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根据稻壳的原料成分中含有较多SiO2(占稻壳的16%)的特点,利用 异氰酸酯含有化学性质很活泼的异氧酸酯(-N=C=O)具有较强的胶合力、热压周期短、无游离甲醛放等优点,在实验室条件下采用正交试验方法,探讨了原料形态、密度、施肥量,含水率等因子对异氰酸酯胶稻壳板的物理力性能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密度、施胶量、原料形态、含水率对异氰酸酯胶稻壳板的静曲强度,内结合强度,吸水厚度膨胀率等物理力学性能有明显的影响,主要因子,在确定生产时予以重点考虑。  相似文献   

2.
根据稻壳的物理化学性质及异氰酸脂胶的特点,在正交试验的基础上,对热压温度、热压时间、原料形态、施胶量、板坯密度、板坯含水率等单因子进行实验,探究各因子与稻壳板性能的关系、确定稻壳板的制板工艺。同时对实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
复合胶稻壳板生产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前期异氰酸酯胶稻壳板生产工艺试验的基础上,利用复合胶粘剂制造稻壳板试验。该试验是采用异氰酸酯胶与脲醛胶以不同比例分别施加的方法进行试验,并与异氰酸酯胶稻壳板进行比较。在不降低稻壳板物理力学性能的前提下,复合胶粘剂能够降低异氰酸酯胶的用量,并降低稻壳板的制板成本。  相似文献   

4.
改性异氰酸酯树脂胶玉米秸秆皮板工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异氰酸酯(PMDI)改性的脲醛胶作为胶黏剂,采用正交试验法分析了热压时间、成板密度、施胶量、胶混合比对玉米秸秆皮板主要物理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热压时间对玉米秸秆皮板的24 h吸水厚度膨胀率(24h TS)、弹性模量(MOE),成板密度和改性脲醛胶/异氰酸酯(UF/PMDI)的混合比例对24 h TSI、B、MOE以及施胶量对24 h TS均有高度显著性影响。在一定范围内,秸秆皮板材的物理力学性能指标随着热压时间、密度以及施胶量的增加而增大,异氰酸酯施加量的增加能持续提高板的性能。当工艺条件为:热压时间4~5 min,板密度0.9 g/cm3,施胶量12%,胶量比(UF/PMDI)7∶3时制得的板材性能最佳。  相似文献   

5.
工艺参数对稻壳—木刨花复合包装板力学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均匀试验,以稻壳和木质剩余物为主要原料,以异氰酸酯和脲醛树脂(UF)为胶黏剂制备稻壳—木刨花复合包装板。分析密度、芯层比例、表层施胶量、芯层施胶量、固化剂用量、热压温度、热压压力和热压时间8因素对复合板静曲强度和弹性模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密度、芯层比例、表层施胶量、热压温度、热压压力和热压时间等工艺参数对复合板静曲强度和弹性模量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当密度为0.77 g/cm3、芯层比例60%~65%、表层施胶量8%、热压温度170℃、热压压力2.6 MPa、热压时间20 s/mm时,所制得的包装用复合板具备较高的静曲强度和弹性模量,满足使用要求,且生产效率高,生产成本低。  相似文献   

6.
热压温度对麦秸塑料刨花板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正交试验和单因子试验,以麦秸和废旧聚乙烯塑料为原料,使用异氰酸酯胶黏剂压制麦秸塑料刨花板,分析热压温度对麦秸/聚乙烯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热压温度对板坯中胶黏剂的固化速度、水分传递速度、塑料熔融程度、麦秸分解程度等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当在热压时间、聚乙烯比例、施胶量、复合材料密度相同的条件下,热压温度为190℃时压制出的麦秸/聚乙烯复合板材各项物理力学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沙柳为主要原料,以水性高分子异氰酸酯胶为胶粘剂,通过热压工艺制造环保型沙柳重组木板材。试验中采用正交试验法,研究了施胶量、热压时间和热压温度3个工艺参数对基材物理力学性能的影响。最终得出较理想的工艺参数为:施胶量为8%,热压温度为130℃,热压时间为8 min/mm。  相似文献   

8.
对稻壳板的发展历史,从国、内外不同的角度给予了简单的介绍。同时,对稻壳板研制的技术难点进行了归纳,对稻壳板物理力学性能的主要影响因素——胶粘剂的种类进行了简要分析,指出异氰酸酯胶的规模化生产,对稻壳板的开发与应用必将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为探明菌草材料制备刨花板的工艺条件,以巨菌草为原料、改性脲醛树脂胶为胶黏剂,采用正交试验优化制板工艺,分析热压温度、热压时间和施胶量3个因素对厚9 mm、目标密度720 kg·m-3的板材性能的影响,并测定优化条件下板材的物理力学性能和板厚度方向上的密度分布.结果表明:在热压温度190℃、热压时间35 s·mm-1、施胶量12%的条件下,巨菌草刨花板的剖面密度分布正常,表层与芯层密度比为(1.3~1.4)∶1,静曲强度、弹性模量、内结合强度和2 h吸水厚度膨胀率分别达到14.9、1 807、0.48 MPa和7.2%,均满足GB/T 4897—2015对干燥状态下使用的家具型刨花板(P2)的物理力学性能要求.可见,巨菌草是适合制作刨花板的非木质材料.  相似文献   

10.
异氰酸酯胶稻草刨花板制造工艺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作为创花板原料。稻草的缺点是纤维素含量低。SiO2含量高,用UF胶难以制造出合格的产品。试验采用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为胶粘剂压制稻草刨花板。初步试验结果表明。当施胶量为5%时,密度0.75g/cm^3稻草刨花板的物理力学性能指标达国际A类刨花板二等品要求。  相似文献   

11.
作者采用正交试验设计的方法 ,研究了以三倍体毛白杨为原料制造结构大片刨花板的工艺条件 ,详细讨论了热压温度、热压时间、施胶量、石蜡乳液工艺因子对刨花板物理力学性能的影响 .试验结果表明 :利用毛白杨制造结构大片刨花板是完全可行的 ,其产品的主要物理力学性能为 :密度 0 .71g cm3 ,吸水厚度膨胀率 11.2 %,内结合强度 0 .5 4MPa,静曲强度 45 .2MPa .  相似文献   

12.
以竹炭为基材,热塑性白乳胶为粘接体,双面覆无纺布为增强和表面装饰材料,采用热压成型工艺制备竹炭—白乳胶复合板。通过正交试验考察了竹炭粒度、施胶量及热压时间对复合板物理性能的影响,结果发现施胶量是影响复合板各性能的主要因素。制备工艺参数竹炭粒度为50目、施胶量为20%、热压时间为10 min时,复合板的质量指标可达到抗拉强度4.5MPa,静曲强度10.5 MPa,弹性模量1270 MPa,24 h吸水厚度膨胀率0.9%,24 h吸水率35.3%。  相似文献   

13.
以废弃的葵花秸秆髓碎料为原料,制备缓冲包装材料,并通过GB/T8618—1987《包装用缓冲材料静态压缩试验方法》中的A法,对比发泡聚苯乙烯(EPS)的缓冲性能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以缓冲材料的密度、胶黏剂的选择、发泡剂的改性为主要影响因素,以缓冲性能为评价目标,优化出最佳的成型工艺,并对其力学性能进行初步的研究。结果证明:制得的缓冲材料最小缓冲系数为3.6,最大静曲强度为12.56MPa,所制得的缓冲材料对被包装物具有优良的保护作用,可以替代石化产品——发泡聚苯乙烯泡沬塑料作为新型的缓冲包装材料。  相似文献   

14.
本文论述以正常径级硬材生材、贮存材、含水率低的硬材木片、以及小径级硬材生材为原料制造纤维板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硬材贮存期在一年之内,对纤维板的强度性质没有显著影响,但降低了纤维板的耐水性。原料含水率低,浆料中的粗纤维含量增大,纤维板强度性质降低。纤维得率随着原料中的小径材的比例增大而降低,但纤维板的性能稍有提高。  相似文献   

15.
碱木质素-聚氨酯泡沫功能材料的制备、表征及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粗碱木质素经化学处理得到精制碱木质素,精制碱木质素作为醇羟基物料与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通过一次发泡法合成制备碱木质素-聚氨酯泡沫功能材料(RPUF),通过红外光谱(IR)表征产物结构,分析异氰酸酯指数、发泡剂、催化热及泡沫稳定剂用量对RPUF产率的影响,并考察了RPUF材料的热性能.结果表明:成功合成RPUF功能材料,聚乙二醇(PEG 400)、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甲基硅油、辛酸亚锡和正戊烷用量及异氰酸酯指数均影响最终产物得率;替代聚乙二醇的碱木质素比例不同,合成制备RPUF的吸水率、热学性能表现相异;合成反应中碱木质素添加剂量范围为10%~15%时,合成碱木质素-聚氨酯泡沫功能材料的各项参数符合工业生产要求.本研究可为充分利用粗碱木质素制备相关功能材料提供有益参考.图5表3参19  相似文献   

16.
竹柳Salix discolor作为一种速生木材在人造板的应用方面具有较大的潜力。运用扫描电子显微镜、红外吸收光谱仪对竹柳枝丫材的纤维形态、化学成分、胶接界面进行了分析, 并测定了竹柳枝丫材的接触角。结果表明:竹柳纤维的平均长度为0.781 mm, 壁腔比小于1, 是很好的纤维原料, 总纤维素含量高, 润湿性较好。在此基础上研究了重组木的密度和酚醛树脂胶黏剂的浸胶时间对板材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竹柳枝丫材重组木的密度为0.9 g·cm-3, 浸胶时间为20 s时制得的板材的性能最佳。  相似文献   

17.
任豆树阻燃刨花板研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分析说明了南方速生阔叶树种任豆树的显微构造、化学组分和物理特性,经试验压制阻燃刨花板,其物理力学性能与阻燃性能及饰面后表面理化特性等各项指标符合相关标准的要求。实验表明:速生任豆树是刨花板生产和优良材料。  相似文献   

18.
以木纤维为基本相、漆酶活化工业木质素作为粘接相,通过热压制得了环保型纤维板.同时,通过红外光谱分析了工业木质素酶法催化改性的反应位点,并利用正交试验对主要工艺参数和成板性能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各因子对成板性能的影响规律,确定出最优的工艺参数.在试验范围内,最优工艺参数为:活化浓度200U·mL-1,活化时间8 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