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前言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中国是世界第一养猪大国,养猪业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我国的养猪业必须面向世界,要想实现由养猪大国转变为养猪强国,猪种的遗传改良是实现这一转变的基础.然而,长期以来我国在位于养猪生产体系“金字塔”顶端的核心种质群依赖进口,处于“引种→维持→退化→再引种”的不良循环,成为制约我国养猪业健康发展的瓶颈.令人鼓舞的是,在我国广大猪遗传育种学者和企业家的共同努力下,目前已具备了开展大规模商业化种猪育种的条件.主要表现有二点:一是经过近20年持续不断的优良种猪资源引进,我国目前已成为瘦肉型种猪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其二是种猪业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先例,建立国家和区域性种猪遗传评估系统是其成功的基础,而我国自1997年开始在全国畜牧兽医总站的组织和推动下,经过近8年的艰难实践,目前也已为国内种猪企业和育种学者所接受.更值得庆幸的是,农业部“引进国际先进农业科学技术”重大专项“猪遗传评估技术的引进与中国优秀种猪核心群繁育体系的持续发展(2004~2007年)”于2004年正式启动,初步建成了国家种猪遗传评估中心,在华南、华中、华北、华东和西南等地区也全面开展了区域性的种猪遗传评估系统建设,...  相似文献   

2.
我国具有悠久的养猪历史,但现代猪育种仍然长期处于落后的局面。虽然我国是一个养猪大国,却不是一个养猪强国,优良种猪长期依赖进口。文章通过对猪育种工作研究的回顾,依照我国基本国情,在阐述国际猪育种发展趋势和我国猪育种现状的基础上,讨论我国育种工作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我国猪育种方面提出基本策略。  相似文献   

3.
在21世纪,要保证我国养猪业的健康稳步发展,必须立足于瘦肉型种猪供种的本土化,需要合理、充分的利用我国已引入的国外优秀种猪资源,通过有效的育种组织体系,应用现代分子育种、遗传评估和联合育种技术.建立优秀种猪核心群持续自我供种繁育体系,保证主要生产性能达到国际同期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4.
中国的猪育种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简要阐述国际猪育种发展趋势和分析国内猪育种现状的基础上,重点讨论了我国的全国性及区域性种猪遗传评估工作,以及场间遗传联系的建立,提出了我国未来猪育种的基本策略和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5.
为加快我国养猪事业的发展,对"大约克"猪的遗传研究进展作了综述,以期促使"大约克"种猪育种工作迈向更高水平。  相似文献   

6.
近几十年来,猪的育种工作以现代遗传学原理为指导,采用了先进的育种技术,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按照人们对猪肉品质要求的变化,世界猪种类型由脂肪型、鲜肉型、腌肉型迅速向肉用型方向转变;由于对经济性状表型值测定方法的不断改进,提高了选择的精确度,使猪的主要经济性状的遗传进展大大加快,从而提高了猪的生产性能。 一、猪的选种选配 (一) 猪的选择方法 猪的基本选择方法有个体选择、同胞选择、系谱选择、后裔测验和合并选择等。 1.个体选择 根据种猪本身的一个或几个性  相似文献   

7.
全球第一个种猪性能测定站和测定方案在丹麦出现,丹麦经过100多年在猪遗传育种中的应用,目前已经形成能够满足消费者对猪肉生产需要的有效结构和体系.丹麦猪肉出口到世界许多国家.本文描述的丹麦测定方案,经过最近100年的证明是成功的.对优秀种猪性能测定的历史目前还在继续.因为养猪生产体系每年都在发生变化,新的环境法规和动物福利条例每年都在增加,因此猪场的测定方案需要经常改变,以满足这些新的生产标准,相应地优秀种猪的选择标准也需要经常地更新.当我们按测定方案选择极端性状的猪时,经常会有不寻常的性状出现.如果出现这些性状,则需要额外的测定以去除这些性状.比如,猪的应激敏感综合征及软骨病.猪基因图谱的研究为我们开启了性能测定的新途径.因此,只要我们需要肉质优良和生产效率高的猪,就必须有杰出的猪性能测定方案.  相似文献   

8.
资讯     
《中国畜禽种业》2013,(9):157-159
广西:畜牧行业首个院士工作站挂牌启动8月21日,广西种猪遗传育种技术研究院士工作站正式挂牌启动。该工作站是广西首批院士工作站之一,也是畜牧行业首个挂牌的院士工作站。据了解,该工作站落户在广西柯新源原种猪有限责任公司。接下来的3年时间,全国种猪知名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黄路生团队,将与该公司全面合作开展种猪分子遗传育种和种猪主效基因育种技术成果转化等方面研究,引进先进的种猪育种技术和科研成果。近年来,广西畜牧部门因势利导,种猪产业得到快速发展。柯新源、扬翔、永新良圻、桂宁、美冠5家种猪企业入  相似文献   

9.
<正>我国是世界第一养猪大国,全国生猪存栏、出栏和猪肉产量均居世界第一。而种业位于生猪养殖产业链条的最上游,种猪质量决定了整个养殖链条的生产效率。解析猪重要经济性状的形成机制和调控网络,为基因组精准设计育种理论与技术创新提供依据,一直是国内外猪遗传育种研究领域的焦点。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生猪高产优质高效性状形成的分子调控网络”,围绕生猪育种的关键科学问题和产业瓶颈,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分析山东种猪产业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指出现代的遗传育种手段没有很好应用,平衡育种与选种没有受到重视,联合育种选种体系没有建立,种猪生产水平低且差异较大。结合本地区猪种资源条件与生产科研实际,提出了今后山东种猪业发展目标和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1.
针对种猪场育种管理中存在的弊端和技术力量薄弱,提出构建基于Web的猪育种管理系统的设想,利用Web的资源共享功能,采用Asp.net技术完成系统设计。将系统应用到实践中,养殖户不需单独购买育种管理软件,只需登录到此系统的网络平台即可完成所有与育种相关的工作,可以降低猪场育种管理方面的成本。系统还可完成有遗传联系的猪场育种数据集成化,促进区域联合育种。与同类系统相比,系统添加了专家评估模块和猪性状优良库。专家可以分析猪场的育种现状,提供有针对性的技术服务。场方以猪性状优良库为参照标准,了解本场猪种优良情况,明确自身努力方向,提高本场种猪选育水平。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我国对种猪繁育和健康养殖问题的关注程度逐渐提高。因此养殖场必须完善种猪繁育体系,培育高质量的种猪,应用健康养殖技术,才能提高养殖场的经济效益,促进养猪业的快速发展。健康养殖实际上是为种猪营造良好的成长和繁育环境,降低种猪疾病的发生几率,实现绿色养殖和生产,保证猪肉健康,进而保障食用者的身体健康。目前,国家相关部门还在进一步研究猪的健康养殖技术,通过精准设计,最终实现养殖场的动态管理。  相似文献   

13.
抗病力性状改良一直以来都是猪遗传育种研究的重点,然而由于这类性状度量困难,而且遗传力相对较低,常规手段改良进展速度缓慢。因此,研究人员除了通过传统方法在培育种猪,还专注于利用基因编辑技术研究宿主基因来抑制病毒,培育高效抗病的种猪新品种。随着基于基因编辑技术的精准定位与修饰、脱靶效应的降低、生长因子调节等应用的完善,未来生猪养殖高效抗病基因编辑猪产业化将成为可能。该文分析了当前种猪业的发展现状,结合基因编辑技术的原理、伦理评价方面进行了综述,旨在为研究精准基因编辑抗病育种的广大科研工作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梁志刚 《新农业》2023,(19):43-45
<正>众所周知,猪肉是现代社会重要的肉制品来源,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猪肉生产国及消费国,2022年,全球猪肉产量约为1.25亿吨,其中中国猪肉产量为5541万吨,在全球猪肉产量中占比约为44.47%。在猪生产过程中,育种是最重要且最核心的一环,据美国农业部研究,种猪育种对生猪经济效益的影响占比达到40%,大于饲料营养、疫病防疫和饲养管理的作用。生猪育种历史悠久,约1万年前野猪被人类驯化为可圈养家猪,18世纪中期现代养猪业开始发展至今,生猪育种领域也发生了多次技术变革与发展。  相似文献   

15.
国家级重点种猪场江苏太仓市种猪场,是一个集生猪统一供种、小梅山猪选育保种、外来猪培育等项为一体的综合性饲养基地,为全市及外地培育出了众多优良品种。为了尽快赶上世界先进育种技术,他们不仅引进了先进的育种理论和管理设备,还不断追踪国际育种的最新信息,使用现代化管理努力做到科学管理。此次他们安装的电视监控设备,把几个摄像监控机分别安装在各个分场的主要棚舍里,着重观察典型猪的各种变化,并在总场设立总监控室,使种猪的跟踪纪录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猪舍装上了摄像机  相似文献   

16.
根据日德兰邮报报道:预计在今后几年内,丹麦的种猪将在中国迅速发展的猪肉生产中将起到重要作用。目前,猪肉的生产和消费在中国的发展是如此之迅猛,急需有关专有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经验。由丹麦猪农们共同拥有的育种公司SEA希望能借此进一步拓展中国市场,该公司在过去的6个月里在中国的业务有了突破性的进展,并表示对未来充满信心。根据SEA出口部经理Jens Bramsen先生提供的数  相似文献   

17.
养猪生产的基础技术是种猪技术,即猪生产技术。常规的种猪生产技术一般是指纯品种猪的生产和杂交猪种生产;现代种猪生产涉及转基因种猪、种猪克隆技术。但是随着养猪生产的发展,猪病对种来越明显。生产猪的制约作用越来越明显。生产性能优秀的种猪常会因为健康原因被淘汰,生产性能优秀的猪群也常会因为健康原因而全部更新。种猪生产者和猪育种工作者不得不重新认识猪育种和种猪生产手段和生产技术。全进全出的猪群周转制度、多点生产技术、超早期断奶技术,虽作为生产技术中控制疾病的手段而提出,但同时引起育种工作者的注意。猪育种不再重复…  相似文献   

18.
《中国畜禽种业》2008,4(3):20-20
辽宁海城市世富种猪育种有限公司是东北地区最大的种猪育种基地之一.繁育基地设备先进.技术力量雄厚,品种齐全,品质优良,拥有新台系杜洛克、丹系长白、英系大白等世界优良种猪和商品猪,现存栏基础种猪5000头,每年递增500头,年出栏种猪、仔猪、商品猪80000头。  相似文献   

19.
正猪的品种指的是在一定环境及社会经济条件下,经过人工选择而形成的来源相同又能稳定遗传下去的拥有一定数目的种群。对猪的品种进行改良是育种的根本目标之一,通过不断提纯来选育新品种,以促进猪群的重要积极性状被遗传,进而给养殖人员带来最佳经济效益。本文则主要研究猪品种改良的相关知识与技术,以期为生猪养殖方面提供参考。1猪品种改良技术分析了解种猪的生理、生殖特点,并掌握其生理规律。一般情况下,种猪交配时间在5~10 min,精液量可达260 m L,  相似文献   

20.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猪肉生产和消费国,广东是国内猪肉生产和消费大省。广东地方猪遗传资源丰富,优质猪种蓝塘猪、小耳花猪、大花白猪和粤东黑猪具有肉质好、繁殖力强,适应性好、耐热、抗逆抗病能力佳等特点。但随着国外更适合大规模生产的快大型猪种引入,地方猪的市场占有率受到强烈冲击。我国猪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多样的地方猪种质资源,地方猪种是满足市场多元化需求的源泉,因此多年来我国各科研院所、高校、企业在地方猪种质资源开发利用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介绍了蓝塘猪、小耳花猪、大花白猪和粤东黑猪等优质种质资源的特点及相关利用研究,并综述了人工授精、体细胞核移植、基因组选择、干细胞技术、基因编辑技术等现代生物技术在地方猪育种中的应用,以期为广东地方猪育种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