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湖北省京出县惠亭水库于1960年建成,养鱼水面1.2万亩。1978年以前,成鱼产量很低,平均亩产8.3斤。1978年以来,在各级主管部门的重视和扶持下,狠抓了渔业的基本建设,进行了清库除害,加强了大规格鱼种的生产和投放等项工作,成鱼产量逐年提高。  相似文献   

2.
官亭水库兴建于1958年,正常蓄水5,600万立方米,养鱼水面5,350亩。1974年以前,由于投库鱼种数量少,规格小,成鱼亩产仅10斤左右。1975年以来,狠抓了大规格鱼种的生产,水库鲜鱼产量稳步上升,1977--1982年鲜鱼平均亩产达34.9斤。  相似文献   

3.
高宗民 《水库渔业》1984,(3):23-25,33
我县地处汉中盆地,水源丰富,有水库74座,堰塘4,300口,可养鱼水面1万亩。1983年已养鱼水面8,700亩,占可养鱼水面的87%。成鱼产量51万斤,平均亩产58.5斤,其中水库亩产34.5斤,池塘亩产82.3斤。  相似文献   

4.
湖北省黄冈县金盆寨水库,总库容1178万立米,兴利库容855万立米,养鱼水面450亩。水库共有职工125人,鱼池40亩,粉丝厂一个。1978年成鱼产量5.5万斤,亩产122斤;1979年6.62万斤,亩产147斤;1980年13.576万斤,亩产301.7斤。三年共交售国家鲜鱼17.47万斤,1980年渔业总收入6.4万元,盈利1.512万元,人平收入2,560元。  相似文献   

5.
杜兵 《水库渔业》1982,(3):71-71
四川省达县中型的明星水库,近几年来,在积极发挥灌溉效益的同时,大搞科学养鱼,促进了渔业生产的发展。1981年起捕成鱼9.64万斤,超计划55.4%,比1980年增产2.69万斤,平均亩产达到66.2斤,超过本地区同类中型水库平均亩产量1.5倍以上,并创造了目前全省同类水库成鱼亩产最高记录。  相似文献   

6.
郝允碧 《淡水渔业》1987,(1):42-42,41
<正> 山东省棲霞县菴里水库,是一座养鱼水面约3600亩的中型水库。平均水深10米,透明度0.8米,pH值7.68,是个中营养型水库。1958年建库,1960年开始放养,至1981年共投放鱼苗、鱼种834.2万尾,捕捞成鱼61.5万斤,多年平均亩产8.5斤。1972年最高鱼产量达15.6万斤,平均亩产43斤,此后鱼产量逐年降低。为了恢复鱼产量,自1977年开始,增加投放鱼种数量,由14万尾提高到24万尾,鱼种规格亦由2寸左右,提高到3寸以上。结果年年放鱼不见鱼,1980年鱼产量只5000斤。主要原因是鳡鱼、鲌属鱼类猖獗,大量吞食放养鱼种,一般鳡鱼个体重30-40斤,鲌属鱼类有的个体重达10余斤,凶猛鱼产量占总产量的10%以上。 1982年6月是该水库枯水年的枯水季节,水库蓄水量不足20万米~3,为清野除害  相似文献   

7.
玉林县铁联水库是一座以灌溉为主、综合利用的中型工程,1960年春建成。水库集雨面积33平方公里,总库容1,203万立方米,有效库容637万立方米,多年平均降雨量1,500毫米。库内最大水深20.5米,平均水深10米,可养鱼水面749亩。该库在确保工程安全,充分发挥灌溉效益的前提下,积极发展了以养鱼为主的综合经营。1972~1981年的十年里,共产成鱼456,700斤,平均每年亩产61斤,1981年捕鱼62,400斤,平均亩产83.3斤,创历史最高水平。  相似文献   

8.
熊河水库位于湖北省枣阳县境内。于1966年由原来的小水库扩建而成,养鱼水面1.4万亩。自1966年放养鱼类以来,1972年最高成鱼产量达到35万斤。以后逐年下降,至1976年下降到9万斤。近几年来则波动在10万斤上下。  相似文献   

9.
我省目前有水库养鱼水面18.22万亩,占全省养鱼水面的72%。1983年水库成鱼产量占全省总产量的56.2%,平均亩产仅7.81斤。成鱼产量上不去的原因很多,其中鱼种放养不合理则是主要的。多年来,我省水库投放的鱼种,除少量系自育外,大部分依靠外购。购进的鱼种规格小、质量差、数量不足、品种不对路,又经过长途运输,入库后成活率低,生长慢,造成水库鱼类资源贫乏,渔业生产效益不能发挥。  相似文献   

10.
范屯水库是一座以灌溉和养鱼为主的小型水库,设计库容956万立方米,养鱼水面800亩。水库在正常年景鱼产量为3万斤,亩产37.5斤,1979年以来,产量逐年下降。现就范屯水库鱼产量变动原因作一分析,并对今后的工作提出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1.
吉河水库是一座中型平原型水库,位于枣阳县城北20公里处。水库承雨面积105平方公里,正常库容2,700万立方米,养鱼水面4,482亩。库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库底平坦,水质肥沃,具有良好的养鱼条件。但从1975年建库以来,由于鱼池少,肥料、饵料缺乏,限制了鱼种的生产,以致每年投库鱼种数量少、规格小、体质差,从而影响了成鱼产量。数年来,成鱼产量一直在10万斤左右徘徊,亩产只有22斤。  相似文献   

12.
湖南省常宁县桐黄乡新塘水库,坝高11米,集雨面积0.58平方公里,蓄水130万立方米,养鱼水面80亩。1984年底捕捞成鱼3.5万斤,亩平437.5斤,1985年预计产鱼4万斤,亩平500斤。这个水库为什么在一年内,鲜鱼产量就获得这样高的水平?其主要经验是“三靠”。  相似文献   

13.
以草鱼带鲢、鳙提高小型水库产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市扼头弯水库1956年建成,总库容为327万立方米,可养鱼水面200亩。建库后即投放鱼种,并配套了养殖设施。近20多年来,由于水质清瘦,成鱼年产量仅几百斤,最高年亩产不过14斤,是我市54座小(一)型水库中最典型的老年型水库。  相似文献   

14.
四川省荣昌县有水库99座,水面1.1万多亩,水质优良,适宜养鱼。若以亩产成鱼50斤计算,总产应达55万斤左右。但是实际产量却长期徘徊在7~8万斤之间,查其重要原因之一是三寸以上大规格鱼种严重不足,而缺乏鱼种原因又是水库鱼种池不够。全县99座水库需要300多亩鱼种池,但实际仅100多亩。全县人多地少,人平不足1亩地,如果用大量增加培育池来满足每年水库所需300万尾大规格鱼种是不现实的。  相似文献   

15.
小型水库半精养高产试验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铁岭地区共有小型水库134座,养鱼水面3.65万亩,1981年鱼产量62.05万斤,平均亩产17斤。为提出小型水库的增产技术措施,我所于1982~1983年在昌图县四新水库进行了“小型水库半精养(亩产百斤)试验”,重点探讨了施肥与水质变化的关系及施用化肥与鲢、鳙的增产效果。本试验使鲜鱼产量从试验前1978~1980年三年平均年产量1.2万斤上升到2.5万斤,1981、1982两年平均亩产分别为122.5斤、127.7斤,现将试验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佟振林 《水库渔业》1983,(4):24-26,17
为了探索汉中地区小(二)型灌溉水库鱼类增产的可行性和技术特点,我们于1977~1981年连续五年在南郑县白兔岭水库进行了鱼类增产试验。试验结果五年平均亩产122斤,是试验前多年平均亩产12斤的10倍,其中1981年亩产195斤,总产1.1万多斤,接近于试验前17年的总和。本文报告试验情况,同时对小(二)型灌溉水库渔业增产措施提一些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17.
江苏省溧水县方便水库属中型水库,养鱼面积4,275亩,原来鱼产量一直很低。1977~1980年,四年总产5.44万斤,年平均1.36万斤,亩产仅3斤多。为了抛掉“老大难”的帽子,1981年以来,水库在进行渔业生产设施配套的同时,明确了各项生产责任制,从而使鱼产量明显增加。1981年鱼产量2。86万斤,1982年总产5.05万斤,亩产11.8斤,为1981年前的3.7倍。渔业初见成效,其中一条重要经验,就是明确了各个生产环节中的生产责任制。  相似文献   

18.
鹤地水库坐落在雷州半岛上,跨广东、广西两省四县,总库容11.5亿立方米,养鱼水面10.1万亩。该库1979年被列为商品鱼基地,经过几年艰苦努力,取得了显著成绩。1983年捕鱼48.35万斤,比1982年增长58%,加上598名持证社员自报产量104万斤,总产达152万斤,平均亩产15斤,创建库以来最高记录,从而结束了渔业长期亏本的局面,当年盈利10万元。水库152名渔业职工人平产鱼3,180多斤。他们的主要经验是:  相似文献   

19.
我省有大小水库11,278座,养鱼面积140万亩,其中小型水库的面积占72.6%。据近年统计,小(一)型水库成鱼平均亩产18斤,小(二)型亩产26斤,存在着“单产不高,总产不稳”的局面。  相似文献   

20.
1977年,我省池塘成鱼产量大幅度上升,不少单位都超过了亩产1,000斤。重庆市有120.2亩达到了亩产1,200斤以上,其中花溪公社群乐大队68亩,平均亩产1,205.5斤;红阳大队25.8亩,亩产1,218斤;刘胡兰大队8亩,亩产1,602斤,涂山公社刘岗生产队2亩,亩产2,347.9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