火险的隐患很大,为此,林场年年都开防火道,用工较多,因此,市林技总站把此条路列为营造防火林带的试点地段进行建设。生物防火带长500米,宽16米,树种为木荷,种植株行距为2米×2米…  相似文献   

6.
关于防火林带几个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文定元 《森林防火》1992,(4):22-23,33
据粗略统计到1989年我国已开设了各种防火线33万公里,营造了防火林带6.9万公里。这对控制我国森林火灾的发生,阻止火灾的蔓延,以及在扑救森林火灾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因修建防火线费时费工,年年需复修,花费大,容易引起水土流失,阻火效能不如防火林带。防火林带防火效益持久,有利于水土保持和改良土壤,还可以得到木材和林副产品等。因此防火林带正逐渐地取代防火线。为了科学地营造防火林带,发挥防火林带最佳效益,现对防火林带有关的几个问题,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7.
森林防火通道建设是阻截森林火灾蔓延、减少火灾损失、保护森林资源、维护林区社会稳定的重要举措[1]。在对汝阳县国有大虎岭林场的自然地理、社会经济、气候、森林资源、森林防火形势等诸多因素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环绕大虎岭林区建设一条防火通道与防火林带相配的建设项目,不仅提高了森林防火的时速和效率,还从根本上改变了大虎岭林场东半部没有主干道、交通不便的状况,从而有效保护了国有林资源0.397万hm2和周边群营林资源0.28万hm2森林资源的安全保障。沿大虎岭林区边缘修建了81 km闭合的环形多功能森林防火通道,改变了林场的森林防火困难形态。据统计:从2013年底至2016年春建成以来,22起周边荒火均被有效隔离,国有林区森防面貌大为改观。防火通道建设为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和经济社会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促进了社会、经济、生态建设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正>营造生物防火林带是预防山林火灾发生和阻隔林火蔓延最有效、最直接的办法。国有旌德县庙首林场作为省地共建森林防火实施单位之一,历届场领导高度重视森林防火工作,对辖区内两个营林区山林防  相似文献   

9.
广东省肇庆市国营林场公司下属12个国营林场,总经营面积65.73万亩,共有边界防火线683公里,截止1988年止,已营造木荷防火林带581公里,另营造工区界防火林带113公里,防火线基本实现了木荷防火林带化。所剩下的102公里边界防火线,除部分石山,1990年可以全部种上木荷。国营大坑山林场是营造木荷防火林带的先行场。该场从1964年营造木荷防火林带,至1975年,全场43公里防火线,已全面完成营造任务。最早营造的木荷林带(18年生),折合活立木蓄积8.4立方米/亩。木荷生产郁闭后,不用年年铲草维修防火线,用扫把扫除枯枝落叶即可,节省用工三分之二以上。1985年1986年,林业部两次在该场进行木荷林带防火抗性试验,在林带边缘,火苗高达12米,均无过火现象发生,木荷部分枝叶干枯,来春又复生。有关参与试验的专家教授,一致认为木荷防火林带抗火性能显著,该项目属全国首创,被评为省林业科技进步三等奖。  相似文献   

10.
三明市林委全面推广尤溪管前和经营林场营造果木防火林带的科研成果,截止1990年春,已发展6748.7公里。但由于营造果木防火林带一次性投资大,加上林区没有这一历史习惯,全市仍有17 972公里防火路尚未种上果木。因此,有必要对营造果木防火林带的经济效益加以探讨,提高各级党政领导、生产经营者的认识,以图在实际生产中取得更大的经济效益,发挥最佳的防火作用。  相似文献   

11.
指出了国家储备林是推进林业供给侧结构改革、精准提升森林质量的重要工程,在诸多影响国家储备林项目建设成效的因子中,森林火灾的影响和破坏最为严重,营造生物防火林带是森林防火的一种重要措施。实践表明:遵义市国家储备林建设面积240.2万亩,项目建设中设置木荷+女贞行状混交营造生物防火林带,可以有效地预防和控制森林火灾的发生,不仅投资少、受益长,而且是一举多得的长远战略构想。  相似文献   

12.
发生在边境的森林大火,由于位置偏远、交通不便,发生时一般难于进行及时扑救。生物防火林带作为一种有效的森林防火措施,可以起到有效阻止林火蔓延的作用,为扑救火灾赢得充分的时间和创造有利的条件。本文以广西国有派阳山林场边境生物防火林带建设为例,对边境生物防火林带的规划设置、树种选择、造林抚育等技术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3.
营建生物防火林带是预防森林火灾蔓延、减少经济损失的有效方法,科学地选择防火树种和合理确定林带密度则是营建生物防火林带的关键。以广西国有雅长林场为研究对象,提出了基于理想点评价方法的防火树种选择和地理信息系统支持下的防火林带密度确定方法,结果表明:借助于现代决策方法与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可使防火树种的选择和林火阻隔网合理密度确定更为科学、客观、合理。  相似文献   

14.
塞罕坝于1962年由原林业部建场,1969年划归河北省林业厅(局)直属至今,是集生态公益林建没、商品林经营、森林旅游业于一体的大型人工林林场、国家级森林公园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全场总经营面积140万亩,有林地面积112万亩,其中人工林88万亩,次生林24万亩,森林覆盖率80%。多年来,同家、省、市各级领导对塞罕坝的森林防火工作十分重视,塞罕坝机械林场始终把森林防火工作作为“立场之本、发展之本、民生之本”,不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50年无较大火灾的成绩。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非公有制林场层出不穷,经营规模也不断壮大,为推进林业跨越式发展注入了新活力。但非公有制林场忽视森林防火的现象普遍存在,而且比较突出。一般国有林场森林防火工作抓得很严,森林火灾发生率也很低。一旦国有林变成私有林,森林防火工作就随之被削弱,甚至失去了约束和控制。尤其是一些私有林场主在买下国有林后,为了尽早收回投资,实现收益,便将可伐林木分期分片申报皆伐,然后再更新造林。但采伐林木后不按要求清理剩余物,再加上对火源管理不重视,防范措施不到位,常常导致山火的发生。而且,私有林场发生火灾后,自己无力扑救,全靠当地防火部门调集附近乡镇、林场的扑火队和民兵群众尽义务支援扑火。对这种有钱买山,无力防火,甚至只顾赚钱,不顾防火,林木收益自己得,森林火灾别人救的现象,森林防火主管部门也感到困惑和无奈。非公有制林场火灾多,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一是对非公有制林场的森林防火行为缺乏严格有效的监管制约配套机制。目前尚无法律依据向他们收取森林防火管理费或保证金,也没有明文规定由哪一级组织与他们签订防火责任状或防火公约。二是非公有制林场业主的身份特殊。他们既不需经过组织考察任命,更不需要经过群众民主选举,即便放松防火,甚至无视防火,...  相似文献   

16.
一、基本概况六十年代,我县不少区、乡林场,就开始在防火线上营造以油茶为主的防火林带。1981年试造了以红荷为主的防火林带。次年秋冬间,省厅曾在我县召开防火林带现场会议,总结和推广了我县防火林带的成绩和做法。1983年我县千官国合林场又试种了本地银荷防火林带,作对比观察。目前我县共有油茶、红荷和银荷等三个不同树种的防火林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对鹤峰县走马林场森林防火林带综合效益的评价 ,得出如下结论 :1、防火林带较之空白防火带有显著的社会效益 (防火效益 )、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2、防火林带的面积占整个森林面积的比例大约在 4.0 %~ 4.3%之间 ,走马林场合适的林带面积为 1 85~ 2 0 0hm2 。 3、不同防火林带模式之间存在着合适的配置比例关系 ,确定不同防火林带模式的规模 ,应综合考虑当地的社会经济条件、自然条件和森林火灾现状 ,走马林场茶带和乔木防火林带的面积比例接近于 1∶1。  相似文献   

18.
创新机制 抓好森林防火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巢湖市下辖四县一区,林业用地面积228万亩,其中有林地面积184万亩,活立木蓄积量518万立方米.由于地处江淮丘陵,森林防火区域内交通四通八达,林区多与城镇、村庄、厂矿等融为一体,人口密度大,是森林火灾的多发频发地区.  相似文献   

19.
河南省商丘市国有民权林场,地处黄河故道腹地——豫东民权县境内,属商丘市直正处级单位。该场始建于1950年,是以经营防护林为主的生态公益型林场,经营面积6.5万亩,其中有林地面积4.7万亩,水面1500亩。“申甘林带是豫东著名防护林的组成部分,是全国平原四大人工防护林带之一,素有黄河故道上的“绿色长城之美誉。林带东西长20余公里,南北宽2—4公里,20世纪70—80年代,曾先后两次作为全国平原绿化会议的参观现场,并多次接待国内外林学专家的考察,在国内外享有较高的声誉。民权林场是国家、省林业科研基地。近几年来,林业科研工作者先后在“豫林…  相似文献   

20.
刘玉国 《中国林业》2013,(15):59-59
目前,正值夏季幼林抚育黄金时节,江西省安福县坳上林场组织开展生物防火林带夏季抚育质量检查。采取全查的方式,检查验收6个林业分场营建的生物防火林带45条(块),总里程S3公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