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青泥苔是鱼池中常见的丝状绿藻的总称,包括水绵、双星藻和转板藻等。这些藻类适宜生长在浅水沟及池塘的浅水处。一旦遇到合适的生态条件即会大量繁殖,初期藻体颜色较深,为深绿色,呈丝状附于池底,以后渐变黄绿色悬于水中,衰老时如旧棉絮浮于水面。青泥苔在鱼虾池中的主要危害一是缠住幼虾、鱼苗,致其死亡;二是消耗水中的养料,使池水变瘦,影响天然饵料和鱼虾的生长;三是衰老死亡的藻体腐败,影响水质,破坏池水的生态平衡,造成缺氧和泛池;四是青泥苔漂浮于水面或附生在池底,易缠住饵料,影响鱼虾的正常摄食。2001年6月20…  相似文献   

2.
<正> 1 青苔的防治 青苔是一些丝状绿藻的总称,包 括水绵、双星藻、转板藻等。这些藻类最初生于鱼池浅水处,颜色呈深绿色。衰老时成棉絮状,颜色亦转成黄绿色,当它们在鱼池中大量繁殖时,消耗水中养料,影响浮游植物的繁殖,使鱼类缺少食料;另外,  相似文献   

3.
牡蛎营养丰富,深受消费者喜爱,近几年来牡蛎的价格大幅度上升,养殖牡蛎有可观的经济收入,因此,提高牡领的产量变得十分重要。国外在养殖牡锁方面采用了一些新方法,首先在水池中施用化肥,培养高密度的藻类,然后将吊养的即将收成的牡须移到水池中,这些藻类被牡烟援食后可达到育肥的目的。在0.1公顷的水池中分批施用5kg尿素和2kg过磷酸钙,繁殖起来的小绿藻在厦、秋冬季能持续生长。牡顿喜欢摄食直径小于sp的藻类,当然也摄食2-30的小球藻(Chlbrella),因为解剖牡朗的内脏团.发现大量这种藻类。吊养于水他中的牡烟育肥时间一般…  相似文献   

4.
(1)水色发暗或浑浊等现象:这种情况多发生在冬棚淡水养殖区,中后期水中绿藻及蓝藻大量繁殖,水色多呈深绿色或暗绿色。如果蓝绿藻大量繁殖,池水过浓,可用漂白粉0.5~1克/米3杀除部分藻类,但用量一定要准确,以免藻类大量死亡影响虾池水质。由于水中有些藻类大量生长,必需微量元素缺乏,影响到其他藻类的正常繁殖生长,而出现藻类老化、死亡,或者某些  相似文献   

5.
《广西水产科技》1976,(3):10-10
青泥,苔包括水绵、双星藻和转板藻三属丝状绿藻,喜生长在水沟及浅水的鱼池中。每当春季转暖,就象毛发一样铺附池底,以后逐渐悬挂水中,漂浮水面,颜色由浅绿转为黄绿,鱼池染生青泥苔后,池水日益变瘦,影响鱼苗正常生长。早期夏花鱼种钻进青泥苔后,往往缠游不出,造成死亡,危害极大。  相似文献   

6.
青泥苔是鱼虾池中常见的丝状绿藻的总称,包括水棉、双星藻和转板藻等。这些藻类适宜生长在浅水沟及池塘的浅水处。一旦遇到合适的生态条件即会大量繁殖,初期藻体颜色较深,为深绿色,呈丝状附于  相似文献   

7.
随着集约化程度的提高,养殖水体越来越呈富营养化,从而产生大量的有害藻类,造成水质恶化,影响鱼类的生长,甚至中毒死亡。因此,如何清除鱼塘中的有害藻类显得尤为重要。1有害藻类的种类及危害1.1水绵(俗称青泥)多在天气转暖后,于鱼池浅水处萌发,生长成缕缕细丝,底端扎在池底而上端直立水中,故也称沉水性丝状植物。当其衰老时则断离池底,漂浮于水体中,形成团团乱丝,鱼苗、鱼种误入其  相似文献   

8.
硫酸钢为透明深蓝色结晶体或粉末,金属味,在空气中易风化变成白色,易溶于水,水溶液呈弱酸性,有收敛作用及较强的杀菌作用,对一般原生动物和有胶质的低等藻类有较强的毒杀作用。硫酸铜和硫酸亚铁合剂为鱼病防治中常用药物之一,可用于防治寄生鳃病和皮肤病。1.用0.7×10-6硫酸铜和硫酸亚铁合剂(5:2)全池泼洒,可防治鳃鞭虫、车轮虫、斜管虫和鱼波豆虫等病,也可杀鱼池中青泥苔、水网藻、蓝绿藻等。每天一次,连用2次,可杀灭油中椎实螺,预防复D吸虫病。2.0.9×10-6硫酸铜和0.2×10-6硫酸亚铁混合液全地泼洒,除防治原生动物病…  相似文献   

9.
一、保持鱼池良好水质 在有益藻类培育过程中,鱼池中使用的消毒剂或杀虫剂一定不能过多,否则,水环境被破坏,有益藻类难以繁殖和生存;鱼池中存放的水体时间不能过长,否则,水环境变坏,有益藻类也难以繁殖和生存;鱼池水体中青苔不能过多,否则,有益藻类无法繁殖而在早期死亡.所以,保持良好的水环境,是培育有益藻类的重要条件之一.  相似文献   

10.
滇池氮磷浓度变化对蓝、绿、硅藻年际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探究滇池水体中藻类变化规律及营养盐对浮游藻类结构的影响,在滇池草海和外海共设10个采样点,于2013年5月至2015年4月,每月监测藻类变化及氮、磷含量。结果表明,草海在每年9月至来年2月,蓝藻、绿藻呈互为消长的变化趋势,硅藻生物量在8-10月和2-4月含量较高,变化范围5.81~44.80 mg/L;外海以蓝藻、绿藻为主,两种藻类在每年的11月至来年1月呈互为消长,而来年2种藻5-7月逐渐升高、10月开始又逐渐降低。草海和外海水体中的总磷均以在5-9月含量最高,变化范围分别为0.82~3.37 mg/L和0.20~0.51 mg/L;总氮全年变化剧烈,草海总氮为2.85~11.7 mg/L,外海总氮为1.05~4.89 mg/L。总体上看,草海的氮、磷含量高于外海,说明草海富营养化水平高于外海;而水体中绿藻生物量高于蓝藻成为绝对优势藻种,且绿藻生物量远远高于外海,表明高氮、磷水体中绿藻比蓝藻有更强的利用优势,致使在超富营养化水体中蓝藻不占优势。滇池水体中氮磷比较低的月份,水体中蓝藻和绿藻共存;在高氮磷比的时间段,绿藻生长占优势,说明滇池水体中绿藻比蓝藻更适合高氮磷比的环境。  相似文献   

11.
进入七八月份,水产养殖已进入中后期。随着池塘中残饵、养殖生物排泄物的累积,水体中有机物越来越多,加上天气炎热,气温和水温升高,极易引起池塘中有害藻类(如蓝绿藻、微囊藻)和青泥苔的过度繁殖。有害藻类过度繁殖后,很可能在短时间内突然大量死亡,大量消耗水体中溶解氧,并且分泌藻类毒素,引起鱼虾缺氧及藻类中毒。青泥苔过度繁殖后,在气温和水温过高的情况下,易大量死亡浮出水面,消耗大量氧气,并且妨碍鱼虾的活动,影响鱼虾的生长,易引起鱼虾的应激反应,增大疾病发生的机会。  相似文献   

12.
鱼池(特别是精养鱼池)因水质富含营养.易滋生多种病源体。若不及时采取消毒灭菌措施,将会影响鱼类的正常生长。在渔业生产中,若利用有些中草药所具有的杀菌性能给鱼池水体消毒,可以达到良好的防治效果,中草药堪称鱼池天然的消毒药剂。  相似文献   

13.
活体浮游动物养鱼高产的理论基础是鱼池中一般都有大量的鱼类鳃耙滤食不住的微小细菌、小型单细胞绿藻和有机质。但由于鱼池中鱼类密度大,滤食作用强,往往浮游动物“种子”不足,因而水体生产力不能得到充分发挥。一般池中鲢生长比鳙好,而  相似文献   

14.
青苔是鱼池中常见的丝状绿藻的总称,在鱼池中的主要危害是:(1)缠住幼虾、鱼苗,致其死亡。(2)消耗水中的养料,使池水变瘦,影响天然饵料的生长,影响鱼虾的生长。(3)衰老、死亡的藻体腐败,影响水质,破坏池水的生态平衡,造成缺氧和泛池。(4)青苔漂浮在水面和附生在池底,易缠住饵料,影响鱼虾的正常摄食。1996年6月15日至7月5日在我局的罗氏沼虾养殖池内,发生了较为严重的青苔危害,由于罗氏沼虾的幼虾和脱壳虾对0.SPPm的硫酸铜都较为敏感,因此,我们采取了其他一些防治措施,经及时处理,7月5日起池水恢复正常,现将情况…  相似文献   

15.
青苔是一种丝状绿藻,常见于鱼苗池中。青苔的繁殖速度很快,于春季水温回升后在鱼池浅水处或岸边开始萌发,长成绿色细丝矗立水中,形如棉絮团状乱丝,大量繁殖时很难根除,能使池水急剧变瘦,一旦幼鱼游入其中,往往被缠住而致死。一些冬水田也有生长。  相似文献   

16.
青苔是一种丝状绿藻,常见于鱼苗池中,青苔繁殖速度很快,于春季水温回升后在鱼池浅水处或岸边开始萌发,长成绿色细丝矗立水中,形如棉絮团状乱丝,大量繁殖时很难根除,能使水质急剧变瘦,影响饵料生物的繁殖,减少鱼类活动空间,一旦幼鱼游入其中,往往被缠住致死。一些冬水田也有生长。  相似文献   

17.
廊坊地区池塘养殖用水主要为淡水。由于水资源缺乏,水质富营养化,易产生大量有害藻类,造成水质恶化,影响鱼虾的生长,甚至引起养殖中毒死亡,给鱼农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廊坊地区水体中浮游生物主要有蓝藻、绿藻、硅藻、黄藻、金藻、隐藻等。其中蓝藻门生物量一直占优势,平均占71.3%。其次为硅藻门,平均占20.2%,现将有害藻类的生物学特点及防治方法介绍如下:1微囊藻、囊球藻微囊藻属于蓝藻门,囊球藻属于绿藻门。该类藻群体常形成球形、长圆形、不规则形或穿孔成网状的团块。大量繁殖多在高温季节,特别是水温28~30℃,pH值8.0~9.5时生长繁殖最快,常常在水面形成翠绿色水华,有时在下风处可形成厚厚一层灰黄色浮膜,该类藻可产生过多的二氧化碳,消耗大量的氧气,造成鱼缺氧浮头,藻体大量死亡后,很容易分解有毒物质,有些有毒物质在水中积累过多,对鱼类生长不利,并能毒死鱼类。例如,2004年8月份安次区某1.33hm2鱼池,由于微囊藻大量繁殖,造成鱼苗连续几天浮头,同时,每天有鲢鳙鱼苗大批死亡,经诊断,池中鲤鱼苗种鳃丝间附着大量该藻体,阻碍了鱼呼吸,解剖鲢鳙肠道,在显微镜下可见许多未消化的微囊藻,影响了鱼类的生长。防治:排去表层水,晴天...  相似文献   

18.
报道了珍珠养殖池与鱼池藻类昼夜变化的节律。在藻类种群组成上:珍珠池以蓝藻为主要优势种,鱼池以隐藻为主要优势种,在垂直分布上存在差异。在不同水层中的藻量上,珍珠池上层水藻量最高,鱼池中层水藻量最高。相同的是,不同池中的第一优势种群,主宰着昼夜藻类种群的变化。珍珠蚌吊养在中层水体十分有利。  相似文献   

19.
罗非鱼为在适宜水温20~32℃养殖的肥水性鱼类。它生长快,繁殖能力强,群体产量高,肉质细嫩,疾病少,易养殖,价格适中能被广大城乡居民接受,是水产养殖的优良品种之一。为探索鱼池精养高产技术,我们于1999年、2000年在安陆市东观养殖场一口鱼池进行了养殖罗非鱼高产试验,现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鱼池条件试验池位于东观养殖场,面积2000米2,水深2.5~3米,池底平坦,排灌方便,配有增氧机1台,条件较好。1.2苗种放养所放养的罗非鱼鱼种均从汤池养殖场距试验池约80千米购进。放养前一周鱼池用…  相似文献   

20.
条斑紫菜人工育苗期预防绿藻的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绿藻是条斑紫菜(Porphyta yezoensis)养殖中的主要灾害之一,它严重地降低了紫菜的产量和品级率。目前,已有晒网、柠檬酸浸泡、冷藏网等多种办法除绿藻,均有一定效果。绿藻污染网帘,一般有三条途径。一是紫菜养成前期海水中的绿藻孢子附着于网帘。二是紫菜网帘上前年残留的绿藻。三是采壳孢子苗时,绿藻孢子与壳孢子同时附着于网帘。因此,预防绿藻的产生应从育苗阶段开始,因为在育苗期,海水和果孢子水中的绿藻孢子亦能钻入贝壳,并可以与条斑紫菜营养藻丝一起生长、发育、成熟、放散,至秋季采苗时与壳孢子同时附着干网帘上,成为海区绿藻难以根除的主要原因。近年来,对条斑紫菜育苗中绿藻的预防进行了许多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把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