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针对长期以来丘陵山区芝麻产量低而不稳的生产现状,从芝麻生产的品种、播期、密度、种植方式及科学管理等方面进行了较系统地研究,提出了丘陵山区芝麻高产高效关键栽培技术,在农村种植业结构调整中发挥了较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2.
针对丘陵山区柑橘生产机械化程度普遍偏低,分析了丘陵山区机械化生产的柑橘特性,开展了柑橘机械化生产关键技术装备研究,对丘陵山区柑橘园宜机化改造和机械装备研究等提出了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3.
以广西贺州市为研究对象进行调查研究,分析了制约南方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因素,并从加强丘陵山区基础设施建设、研发适应丘陵山区需求的农机具、引进国外先进的丘陵山区农机生产技术、加大对丘陵山区农机市场的政策扶持、加强对中小型农机具使用人员的培训等方面提出了提高南方丘陵山区农机化水平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相比北方平原烟区,南方丘陵山区烟叶生产机械化机型选择受自然环境、农业结构、经济条件以及思想观念等的因素制约,因而丘陵山区烟叶生产机械化的起步时间与发展速度均明显滞后于平原烟区。为了探索基于散户种植的丘陵山区烟叶生产机械化机型选择问题,以晴隆县为例,在全面分析晴隆县地形地貌和耕地分布情况的基础上,深入烟区实地调研,针对晴隆县近几年烟草农机购置补贴情况及生产特点,提出了基于散户种植的丘陵山区烟叶生产机械化发展对策,以期推动丘陵山区加速实现烟叶生产机械化。  相似文献   

5.
贺捷  舒时富  廖禺  李艳大  陈立才  叶春  潘松 《安徽农业科学》2014,(28):9995-9997,10006
概述了以江西为典型南方丘陵山区地理地貌特征的水稻生产机械化发展状况,分析了耕、种、管、收4个主要环节上水稻生产机械化作业存在的问题,对制约南方丘陵山区水稻生产机械化发展的农村劳动力、农田基础建设、农机装备技术、政策引导等因素进行探讨,提出了促进南方丘陵山区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大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6.
我国茶园主要分布在丘陵山区地带,由于环境复杂,茶园翻耕作业一直是茶园生产机械化中的重难点问题。结合丘陵山区茶园机械化生产情况,分析茶园中耕作业中存在的问题,总结了近年来丘陵山区茶园中耕机械化的研究新动态。  相似文献   

7.
湖南省丘陵山区苎麻气候资源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比较了湖南丘陵山区与湖区平原的苎麻气候资源特点和分布规律,探讨了在丘陵山区发展苎麻生产的有利气候条件。结果表明,在丘陵山区,苎麻优质高产所需的光热水风等气候要素大部分都比湖区优越。  相似文献   

8.
玉米是丘陵山区的重要粮食作物,是四川第二大粮食作物。长久以来,玉米生产的机械化技术进展较慢,严重阻碍了四川丘陵山区中主要粮油作物整体机械化水平的发展。基于此,文章在深入分析影响四川丘陵山区玉米机械化主要因素的基础上,阐明该地区玉米机械化生产过程中面临的主要现状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建议与对策。以期推动四川丘陵山区玉米规模化、机械化种植模式的发展,实现由传统的劳力密集型玉米种植模式向现代型玉米种植模式的转变,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  相似文献   

9.
正2017年11月27-28日,全国丘陵山区农机化发展座谈会在重庆市召开,会议总结交流了近年来丘陵山区农机化发展的成效经验,分析了制约发展的主要瓶颈,提出了今后一个时期加快推进丘陵山区农机化发展的思路措施。我国丘陵山区耕地面积占比超过50%,覆盖的人口超过60%,是我国粮油糖作物及薯类、果桑茶麻、蔬菜、青饲料等特色经济作物的重要生产基地。会议认为,丘陵山区农业发展,既对国家主要农产品  相似文献   

10.
本文总结了冀北丘陵山区大棚彩椒生产中的主要病虫害,并结合多年试验示范经验,集成了冀北丘陵山区大棚彩椒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以期为提高产品质量、增加农民收入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1.
1985—2015年中国县域芝麻生产的时空演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阐明我国芝麻生产的时空变化特征,基于1985—2015年的我国县域芝麻生产统计数据,采用集中度、重心迁移、产量贡献率、优势度等指标,对我国芝麻种植面积、产量和单产的时空动态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1985—2015年,我国芝麻产量和面积的分布基本一致,主要集中在大别山山脉一带和辽宁省西北部;全国芝麻单产水平不断提升,种植面积自2000年起小幅缩减,而产量变化处于明显的波动状态。2)30年间,全国芝麻产量集中度和面积集中度变化波动较小,集中地区分布发生了一定的变化;我国芝麻产量、面积重心同步向南偏西方向迁移,迁移距离分别为252和344 km。3)我国芝麻生产的主导因素一直为面积,占比为40.0%—49.9%;我国芝麻的生产优势区主要在河南、安徽、湖北、江西四省。近30年来,我国芝麻种植变化受其自身特性、病虫害、湿害以及政策等影响,芝麻生产受到一定的限制。因此,优化和调整我国芝麻生产的政策倾向、种植结构、良种研发以及栽培管理等方面尤显关键。  相似文献   

12.
芝麻是我国重要的特色优质油料作物。提高芝麻单产水平是实现我国粮油安全生产的重要举措。为建立芝麻高产高效栽培模式,本研究以耐密植黑芝麻新品种豫黑芝1号为试验材料,在3个产区(漯河、信阳和三门峡),开展了不同栽培密度(12万株/hm2、15万株/hm2、18万株/hm2、21万株/hm2)下豫黑芝1号产量及产量相关性状变化分析。结果显示,豫黑芝1号在不同产区的生育期差异明显;种植密度对豫黑芝1号的株高、有效果节数、主茎果轴长、单株蒴果数、千粒重和单株产量等性状变化程度不同;对小区产量及单株产量影响显著。在21万株/hm2密度下,豫黑芝1号单产水平最高达到1463.33 kg/hm2(三门峡)。研究为芝麻高产高效生产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芝麻选育和生产过程中主要农艺性状对芝麻产量的相对重要性。[方法]以2008和2009年参加全国芝麻品种区域试验的17个品种为材料,采用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方法分析了芝麻品种8个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的相互关系。[结果]在芝麻各农艺性状中,千粒重与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r=0.66),茎点枯发病率与产量呈极显著负相关(r=-0.87);单株蒴数对产量形成的直接作用最大,通径系数达0.8309。[结论]该研究为芝麻育种和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研究承德春播芝麻营养生长阶段(5月15日~7月31日)的有效积温与芝麻主要农艺性状的相关性,可以为该区春播芝麻的种植管理及产业化合理布局提供科学依据。2014年和2015年以冀航芝1号、冀航芝2号、冀航芝3号3个芝麻品种为试验材料,研究了承德春播芝麻营养生长阶段≥12℃有效积温对芝麻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并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同一芝麻品种,不同年际的株高和一次分枝数存在显著差异,每株蒴果数、千粒重和单株种子产量存在极显著差异;芝麻营养生长阶段≥12℃有效积温与芝麻株高、千粒重和单株种子产量呈极显著的正相关,而株高与千粒重和单株种子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主茎始蒴高度呈极显著负相关。芝麻在营养生长阶段受有效积温影响显著,因此,在承德地区选择活动积温条件较优的区域种植并加强春播芝麻中前期栽培管理,对提高承德春播芝麻产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摘要 选育适宜机收芝麻品种皖芝28号,并对其种植密度、适于机械作业的行比配置及施肥水平开展相关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种植密度在每公顷22.5万株、宽窄行比为75cm∶15cm、每公顷施225kg尿素+525kg复合肥有利于获得高产。结合生产实践,归纳出江淮地区芝麻机械化生产技术。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探索花生茬秋芝麻高产高效种植方式,从轻简化播种方式入手,研究了3种轻简化播种方式在表土墒情较高及较低的两个年份对芝麻(Sesamum indicum)出苗及产量和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花生收获后随即撒播芝麻种子和肥料,紧接着用旋耕机旋耕一遍的轻简化播种方式能较好地保证芝麻出苗,肥料利用率较高,芝麻生长较好,能获得较高的芝麻产量及效益,在农业生产中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4种肥料对芝麻干物质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将芝麻生产中常用的4种肥料进行试验,研究其对芝麻干物质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供试肥料能显著提高芝麻干物质产量。施用史丹利第四元素复合肥和丰收快车掺混肥时干物质积累高,施史丹利第四元素复合肥的芝麻折合产量1 921.28 kg/hm~2,较不施肥处理增产719.48 kg/hm~2,增产率59.9%;施丰收快车掺混肥料的折合产量1 893.14 kg/hm~2,较不施肥处理增产691.34 kg/hm~2,增产率57.5%。2种肥料均适宜山西芝麻栽培中施用。  相似文献   

18.
皖北地区隶属于安徽省的北部,该地区以广袤的平原为主,适宜芝麻等农作物生长,芝 麻是我国食用油提炼的主要作物之一,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因此对于芝麻的需求量也不较 大。我国的芝麻作物以及其提炼的食用油不仅要满足国内需要,还要满足国外的市场需求,因 此需要对其栽培技术进行不断的研究,采用高产栽培技术来提升其产量。本文分析研究如何提 升夏芝麻的产量,并据此研究分析提高芝麻产量的措施,解决当前的芝麻产量低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江西黑芝麻地方品种适应性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筛选出适合南昌地区种植的优良黑芝麻地方品种。[方法]以郑芝3号为对照,收集江西省地方品种金黄麻、青黄麻、都昌黑芝麻、武宁黑芝麻、鄱阳黑芝麻、原种黑芝麻和BS09进行适应性比较试验,了解其适应性、抗逆性及主要经济性状。[结果]各参试品种产量达1167~1392 kg/hm2,生育期为72~77 d。武宁黑芝麻产量最高,较对照增产12.2%。武宁黑芝麻、BS09、都昌黑芝麻和对照的生育期均为74 d,经济性状相差不大。BS09的单株荚果数最多,原种黑芝麻的每荚粒数最多,鄱阳黑芝麻的千粒重最大,武宁黑芝麻的抗性最好,武宁黑芝麻、BS09的田间长势好。[结论]武宁黑芝麻产量最高,适应性强,抗性好,适合在南昌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20.
为了改善黑芝麻产量和效益偏低的现状,提高农户种植黑芝麻的效益,采用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了多种组合物配方对黑芝麻产量和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增施硫酸锌、硫酸镁、钼酸铵均可以增加黑芝麻产量,但是三者的用量均不宜太高。黑芝麻专用丰产剂组合物的优化配方为:多效唑37.5~75.0 g/hm~2、磷酸二氢钾1 125~2 250 g/hm~2、硼砂375~750 g/hm~2、硫酸锌750~1 500 g/hm~2、硫酸镁3 750~5 625 g/hm~2、钼酸铵187.5~375.0 g/hm~2,对水750 kg/hm~2,该专用丰产剂能使黑芝麻较空白对照显著增产17.4%~24.6%,效益增加2 515.6~3 638.3元/h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