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试验通过设置单施石灰氮、单施有机肥、有机肥+石灰氮和碳铵+生石灰4个处理,与对照CK1(不闷棚,不施任何肥料)和对照CK2(闷棚,不施任何肥料)进行比较,研究在不同肥料处理下几种高温闷棚方法对改变土壤理化性状及土壤微生物数量的效果,从而选出最优的高温闷棚方法。研究结果表明:施用有机肥+石灰氮进行高温闷棚能显著提高土壤的pH值;施用有机肥、有机肥+石灰氮、碳铵+生石灰对于提高土壤中NH_4-N的含量有显著的效果;在NO_3-N和速效P的含量上,单施石灰氮、有机肥、有机肥+石灰氮、碳铵+生石灰均显著优于对照;在速效K含量上,施用有机肥、有机肥+石灰氮对于提高速效K含量效果显著;施用有机肥和有机肥+石灰氮能显著提高土壤中有机质含量;同时有机肥+石灰氮能有效减少土壤中有害微生物的数量。  相似文献   

2.
长期单独施用无机氮肥降低土壤有机质含量,而有机肥与无机氮肥配施提高了土壤中有机质的含量.长期施用氮肥对土壤中氮的增长并没有很明显的改善,而有机肥与无机氮肥配施显著提高了土壤有效氮的含量.长期施用无机氮肥降低了土壤中速效磷和速效钾的含量,而配施有机肥提高了土壤速效钾的含量,而速效磷含量变化不显著.长期偏施氮肥容易导致土壤pH值下降,土壤酸化.有机肥与无机氮肥配施缓解了土壤pH值的下降,改善了土壤的理化性质,维持了土壤较高的孔隙度.该试验条件下,有机肥和较高水平氮肥处理辣椒产量最高,达到37.23 kg·小区-1.  相似文献   

3.
不同物料及配比对设施土壤与番茄产量、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有机肥、化肥、青沙等不同物料及配比对二代日光节能温室内土壤营养状况,番茄生长、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施有机肥的土壤pH值和容重显著降低,土壤全盐、有机质、速效氮、磷、钾、田间持水量和总孔隙度均增加:单施化肥的,土壤pH值和容重也显著降低,除土壤田间持水量外,全盐、有机质,速效氮、磷、钾,总孔隙度均增加。在施有机肥的基础上进一步配施化肥和沙子等物料,全盐、速效氮、磷、钾均显著增加。化肥和有机肥施用都显著提高了土壤磷酸酶、脲酶和蔗糖酶的活性,显著增加了番茄的株高和冠幅,最终显著增产;化肥加沙和有机肥加沙处理增加了土壤通气性,显著促进了茎粗的增长,有利于植株健壮;不同物料处理下番茄果实中可溶性糖显著增加,总酸度显著下降.糖酸比显著增大,改善了番茄的风味,尤其是在化肥和有机肥配合并掺和沙子的情况下,番茄VC含量最高.但也显著增加了番茄的硝态氮含量。  相似文献   

4.
江西省武宁县是蔬菜、水果种植大县。为了解武宁县水田土壤养分状况,从全县20个乡镇共采集3987个水田土壤样品检测土壤p H、有机质、速效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结果表明:武宁县土壤p H值、有机质、速效氮、速效磷和速效钾的变幅分别为4.2~8.2、2.1~80.4g/kg、90.2~378.5mg/kg、0.1~145.0mg/kg和6.4~601.4mg/kg,平均含量分别为5.3、24.5g/kg、164.7mg/kg、12.1mg/kg和102.3mg/kg。总体而言,武宁县土壤呈强酸性,有机质、速效磷和速效钾的含量处于中等水平,速效氮含量处于极高水平。各乡镇土壤p H和有机质含量相对较一致,便于统一管理,而土壤速效磷、速效钾、速效氮含量不均匀,则只能因地制宜采取措施加强管理。建议该县均衡施用氮磷钾肥,配施有机肥,增施石灰、草木灰等提高土壤综合肥力水平。  相似文献   

5.
刘慧 《蔬菜》2016,(7):29-35
通过在北京市延庆区设施蔬菜主产区日光温室和钢架大棚耕层土壤取样,测定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及有效铜、锌、铁、锰微量元素等养分含量,分析延庆区设施菜田土壤养分资源的现状及不同棚龄的土壤有机质和大量元素等养分特征。结果表明:延庆区设施菜田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的平均含量分别为46.4 g/kg、2.0 g/kg、260.1 mg/kg、81.0 mg/kg、373 mg/kg,总体水平极高。特别是一直施用鸡粪和沼液的张山营镇土壤养分含量明显高于其他乡镇,长期单一肥料施用导致土壤养分累积效应明显。随着棚龄的增加,设施菜田土壤有机质和大量元素含量并未随棚龄增加而呈现显著升高的趋势。但各棚龄段极高的土壤养分绝对含量表明不论是大量元素还是微量元素的累积仍然对土壤环境造成潜在的危险。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一减两增三平衡"的养分管理对策:即严控氮肥施用量,增施微生物肥,增施有机肥;有机-无机,大量-微量相结合,适时适法平衡施肥。  相似文献   

6.
在香蕉园,比较推荐施肥、添加木本泥炭对土壤养分状况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木本泥炭有效增加了0~90cm土层无机氮存储量,降低土壤氮素损失,提高香蕉可利用氮素量,其中推荐施肥+1份泥炭处理各土层NO3--N含量最高,推荐施肥+2份泥炭处理15~60cm土层NH4+-N含量显著提高。添加木本泥炭对土壤有效磷含量的作用不明显,但能有效提高耕层土壤速效钾含量,且以每667m2施250kg效果较优。添加木本泥炭显著提高了耕层土壤交换性钙含量和0~15cm交换性镁含量;对土壤pH值改良效果有限,pH值变化幅度0.5。  相似文献   

7.
在有机肥氮与无机肥氮按不同配比施用的情况下,研究‘南果梨’园土壤理化性状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有机肥施用量的增加,土壤容重降低,单施有机肥显著降低0~20 cm和20~40 cm土层土壤的容重,提高了土壤的总孔隙度。有机无机配比施肥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不如有机肥,但高于化肥。施用有机肥显著提高了土壤有机质含量,随着有机肥比例的下降,土壤有机质、全氮、pH值有下降的趋势。有机无机配比施肥显著增加了20~40、40~60 cm土层土壤速效氮、磷、钾的含量。  相似文献   

8.
以2年生蜜脆苹果为材料(基砧为八棱海棠,中间砧为M26),研究了有机肥配施土壤调理剂黄腐酸、硅肥和菌肥并减施化肥对土壤性状和苹果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单施化肥相比,有机肥与黄腐酸、硅肥、菌肥配施并且化肥量减半降低了土壤p H值,增加了土壤有机质含量及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以“草炭+黄腐酸+硅肥+菌肥+1/2化肥”处理提升土壤肥力的综合效果最好。同时,有机肥配施使蜜脆果实增大,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钙含量、镁含量增加,可滴定酸含量降低,使固酸比增加,以“商品有机肥+黄腐酸+硅肥+1/2化肥”处理增进果实品质的综合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9.
淹水栽培时间对土壤盐分及养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豆瓣菜(Nasturtium officinale R.Br.)为试验材料,以土壤为研究对象,在封底栽培桶中淹水栽培豆瓣菜,以研究淹水栽培时间对设施土壤盐分和养分的影响。在豆瓣菜的4个采收期,以10cm为单位分4层分别取土,测定0~40cm各土层的土壤EC值、NO3--N、速效P、速效K及有机质含量。结果表明:随淹水时间延长,0~20cm土层土壤EC值、NO3--N、速效P及速效K含量均有所下降,且土壤EC值、NO3--N含量降幅明显;而20~40cm土层NO3--N、速效P及速效K含量先上升后下降,且变幅均较小。0~10、20~30cm土层土壤有机质含量随淹水时间延长先大幅下降后小幅上升,而10~20、30~40cm土层有机质含量随淹水时间逐渐下降。说明长时间淹水栽培能够降低设施土壤盐分及速效养分含量,增加土壤表层(0~10cm)及主要根系吸收层(20~30cm)的有机质含量,对于改善高盐分含量和养分富集的设施土壤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采用田间试验方法,研究不同施氮量(常规施氮量、1/3常规施氮量、1/2常规施氮量和2/3常规施氮量)对大棚番茄老株更新套种菜豆产量、土壤化学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当减量施氮不会影响番茄产量。番茄老株更新套种菜豆栽培模式可以明显提高土壤中铵态氮、硝态氮含量;土壤铵态氮含量、硝态氮含量、EC值均随施氮量增加呈增加的趋势;施用氮肥会降低土壤p H值,适当减量施氮可以提高土壤中的速效钾含量,但对土壤速效磷含量影响不大。综上所述,大棚番茄老株更新套种菜豆模式,施氮量为常规1/2即15 kg·(667 m~2)~(-1)时,不仅可以降低氮肥用量,提高土壤速效钾含量,还能保证番茄产量,且可额外增加菜豆产量。  相似文献   

11.
设施栽培草莓不同施肥方法增铵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设施栽培草莓,对几种可能的增铵施肥方法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铵态氮肥撒施可以增加土壤中铵态氮浓度,达26 mg.kg-1,比不施肥处理高160%;提高铵态氮与硝态氮之比,达0.16,比不施肥处理高23%,但铵态氮及硝态氮浓度与2者之比下降很快,铵态氮和硝态氮浓度施肥后2个月分别降至16 mg.kg-1和76 mg.kg-1。腐殖酸钠与铵态化肥混施降低了铵态氮与硝态氮之比,具有较强的保肥能力。袋控缓释肥有效提高了土壤中铵态氮浓度、降低了硝态氮浓度,提高铵态氮与硝态氮之比,且能够长时间保持,铵态氮与硝态氮浓度分别维持在18 mg.kg-1与80mg.kg-1。袋控缓释肥和铵态氮肥添加腐殖酸钠撒施处理都能提高设施草莓产量,以袋控缓释处理产量最高,每666.7 m2产量达1577 kg,但是前期产量以铵态氮肥添加腐殖酸钠撒施处理最高,每666.7 m2产量达620 kg。  相似文献   

12.
以酿酒葡萄"赤霞珠"为试材,向土壤施等量纯氮,其硝铵比分别为100∶0,75∶25,50∶50,25∶75,0∶100和不施肥6种处理,研究不同形态氮素配比对"赤霞珠"葡萄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硝铵比处理的葡萄果实硝态氮含量从高到低依次为100∶075∶2550∶5025∶75CK0∶100,硝态氮与铵态氮混合配施的果实百粒重、还原糖、可溶性蛋白质、总酚、总花色苷、类黄酮、单宁含量均高于全硝、全铵和CK,而可滴定酸含量较低。其中硝铵比为75∶25处理的葡萄果实还原糖、总酚、总花色苷、类黄酮、单宁含量较高,可滴定酸含量较低,其果实还原糖、总花色苷、单宁含量与对照及其它4种施氮处理之间差异均达显著水平;硝铵比50∶50处理的葡萄果实百粒重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均显著高于其它处理。说明硝铵比75∶25和50∶50是赤霞珠葡萄较适宜的氮素形态配比。  相似文献   

13.
 以甜瓜‘西域1号’为材料,采用营养液水培方法,研究了低氧胁迫下外源γ–氨基丁酸(GABA)对幼苗根系无机氮代谢及矿质元素含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低氧胁迫下甜瓜根系中硝酸还原酶(NR)、亚硝酸还原酶(NiR)活性显著提高,硝态氮(NO3--N)、亚硝态氮(NO2--N)、铵态氮(NH4+-N)以及谷氨酸、氨基酸、总氮含量显著增加,而可溶性蛋白含量显著降低,同时K+、Ca2+、Mg2+、Zn含量显著降低,Mn、Fe、Cu含量大幅提高,根系生长受到严重抑制;低氧胁迫下添加外源GABA处理的甜瓜根系中NO3--N、NO2--N、NH4+-N、谷氨酸、氨基酸、可溶性蛋白质、总氮、K+、Ca2+、Mg2+、Zn含量以及NR、NiR活性显著高于低氧胁迫处理,而Mn、Fe、Cu含量显著降低,缓解了低氧胁迫对根系生长的抑制;低氧胁迫下同时添加GABA和钨酸钠处理的根系NR活性显著降低,同时NiR活性和NO3--N、NH4+-N、谷氨酸、氨基酸、可溶性蛋白质、总氮含量和根系干质量均显著降低。说明低氧胁迫下外源GABA可以通过诱导NR活性的提高促进硝酸盐的吸收和转化,通过提高K+、Ca2+、Mg2+、Zn的吸收和减少Mn、Fe、Cu的吸收,缓解低氧胁迫甜瓜根系的伤害。  相似文献   

14.
以平邑甜茶实生苗为试材,采用~(15)N同位素示踪法、气压过程分离法(BaPS)和磷酸甘油双层海绵通气法,研究酰胺态有机氮[CO(NH_2)_2-N]、铵态氮(NH_4~+-N)及硝态氮(NO_3~--N)对平邑甜茶~(15)N利用、分配和损失的影响。结果表明:5月17日施无机氮肥对植株生物量积累效果显著,铵态氮和硝态氮~(15)N利用率分别为13.68%和13.25%,显著高于有机氮肥的5.25%;早施氮肥还可有效抑制氮素的土壤损失,其中施NO_3~--N处理植株的氨挥发损失仅占施氮量的1.83%;晚施(7月15日)处理中,无机氮肥利用率较早期施用显著减少时对酰胺态有机氮利用率和氨挥发损失影响不大。所以早期施用NH_4~+-N或NO_3~--N是确保植株生长量和氮肥利用率的有效措施,后期合理配施酰胺态有机氮则是减少氮肥损失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试验研究了蔬菜保护地长期定位渗灌、沟灌、滴灌处理0~80 cm层次土壤Cu、Zn、Cd、Cr、Pb 5种金属元素有效态含量和全量的剖面分布特征,以同一试验区棚外露地大田土壤样本作为对照.结果表明:棚外露地大田与保护地棚内土壤重金属全量、有效态含量变化随土层加深而降低.棚内0~40 cm土层土壤重金属全量、有效态含量明显高于棚外土壤.棚内3种灌水处理0~40 cm土层土壤间重金属全量、有效态含量差异明显,Cd、Cr全量以沟灌处理含量最高,Pb、Zn全量以渗灌处理含量最高;而Cu、Cd、Cr、Pb的有效态含量均以沟灌处理最高、渗灌处理最低.土壤Cu、Zn、Cd、Cr、Pb有效态含量与其全量间呈正相关关系,重金属全量随着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而增加、有效态含量随pH值降低而增加.灌溉和施肥影响土壤有机质含量及pH值变化,进而影响到土壤重金属全量及其有效态含量的高低.  相似文献   

16.
甘肃沿黄灌区设施蔬菜施肥现状及问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华  章圣强  曹靖 《北方园艺》2012,(14):45-48
通过问卷调查和室内测试,分析了沿黄灌区设施蔬菜施肥现状。结果表明:种植户在施用有机肥、化肥及灌水方面存在较大的盲目性,有机肥和化肥的投入量同时增加,缺乏平衡施肥的理念。种植区有机肥投入量在52~337t/hm2,化肥折算纯氮肥年平均投入量为1 165~4 865kg/hm2,磷肥(P2O5)年平均投入量为1 079~2 960kg/hm2,钾肥年平均投入量为631~3 321kg/hm2。设施不同土层土壤pH均显著低于农田土壤,土壤电导率则明显高于农田土壤,其中靖远、皋兰、红古设施土壤电导率超过了蔬菜的生育障碍临界值(EC0.4mS/cm)。  相似文献   

17.
以贵农5号刺梨品种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氮素形态供氮条件、营养元素缺素胁迫和不同土壤水分状况下刺梨植株根、茎、叶的硝酸还原酶活性(NRA)及其与总氮及硝态氮含量的关系。结果表明,供应的氮源为30%NO3--NH4+70%NH4+-N时,能够促进刺梨对氮素的吸收,根和叶中总氮含量最高,而NRA并不最强。单纯供应NO3--N时,根和叶中的NRA最强,但总氮含量显著低于同时供应NO3--N和NH4+-N的处理。单纯供应NO3--N和同时供应NO3--N和NH4+-N时,刺梨根和叶中NRA与总氮含量、硝态氮含量呈显著的负相关;同时供应NO3--N和NH4+-N时,刺梨对氮素的吸收并不完全受NR的支配。在缺氮、缺钼条件下,根和叶中都没有检测出NRA;在缺铁、缺硼条件下,根中的NRA很低,叶中没有检测出NRA;其他营养元素缺素胁迫对根和叶中NRA抑制程度的强弱顺序为缺Zn>缺P>缺Mg>缺Ca。根、叶、茎中的NRA与土壤含水量呈极显著正相关,而NO3--N含量则与土壤含水量呈极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探索不同形态及配比的氮肥对铁核桃(Juglans sigillata Dode.)根际生态因子的影响, 为施肥提供科学依据,采用土壤盆栽试验方法,以铵态氮(NH4 +-N)、硝态氮(NO3 --N)和酰胺态氮[CO(NH2)2] 为氮源,研究氮肥形态及配比对实生苗生长和根际土壤中低分子量有机酸含量、微生物数量及多种酶活 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混施等比例NH4 +-N 和NO3 --N 的实生苗株高、基径、植株的鲜质量及地上部和根 系的鲜质量都最大(P < 0.05),分别为58.03 cm、18.21 mm、238.19 g、147.68 g 和90.51 g,根际土壤中 有机酸总量和细菌、真菌、放线菌的数量及微生物多样性指数显著高于其它处理,分别为16.72 μg · g-1 FW、 592.00 × 105 CFU · g-1、34.33 × 104 CFU · g-1、19.33 × 105 CFU · g-1 和0.1738;酸性磷酸酶、中性磷酸酶、 碱性磷酸酶、蔗糖酶和淀粉酶的活性最强(P < 0.05),分别为9.54、0.24、3.60、61.98 和8.03 mg · g-1。 单一施CO(NH2)2、NO3 --N、NH4 +-N 会降低根际土壤中有机酸含量、微生物数量和微生物多样性指数。在 混施NH4 +-N 和NO3 --N 的情况下增加NO3 --N 比例会明显降低根际土壤蛋白酶活性。根际土壤中细菌、真 菌和放线菌的数量与中性磷酸酶、碱性磷酸酶、硝酸还原酶、蔗糖酶和淀粉酶活性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 关;细菌数量与酸性磷酸酶活性呈显著正相关;有机酸总量与脲酶、中性磷酸酶、碱性磷酸酶、硝酸还 原酶、蔗糖酶和淀粉酶的活性及微生物数量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微生物数量及有机酸总量与过氧化 氢酶呈极显著负相关。混施等比例的NH4 +-N 和NO3 --N 能够改善铁核桃根际生态环境,促进实生苗的生 长。  相似文献   

19.
富士苹果果实膨大期肥料氮去向及土壤氮素平衡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芬  田歌  于波  何流  刘晓霞  葛顺峰  姜远茂 《园艺学报》2017,44(8):1569-1578
采用~(15)N同位素示踪技术,研究了不同施氮水平(0、50、100、150、200、250 kg·hm~(-2))对富士苹果膨大期肥料氮吸收利用、土壤残留和土壤氮素总平衡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施氮水平低于100kg·hm~(-2)时,随施氮水平的提高果实单果质量及产量均显著提高,但当施氮水平高于100 kg·hm~(-2)时,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随施氮水平的提高,肥料氮利用率逐渐下降,且树体吸收的氮来自土壤氮的比例逐渐降低,来自肥料氮的比例逐渐升高;果实膨大期结束时(施氮2个月后),肥料氮的5.98%~13.78%被树体吸收,27.26%~37.38%残留在0~60 cm土体中,48.84%~66.76%通过其他途径损失。随施氮水平的提高,树体吸收的肥料氮量和土壤残留氮量逐渐增加,但肥料氮利用率和土壤残留率却不断降低,同时损失量和损失率不断增加。随施氮水平的提高,0~60 cm土体无机氮(硝态氮+铵态氮)含量显著提高,且残留在土壤剖面中的无机氮主要分布在表土层(0~20 cm)。不施氮和低氮水平(施氮50 kg·hm~(-2))土壤无机氮积累量为负积累,当施氮水平高于100 kg·hm~(-2)时,土壤无机氮积累量均呈正积累。随施氮水平的提高,土壤氮素总平衡由亏缺转为盈余,表明供氮不足会造成土壤氮肥力的下降,过量施氮则会加剧土壤氮素累积,增加氮素污染风险。拟合分析发现,在试验施肥水平土壤氮素总平衡与施氮水平呈线性极显著正相关关系,其回归方程为y=0.2912x–22.481(R~2=0.986),当施氮水平为77.20 kg·hm~(-2)时,土壤氮素达到平衡。  相似文献   

20.
王祝余 《蔬菜》2022,(1):20-23
为实现春暖式大棚西兰花优质高产高效生产,在等氮条件下研究有机肥不同比例(0、15%、30%、45%、60%)替代化肥对春暖式大棚西兰花产量、效益、品质以及土壤养分的影响。结果表明:春暖式大棚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处理西兰花产量都有所提高,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均有增加趋势。与CK相比较,30%比例替代处理每667 m2增效115.88元;45%和60%比例替代处理的西兰花蛋白质和可溶性糖含量均增加,硝酸盐含量均下降。综合春暖式大棚西兰花产量、效益、品质和土壤养分等因素,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氮)以30%为最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