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瓠瓜枯萎病又称萎蔫病,为真菌性土传病害,主要侵害根部和茎蔓基部。田间株病率一般可达20%-40%,严重的造成毁灭性损失,一般重茬或多年连作地发病较重。  相似文献   

2.
小麦叶鞘枯萎病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小麦叶鞘枯萎病的田间发生规律,探讨了发病程度和危害损失与环境因子的同时进行人工综合防治技术的研究。研究结果,该病在小麦拔节至孕穗期始发,抽穗期病期快速发展,扬花灌浆期达发病高峰,乳熟后病情基本稳定,该病改天吉温低温病害,其田间发病程度和危害同土壤类型、小麦拔节孕穗期的气温、雨日、雨量、以及施肥水平关系密切;综合防治中应坚持人工调控麦田生态环境为中心,开展健身栽培,在病害始发期和快速扩展期用化学  相似文献   

3.
【研究目的】对北京市延庆县2002—2006年期间甘蓝枯萎病的田间发生和危害进行了追踪和实地调查,旨在为后续研究和病害综合控制实践提供参考。【方法】文献追溯法、田间实地调查、数据分析方法;【结果】近五年来甘蓝枯萎病在北京市延庆县的发生呈现快速上升趋势,由2002年的2个村约13.3hm2发展到2006年的25个村86.7hm2,提高了6.5倍。病害造成的产量损失高达30%以上,甚至绝收。甘蓝枯萎病的发生和危害与田间土壤、气候和品种抗病性关系密切;生产中目前尚无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系统研究病原种类、初侵染来源和病害传播方式具有紧迫性。【结论】加速甘蓝种子健康检测和杀菌剂预防保健处理、筛选适合与土壤消毒的化学药进行应急防治的配套技术措施研究是病害综合防治的重点。  相似文献   

4.
盾叶薯蓣人工栽培田枯萎病的发生危害及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试验观察鉴定,证实镰刀菌(Fusarium sp.)是造成仙居县盾叶薯蓣(俗称黄姜)枯萎病的致病菌原。调查发现,此病受温、湿度影响明显。田间湿度大,易诱发病害发生,长期阴雨受害严重。播前采用托布津农药或适乐时种衣剂浸种消毒,可阻止病菌的初侵染。大田发病后,及时采用对薯蔓基部用多菌灵500倍液进行浇灌或喷淋等综防措施,能有效控制田间枯萎病的发生和蔓延。  相似文献   

5.
亚麻枯萎病主要是由尖孢镰刀菌亚麻专化型[Fusarium oxysporum Schl.f.sp.Lini(Bolley)Snyder&Hansen]引起的一种亚麻病毒性病害。亚麻枯萎病在全球范围内均有发生,造成了亚麻的严重减产。目前亚麻枯萎病没有较好的防治手段,培育和利用抗亚麻枯萎病的亚麻品种是综合防治亚麻枯萎病的基础。对亚麻枯萎病的致病机制、症状及分级标准、分子生物学研究和防治策略等方面进行综述,为开展亚麻枯萎病抗性遗传研究和品种选育及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根结线虫在云南石榴枯萎病发生过程中的作用初探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优势线虫——南方根结线虫与枯萎病病原菌甘薯长喙壳进行复合侵染试验,研究根结线虫在云南石榴枯萎病发生过程中的作用。结果表明,根结线虫的接入可加重石榴根坏死的发生,且随着根结线虫接入量的增加,根坏死更明显,说明根结线虫可为枯萎病病原菌侵入石榴根部打开通道。所以在防治土传真菌病害——石榴枯萎病的过程中应考虑同时防治根结线虫,以期获得较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7.
梁海孙  黄惠玲 《广西农学报》2011,26(6):40-41,75
指天椒枯萎病由镰孢菌引起的土传病害,发病后整株萎焉枯死,对指天椒生产危害严重。文章阐述指天椒枯萎病田间发生症状和发生规律,并提出防控指天椒枯萎病发生为害的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8.
瓠瓜枯萎病又称萎蔫病,为真菌性土传病害,主要侵害根部和茎蔓基部.田间株病率一般可达20%-40%,严重的造成毁灭性损失,一般重茬或多年连作地发病较重.  相似文献   

9.
4种甘蓝根肿病分级标准的应用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肿病是甘蓝生产上重要病害之一,但目前国内对其危害程度仍没有统一分级标准.本文依据室内接种试验和田间调查自拟了一个分级标准,并参考国内常用的陶伟林、司军、王恩彦提出的3种分级标准.应用这4种分级标准分别对田间随机抽取的150株甘蓝进行分级,调查分析了4种分级方法的病情指数差异,比较分析了4种分级标准不同级数与地上部分鲜重、结球鲜重之间相关系数大小差异,计算了4个标准中最高级数未结球株数占未结球总株数的比率.结果表明,作者自拟分级标准所获得病情指数大小居中,能较好地评估病害发生情况.地上部鲜重和结球鲜重与作者自拟标准级数相关性均为最大,表明作者自拟标准在4种分级标准中最为合理,应用结球鲜重大小变化来反应病害严重度更为科学.作者自拟标准的未结球情况集中发生在分级级数9级,所占未结球比率最大,比其它3种方法更能反映出生产实际状况.综上所述,作者自拟标准总体上优于其它3种方法,具有较高参考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稻粒黑粉病病穗率与病粒率的关系及其分级标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田间调查的数据,分析了稻粒黑粉病病穗率与病粒率的关系和发生程度的分级标准。结果表明,病穗率与病粒率的关系以指数函数拟合较好;在病穗率小于80%左右时可以用直线方程拟合。病害发生程度可分为5级。  相似文献   

11.
放线菌JS2对石榴枯萎病菌及南方根结线虫的毒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榴枯萎病是一种比较难防治的土传病害,石榴根结线虫病的广泛发生加重了石榴枯萎病发生程度及病害的防控难度,所以探索兼具拮抗石榴枯萎病及根结线虫病的生防菌,才能有效环保地控制石榴枯萎病。首次报道了链霉菌JS2兼有拮抗石榴枯萎病菌及抑杀南方根结线虫的活性。本研究从云南蒙自、建水石榴园采集的土样中分离筛选得到对石榴枯萎病菌有较强拮抗活性的放线菌,其中菌株JS2对石榴枯萎病菌的室内抑菌直径为3.5 mm。研究结果表明菌株JS2对南方根结线虫有较好的抑杀作用,50%JS2菌悬上清液处理南方根结线虫卵6 d的孵化率与对照相比降低了53.33%,50%JS2菌悬上清液处理南方根结线虫二龄幼虫72 h后,校正死亡率增加了83.88%。菌株JS2兼有拮抗石榴枯萎病菌及抑杀南方根结线虫的活性,具有潜在生防价值。结合菌株JS2在各鉴定培养基上的培养特征、形态学观察及16S rD NA序列分析,将JS2初步鉴定为公牛链霉菌(Streptomyces tauricus)。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大蒜套种石榴控制石榴枯萎病的可能性。[方法]在实验室条件下,采用不同浓度的0.2倍MS培养液和蒸馏水培养的大蒜根系分泌物,测定其对枯萎病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生长的影响。[结果]MS培养液和蒸馏水培养的大蒜根系分泌物均不能有效抑制枯萎病菌菌丝的生长。而同样2种方式培养的大蒜根系分泌物却对枯草芽孢杆菌的增殖具有较强的促进作用,且蒸馏水培养大蒜根系分泌物效果要优于MS培养液培养的根系分泌物。[结论]石榴园套种大蒜结合枯草芽孢杆菌施用有望作为控制石榴枯萎病蔓延的一种方式。  相似文献   

13.
 石榴枯萎病是一种具有毁灭性的病害,生物防治是植物病害防治的可持续措施。本文在室内研究了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菌株YZS B15和HB及荧光假单杆菌(Pseudomonas fluorescence)菌株YZS Ph02对石榴枯萎病的抑制作用,并进行了盆栽试验。结果表明,在室内,YZS B15,HB和YZS Ph02对石榴枯萎病菌甘薯长喙壳(Ceratocystis fimbriata Ellis & Halsted)具有很强的抑制作用,当它们的CFU为1×103时对甘薯长喙壳抑制效果就可达96%以上。盆栽试验的结果,YZS B15,HB及YZS B15与YZS Ph02的组合对石榴枯萎病有很好的防治效果,单用YZS Ph02的防治效果较差。随着接种后施用生物菌时间间隔的增加,防治效果逐渐下降。  相似文献   

14.
综述了国内外石榴的主要病原菌种类及其病症.主要包括:甘薯长喙壳(Ceratocstis fimbriata Ellis&Halsted)与石榴枯萎病;石榴鲜壳孢(Zythia versoniana Sacc.)或石榴壳座月孢[Coniella granati(Sacc.) Petr.&Syd.]、Phomopsis sp.与石榴干腐病;腐皮镰刀菌[Fusarium solani(Mart.) Sacc.]与石榴根腐病;石榴痂圆孢菌(Sphaceloma punicae Bitanc et Jank.)、小穴壳菌(Dothiorella sp.)与疮痂病;石榴生尾孢霉菌(Cercospora punicaeP.Henn)与褐斑病;厚盘单毛孢(Monochaetia pachyspora Bubak)与圆斑病;葡萄座腔菌(Botryosphaeria dothidea)、产紫青霉(Penicillium purpurogenum)、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与果腐病;极细枝孢(Cladosporium tenuissimum Cooke)与叶霉病.  相似文献   

15.
大蒜根系分泌物对石榴枯萎病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大蒜套种石榴控制石榴枯萎病的可能性。[方法]在实验室条件下,采用不同浓度的0.2倍MS培养液和蒸馏水培养的大蒜根系分泌物,测定其对枯萎病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生长的影响。[结果]MS培养液和蒸馏水培养的大蒜根系分泌物均不能有效抑制枯萎病菌菌丝的生长。而同样2种方式培养的大蒜根系分泌物却对枯草芽孢杆菌的增殖具有较强的促进作用,且蒸馏水培养大蒜根系分泌物效果要优于MS培养液培养的根系分泌物。[结论]石榴园套种大蒜结合枯草芽孢杆菌的施用有望作为控制石榴枯萎病蔓延的一种方式。  相似文献   

16.
[目的]为姜瘟病病原菌自然群体毒力组成的监测提供参考。[方法]从同一个姜瘟病田的不同区域分离获得26个菌株,观察其细胞学性状,测定其生物型,从灌根法、注射法、剪叶法中筛选姜瘟病病原菌适宜的接种方法。[结果]分离获得的26个菌株的形态、培养性状、染色反应及生理生化特性和对照菌株L2、G2表现完全一致,确定其是青枯假单胞杆菌Pseudomonas solanacearum Smith),即姜瘟病病原菌,其中7株为Ⅱ型,占总菌株数的27%,19株为Ⅲ型,占总菌株数的73%。在田间进行姜瘟病病原菌接种时,建议使用茎基部注射法。[结论]从1块有代表性的病田的不同病株上分离25个以上的菌株的致病力的测定结果是该地区姜瘟病病病菌自然群体毒力组成系统监测的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索防治石榴枯萎病的植物源农药。[方法]以石榴枯萎病菌为供试菌种,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洋葱、甘草、胡椒、番茄茎尖和厚朴叶的提取液对石榴枯萎病病菌的室内抑菌效果。[结果]5种植物提取液对石榴枯萎病病菌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以不经稀释的提取液效果较好,其中,洋葱、甘草、胡椒提取液对供试菌种的抑菌率较高,分别为66.50%、69.01%、72.40%,番茄茎尖和厚朴叶提取液的抑菌作用次之,抑菌率为64.49%和61.48%。[结论]植物源农药提取液的原液对石榴枯萎病病菌的抑制作用最强,随着稀释倍数的增加,抑菌效果逐渐减弱。  相似文献   

18.
松材线虫萎蔫病生物学特性及治理技术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松材线虫萎蔫病病原是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而松褐天牛(Monochamus alternatus)是主要传病媒介。根据南京地区自然规律、线虫和天牛的生物学特性,采用了树干注药、薰蒸杀灭病死木中的传病媒介、喷洒菊酯微胶囊农药、加强营林技术管理和制定严格的植物检疫制度等综合防治方法,能有效地防治松材线虫萎蔫病。  相似文献   

19.
[目的]从棉花黄萎病微菌核含量水平揭示棉田深翻(深翻60 cm)对棉田棉花黄萎病发病的影响.[方法]利用MSM选择性培养基和水筛法分离土壤中的微菌核.[结果]深翻棉田土壤中的棉花黄萎菌微菌核数量低于常规棉田,深翻棉田棉花黄萎病发病程度也轻于常规棉田,说明深翻对棉花黄萎病的发生具有较明显的抑制作用.通过试验明确了棉田土壤中微菌核的数量,1年内有2次比较明显的消长,现蕾期出现第1个高峰,到吐絮期出现第2个高峰,微菌核数量越多病情越重.深翻田病情指数与微菌核数量的相关系数为0.891 1,常规棉田病情指数与微菌核数量的相关系数为0.450 3.[结论]棉田深翻能有效的降低棉花黄萎病的发生和危害.  相似文献   

20.
为进一步明确胜红蓟根系分泌物在提高枯草芽孢杆菌控制石榴枯萎病的作用途径,以胜红蓟土壤提取液为研究对象,利用室内试验检测不同浓度胜红蓟土壤浸提液对生防菌枯草芽孢杆菌和石榴枯萎病菌生长的作用。结果表明,胜红蓟土壤浸提液对生防菌枯草芽孢杆菌的生长具有促进作用,而对石榴枯萎病菌没有明显的作用。以上结果说明,胜红蓟促进枯草芽孢杆菌控制石榴枯萎病防治效果主要是通过促进生防菌的生长而起作用,而对病原菌石榴枯萎病菌没有明显的直接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