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上虞县陈溪公社背乡水库,地处浙江省四明山麓,养鱼水面50亩,集雨面积9.2平方公里,平均水深5米以上,是一个以灌溉为主的山区小(二)型水库。1982年,我们在该库进行了成鱼精养试验,增产效果显著:总产儿,227.3斤,亩产达到224.5斤,为试验前六年平均亩产130斤的1.73倍;为全县小(二)型水库平均单产的11倍。全公社人口10,120人,1983年春节每人平均吃到该库的鱼1斤。  相似文献   

2.
杜兵 《水库渔业》1982,(3):71-71
四川省达县中型的明星水库,近几年来,在积极发挥灌溉效益的同时,大搞科学养鱼,促进了渔业生产的发展。1981年起捕成鱼9.64万斤,超计划55.4%,比1980年增产2.69万斤,平均亩产达到66.2斤,超过本地区同类中型水库平均亩产量1.5倍以上,并创造了目前全省同类水库成鱼亩产最高记录。  相似文献   

3.
小型水库半精养高产试验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铁岭地区共有小型水库134座,养鱼水面3.65万亩,1981年鱼产量62.05万斤,平均亩产17斤。为提出小型水库的增产技术措施,我所于1982~1983年在昌图县四新水库进行了“小型水库半精养(亩产百斤)试验”,重点探讨了施肥与水质变化的关系及施用化肥与鲢、鳙的增产效果。本试验使鲜鱼产量从试验前1978~1980年三年平均年产量1.2万斤上升到2.5万斤,1981、1982两年平均亩产分别为122.5斤、127.7斤,现将试验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我省有大小水库11,278座,养鱼面积140万亩,其中小型水库的面积占72.6%。据近年统计,小(一)型水库成鱼平均亩产18斤,小(二)型亩产26斤,存在着“单产不高,总产不稳”的局面。  相似文献   

5.
玉林县铁联水库是一座以灌溉为主、综合利用的中型工程,1960年春建成。水库集雨面积33平方公里,总库容1,203万立方米,有效库容637万立方米,多年平均降雨量1,500毫米。库内最大水深20.5米,平均水深10米,可养鱼水面749亩。该库在确保工程安全,充分发挥灌溉效益的前提下,积极发展了以养鱼为主的综合经营。1972~1981年的十年里,共产成鱼456,700斤,平均每年亩产61斤,1981年捕鱼62,400斤,平均亩产83.3斤,创历史最高水平。  相似文献   

6.
江苏省溧水县方便水库属中型水库,养鱼面积4,275亩,原来鱼产量一直很低。1977~1980年,四年总产5.44万斤,年平均1.36万斤,亩产仅3斤多。为了抛掉“老大难”的帽子,1981年以来,水库在进行渔业生产设施配套的同时,明确了各项生产责任制,从而使鱼产量明显增加。1981年鱼产量2。86万斤,1982年总产5.05万斤,亩产11.8斤,为1981年前的3.7倍。渔业初见成效,其中一条重要经验,就是明确了各个生产环节中的生产责任制。  相似文献   

7.
临涅县九里乡的荷花水库,是一座小(二)型水库,养鱼水面80亩。过去由于只放无养,饵料缺乏,致使该库长期处于低产状态。每年起水成鱼不到1,000,亩产只在10斤左右。  相似文献   

8.
大规格鱼种是保证大中小型水面养鱼高稳产的物质基础,但缺口很大,特别是中小型水库,库区的鱼种他很少,自有鱼种很难满足渔业生产的需要,为了探索出小型水库套养夏花的途径,我们于1991年和1992年两年在马鞍溪水库进行了试验,并收到较理想的结果。一、材料与方法(-)水库的自然条件。马鞍溪水库是58年修建,61年蓄水的一座以防洪灌溉养鱼综合利用的小(二)型水库,水库面积180亩,养殖面积137亩,平均水深1.6米,库区周围为黄土小山丘,植被很少,水库中野杂鱼类较少,库区有一养猪场,该库实行渔一牧一草综合生态养殖模式。(二)…  相似文献   

9.
安徽省广德县芦村水库,可养鱼水面2,300亩。该库自1975年蓄水养鱼后,鱼产量不断上升。1979年产鱼9.6万斤;1980年15.6万斤;1981年21.4万斤;平均亩产93斤,总产值10万元。出席了全国淡水渔业工作会议;1982年产鱼23万斤,平均亩产达到100斤,成为安徽省大、中型水库渔业生产中的冒尖单位和高产稳产典型。  相似文献   

10.
湖北省黄冈地区尾斗山水库有6,460亩养殖水面,水库于1959年破土兴建,1961年竣工,当年进行渔业生产,最高成鱼产量25.49万斤(1967年),亩产39.4斤。1972年后由于凶猛鱼类的危害,成鱼产量大幅度下降,1977年仅产2万斤,亩产3.1斤。为了清除凶猛鱼类,1979年1月15日用毒杀酚清库,清库时,库容为1,184万立方米,用毒杀酚1,000公斤,折合每立方米水用84毫克。  相似文献   

11.
小型水库因用于灌溉水位很不稳定,雨季水位高、面积大,旱季水位低、面积小。这一特点刚好与目前部分地区冬春放养模式的鱼类生长对水体的要求相反。为此,我们从1989年起在单位包点的独城一座水库进行了夏秋(水面大量减少时)放养模式养殖试验,并取得了亩665斤的成绩。  相似文献   

12.
小(二)型水库施肥养鱼增产试验为了探索小(二)型水库施肥养鱼增产有效途径和技术路线,1991—1992年,我们在大巷乡石桥水库进行了施肥养鱼增产试验,当时正遇上连续洪涝和干旱年景,我们即及时研究修改试验方案,打破了常规管理方法,适时调整施肥的量次和保...  相似文献   

13.
横岗水库于1959年12月建成,是一座以蓄水灌溉为主的中型水库,养鱼面积2.2平方公里,合3,300亩。长期来,由于水库领导重视,认真抓水库渔业中的放养、扑捞以及经营管理等工作,使水库鱼产量获得持续增产。1965年开始水库养鱼,1965~69年年平均亩产为19.2斤,1970~73年为27.8斤,1974~77年为45.1斤,十多年来,鱼产量逐年提高,达到了高产稳产。该水库位于广东省东莞县大岭山西北,后街公社附近,东径113°34′,北纬22°55′之间,水库集雨面积为36.7平方公里,正常高水位时,库容为2,125万立方米。为湖泊型  相似文献   

14.
范屯水库是一座以灌溉和养鱼为主的小型水库,设计库容956万立方米,养鱼水面800亩。水库在正常年景鱼产量为3万斤,亩产37.5斤,1979年以来,产量逐年下降。现就范屯水库鱼产量变动原因作一分析,并对今后的工作提出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5.
内蒙古乌兰察布盟的一些水库养鱼生产开始于1958年,近年来后旗六道沟水库平均亩产达63斤,达茂旗黄花滩水库亩产达42斤,全掌子水库单产达41斤,泉玉岭水库单产36斤。但是有些水库由于养殖措施不当或放养鱼种不足,亩产仅达几斤,甚至不见收成,使水库养鱼连年亏损。  相似文献   

16.
以草鱼带鲢、鳙提高小型水库产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市扼头弯水库1956年建成,总库容为327万立方米,可养鱼水面200亩。建库后即投放鱼种,并配套了养殖设施。近20多年来,由于水质清瘦,成鱼年产量仅几百斤,最高年亩产不过14斤,是我市54座小(一)型水库中最典型的老年型水库。  相似文献   

17.
郝允碧  柳经 《水利渔业》1989,(5):9-11,51
1986—1988年利用瓦善水库开展施肥养鱼试验,共施肥(折碳酸氢铵)94吨,捕获成鱼93914公斤,总收入248922元,盈利164102元。亩产由试验前的不足5公斤提高到1988年的50.4公斤.碳酸氢铵每1.61公斤可增产1公斤鱼。  相似文献   

18.
《科学养鱼》1986,(1):22-23
陆家荡面积一百八十一亩半,1981年产量一百四十一点六担,平均亩产七十八斤。为了充分利用天然食料,提高外荡产量,1982年,我们进行试验,总产59688.1斤,亩产328.8斤,比1981年增加三点二倍。1983年,县科委下达陆家荡亩产五百斤的研究项目,年终总产94616.1斤,亩产520斤,通过了鉴定。1984年,又提高了产量,总产达184945斤,高产1019斤o  相似文献   

19.
自1981年开始,我们在杨础公社马耳崖水库连续二年进行大规格鱼种创高产试验,每亩净产分别达到1002斤、1335.9斤。现将1982年的试验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0.
1988—1990年,在18座小(一)型水库进行了渔业综合开发利用技术研究.1990年,2座试验水库(养殖水面407亩)平均亩产106.77kg,18座示范水库(养殖水面2213亩)平均亩产80.79kg.渔业产值104.44万元,利润54.47万元。三年累计新增产鱼20.85万kg,新增利润61.36万元。本文报告了综合开发利用技术措施和整体经济、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