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论述了植物的化感作用及其机理,总结、分析了园林植物间的化感相生与化感相克作用的作用方式、作用范围与化感物质的释放途径,以及影响园林植物化感作用强度的外界因素;认为园林植物所释放出的化感物质对其作用范围内的植物产生毒害是影响园林植物群落稳定、园林景观可持续性的一个重要因素,并指出了植物化感作用在现代园林生态审美意识、园林景观的生态效益研究方面的重要意义,指出了在建设可持续性的园林景观过程中对园林植物景观生态美学评价与植物景观设计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植物化感作用机理及其在园林植物配置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园林植物化感作用的研究对于园林植物配置的科学性和植物群落演替有着直接影响,同时也影响园林人工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功能发挥。通过分析园林植物的化感作用及其机理,阐述了植物化感作用在园林植物配置中的应用形式,指出了园林植物配置中利用植物化感作用,合理进行植物配置具有经济、生态等各方面的效益,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园林植物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为园林设计者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有助于提高我国园林植物配置水平。  相似文献   

3.
在园林设计时,为更好的发挥园林植物的作用,合理的选择、搭配园林植物,设计者应充分利用植物间的化感作用,以便达到防病、防污染、促进生态园林景观的形成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植物间化感作用研究概况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化感作用广泛存在于生态系统中,包括植物之间的化感作用、植物对病虫的化感作用以及植物对根际土壤微生物的化感作用等。作者主要介绍了植物间的化感作用,并从概念、现象、作用机理及其应用等方面阐述了近年来对植物化感作用研究的进展。  相似文献   

5.
植物间化感作用机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福建林业科技》2015,(1):246-250
为了系统认识化感物质对植物作用的机理,从植物生长发育、生理生化代谢、基因表达3个方面对国内外植物化感作用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6.
对目前森林植物化感作用中最具代表性的研究理论及研究成果进行了详细介绍,对未来林业化感作用研究工作的重点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植物的化感作用及其在林业经营中的运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在自然界中植物的化感作用广泛地存在着,它与植物对光、水分、养分和空间的竞争一起构成植物间以及与其他生物间的相互作用,它影响着植物的分布、群落的形成和演替、种子的保存和萌芽、真菌孢子的萌发、氮素的循环等,在林业经营中有着广阔的运用前景。在对化感物质和化感作用的基本原理以及生物间存在的化感作用作综述性介绍的基础上,重点论述了化感作用对森林生态系统的影响,及其在森林更新、混交林培育和开发新型生物农药中的潜在价值,以期进一步推进对化感作用机制及应用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木本植物化感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总结了近年来有关木本植物在化感作用方面的研究进展。国外研究主要集中在化感现象研究、化感物质分离、纯化和鉴定以及化感物质在生物入侵方面的重要作用, 探讨化感物质对植物抑制或促进作用的生化机制研究等; 国内研究较明显地分2个阶段, 主要集中于2个方面, 即化感现象的研究(阶段)和化感物质分离、纯化、鉴定的研究(阶段); 同时, 对今后化感物质在群落或种群调节作用方面的研究做作出了预测。  相似文献   

9.
对植物化感作用及其在森林更新、林业经营和生态系统中的效应进行了综述和探讨。植物化感作用有助于更加合理地解释林业生态系统中森林更新、植物组成与分布、协同进化和生物入侵等现象,对于林业生态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0.
卷叶黄精根不同极性化感物质的化感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冬梅  李登武  朱玮  李娟丽 《林业科学》2007,43(10):145-149
化感作用是植物通过淋溶、挥发、残茬降解和根系分泌向环境中释放化学物质,从而对自身或周围其他植物的生长产生影响的现象(孔垂华等,2001;董卓杭等,2001;翟明普等,1993;林文雄等,2001;马茂华等,1999;彭少麟等,2001).化感作用普遍存在于自然界,对其深入研究将有利于复合系统中植物配置、耕作制度和栽培措施的科学化,在植物间加强促进作用,降低抑制作用,促进生物多样性和农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林木种间的化感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物化感作用是自然界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 在农作物耕作、杂草控制、病虫害防治以及林木营造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树种搭配是成功营造人工混交林的关键, 林木种间的化感作用在混交树种的选择上起着重要作用。文中从化感物质的收集与提取、化感物质的鉴定以及化感作用的表达等方面, 对人工混交林常见树种间化感作用的研究情况和成果进行综述, 以期为混交林选择树种组合提供科学依据, 为生态公益林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12.
化感作用研究动态及展望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就化感作用的研究历史,化感物质的生物测定、释放方式、作用机理等方面进行了综述,分析了森林演替过程中化感作用对森林更新及物种组成的影响。并结合国内外研究的现况,对今后化感作用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马艳丽 《林业科技》2012,37(6):48-52
综合介绍了化感物质的来源、种类及收集方法,并分别从化感对林木生长的影响和林木化感作用表现形式两大方面阐述了林木的化感效应。接着对化感作用在林业上的应用潜力进行了归纳。最后指出目前林业研究化感作用所存在的问题,并对今后林业中化感作用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森林植物间化感作用的运行机制、表达方式和化感对林木种苗的影响及其传播途径,展望了其在种苗发展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南亚热带4个珍优阔叶树种化感作用的生物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萝卜、西南桦为受体植物,以西南桦、红椎、米老排和火力楠为供体植物,从供体植物的纯林内收集鲜叶、未分解和半分解枯落叶以及林下表土制备系列水浸液,通过种子萌发试验揭示其化感作用。结果表明:①西南桦鲜叶以及米老排、红椎和火力楠未分解枯落叶的1∶10水浸液对萝卜种子萌发存在显著的化感作用,其半分解枯落叶和林下表土的系列水浸液大多表现出对萝卜种子萌发的促进作用,但差异不显著;②米老排对西南桦种子萌发的化感作用最为明显,西南桦亦表现出显著的自毒作用,火力楠和红椎对西南桦种子萌发的化感作用相对较弱;③在选择西南桦的混交树种时,红椎是最为理想的伴生树种,其次是火力楠,而米老排则不适合与西南桦混交。  相似文献   

16.
人工林化感效应防控研究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工林化感效应是林木释放的化感物质对自身或其他植物与土壤生态系统产生的促进或抑制作用,是导致人工林连作障碍的重要原因。探究人工林化感效应防控措施,可为营造结构稳定、功能高效的人工林生态系统提供理论与实践依据。文中从立地条件选择、林分空间结构优化、培育抗逆性品种、补偿土壤营养水平、施用微生物菌剂等方面总结主要防控措施,提出未来从防控化感效应视角培育人工林时,可深入研究基于细胞与分子水平的生态育种技术、多树种共存机制和群落构建技术、有机肥与化感物质的互作效应与配施技术,以及探讨微生物和酶的加合作用对化感物质的影响机制与抑制技术。  相似文献   

17.
马尾松化感作用的生物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萝卜和西南桦为受体植物,研究了马尾松鲜叶、未分解枯落叶、半分解枯落叶和林下表土水浸液的化感作用,旨在为马尾松残次林改造中树种选择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马尾松林下表土水浸液4个浓度处理间萝卜胚根生长存在显著差异,≤1∶40浓度水浸液对萝卜芽苗生长起促进作用,1∶10浓度水浸液则显著抑制萝卜芽苗生长;鲜叶和未分解枯落叶水浸液对西南桦芽苗生长影响显著(P<0.05),而半分解枯落叶和林下表土对西南桦芽苗生长影响不显著。马尾松的化感作用并不强烈,在选择其林下套种乡土阔叶树种时,化感作用并不是一个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8.
飞机草水提液对任豆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任豆为受体植物,研究了飞机草根、茎和叶的水提液对任豆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化感效应。结果表明,不同浓度水提液对任豆的化感作用强度不同,在100%高浓度下才能明显延缓任豆种子发芽速率和显著抑制幼苗根的生长;在不同部位水提液中,叶水提液的化感作用最强,且表现出低促高抑的现象;而各部位、各浓度的飞机草水提液对任豆的发芽率、苗高和干重等重要指标均无显著抑制作用,表明任豆对飞机草的化感作用具有较强抵抗力。  相似文献   

19.
核桃叶提取物化感作用的研究(Ⅰ)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实验选用核桃叶为供体材料,以不同科的莴苣、小麦、西红柿为受体材料,采用发芽和生长实验,研究了核桃叶提取物浓度对3种受体的化感作用。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核桃叶提取物对3种受体分别有抑制或促进作用。核桃叶提取物的化感活性成分主要是酚类及黄酮类化合物。这为核桃叶作为无公害植物源农药的开发利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0.
许多非原生树种引进不仅改变了城市绿化树种结构的构成,也与园林植物病虫发生和大规模爆发有着直接关系。但植物界各物种间存在着一种神奇的化感作用,作者据此通过调查研究植物配置对蛀干害虫发生的影响,在植物配置设计和栽植中种植适合的植物,建立生物间的合作共存和互利互惠机制,使园林植物配置对蛀干害虫及其他病虫害产生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