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应用回归均匀设计构造试验方案,研究氮肥、磷肥、钾肥不同水平与组合对饲用黑麦干草产量的动态关系。结果表明,氮肥对产量的影响最大,钾肥影响较小,磷肥居中。氮、磷、钾肥之间存在一定的交互作用,其中氮肥、磷肥间的交互作用较大,钾肥与磷肥之间的交互作用较小。在试验范围内,就饲用黑麦干草产量而言,施肥量投入应为N:199.5~274.5kg/hm^2,P2O5:121.5~148.5kg/hm^2,K2O:84~117kg/hm^2。在此施肥区间,可预报干草产量为7500~8175kg/hm^2。  相似文献   

2.
采用“3414”二次回归设计,研究了N、P、K肥配施对草原3号杂花苜蓿种子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磷肥的增产作用最大,其次为钾肥,氮肥的影响最小;最高产量预期值达到578.55 kg/hm2的最佳施肥方案:氮肥81.0~114.75 kg/hm2,磷肥218.75~262.0 kg/hm2,钾肥96.0~138.0 kg/hm2,氮、磷、钾比例为N:P2O5∶K2O=1∶1.76~2.08∶1.17~1.33。  相似文献   

3.
氮磷钾肥配施对健宝牧草产量和效益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311-B”二次回归最优设计,研究了N、P、K肥配施对健宝牧草产量和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N肥对健宝牧草的产量和效益影响最大;在较高施N水平下,P、K间交互效应有利于健宝牧草的增产增收;最优施肥方案为N303.89kg/hm^2、P2O5240kg/hm^2、K2O240kg/hm^2,其产量为104378.58kg,/hm^2,效益为8154.38元/hm^2。  相似文献   

4.
桑园施N、P、K肥肥料效应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三因素五水平二次旋转组合设计法,建立陆良县桑树N、P,K施肥量与产量关系的效应方程。解析和摸拟寻优结果表明:该地区桑园产叶量≥52500kg/hm^2时,产量指标95%置信限的最佳经济施肥量为施纯N:932.19963.08kg/hm^2;P2O5:312.94~404.58kg/hm^2;K2O:270.77~381.43kg/hm^2;并得出该区桑园最高理论产量49257kg/hm^2时的施肥量:N:585kg/hm^2;P2O5:487.5kg/hm^2;K2O:311.86kg/hm^2。  相似文献   

5.
N、P、K肥配施对杂交甜高梁草产量及效益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应用D-最优化设计研究N、P、K肥配施与杂交甜高粱品种甜格雷兹饲草产量及效益的关系,结果表明:N肥对草产量和效益影响最大;在较高N水平下,P、K间交互效应均利于甜格雷兹的增产增收;其最优施肥方案为N150.53kg/hm^2、P20550.82kg/hm^2、K2075.71kg/hm^2,草产量为112.09t/hm^2,获得效益20.902×10^3元/hm^2。  相似文献   

6.
氮、磷、钾配施对草原3号苜蓿干草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3414”试验设计对草原3号苜蓿进行大田施肥,通过对苜蓿干草产量进行多元回归分析和模拟寻优分析来探索氮、磷、钾肥的肥料效应。结果表明,施肥在不同程度上增加了苜蓿干草产量,增产幅度在7.20%~26.85%之间,增产最高的施肥处理是P2K1N1;在单因子施肥效应中,苜蓿干草产量随着磷肥施入量增加而增加,随着钾肥和氮肥施入量增加而先增加后降低。在两因子互作效应中,氮磷、磷钾互作对苜蓿干草产量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氮钾互作对苜蓿干草产量具有一定抑制作用。通过模拟寻优分析得到最优施肥配比为P2O5 180.22kg/hm^2、K2O 52.82kg/hm^2、N 41.84kg/hm^2,产量达11257.09kg/hm^2。磷、钾、氮以及饲草产量的最优配比区间分别为178.2~182.33kg/hm^2、51.38~54.38kg/hm^2、40.8~42.9kg/hm^2、11247.36~11266.82kg/hm^2。  相似文献   

7.
在大田试验条件下采用“盐池”苏丹草(Sorghum sudanense cv.Yanchi)与“邦德”一年生黑麦草(Lolium mzdtiflorum vc.Abundant)轮作研究氮磷钾肥配合施用对饲草产量及养分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氮磷钾配施处理中(NPKN450kg/hm^2、P2O5 180kg/hm^2、K2O300kg/hm^2)的饲草鲜草产量在各处理中最高,两季合计达162.7t/hm^2;其中苏丹草鲜草产量为102.3t/hm^2,分别比不施肥(CK)、不施氮(PK)、不施磷(NK)和不施钾(NP)处理增产352.7%、356.7%、28.2%和13.9%;黑麦草鲜草产量为60.4t/hm^2,分别比CK、PK、NK和NP处理增产344.1%、255.3%、24.8%和25.3%。配施NPK处理,全生育期饲草干物质目均积累量为65.2kg/hm^2,分别比CK、PK、NK和NP处理高215.0%、197.5%、22.00.4和9.6%,苏丹草与黑麦草的干物质日均积累量分别为104.5kg/hm^2和36.9kg/hm^2。氮磷钾配施显著促进饲草的养分积累,全生育期的饲草N、P2O5和K2O积累量分别为500kg/hm^2、210kg/hm^2和1196kg/hm^2,同时,N、P2O5和K2O日均积累量分别为1.37kg/hm^2、0.58kg/hm^2和3.29kg/hm^2^2;其中苏丹草的日均积累量分别为2.12kg/hm^2、0.79kg/hm^2和4.16kg/hm^2;黑麦草的日均积累量分别为0.84kg/hm^2,0.43kg/hm^2和2.66kg/hm^2。  相似文献   

8.
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应用正交试验设计对苜蓿进行行距、灌水、施肥种类及施氮肥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行距以30em处理产草量最高,每公顷产干草11049kg,比45cm处理增产干草9.9%,差异显著(P〈O.05);以灌水1次为好;施农家肥22500kg/hm^2产干草11403kg/hm^2,增产效果最佳,比施复合肥150kg/hm^2增产干草17.1%(P〈O.05)和施磷酸二铵150kg/hm^2增产干草6.6%(P〈o.05),施磷酸二铵比施复合肥增产9.8%(P〈0.05);施尿素112.5kg/hm^2增产效果好于施尿素75kg/hm^2和150kg/hm^2处理;处理6(彳亍距30cm,灌水3次,施磷酸二铵150kg/hm^2,施氮肥112.5kg/hm^2)和处理2(行距15cm,灌水2次,施农家肥22500kg/hm^2,施氮肥112.5kg/hm^2)分别产干草11818kg/hm^2和11730kg/hm^2,显著高于其他处理。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以中科1号羊草为材料,在新疆干旱区自然降雨条件下研究了氮、磷、钾肥对羊草产量及粗蛋白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肥料配施显著增加羊草干草产量,N3、P3、K2处理较对照分别增产28.9%、24.6%、21.8%,拟合结果显示施肥量分别为N 303kg/hm~2、P_2O_5378kg/hm~2、K_2O 131kg/hm~2时干草产量最高。氮肥对营养生长的影响大于磷、钾肥,N3、P3、K3处理株高分别高出对照6.8%、6.2%、6.5%;N3、P3、K2处理叶高较对照分别高出18.3%、15.1%和14.1%。肥料配施增加种子产量,N3、P3、K2处理较对照分别增产29.4%、31.7%、26.1%;拟合结果显示施肥量分别为N 266kg/hm~2、P_2O_5261kg/hm~2、K_2O 123kg/hm~2时种子产量最高。粗蛋白含量随氮、钾肥的增加先增加后降低,随磷肥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加;氮肥对粗蛋白含量的影响效果优于磷、钾肥。施肥可显著提升羊草等级,达到一级或特级。本文通过"3414"肥料试验的实施,确定干旱区自然降雨条件下人工羊草地的施肥参数,为羊草栽培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施肥对特高多花黑麦草初级生产力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通过N、P、K肥单施及其不同配比混施,研究了施肥对提高特高多花黑麦草初级生产力的影响。结果表明,N、P、K肥单施和不同配比混施均能提高特高多花黑麦草的鲜草产量,但混施的增产效果比单施更好。施用尿素400kg/hm^2,过磷酸钙500kg/hm^2,硫酸钾200kg/hm^2,产量最高,播种后8周达到11723.3kg/hm^2。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川西北牧区的家畜棚圈及利用现状,指出了棚圈暖季开发利用的途径及其潜力,提出了暖季开发利用的技术操作要点,对牧区助农增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盛世紫花苜蓿的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介绍了盛世紫花苜蓿新品种的栽培技术,用于指导生产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椎实螺在世界上约有30多种,分布很广。它的许多种是人、畜、鱼类寄生吸虫的中间宿主,对传播寄生虫病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氯硝榴胺控释剂杀灭椎实螺的效果观察,确认氯硝榴胺是一种高效而又安全的杀螺剂,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A simple microplate method of 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 for detecting antibodies to bovine leukosis virus (B.L.V.) is described. The antigen consisted of a solution containing the two major antigens of the B.L.V. (gp 51 and p 24) obtained by a technique of purification using CN-Br activated Sepharose 4B. This E.L.I.S.A. was compared with the agar gel immunodiffusion test (A.G.I.D.T.) in a study of 545 bovine sera. The total discrepancy rate between the two tests was 11% with a better sensitivity for E.L.I.S.A.  相似文献   

15.
阐述了川西北草原建设的主要成就、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今后草原保护、生态建设、治理沙化退化的目标和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16.
高寒牧区引进杂种黄公牛的适应性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川西北高寒牧区在不同区域引进不同品种的杂种黄公牛的适应性观察,结果:从金川、黑水两县引进的黑黄杂种公牛的适应性最好;从甘肃临夏引进的西黄杂种公牛次之,黑黄杂种公牛稍差。建议在阿坝州半农半牧区建立(黑×黄)和(西×黄)黄牛改良制种点,为牧区牦牛三元杂交改良提供种源。  相似文献   

17.
草地火灾生成原因及火管理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渡  崔鲜一等 《四川草原》2002,(3):39-41,46
火是管理生态系统的重要自然工具。草地火包括自然火和人为火,长期在自然界生态系统中起着作用。草地火管理可用计算机模型预测自然火烧或计划火烧等火行为,来取得可预测的资源管理目标、灾情评估数学模型和减灾系统工程,开展研究和监测保证。  相似文献   

18.
本文笔者于2000-2003年对长江1号苇状羊茅的生产适应性、生物学特性、生产性能等进行观察测量,并采用国内种植最多、表现最好的国外引进品种Fawn苇状羊茅为对照。结果表明,长江1号苇状羊茅的鲜草、干物质及种子产量均高于对照品种,分别增产12.5%、10.4%、30.8%,且达到显著水平,为指导大面积生产种植提供了必要的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19.
1991年从哥伦比亚国际热带农业研究中心(CIAT)引入6095刚果臂形草(Brachiaria ruziziensis G.et E.CIAT6095),1992-1993年在网室和田间进行生态适应性观测,1994-1996年进行品种比较试验,1999-2004年进行区域试验,1999-2005年在海南、云南和福建进行生产试验。结果表明:热研15号刚果臂形草产草量达209865.83 kg/hm2·a,极显著(P<0.01)高于热研6号珊状臂形草(B.brizantha cv.Reyan 6)54.43%,高于热研3号俯仰臂形草(B.decumbens cv.Reyan 3)43.76%;热研15号刚果臂形草喜湿润热带气候,适宜在海拔1000~2000 m,年降水1000 mm以上的热带、亚热带地区生长,具有良好的耐旱能力,在pH4.5~5.0和极端贫瘠的土壤具有良好的持久性和丰产性;适于建植高产、优质、耐久的放牧型草地;固土护坡能力强,适于作水土保持的先锋草种。  相似文献   

20.
本文主要对长江1号苇状羊茅与国外引进品种法恩(Fawn)苇状羊茅、海阔(Hykor)苇状羊茅在不同区域的植物学性状、生物学性状、生产性能、抗逆性等进行了为期4年的综合评比观测。结果表明,长江1号苇状羊茅较对照品种具有更强的繁殖能力和更为优良的结实性,其种子产量的增产幅度较大(69%~98%),鲜草、干物质产量均高于对照品种,且达到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