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0.3%苦参碱对茶园假眼小绿叶蝉及茶蚕的防治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碧堂  石和芹  汪荣灶  廖满英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9):4631-4632,4653
[目的]探讨生物农药苦参碱对小绿叶蝉、茶蚕的防治效果。[方法]设置小区试验、大田防治试验和室内试验,测定苦参碱对假眼小绿叶蝉及茶蚕的防治效果。[结果]小区试验喷施0.3%苦参碱水剂1000、1200倍液后1、5d,对假眼小绿叶蝉的防治效果优于10%蚜虱净可湿性粉剂4000倍液,喷后10d0.3%苦参碱水剂1000倍液的防治效果与蚜虱净相近,但0.3苦参碱水剂1200倍液不及蚜虱净;大田试验中,0.3%苦参碱水剂1000倍液喷后5、10d的防治效果分别为89.56%和80.16%;0.3%苦参碱水剂1000倍液对茶蚕也有一定的防治效果。[结论]苦参碱对假眼小绿叶蝉和茶蚕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2.
假眼小绿叶蝉是小绿叶蝉的优势种群,也是陕西茶叶主要的害虫之一。笔者研究了0.6%苦参碱水剂、1.3%苦参碱水剂、1.5%除虫菊素水乳剂、茶蝉净和0.5%藜芦碱可溶性液剂等5种植物源农药对假眼小绿叶蝉的田间防效。结果表明,0.6%苦参碱水剂、1.3%苦参碱水剂和1.5%除虫菊素水乳剂3种药剂对假眼小绿叶蝉几乎无防治效果。茶蝉净和0.5%藜芦碱可溶性液剂对假眼小绿叶蝉表现出了良好的防效,施药1 d后的防效分别为57.0%和32.4%,施药3 d后的防效分别为63.2%和60.2%,施药7 d后的防效分别为86.9%和70.6%。研究结果为田间防治茶叶主要虫害假眼小绿叶蝉提供了新的药剂选择。  相似文献   

3.
为验证信息素色板诱捕器对茶假眼小绿叶蝉的防治效果,为茶园害虫绿色防控提供参考依据,在茶园假眼小绿叶蝉发生高峰期开展了信息素色板诱捕茶假眼小绿叶蝉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信息素色板诱捕器对茶假眼小绿叶蝉防治效果显著,不同颜色信息素色板诱捕器防治效果以蓝色、绿色、黄色依次递增,并以黄色信息素色板诱捕效果最显著。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勐海大叶种茶假眼小绿叶蝉田间危害的防治方法,以22%阿立卡微囊悬浮-悬浮剂、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2.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等药剂进行防治茶假眼小绿叶蝉药效试验。结果表明,22%阿立卡微囊悬浮-悬浮剂对茶假眼小绿叶蝉有良好的防治效果。推荐田间施用剂量为270 mL/hm~2,在采茶间歇期或茶假眼小绿叶蝉危害高峰期使用,对茶树蓬面及侧面均匀喷雾。  相似文献   

5.
屏南县茶假眼小绿叶蝉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福建省南屏县主要茶场进行调查,研究了当地茶假眼小绿叶蝉的发生为害特点、形态特征、生活习性,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防治措施,以期为茶假眼小绿叶蝉的防治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6.
为筛选出高效、低毒、低残留的茶假眼小绿叶蝉防治药剂,进行了天王星等农药防治茶假眼小绿叶蝉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综合考虑防治效果、成本、农残等因素,建议在茶叶生产上,交替使用2.5%天王星乳油1250倍液、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防治适期为茶假眼小绿叶蝉若虫盛孵期,均匀喷雾防治。  相似文献   

7.
茶假眼小绿叶蝉的生物学特性及综合防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系统调查与室内饲养观察,探讨了茶假眼小绿叶蝉在宁德市主要茶区发生规律及为害特点。揭示了该虫越冬时间.地点等生物学特性,比较了不同植物、矿物源农药对该虫防治效果。为茶假眼小绿叶蝉预测预报及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索茶叶病虫综合防控的有效模式,筛选出适合本地区防治茶叶茶小绿叶蝉的新农药品种,逐步替换当前普遍使用的水溶性农药,确保茶叶生产安全和质量安全,降低消费者因茶叶农药残留带来的健康风险,为茶叶绿色防控技术产品提供科学的依据。采用唑虫酰胺、茚虫威、虫螨腈3种低水溶性农药进行茶假眼小绿叶蝉防治效果研究,结果表明,低水溶性农药对茶假眼小绿叶蝉具有很好的防治效果,优于常规药剂吡虫啉,且持效期长、对天敌安全,是生产上防治茶假眼小绿叶蝉的理想药剂,很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9.
进行了24%虫螨腈悬浮剂不同剂量处理对茶假眼小绿叶蝉的药效试验。结果表明:24%虫螨腈悬浮剂1 800~2 100倍对茶假眼小绿叶蝉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同时还可兼治茶橙樱螨、茶毛虫等茶树害虫,且药效快。  相似文献   

10.
茶假眼小绿叶蝉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绿叶蝉俗称浮尘子,叶跳虫等,发生普遍,全国各产茶省,自治区均有发生。小绿叶蝉分茶小绿叶蝉和茶假眼小绿叶蝉两种。在我县茶园以茶假眼小绿叶蝉发生为害为主,是主要茶叶害虫之一。茶假眼小绿叶蝉以成虫和若虫刺吸茶树嫩梢枝叶为害,  相似文献   

11.
以茶叶品种黄魁为试验对象,研究30%唑虫酰胺悬浮剂对茶树茶假眼小绿叶蝉的防治效果及安全性。结果表明,30%唑虫酰胺悬浮剂对茶树茶假眼小绿叶蝉具有良好的防效,药后7 d的防效在84.6%~87.3%,对茶树生长无不良影响,使用安全,无药害产生,可以在生产上推广使用。建议使用剂量为600 m L/hm~2,兑水450 L/hm~2均匀喷雾,在茶假眼小绿叶蝉若虫高峰期用药。  相似文献   

12.
于2012和2013年在福建省闽北、闽南和闽中等茶区采集茶小绿叶蝉标本,同时结合2006-2008年在武夷山茶区采集的标本,进行物种形态鉴定.先后共鉴定514头雄性茶小绿叶蝉成虫,结果均为小贯小绿叶蝉,所有鉴定标本中未发现假眼小绿叶蝉.因此,笔者对福建省乃至全国各茶区的茶小绿叶蝉种名的归属问题提出质疑,并同意秦道正等(2014)提出的我国茶树小绿叶蝉种类仍需深入探究的观点,建议在全国各茶区展开大范围的茶小绿叶蝉种类调查.  相似文献   

13.
用10%氟啶虫酰胺防治茶假眼小绿叶蝉,试验结果表明:10%氟啶虫酰胺水分散粒剂2000倍液对茶树假眼小绿叶蝉有很好的防治效果,药后12 d防效达94.5%,可以大面积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4.
为了筛选出能替代联苯菊酯、氯氰菊酯防治茶假眼小绿叶蝉的高效药剂(单剂或复配剂),笔者于2020年5月选用了20%呋虫胺悬浮剂、1.6%狼毒素水乳剂、6%联菊·啶虫脒微乳剂、0.5%苦参碱水剂等进行茶假眼小绿叶蝉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喷施20%呋虫胺悬浮剂600 mL/hm~2、1.6%狼毒素水乳剂1 500 mL/hm~2、6%联菊·啶虫脒微乳剂600 mL/hm~2、0.5%苦参碱水剂1 500 mL/hm~2防治茶假眼小绿叶蝉,药后3 d防效分别为51.65%、46.28%、45.71%、22.90%,药后7 d防效分别为58.81%、39.07%、32.81%、29.24%,药后14 d防效分别为50.28%、50.61%、48.38%、28.55%。其中,以20%呋虫胺悬浮剂600 mL/hm~2、1.6%狼毒素水乳剂1500 m L/hm~2对茶假眼小绿叶蝉防治效果较好,对茶叶生长安全,可推广使用。在防治茶假眼小绿叶蝉时,可选用20%呋虫胺悬浮剂600 m L/hm~2、1.6%狼毒素水乳剂1 500 m L/hm~2、6%联菊·啶虫脒微乳剂600 mL/hm~2,应注意药剂轮换使用。  相似文献   

15.
茶假眼小绿叶蝉是永泰县茶园的头号害虫,主要以成虫、若虫刺吸茶嫩梢叶汁液,消弱树势,严重影响茶叶质量。该虫一般1年发生10代,世代重叠。本文通过多点茶园系统调查,总结了茶假眼小绿叶蝉在永泰县茶区发生、为害特点,提出了茶假眼小绿叶蝉的预测、预报方法,为茶假眼小绿叶蝉测报及综合防控工作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在茶假眼小绿叶蝉防治中应用静电喷雾器的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常规手动喷雾器为对照,通过田间试验,分析静电喷雾器施药对茶假眼小绿叶蝉的防治效果、用药量、工作效率及农药残留情况。结果表明,与常规手动喷雾器相比,采用静电喷雾器施药,药后3 d茶假眼小绿叶蝉的平均虫口减退率和平均相对防治效果为27.785%和50.885%,是手动喷雾器的1.77和1.19倍;药后7 d平均虫口减退率和平均相对防治效果为55.63%和65.97%,是手动喷雾器的1.82倍和1.39倍,具有较好的防治速效性和持效性,且用药量平均减少10.22%,工作效率平均提高72.97%,农药残留量平均减少44.25%。可见,静电喷雾器为当前茶园防治茶假眼小绿叶蝉的一种较为理想的植保机具,可在茶叶生产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正>茶小绿叶蝉属同翅目叶蝉科,俗称浮尘子、叶跳虫等。小绿叶蝉分为茶小绿叶蝉和假眼小绿叶蝉两种,以茶假眼小绿叶蝉发生危害为主,是福建省茶叶的最主要虫害之一,严重影响茶叶的产量与质量。1发生特点该虫主要以成、若虫刺吸茶树嫩梢汁液,雌成虫产卵于嫩梢茎内,致使茶树生长受阻,芽叶受害后表现凋萎、叶脉变红、叶尖叶缘变红以至枯焦,节间短缩、质地变脆,严重影响茶叶的产量与质量。一般年份  相似文献   

18.
10%除尽50ml/667m2、25%吡蚜酮40g/667m2对茶假眼小绿叶蝉均有较理想的防治效果,表现较好的速效性和持效性,药后1d防治效果分别为84.36%、96.53%,药后14d防治效果分别为94.97%、79.03%,优于目前常用药剂联苯菊酯、吡虫啉,对茶叶生长安全,可以作为今后防治茶假眼小绿叶蝉的替代农药,在生产上轮换使用。  相似文献   

19.
茶假眼小绿叶蝉是松阳县茶叶最主要害虫,发生为害较重,现有主要防治农药吡虫啉在许多茶园防效下降,为筛选出防治茶假眼小绿叶蝉的理想药剂,2009年特安排了5种新农药7个处理防治茶假眼小绿叶蝉的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虫螨腈防冶茶假眼小绿叶蝉的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剂量的24%虫螨腈悬浮剂对茶假眼小绿叶蝉均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其中667m2用量30rnL的防效相对较好,药后3和7d的防效分别达78.1%和85.36%;添加有机硅助剂好湿有助于提高虫螨腈的防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