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风沙地2种菊芋生长节律及光合特性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红菊芋和白菊芋为材料,在科尔沁沙地对其主要植物学特性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红菊芋和白菊芋地上部器官生长量与干物质积累量均在出苗后第56天之前变化缓慢,之后迅速上升,第126天达到峰值(分别为:株高217.5和108.5 cm,根粗1.10和0.75 cm,绿叶数40.2和32.5个,叶干物质含量分别为46.68和24.64 g/株,茎干物质含量分别为296.85和170.08 g/株),之后开始迅速转向块茎生长,块茎干物质积累峰值出现在第161天(分别为298.15和230.67 g/株)。叶面积指数在出苗后第56天之前变化缓慢,之后呈对数式生长,第126天达到峰值(分别为6.55和3.74),然后迅速下降。叶绿素相对含量在第126天达到峰值(分别为38.4和36.5)。对2个菊芋品种的主要生长指标进行比较得出:在生态方面,红菊芋作为防风固沙植物要优于白菊芋;在经济方面,红菊芋和白菊芋块茎产量无显著差异,都适合作为经济型作物。  相似文献   

2.
不同海拔梯度菊芋碳水化合物代谢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试验以“青芋2号”、“青芋3号”菊芋为材料,设置4个不同的海拔梯度,研究不同海拔梯度下菊芋各器官的碳水化合物代谢差异.结果表明,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菊芋叶、茎、块茎中果聚糖总含量均呈下降趋势,可溶性总糖总体降低,蔗糖含量在叶中呈上升趋势,茎中先降后升,块茎中总体呈现下降趋势,还原糖含量在叶中随海拔的升高呈现下降趋势,在海拔2600 m以下,茎中还原糖随海拔的增加而逐渐降低,块茎还原糖含量保持稳定,在2900m的高海拔地区,菊芋块茎还原糖含量迅速增加.  相似文献   

3.
菊芋的特征特性及栽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菊芋学名洋姜、鬼子姜,原产北美洲,是菊科向日葵属1年或多年生草本植物。菊芋根系特别发达,耐旱性强,非常适合干旱半干旱地区种植。我国有很久的栽培历史,主要用作腌制酱菜,产品附加值低,利用量小。菊芋块茎含菊糖,含量为菊芋块茎湿重的10%~20%,干重的80%。菊糖是一种生物多糖,利用菊芋生产的菊粉、低聚果糖和超高果糖浆都是有益于身体健康的保健食品和医药工业的功能性原料,具有促进双歧杆菌生长,提高免疫力,调节血脂、减肥、辅助调节血糖等各种明显的生理功能。  相似文献   

4.
菊芋,别称洋姜或鬼子姜,属菊科向日葵属多年生草本植物。菊芋根系特别发达,繁殖能力强,抗旱,耐寒且耐盐碱,适应广泛,块茎产量(1 500~3 000)kg/667 m2,茎叶产量(5 000~10 000)kg/667 m2,非常适宜在干旱、半干旱以及盐碱地区推广种植,是保持水土、防风固沙和改良土壤的优良作物。菊芋作用①营养丰,价值较高。菊芋块茎含有丰富的菊糖、多缩戊糖、淀粉、磷和铁质,可鲜食、炒食和腌渍,尤其从块茎中提取的菊粉是一种天然果聚糖,可促进肠道内双歧杆菌的生长,促进钙的吸收。菊粉对糖尿病和高血脂的疗  相似文献   

5.
北美洲菊芋,多年生草本,地上为菊,地下为芋,叶长卵形,头状花序,秋季开花,块茎纺锤形.每667m2产茎叶5 000~10 000kg,营养价值较高,被称为优质“蛋白菊”,可作饲料.每667m2产块茎3 000~5 000kg.可作蔬菜、杂粮,也可制淀粉、酒精.菊芋又是一种花草,花团锦族可美化环境.比单独生产茎叶的籽粒苋,松香草等牧草,作用大,价值高,适应区域广,市场走俏.  相似文献   

6.
北美洲菊芋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地上为菊,地下为芋,叶长卵形,头状花序,秋季开花,块茎纺锤形.每667平方米(1亩)产茎叶5000~10000公斤,营养价值较高,被称为优质"蛋白菊",可作饲料.667平方米产块茎3000~5000公斤.可作蔬菜、杂粮,也可制淀粉、酒精.菊芋又是一种花草,花团锦簇,可美化环境. 一、营养价值 菊芋茎叶与块茎富含蛋白质等营养成分.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官员称为"21世纪人畜共用作物".其茎叶自开春至立冬生长繁茂,生长期长达7~8个月.茎叶外观形态和蛋白质含量相当于串叶松香草,牛、羊、猪、兔、鸡、鸭等畜禽均喜食.南方一年收2~3茬,每667平方米茎叶粗蛋白含量200~350公斤.收获后的干茎叶也可加工成颗粒饲料,经发酵和加进添加剂营养价值更高.块茎含蛋白质14%以上,含赖氨酸1%,其适口性好于红薯、萝卜,营养价值高于一般粮食和饲料作物.它不仅是畜禽的理想饲料,也是人类理想的绿色营养食品,种植开发市场前景较好. 二、栽培技术 1.播种菊芋一般多为春播.播种方式为埋植块茎.由于各地气候差异,一般3~5月份均可播种.平均地温10~15℃即可发芽出苗.由于菊芋耐干旱、抗盐碱、适应性广,房前屋后、地头路边、荒山坡地均可种植.播种前先将块茎分选,按萌芽点的多少,用洁净利刀将块茎切成若干块,挖5~10厘米深的土坑,将块茎萌芽点向上放入土中,覆土后用脚轻轻镇压,每667平方米播种4000株左右,土壤条件差的密度可加大到5000株以上.播种时若天气干旱要浇水,或在雨后播种. 2.田间管理①中耕锄草:苗期锄草2~3次,有利保墒壮苗.茎叶高30厘米以上,覆盖大部分地面时,已能自控杂草的生长,不需再锄草.少数高棵大草拔掉即可.②浇水:如遇长期干旱,叶片发黄发蔫时,要适时浇水.一般情况下不要浇水.③培土:如遇雨后大风,菊芋歪倒时,要及时扶正培土,并挖沟排水,以防土壤湿渍发病.④施肥:播种前每667平方米施磷酸二铵30~50公斤,全生育期追肥1~2次,6月份和8月份各一次.每次追氮磷钾复合肥15公斤左右. 3.病虫害防治菊芋一般无明显病虫害,如茎基部有烂根现象时,可采用0.1%甲基托布津喷洒.为防止出苗前或幼苗期发生蝼蛄和地老虎,可在播种前进行土壤处理,播后用敌百虫等低毒农药拌毒饵毒杀.红蜘蛛和蝽象等可用氧化乐果或多菌灵喷杀. 4.采收一般在11月份前后,菊芋花朵和叶片干枯时,即可收割茎叶,刨出块茎.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不同盐碱区域对菊芋离子分布的影响。[方法]以红块茎菊芋品种JY1及白块茎菊芋品种NY1、BY1为试验材料,研究了非盐、轻盐、重盐3种不同盐碱区条件下块茎、茎干和叶片的离子分布特征。[结果]随着土壤盐分的增加,菊芋茎干和叶片的K~+含量均增加,其中茎干中K~+含量显著增加,重盐下达到16.1 mg/g,达叶片的7.0倍以上;块茎K~+含量的变动幅度不大。随土壤盐分的增加,茎干、叶片、块茎的Na~+含量逐渐升高,其中茎干的增加幅度最大,重盐条件下Na~+含量较非盐条件下增加11.0倍以上;叶片Na~+含量的变化幅度不显著;重盐条件下,各部位Na~+含量从高到低依次为:茎干、块茎、叶片。植株各部位的K~+/Na~+从高到低依次为叶片、块茎、茎干。[结论]该研究可为耐盐品种的筛选及不同盐碱地条件下的菊芋栽培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
【目的】明确不同来源菊芋种质资源品质性状间的差异,为菊芋专用新品种的选育及菊芋功能产品的研发奠定基础。【方法】以菊芋种质资源圃中来自法国的14份、丹麦的11份和我国的4份菊芋种质资源为材料,测定块茎的干物质及主要品质性状(可溶性糖、果聚糖、蛋白质、粗纤维、黄酮、淀粉含量),并进行了品质性状与颜色及干物质的相关性分析,探讨了不同资源的遗传多样性。【结果】不同来源菊芋资源的品质性状存在丰富的变异,变异系数最大的为黄酮含量。通过多变量的主成分分析可知,前4个主成分(果聚糖、可溶性糖、蛋白质、黄酮)代表了菊芋品质多样性的86.073 1%的信息。由相关性分析可知,干物质与黄酮、果聚糖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颜色呈显著正相关;黄酮含量与颜色呈极显著正相关;果聚糖含量与颜色也呈显著正相关;蛋白质含量与粗纤维含量呈显著负相关。聚类分析结果显示,29份菊芋种质资源可划分为3个类群,并且3个类群种质含量最高的均为可溶性糖,其次为果聚糖。结合聚类与主成分分析结果,发现果聚糖、可溶性糖含量是决定菊芋品质性状的两个主要因子。【结论】明确了不同来源29份菊芋种质资源块茎间营养成分的差异,并筛选出了特异的菊芋种质资源。  相似文献   

9.
连作对菊芋生物量、品质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大田连作定位试验研究了连作对菊芋开花期与收获期生物量、块茎品质及土壤生物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开花期与收获期菊芋生物量连作4~5年后均出现下降趋势;连作对收获期块茎蛋白质、还原糖与纤维素含量的影响较为显著,而对开花期影响不显著;土壤酶活性随着连作年限的延长呈先增加而后降低的趋势,脲酶、过氧化氢酶与脱氢酶活性在连作5年后达到最大值,蛋白酶活性连作4年后达到最大值.说明,连作4~5年对菊芋生长、品质及土壤酶活性已产生负面影响,如果继续连作可能产生连作障碍的危险.  相似文献   

10.
隆德县菊芋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正>菊芋(Helianthus tuberosus)又名洋姜,属菊科向日葵属宿根性草本植物,在我国南北各地均有栽培。其地下块茎富含淀粉、菊糖等果糖多聚物,可生食、煮食或熬粥、腌制咸菜,晒制菊芋干,或作制取淀粉和酒精原料。地上茎也可加工作成饲料。其块茎或茎叶入药具有利水除湿、清热凉血、益胃和中之功效,因此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官  相似文献   

11.
Jerusalem artichoke (Helianthus tuberosus L.) is a perennial tuberous plant rich in inulin and is a potential energy crop.This study was conducted in a semiarid region of the Loess Plateau to investigate variations in morphological and agronomic characteristics and yield performance of 59 Jerusalem artichoke clones collected from 24 provinces in China.The germplasm we collected exhibited variations either in qualitative or in quantitative traits. Substantial genetic variations (genotype coefficient of variation >20%) in the main stem diameter, main stem number per plant, branch number per main stem, tuber number per plant, tuber size, tuber yield, and top yield (i.e., aboveground biomass) were found as well. Seven clones had a tuber yield ranging between 9.1-10.6 t ha-1, 7 clones had a top yield ranging between 18.1-31.3 t ha-1, and 15clones had a total biomass yield (i.e., tuber and top weight) between 25.0-35.0 t ha-1 on an oven-dried weight basis under the drought soil and climatic condition in the semiarid region. The 59 Jerusalem artichoke clones were clustered into 8groups based on 17 quantitative traits, and indicated that the most prevalent clones planted by farmers exhibited relatively low variation. Correlation analysis was conducted on the morphology and agronomy of the clones. This investigation suggests possible genetic improvement of Jerusalem artichoke for a higher tuber yield or a top biomass yield, and as a promising application for inulin or bioenergy in semiarid regions.  相似文献   

12.
菊芋种质资源主要矿质营养元素含量特征与分析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ICP-AES)法对不同来源29份菊芋种质资源块茎主要矿质营养元素含量进行了测定,研究不同菊芋矿质资源营养元素含量及分布特征,并采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对其主要矿质营养元素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法国、丹麦和中国三种来源种质资源块茎中矿质营养元素含量具有不同的特征,不同元素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前3个主成分代表了菊芋矿质营养元素87%的信息;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按照5种矿质营养元素含量总值大小分布,将29份菊芋资源分为4个类群,通过本研究为今后进行菊芋新品种的选育和功能产品开发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选取耐干旱、耐寒冷、耐贫瘠且繁殖能力强的菊芋作为试验材料,于2010年4月上旬开始,在潞安集团王庄煤矿矸石山上进行了生态恢复试验,以块茎播种栽植,观察其生长情况,测定叶茎干物质含量,以及叶面积指数和叶绿素含量,经过一个生长季,结果表明菊芋在煤矸石山上生长健壮,其耐旱强度可以和沙生植物媲美,为煤矸石山生态环境修复提供了新的植物材料。  相似文献   

14.
以"青芋1号"菊芋为供试品种,对不同耕地类型菊芋种植模式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山旱地菊芋生长量仅为水浇地的1/2;宽窄行配置方式对生育前期菊芋茎、叶生长发育有一定促进作用,但未显示对块茎的增产效应;山旱地垄沟种植有利于促进茎、叶生长发育和块茎的膨大,增产效应显著。水浇地起垄种植有利于茎、叶生长发育和块茎的形成,增产效应显著。建议在山旱地适当提高种植密度以及采用垄沟种植,水浇地采用起垄种植。  相似文献   

15.
以低淀粉木薯品种华南124及高淀粉品种辐选01为材料,研究木薯各生育时期叶片、茎秆和块根的内源IAA含量,块根淀粉合成关键酶ADPGpase、SSS和SBE活性,以及块根淀粉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1)木薯茎叶内源IAA含量与块根ADPGpase、SSS和SBE活性呈负相关,木薯生育后期高淀粉品种茎叶内源IAA含量逐渐下降,低淀粉品种则逐渐上升;2)块根内源IAA含量与块根ADPGpase、SSS和SBE活性呈显著正相关,生育后期高淀粉品种块根内源IAA含量显著大于低淀粉品种;3)块根ADPGpase、SSS和SBE活性与块根淀粉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生育后期高淀粉品种块根ADPGpase、SSS和SBE活性均显著高于低淀粉品种。可见,提高块根内源IAA含量有利于增加木薯块根淀粉合成关键酶活性,从而有效促进木薯块根淀粉的积累。  相似文献   

16.
在东北半干旱雨养条件下,以酱菜型菊芋品种榆林6号为供试材料,设置不覆盖(CK)、塑料薄膜覆盖(FM)和玉米秸秆覆盖(CS)3个处理,研究了地表覆盖措施对耕作层土壤水分状况及菊芋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塑料薄膜覆盖土壤的含水量是不覆盖土壤的1.7~2.0倍,玉米秸秆覆盖土壤的含水量是不覆盖土壤的1.3~2.0倍。与不覆盖处理相比,塑料薄膜覆盖和玉米秸秆覆盖均降低了土壤pH。覆盖措施显著影响了植株生长发育,至开花期玉米秸秆覆盖处理植株最高、茎最粗,株高平均达162cm、茎粗平均达18mm。塑料薄膜覆盖和玉米秸秆覆盖菊芋块茎平均产量为9 585和11 685kg·hm~(-2),分别增产63%和99%。因此,地表覆盖有利于土壤保墒,利于实现干旱地区菊芋的高产、高效栽培,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王蕊  庄平 《河南农业科学》2012,41(7):120-123
为了提高洋姜泡菜的品质,以色泽和脆性为指标,研究温度、pH值、灭酶温度以及抑制剂对产品的影响。结果表明,洋姜去皮时应选择在低于10℃的环境中进行;洋姜切片护色时可选择酸性抑制剂调节pH值介于4~5,达到改善色泽与口感的作用;洋姜泡菜加工不适宜采用漂烫灭酶,分装后灭菌温度应低于90℃;在洋姜切片护色与拌料中可添加抑制剂来阻止酶促褐变,特别应利用含Ca2+抑制剂抑制褐变,提高产品的脆度,以添加0.4%CaCl2为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