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正近日,在淡水鱼类资源与生殖发育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016年学术年会上,西南大学、美国马里兰大学和日本爱媛大学科研人员联合发布,他们率先建立起罗非鱼室内人工繁殖技术体系,实现了鱼性别的人工控制,可大幅提高水产养殖收益。罗非鱼被誉为"不需要蛋白质的蛋白源",是联合国粮农组织向世界各国推荐的优良养殖对象。长久以来,人工养殖罗非鱼存在两个技术问题:雄鱼比雌鱼生长快50%,养殖户都希望养雄鱼;雌鱼性成熟  相似文献   

2.
<正>黄颡鱼,俗称昂刺鱼、丁鱼、角鱼等。黄颡鱼一般情况下雄鱼比雌鱼生长快。调查发现,在相同养殖条件下,第一年雄性黄颡鱼比同胞雌鱼的生长速度快30%左右。在养殖的第二年,其雄鱼生长至150~200克/尾,而雌鱼却只有50~75克/尾,雌雄生长差异接近3倍。  相似文献   

3.
<正>黄颡鱼,俗称昂刺鱼、丁鱼、角鱼等,种类较多,广泛分布于我国河流、湖泊、沟渠等水域中,是一种优质名贵的经济鱼类。黄颡鱼是肉食性为主的杂食性鱼类。觅食活动一般在夜间进行。该鱼肉质细嫩、少细刺、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药用价值较高,在国内外市场深受欢迎,特别是大规格的鲜活鱼供不应求。黄颡鱼一般情况下雄鱼比雌鱼生长快。调查发现,在相同养殖条件下,第一年雄性黄颡鱼比同胞雌鱼的生长速度快30%左右。在养殖的第二年,其雄鱼生长至150g~200g,而雌鱼却只有50g~75g,雌雄生长差异接近3倍。  相似文献   

4.
正日前,西南大学淡水鱼类资源与生殖发育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发布消息,实验室与美、日科学家合作,率先建立起罗非鱼室内人工繁殖技术体系,实现了鱼性别的人工控制,可大幅提高水产养殖收益。据实验室负责人、西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王德寿介绍,长久以来,人工养殖罗非鱼存在两个技术问题:雄鱼比雌鱼生长快50%,养殖户都希望养雄鱼;雌鱼性成熟后,14 d  相似文献   

5.
<正>牙鲆是分布于我国沿海的冷水性底栖鱼类,近几年已经发展成为工厂化养殖的主要养殖品种。牙鲆雌性生长快、个体大,1龄雌鱼比同龄雄鱼重约20%,2龄雌鱼比同龄雄鱼重约50%以上。  相似文献   

6.
为了控制尼罗罗非鱼在养殖过程中过多繁殖和充分利用罗非鱼的雄鱼比雌鱼生长快的特点和提高养殖效益,茂名市海洋科技创新中心组织实施了“全雄性罗非鱼制种及养殖高产技术”项目。通过罗非鱼多种育种技术,提高了罗非鱼的雄性率,并进行了各类型养殖试验,总结出全雄性罗非鱼鱼苗生产和成鱼高产高效并大面积推广应用等技  相似文献   

7.
<正> 吉富罗非鱼为尼罗罗非鱼雌鱼与奥利亚罗非鱼雄鱼的杂交种,具有个体大,生长快,雄性率高,产量高等特点,为近年来京津地区主要推广养殖品种之一。为探求其养殖技术,2000年我们进行了吉富罗非鱼养殖试验,现将有关技术措施和试验情况介绍如下:1 材料1.1 池塘条件 我们选定了廊坊市光祥工贸集团公司的0.13hm~2池塘作为试验点,水深保持在1.5m,水质清新,底泥厚为30cm,机井一眼,注排水方便,配有3千瓦增氧机一台。  相似文献   

8.
罗非鱼性成熟早,导致在养殖池中大量繁殖,造成群体拥挤而阻碍生长。由于雄鱼比雌鱼有更大的生长潜力,许多人致力于研究生产全雄鱼群体,用于养殖。但是,消费者对食用鱼使用雄性激素处理表示担心。科威特水产研究人员提出了用染色体操作技术来诱导全雌不育三倍体的方法,因为不育的三倍体显示了较快的生长速度。生长试验表明,雌性三倍体比性反转的单性雄鱼生长快14%,比雄性三倍体生长快23%。诱导全雌不育三倍体的程序如下:正常的二倍体雌鱼  相似文献   

9.
在水产养殖业中,鱼类雌雄个体的生长速度是有差异的,雄鱼的生长速度比雌鱼快得多,而且有些种类相差很大,如尼罗罗非鱼和莫桑比克罗非鱼。因此,如何通过性别控制的方法获得生长快速的单性鱼,供应给养殖户进行养殖,是很有理论价值和经济价值的实践与研究。[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罗非鱼的养殖现已推广,但因其成熟早,养殖过程中过早繁殖,而造成养成规格小、产量低的现象。山东省淡水水产研究所利用尼罗罗非鱼和奥利亚罗非鱼进行杂交,制得90%以上的全雄罗非鱼。全雄罗非鱼具有生长快,养成规格大、抗病力强、易饲养等优点,值得推广。现将其制种技术介绍如下: 一、亲鱼的选择: 1.雌雄罗非鱼的鉴别:区别雌雄主要是观察体色和生殖孔。在生殖季节,雄鱼体色鲜艳,头部及两侧微红,纵纹带消失,胸鳍、尾鳍、背鳍边缘呈淡红色;雌鱼呈灰黑或暗灰色。雄鱼有二个近邻的开孔,即肛门和泌尿生殖孔。泌尿生殖孔系肛门后一个小圆柱凸起,其顶端仅为一圆点,在生殖季节,其圆柱凸起常突出略下垂,挤  相似文献   

11.
前期报道了利用尼罗罗非鱼LG22上性别连锁的分子标记检测到养殖群体存在天然XY雌鱼,但其能否用于培育YY超雄罗非鱼尚不清楚。本研究首先引入遗传性别受LG22染色体严格控制的CQ尼罗罗非鱼群体和具有天然XY雌鱼的WC群体,将CQ群体XY雄鱼与WC XY雌鱼杂交,检验杂交F1 YY超雄鱼是否可用于控制后代性别,并比较杂交F1 XY和YY罗非鱼体质量、性腺指数、血清激素水平和性腺基因表达情况。研究发现,CQ XY雄鱼和WC XY雌鱼交配,获得的F1 中具有25%的YY超雄鱼,经鉴定为全雄且可育。将F1 YY超雄鱼与WC XX雌鱼、WC XY雌鱼(母本)、杂交F1 XX雌鱼和CQ XX雌鱼交配,后代几乎全雄,仅在与F1 XX雌鱼交配后代中有2尾雌鱼(雄性率98%)。在孵化后180 d,杂交F1中XY和YY个体的体重、性腺指数、血清激素水平差异不显著。基因表达分析发现,YY鱼精巢中AmhX/AmhY mRNA表达显著高于XY鱼,而Dmrt1 和Cyp11b2 mRNA表达水平差异不显著。杂交F1 YY和XY鱼生理指标无明显差异。因此,采用尼罗罗非鱼天然XY雌鱼能够培育YY超雄鱼,且该YY超雄鱼能够用于罗非鱼性别控制。  相似文献   

12.
奥尼鱼为奥利亚罗非鱼(雄)和尼罗罗非鱼(雌)杂交繁育的子一代雄性化罗非鱼.该鱼具有生长快、养殖成本低、食性杂、适应性强、雄性率高、出肉率高、肉味鲜美等优点,是值得推广养殖的优良养殖品种.……  相似文献   

13.
何谓奥尼杂交鱼?目前讲的奥尼杂交鱼是用奥利亚罗非鱼雄鱼与尼罗罗非鱼雌鱼杂交得到的子代。奥尼杂交鱼雄性率高、生长快、起捕率高,深受人们欢迎。那么,怎样提高奥尼杂交鱼的雄性率呢?1.双亲纯度要高。奥尼杂交鱼的双亲为奥利亚罗非鱼和尼罗罗非鱼,由于奥利亚罗非鱼的性染色体组成雄鱼为ZZ,雌鱼为ZW,与尼罗罗非鱼及我国“四大家鱼”不同(尼罗罗非鱼雄免性染色体组成为XY,雌鱼为XX)。利用奥利亚罗非鱼雄鱼(ZZ)与尼罗罗非鱼雌免(XX)杂交,它们后代性染色体组成为ZX,在理论上应是百分之百为雄鱼,但实际上获得100%雄性…  相似文献   

14.
通过测量红罗非鱼在工厂余热水池塘养殖条件下的生长情况,运用统计方法,计算出红罗非鱼体长与体重的相关式。红罗非鱼体长7月份生长最快,平均每天增长0.2厘米,相对生长率为1.48;8月份体重生长最快,平均每天增重3克,相对生长率是7月份最大,达14.84。红罗非鱼的肥满度随季节变化而变化,12月下旬最大,与体长不呈现相关关系。雌、雄红罗非鱼相同体长时,体长22厘米以下雄鱼体重大于雌鱼。对同一群体繁育的红、黑罗非鱼生长的统计分析表明,两者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同一批半滑舌鳎鱼苗在整个生长周期中的雌雄比例和生长情况,通过对数据的分析总结出整个群体中的雌雄比例情况。在480d的养殖时间里,成活率在89%以上,平均体长46.5~51.8cm,平均体重520~621g。平均日增长0.85mm,日增重1.27g。雌鱼规格89.7%在350~750g,雄鱼规格66.4%在250~350g之间。在生产试验群体中,对不同规格的个体随机取样进行生物学解剖,养殖规格250g以下的全部为雄性个体,250~350g的雄性个体占53.3%,350~500g的雄性个体占26.7%,500g以上的全部为雌性个体。实验总计雌鱼数量为2703尾,雄鱼数量为853尾,雌雄比约为76:24。  相似文献   

16.
研究通过黄金鲈(Perca flavescens)雌鱼与伊犁鲈(Perca schrenki)雄鱼进行杂交,以期加快鲈鱼的生长速度,推迟其性成熟和提高上市规格.为减少饲养环境条件和人为管理差异造成生长试验误差,研究采用试验鱼同池混养的方法进行生长比较.在气提泵循环水养殖系统中,经690 d的生长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杂交鲈体重增长比黄金鲈快33.91%;杂交鲈的性腺发育被推迟或性腺发育不良;黄金鲈和杂交鲈的成活率分别为87.50%和82.08%,二者在成活率上无显著差异(P=0.29).杂交鲈适宜在高密度循环水养殖条件下生长,杂交优势较为显著,可以取代黄金鲈进行集约化养殖生产.  相似文献   

17.
大菱鲆“丹法鲆”与普通大菱鲆养殖效果对比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大菱鲆"丹法鲆"(以下简称"丹法鲆")是我国大菱鲆鱼类人工培育的第一个新品种。是丹麦大菱鲆雌鱼为母本与法国大菱鲆雄鱼为父本通过种内杂交,选育出生长快、抗逆性强等优良性状的新品种,解决了目前我地区普通大菱鲆孵化率、出苗率、白化率降低、生长速度减慢、抗逆性变差等性状问题。我站于2012年8月在兴城市现代渔业园区的永康养殖场,对"丹法鲆"与普通大菱鲆的生长速度、饵料系数和抗病力等指标进行了养殖对比试验。本次试验采用相同养殖环境;投放相同规格的苗  相似文献   

18.
<正> 2 水产动物性别控制技术的实践和展望 2.1 单性苗种实践罗非鱼某些组合的种间杂交,其杂种的雄性比率达90%以上,甚至100%。该技术已广泛应用于生产。有效控制了养殖群体的过剩繁殖,增加商品鱼的规格和养殖产量1.5倍以上,取得了较大的经济效益。性激素诱导反转的单性群体的养殖,在全雌性莫桑比克罗非鱼、鲤鱼、虹鳟等许多鱼类有明显增产效果。中科院水产所采用杂交方法,使方正银鲫雌鱼与兴国红鲤雄鱼授精获得了具有生长优势的雌核发育后代“异育银鲫”,其生长  相似文献   

19.
<正>研究显示,黄颡鱼雄鱼生长速度明显快于雌鱼,一龄雄性黄颡鱼比同类雌鱼的生长速度快30%左右。养殖第2年的雄鱼可生长至200~350克,而雌鱼却只有75~150克,雌雄生长差异接近3倍。利用鱼类细胞工程育种技术,以YY超雄鱼作为父本、以普通雌性黄颡鱼作为母本繁殖生产的黄颡鱼苗,在实际生产中雄性率可达98%以上,大大提高养殖速度,经济效  相似文献   

20.
奥尼鱼是奥利亚罗非鱼(雄)和尼罗罗非鱼(雌)的杂交一代。由于它具有生长快、易养高产、肉质好的优点,日益受到养殖者和消费者的喜爱。现将奥尼鱼的鱼苗培育及高产养殖技术总结如下。1奥尼色的生物学特性1.1雄性率高奥尼龟雄性率在92%以上。由于雌鱼少,且当年不产卵,次年产卵也少,所以没有因大量繁殖而造成密度过大的情况。1.2生长快、产量高奥尼鱼具有明显的杂交优势。生长快,刚孵出的鱼苗养至0.5公开的上市规格只需5个月;一年可养两次,亩放800至1500尾,年亩产奥尼鱼800~1500公斤。1.3食性杂、易养、易捕1.4抗病、耐缺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