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沙棘(Hippophaehamnoides L.)为胡颓子科沙棘属植物,其枝叶所含有的氨基酸和总黄酮较为丰富。沙棘枝叶中蛋白质含量11%~23%,与紫花苜蓿相当;粗纤维14%~20%,低于紫花苜蓿,其有改善动物健康和产品品质的功能,具有广泛的资源开发和应用前景。本文通过对沙棘枝叶的营养价值及在畜禽生产中的应用进行概括总结,并对当前作为饲料原料利用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近一步的探讨,为沙棘枝叶可持续利用提供参考思路。  相似文献   

2.
正沙棘是一种集生态、药理、三料(饲料、肥料、燃料)于一身的珍贵树种,根、茎、叶、果实富含多种营养物质,并具有动物生长发育所需的多种微量元素、常规营养成分及生物活性物质等。目前沙棘的开发利用主要集中在果实的深加工方面,随着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大量沙棘枝叶被闲置或被当做薪柴焚烧,造成了资源的大量浪费,同时也对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如何更好、更合理地利用沙棘枝叶,已经成为专  相似文献   

3.
试验采用分光光度法(460nm)对不同品种的沙棘枝叶总黄酮含量进行测定,根据标准曲线计算样品的浓度,并对不同品种同一部位以及同一品种不同部位的总黄酮含量分别进行多重比较。结果表明,不同品种沙棘的混合枝叶和叶总黄酮含量最高,同一品种不同部位之间总黄酮含量均差异显著(P<0.05);不同品种同一部位总黄酮含量比较,除混合枝叶差异不显著(P>0.05),叶、小枝、中枝、大杆均差异显著(P<0.05)。沙棘枝叶富含黄酮,可作为黄酮提取的原料进行开发与利用。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分析小果沙棘和雄性沙棘两个品种沙棘枝叶不同部位氨基酸的含量。试验采用氨基酸分析仪分析测定结果表明,沙棘枝叶不同部位均含有所测的17种氨基酸,包括2种酸性氨基酸、3种碱性氨基酸、12种中性氨基酸,同时也具有9种药用氨基酸。7种人体必需氨基酸、2种半必需氨基酸、8种非必需氨基酸;不同部位氨基酸的含量不同,大小顺序依次为:叶>枝叶混合>小枝>中枝>大杆;品种间总氨基酸的含量及所包括的必需氨基酸含量差异比较明显,小果沙棘叶总氨基酸含量为159.61mg/g,枝叶混合为92.27mg/g,而雄性沙棘叶为117.48mg/g,枝叶混合为91.00mg/g,相比之下分别多了42.13mg/g,1.27mg/g,而小枝、中枝、大杆氨基酸含量则少了30.12mg/g,8.50mg/g,6.18mg/g;小果沙棘叶、枝叶混合中所含必需氨基酸分别为60.80mg/g,34.14mg/g,而雄性沙棘叶、枝叶混合中必需氨基酸分别为43.86mg/g,32.57mg/g。研究结果为沙棘枝叶氨基酸含量研究奠定基础,同时为更好地开发利用沙棘枝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依据近年来国内外相关研究资料,对不同生长时期的沙棘叶及果渣的营养成分进行了测定分析,并通过尼龙袋法在山羊体内进行了不同营养成分的消化测定。结果表明,9月为沙棘叶粗蛋白含量和钙、磷等元素的最高值期,且其酸性洗涤纤维和中性洗涤纤维含量最低,因此,该时期的沙棘叶可作为蛋白饲料和优质粗饲料使用;沙棘果渣作为粗饲料饲喂家畜时也有较明显的饲喂效果。该试验可为继续开发利用沙棘产品、扩大饲料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沙棘叶与沙棘果渣的营养价值及饲用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沙棘属胡颓子科野生落叶灌木,在我国主要分布于西北、华北和东北一些地区。由于沙棘固氮能力强、生长迅速、果实丰富,具有良好的改良土壤、蓄水固土作用,我国北方地区沙棘人工栽植面积愈来愈广;近年来由于发现沙棘果实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C等营养成分,因此被用来大量生产沙棘饮料及其某些医用药品,而大量的沙棘叶及沙棘果渣等加工副产品却未被利用。为此,本着资源综合利用的原则,本文汇集了近年来国内外发表的有关沙棘叶及果渣等方面的研究成果,为综合利用沙棘资源,拓宽畜禽饲料生产渠道提供一些信息。一、沙棘叶、沙棘果渣的营养价值据国内外报道,沙棘叶营养丰富,含有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沙棘黄酮的生物活性功能逐渐被大家熟知,沙棘产业蓬勃发展,由此产生了大量沙棘副产物。这类副产物作为一种非常规饲料,因其相关研究较少而利用率低下,单胃动物对这类副产物的利用效率偏低,而反刍动物可以很好地利用。本文概述了沙棘副产物的营养成分和生物活性功能、加工方式,探讨了其在动物生产中的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8.
沙棘嫩枝叶对鸡生长性能及肉质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研究沙棘嫩枝叶饲料添加剂译鸡生长性能及肉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沙棘嫩枝叶饲料添加剂可促进鸡增重,降低饲料消耗,提高鸡肉中氨基酸,蛋白质的含量,改善鸡肉的品质,增强动物机体免疫能力。  相似文献   

9.
我国沙棘资源丰富,众多学者的研究成果表明沙棘枝叶是一种良好的非粮食饲料。综述了沙棘枝叶在鸡、猪、羊、牛等家畜饲养中应用的研究成果,给出了沙棘枝叶在实际生产时不同畜种的适宜添加量,并且从营养角度预估了沙棘枝叶在奶牛生产上的影响,旨在为沙棘枝叶广泛应用于畜牧业,尤其是奶牛生产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不同微生物发酵沙棘果渣、沙棘籽渣、沙棘叶营养成分的变化,采用黑曲霉、木霉、毛霉、枯草芽孢杆菌、酒酵母5株常用发酵菌作为此次试验用菌,在35℃环境下,按照接种量5%,料水比80%的条件进行发酵试验,并对发酵产物的粗蛋白含量、蛋白酶活、纤维素酶活、氨基酸含量进行检测。结果显示:沙棘果渣、沙棘叶经黑曲霉、木霉分别发酵后,粗蛋白含量、蛋白酶活、纤维素酶活均显著增加(P0.05);沙棘籽渣经黑曲霉、毛霉分别发酵后,粗蛋白含量、蛋白酶活显著提高(P0.05),经毛霉发酵后氨基酸总量有明显的提高。通过发酵,可以提高沙棘果渣、沙棘叶、沙棘籽渣的饲料价值,为沙棘果渣、沙棘叶、沙棘籽渣的饲料化高效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对目前番茄酱渣的饲用价值及加工利用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综述,阐述了番茄酱渣营养成分分析的结果,比较了不同方法调制下番茄酱渣饲料的特点、利用方法及饲用效果,并对其在利用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为番茄酱渣的加工利用及开发新型饲料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番茄酱渣饲用价值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目前番茄酱渣的饲用价值及加工利用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综述,阐述了番茄酱渣营养成分分析的结果,比较了不同方法调制下番茄酱渣饲料的特点、利用方法及饲用效果,并对其在利用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为番茄酱渣的加工利用及开发新型饲料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为了研究汽爆加工和氧化钙添加贮存对沙棘枝干的饲用价值的影响,将沙棘枝干汽爆加工(1.5 MPa、20 min)后进行氧化钙(0、2%、4%)碱化贮存。结果显示:汽爆加工使沙棘枝干中性洗涤纤维(NDF)、半纤维素、纤维素含量显著减少(P<0.05),而酸性洗涤纤维(ADF)、酸性洗涤木质素(ADL)、可溶性糖及瘤胃丙酸含量显著增加(P<0.05),氧化钙碱贮使NDF、ADF、ADL、半纤维素和纤维素含量减少,而可溶性糖、灰分及瘤胃乙酸含量显著增加(P<0.05);汽爆加工使代谢能预测值升高而氧化钙碱贮使其显著降低(P<0.05)。汽爆加工提高了沙棘枝干的饲用价值而氧化钙碱贮作用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4.
沙棘(HippophaerhamnoidesL.),也叫做酸柳、酸刺、黑刺、醋刺柳,是一种多种用途的野生植物,属胡颓子科沙棘属。其主要分布于内蒙古、河北、山西、陕西、四川、云南、贵州等省区。研究证明:沙棘含的营养成分全面,而且整个植株都可以利用。沙棘的维生素C、E、K、A、B1、B2等含量较高,还含有20多种微量元素和20种氨基酸。沙棘叶也含重要营养物质,可制茶或作饲料。种子可加工油脂,花不仅可做蜜源,也可浸提香精。所以沙棘是饮料、食品、医药等工业的重要原料。现将已开发的沙棘产品介绍如下:一、沙…  相似文献   

15.
对沙棘叶中维生素、矿质元素以及已醚萃取物的脂肪酸和不皂化物等营养成分和生物活性物质进行了定量测定。同时探讨了沙棘叶饮料的工艺流程。结果表明,沙棘叶中矿质元素丰富,维生素C高达1.736mg/g,必需脂肪酸亚油酸和亚麻酸含量亦较高,特别是其聚戊烯醇含量极高,可作为用于制造这一有降压、抗溃疡和提高免疫力疗效制剂的原料。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西北荒漠区沙生植物瘤胃降解特性及饲用价值,试验选择西北荒漠区4种典型沙生植物沙棘、柠条、花棒及沙芦草,测定其休眠期营养成分含量。以山羊为试验对象利用尼龙袋法研究其瘤胃降解特性,分析其饲用价值。结果显示,4种沙生植物营养成分存在较大差异,干物质(DM)、粗蛋白(CP)、酸性洗涤纤维(ADF)及粗灰分(CA)含量差异均显著(P0.05)。沙棘CP含量最高,其次为花棒、柠条、沙芦草。沙棘和沙芦草中粗脂肪(EE)含量显著高于柠条和花棒(P0.05)。沙棘的中性洗涤纤维(NDF)和ADF含量最低,沙棘和花棒中NDF含量显著低于柠条和沙芦草(P0.05)。4种沙生植物中DM和NDF在瘤胃内的降解率均随瘤胃内停留时间的延长不同程度地增大。沙棘在各个时间点的DM和NDF降解率均最高。4种沙生植物可消化干物质(DDM)、相对饲用价值(RFV)及有机物质消化率(OMD)均差异显著(P0.05),其中沙棘最高,其次为花棒、沙芦草,而柠条最低。研究表明,沙棘和花棒饲用价值较高,而沙芦草和柠条饲用价值较低;西北荒漠区的4种沙生植物均可作为反刍动物粗饲料资源。  相似文献   

17.
甘肃白刺属3种植物叶片营养成分含量的测定与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对甘肃不同产地的3种白刺叶中营养成分含量进行了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同陕西分布的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比较,甘肃产唐古特白刺Nitrania tangutorum、小果白刺N.sibirica和泡泡刺N.sphearocarpa叶中营养成分较高;不同地理种源的唐古特白刺叶片中营养成分含量不同,因此对白刺叶的开发,要考虑种质来源;同一生境不同种的叶营养成分含量有所差异,说明同一生境生长的同属不同种植物对不同营养成分的积累能力不同;除可溶性糖外, 唐古特白刺叶中营养成分的积累高于在果实中的积累,因此就营养成分含量来说,叶的营养价值大于果实.  相似文献   

18.
试验旨在研究不同生长时间对辣木枝叶青贮感官评定、营养成分及发酵品质的影响。试验设3个处理,即在辣木枝叶生长60、105、120 d刈割,每个处理6个重复,青贮50 d开包进行感官评价、营养成分及青贮品质检测。结果显示,生长105、120 d的辣木枝叶青贮气味、结构、色泽评分均相同,等级均为1级优良,生长60 d的辣木枝叶气味评分降低,等级为2级尚好。3个生长时间辣木枝叶青贮粗蛋白、粗灰分、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生长105、120 d的辣木枝叶青贮水溶性碳水化合物、干物质、乳酸、乙酸含量均显著高于生长60 d(P<0.05),氨态氮/总氮比值、pH值、丙酸含量显著低于生长60 d(P<0.05);3个生长时间的辣木枝叶青贮均未检出丁酸。研究表明,综合考虑,辣木枝叶生长105 d时刈割青贮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19.
饲料桑特性研究与加工利用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新品种饲料桑的生物、生态学特性,研究了在不同栽培密度条件下一年生饲料桑的产量变化规律,发现一年生饲料桑主枝地径、主枝条长呈现缓慢生长、快速生长、停止生长的规律,一年生饲料桑主枝条的长度的地径和叶数都比次枝条的生长速度快;2年生饲料桑不同刈割时期的产量及其枝叶营养成分变化的规律,饲料桑不同月份营养成分不同,饲料桑叶粗蛋白含量最高,枝含量次之。研究发现新品种饲料桑产量高,营养丰富,饲用价值大,是极具开发潜力的功能性饲料资源。同时对饲料桑的收获、加工利用方法技术也作了简要阐述。  相似文献   

20.
本试验旨在测定不同产地构树叶粉和构树枝叶粉的营养成分及其鹅代谢能。试验采集了6种构树叶粉样品和3种构树枝叶粉样品,采用化学分析法测定其营养成分含量。选取健康、体重相近的18周龄成年雄性马冈鹅48只,随机分成6个组,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鹅。采用代谢试验测定6种构树叶粉样品和3种构树枝叶粉样品的鹅代谢能。结果表明:1)6种构树叶粉样品总能平均值为17.07 MJ/kg,粗蛋白质、粗脂肪、粗灰分、粗纤维、钙、磷含量的平均值分别为22.49%、2.19%、17.81%、13.89%、3.12%、0.54%;除总能和粗灰分含量之外,其他营养成分含量变异系数均大于10%。3种构树枝叶粉总能平均值为18.35 MJ/kg,粗蛋白质、粗脂肪、粗灰分、粗纤维、钙、磷含量的平均值分别为16.99%、1.44%、13.77%、25.12%、1.58%、0.37%;粗脂肪、磷、粗纤维含量变异较大,变异系数均大于10%。2)不同产地构树枝叶粉单宁、总黄酮、水溶性糖含量平均值分别为229.03μg/g、578.88μg/g、4.65%,总黄酮、水溶性糖含量变异系数均大于20%。湖北构树枝叶粉样品水溶性糖含量最高,安徽构树枝叶粉样品总黄酮含量最高。3)鹅对6种构树叶粉的表观代谢能(AME)和真代谢能(TME)平均值分别为9.72和10.23 M J/kg。鹅对3种构树枝叶粉的AM E和TM E平均值分别为6.87和7.35 M J/kg。综上,构树枝叶粉蛋白质含量较高,营养价值较高,是一种较好的粗饲料原料,但鹅对其能量利用率不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