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以5 个砧木(平邑甜茶、八棱海棠、楸子、新疆野苹果、东北山荆子)与富士苹果嫁接组 合的2 年生幼树为试材,采用盆栽方法和碳氮双标记示踪技术,研究了5 个组合的生长特性及其对氮素 的吸收、分配、利用特性和光合产物分配状况。结果表明:富士/平邑甜茶组合生长量最大、富士/东北山 荆子组合生长量最小。富士/平邑甜茶组合对15N 的利用率最高,富士/楸子组合最低。15N 和13C 均主要分 配在叶中,其次是1 年生茎,最少的为2 年生茎;富士/东北山荆子组合叶中的15N 和13C 分配率最高, 富士/平邑甜茶组合根中的15N 和13C 分配率最高。从碳氮营养角度来看,富士苹果以平邑甜茶作砧木最 好。  相似文献   

2.
尹承苗  相立  孙传香  沈向  陈学森  周慧  毛志泉 《园艺学报》2016,43(12):2423-2431
为了更好地利用砧木抗性来综合防控苹果连作障碍,以平邑甜茶(Malus hupehensis Rehd.)、富平楸子 [M. prunifolia(Willd)Borkh.]、八棱海棠(M. micromalus Makino)、新疆野苹果 [M. sieversii (Le deb.)Roem.]、山荆子 [M. baccata(Linn.)Borkh.] 为试材,探讨了不同苹果砧木对连作土壤中的酶活性、微生物以及酚酸类物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以平邑甜茶为砧木的土壤磷酸酶活性最高,八棱海棠为砧木的土壤蔗糖酶活性最高,富平楸子为砧木的土壤脲酶活性最高;平邑甜茶为砧木的土壤真菌数量最低,富平楸子和平邑甜茶为砧木的土壤细菌数量较高,平邑甜茶为砧木的土壤细菌/真菌比值最高。从总酚酸含量来看,平邑甜茶为砧木的土壤酚酸含量最低,八棱海棠为砧木的土壤酚酸含量最高。综上,平邑甜茶为砧木的土壤真菌数量最少,土壤总酚酸含量最低,且相关土壤酶活性较高,说明其对连作土壤环境的改善效果最佳,更适合作为砧木综合防控苹果连作障碍。  相似文献   

3.
苹果5种砧木幼苗对连作土壤的适应性差异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元征  尹承苗  陈强  沈向  姜召涛  毛志泉 《园艺学报》2011,38(10):1955-1962
 以苹果砧木新疆野苹果[Malus sieversii(Ledeb.)Roem.]、莱芜难咽(M. micromalus Makino)、平邑甜茶(M. hupehensis Rehd.)、山荆子[M. baccata(L.)Borkh.]和八棱海棠(M. micromalus)为试验材料,应用盆栽方法研究其对连作土壤的适应性差异。结果表明:连作条件下各砧木叶片光合速率和光合色素含量均低于非连作。平邑甜茶叶片光合速率降幅最小,仅为7.06%,其叶绿素a和类胡萝卜素含量降幅亦较小,分别为9.15%和8.17%。5种砧木根系抗氧化物酶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较各自对照升高。与对照相比,连作处理平邑甜茶根系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增幅均最小,分别为3.72%、26.60%和23.78%;平邑甜茶根系MDA含量增幅最小,为15.24%,莱芜难咽增幅最大,为54.56%。最终连作对5种苹果砧木的外在影响表现为生物量、株高和地径的下降,其中平邑甜茶适应性较强。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不同苹果矮化砧木品种间叶片的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游离脯氨酸和丙二醛含量以及过氧化物酶活性的测定,采用主成分及隶属函数综合分析评价方法,对8种苹果矮化砧木品种抗寒能力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苹果矮化砧木品种间的抗寒力可用可溶性蛋白、丙二醛和可溶性糖含量来衡量,且苹果砧木的抗寒力大小为八棱海棠+Y-1YB0009八棱海棠YC0002八棱海棠+SH1八棱海棠+SH12八棱海棠+SH6平邑甜茶+Y-1平邑甜茶+SH1平邑甜茶。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不同供磷水平下根系分泌物对苹果砧木磷元素吸收的影响,为解决苹果园区普遍存在的有效磷易被固定为难溶态磷而导致的缺磷问题提供参考。【方法】以平邑甜茶(Malus hupehensis Rehd.)、八棱海棠(M.robusta Rehd.)、M26(M.pumila Mill.)、M9(M.pumila Mill.)、楸子(M.prunifolia)、中砧一号(M.xiaojinensis)、山丁子(M.baccata Borkh.)7种苹果砧木为试验材料,采用基质培养在正常供磷(对照)(0.5 mmol·L-1KH2PO4)、低磷(LP)(0.01 mmol·L-1KH2PO4)、额外施加磷酸钙(LP-Ca3(PO4)2)[0.01 mmol·L-1KH2PO4+Ca3(PO4  相似文献   

6.
刘秀春  陈丽楠  王炳华  赵新兵 《园艺学报》2013,40(10):1877-1886
 研究山荆子、八棱海棠和辽砧2号/山荆子3种砧木富士苹果在400 mg · kg-1锰胁迫条件下树体的生理响应和锰积累特征。结果表明,400 mg · kg-1锰胁迫下,3种砧木的富士苹果幼树叶片先后出现中毒症状,其中山荆子砧的幼树中毒最重,辽砧2号/山荆子砧次之,八棱海棠砧的最轻。400 mg · kg-1锰显著抑制了山荆子和辽砧2号/山荆子砧富士苹果幼树的生长,增加了锰在地上部的积累,却促进了八棱海棠富士苹果幼树地下生物量增加和锰在地下部的积累。过量锰导致山荆子和辽砧2号/山荆子苹果叶片自由基和丙二醛含量大量增加,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和抗坏血酸含量增加较小,抗氧化物酶活性变化不明显。八棱海棠砧富士苹果幼树受锰胁迫后叶片抗氧化酶超氧化物歧化酶、抗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和抗氧化物质AsA活性显著提高,与锰胁迫前相比叶片自由基含量没有显著差异,丙二醛含量增加幅度较小。  相似文献   

7.
抗南京毛刺线虫苹果砧木的筛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8种苹果砧木上接种南京毛刺线虫,以病株率为评价指标,用聚类分析方法筛选出朱列涅特和黄海棠为抗性砧木,山定子和新疆海棠为感病砧木,平邑甜茶、新疆野苹果、莱芜难咽和八楞海棠为中感砧木;确定了相对长势指数、相对根系活力和根际病原线虫增量指数3个评价抗性的量化指标,并分别进行聚类分析,分类结果与筛选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8.
曹慧  韩振海  许雪峰 《园艺学报》2002,29(6):505-509
 水分胁迫引起苹果属植物中抗旱性较弱的平邑甜茶和抗旱性较强的新疆野苹果幼苗叶片相对含水量(RWC) 、DNA、RNA 含量下降, O2、H2O2 含量增高, DNase、RNase 活性上升; 其中DNA 含量下降的幅度小于RNA , DNase 活性上升的幅度小于RNase。抗旱性较强的新疆野苹果在水分胁迫下幼苗叶片的RWC、DNA、RNA 含量下降的幅度以及O2、H2O2含量增高、DNase、RNase 活性上升的幅度均小于抗旱性较弱的平邑甜茶。水分胁迫下平邑甜茶和新疆野苹果幼苗叶片的DNA、RNA 含量与RWC、O2、H2O2 含量和DNase、RNase 活性间均呈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9.
新疆南疆盐渍化土壤苹果栽培极需抗盐砧木,作者以八棱海棠(Malus robusta Rehd)和新疆野苹果(Malus sieversii Roem)为试材,在不同盐浓度胁迫下盆栽,研究其若干生理生化指标和叶片的解剖结构。结果表明,在不同胁迫强度下,从叶片细胞质膜透性看,八棱海棠比新疆野苹果耐盐潜力略高;从可溶性蛋白含量看,八棱海棠具有比新疆野苹果更强的抑制细胞脱水能力。叶片解剖观察表明,与新疆野苹果相比,八棱海棠的叶片组织结构在高盐胁迫下表现更稳定。  相似文献   

10.
缺锌胁迫对苹果砧木幼苗形态及其锌积累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在人工气候室条件下,采用溶液培养法研究了缺锌胁迫下平邑甜茶(Malus hupehensis Rehd.)和小金海棠(Malus xiaojinensis Cheng et Jiang)两种苹果砧木幼苗生长量、根系构型参数、根系活力和锌积累量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缺锌条件下,两品种均表现不同程度的植株矮小,新生叶片黄化且簇生,节间缩短,根尖膨大等缺锌症状,小金海棠表现缺锌症状比平邑甜茶延迟7 d 左右。长期锌缺乏使平邑甜茶根系生物量显著降低。两品种缺锌植株根系长度、表面积、体积、根尖数从21 d 开始均低于对照;60 d时平邑甜茶较对照分别下降45.47%、44.2%、47.18%、43.14%,小金海棠分别降低38.95%、31.90%、32.58%、35.52%,平邑甜茶被抑制程度大于小金海棠。根系平均直径处理大于对照,且小金海棠表现根系膨大症状较平邑甜茶晚10 d。锌缺乏条件下小金海棠根系活力达最大比平邑甜茶晚15 d。处理和对照幼苗锌含量均表现为根系 > 茎 > 叶片,且小金海棠处理植株 > 平邑甜茶处理植株。平邑甜茶对缺锌胁迫较敏感,根系易受到伤害;小金海棠在缺锌胁迫下锌含量下降速率慢,对缺锌胁迫有较强的抵御和耐受能力。  相似文献   

11.
苹果无融合生殖型砧木对潜隐病毒的抗性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1985~1988年鉴定研究,明确无融合生殖型苹果砧木红果三叶、威宁海棠、花红茶、卢氏海棠、泰山海棠、德钦海棠、栾川山定子和巴东海棠不抗苹果茎痘病毒、褪绿叶斑病毒和茎沟病毒。病毒浸染后,苗木接芽不萌发而枯死,或接芽萌发但植株严重矮化,节间缩短,叶片卷缩扭曲,枝梢顶端枯死。若3种病毒混合侵染,病势更加严重。上述鉴定品种因对苹果潜隐病毒敏感而不抗病,用作苹果砧木受到很大限制,只有在苹果接穗无病毒情况下,才得以繁殖苗木推广应用。平邑甜茶和石屏野海棠对潜隐病毒的抗病性,尚需进一步观察鉴定。  相似文献   

12.
不同苹果砧木组培苗抗旱性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为了提供苹果耐旱育种及栽培材料,【方法】以5种苹果砧木组培苗为试材,PEG-6000作为胁迫剂,模拟室外干旱进行处理,运用模糊隶属函数抗旱性综合分析,比较了5个苹果砧木组培苗的耐旱性。【结果】结果表明,在PEG-6000胁迫条件下,不同苹果砧木的叶绿素含量总体均呈下降趋势,叶片的相对电导率和MDA含量随PEG-6000胁迫质量分数的升高逐渐升高。在整个胁迫过程中,各苹果砧木组培苗叶片内蛋白质含量随胁迫质量分数的升高而增大。SOD活性随PEG-6000胁迫质量分数的升高呈先升高后下降趋势,且在20%PEG-6000胁迫条件下SOD活性达到了最大。POD活性随胁迫质量分数的升高呈现出逐渐升高的趋势。【结论】5种苹果砧木的抗旱性顺序依次为:新疆野苹果>平邑甜茶>八棱海棠>‘M26’>‘M9’。  相似文献   

13.
以鬼怒甘草莓为试材,研究草莓对铵态氮与硝态氮的吸收反应.结果表明,水培务件下草莓对铵态氮的吸收利用率比硝态氮高2倍以上,同时供应铵态氮和硝态氮,比单独使用铵态氮或硝态氮的利用率高.草莓对不同形态氮素的反应与栽培方式有关,露地草莓根、茎、叶的生物量随着铵态氮比例增加而降低,而温室草莓的结果与此相反;露地栽培条件下以硝态氮/铵态氮为5:2时产量最高,冬季温室栽培条件下以硝态氮/铵态氮为2:5时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14.
以平邑甜茶实生苗为试材,采用~(15)N同位素示踪法、气压过程分离法(BaPS)和磷酸甘油双层海绵通气法,研究酰胺态有机氮[CO(NH_2)_2-N]、铵态氮(NH_4~+-N)及硝态氮(NO_3~--N)对平邑甜茶~(15)N利用、分配和损失的影响。结果表明:5月17日施无机氮肥对植株生物量积累效果显著,铵态氮和硝态氮~(15)N利用率分别为13.68%和13.25%,显著高于有机氮肥的5.25%;早施氮肥还可有效抑制氮素的土壤损失,其中施NO_3~--N处理植株的氨挥发损失仅占施氮量的1.83%;晚施(7月15日)处理中,无机氮肥利用率较早期施用显著减少时对酰胺态有机氮利用率和氨挥发损失影响不大。所以早期施用NH_4~+-N或NO_3~--N是确保植株生长量和氮肥利用率的有效措施,后期合理配施酰胺态有机氮则是减少氮肥损失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水分胁迫下抗旱性不同的两种苹果属植物光合特性的变化   总被引:40,自引:4,他引:40  
 水分胁迫使苹果属植物叶绿素一蛋白质(Chl-Pro)结合度松弛,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下降,胞间CO2浓度先降后升,SOD、CAT活性先升后降,类胡萝卜素、抗坏血酸含量大幅度降低,02-.产生速率、H202含量增高;这些参数下降和上升的幅度均为:平邑甜茶>新疆野苹果。水分胁迫下平邑甜茶和新疆野苹果幼苗叶片的PIl与其Chl-Pro、02-.、H2O2间均呈显著负相关。表明水分胁迫对苹果属植物光合速率的影响除受气孔因素限制之外,在胁迫后期由活性氧代谢失调所诱导的非气孔因素成为限制光合速率的主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6.
以苹果砧木山定子(Malus baccata Borkh.)和平邑甜茶(Malus hupehensis Rehd.)实生苗为试材,研究低温(昼10℃/夜2℃)对根系氮代谢关键酶活性和氨基酸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诱导山定子和平邑甜茶根系谷氨酰胺合成酶(GS)活性,与常温对照相比两砧木活性分别增加了119%和317%。低温同时降低了谷氨酸合酶(NADH-GOGAT)和谷氨酸脱氢酶(NADH-GDH)活性,两砧木NADH-GOGAT活性分别为常温对照的6.11%和48.43%,NADH-GDH活性分别为常温对照的47.07%和33.84%。低温对平邑甜茶GS活性和NADH-GDH活性的影响大于山定子,说明平邑甜茶对低温胁迫较敏感;山定子根系NADH-GOGAT活性受低温影响较大,而低温对平邑甜茶根系NADH-GOGAT活性没有明显影响。GS/GDH比值分析表明,低温前后根系中铵同化途径均以GS/GOGAT为主,但低温使GS/GOGAT途径在根系中的作用明显加强,尤其对平邑甜茶的效果更明显。低温增加了山定子和平邑甜茶根系游离氨基酸总量,山定子和平邑甜茶分别比对照增加了78.34%和89.79%,平邑甜茶游离氨基酸含量高于山定子。低温处理前根系中游离氨基酸以苏氨酸、酪氨酸、天冬氨酸和谷氨酸为主,低温处理后以苏氨酸、精氨酸、天冬氨酸和谷氨酸为主,低温显著提高了根系精氨酸的含量。  相似文献   

17.
苹果属植物种质多样性的SLAF-seq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源  王大江  王昆  丛佩华  李连文  朴继成 《园艺学报》2020,47(10):1869-1882
利用简化基因组测序技术—特异性位点扩增片段测序技术(Specific-locus amplified fragment sequencing,SLAF-seq)对509份苹果属植物种质进行测序,获得586 454个SLAF标签,其中多态性SLAF标签463 612个;经过序列比对,根据完整度 > 0.94、次要等位基因频率(MAF)> 0.05,过滤筛选得到46 460个多态性单核苷酸(SNP)位点;基于这些SNP位点构建苹果属植物不同种的系统发生树并分析主成分。结果表明,通过SLAF-seq技术能够在全基因组范围内快速开发高通量的SNP标记,并直接用于苹果属植物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研究中。34种509份苹果属植物的多样性水平较高(He = 0.318,I = 0.488,Ae = 1.520),在多于1份试材的种群中,变叶海棠的遗传多样性水平最高,中国苹果的遗传多样性水平最低。综合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供试苹果属植物分为5个基本的类群,Ⅰ山荆子类群,Ⅱ苹果属植物野生种类群,Ⅲ苹果栽培品种类群,Ⅳ以中国苹果、八棱海棠、花红、楸子和海棠花为主的类群,Ⅴ新疆野苹果类群。野生种丽江山荆子、山楂海棠、陇东海棠、变叶海棠、花叶海棠、滇池海棠和沧江海棠聚类比较紧密,栽培种之间的亲缘关系相对较近,栽培品种与东方苹果和森林苹果等野生种聚在一起,新疆野苹果与中国原产苹果属栽培种的亲缘与起源演化关系有待于进一步考究。  相似文献   

18.
以不同种源的苹果砧木实生后代枝条为试材,通过对苹果枝条在自然越冬过程中膜透性、保护酶活性和渗透调节物质的测定,分析生理指标在自然越冬期间的变化,比较不同苹果砧木群体间在自然越冬期间的差异,综合评价不同种源的苹果砧木实生后代在越冬期间抗寒性的大小。结果表明:在自然越冬过程中,苹果枝条的电解质渗透率、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可溶性糖含量、脯氨酸含量的变化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根据自然越冬过程中生理指标的差异,结合隶属关系综合评价苹果砧木实生后代抗寒性的大小依次为八棱海棠(河北)八棱海棠(山西)新疆野苹果(新源县)新疆野苹果(霍城县)山定子(东北)山定子(阿拉尔)红叶海棠(阿拉尔)。  相似文献   

19.
苹果矮化密植栽培既是一种新型栽培制度,更是一项优质、高效综合栽培技术。矮化密植栽培是世界苹果栽培技术发展的方向,是实现规模化、标准化、省力化栽培的必然选择。1苹果砧木和矮化苗分类1.1苹果砧木的分类苹果砧木分为乔化砧木和矮化砧木两大类。乔化砧木主要有新疆野苹果、海棠、楸子、山定子等;矮化砧木主要有M系(英国东茂林试验站选育)的M7、M26、MM106、M9-T337等。  相似文献   

20.
以分别栽培于砂壤土、壤土和黏壤土,砧木为八棱海棠(Malus robusta Rehd.)和平邑甜茶(Malus hupehensis Rehd.)的2年生盆栽‘红富士’苹果(Malus × domestica Borkh.‘Red Fuji’)幼树根际土为试材,分析根际和未栽植果树的非根际土壤细菌16S rRNA基因拷贝数、细菌根际效应、微生物群落代谢活性、功能多样性及其碳源利用类型等。结果表明,根际和非根际土壤细菌的拷贝数、微生物群落代谢活性以及功能多样性指数均是黏壤土 > 壤土 > 砂壤土、平邑甜茶根际土 > 八棱海棠根际土、根际土 > 非根际土。两种砧木的细菌根际效应均是在砂壤土最大,黏壤土最小;砂壤土中的细菌丰度受砧木的影响最大。根际和非根际微生物群落碳源利用能力均是黏壤土 > 壤土 > 砂壤土;根际微生物群落对酚酸和羧酸类碳源的利用能力显著高于非根际;八棱海棠根际微生物群落对羧酸类碳源的利用能力在砂壤土中最高、在黏壤土中最低,平邑甜茶根际微生物群落正相反。根际微生物群落碳源利用类型因土壤质地而异,在砂壤土中主要利用氨基酸类,其次是碳水化合物和羧酸类;在壤土中主要利用碳水化合物,其次是多聚物类和氨基酸类;在黏壤土中主要利用多聚物类,其次是氨基酸类和碳水化合物。主成分分析显示土壤质地使根际微生物群落类型分离,而两种砧木的根际微生物群落在同一质地土壤下聚集在一起,即苹果根际微生物群落碳源利用类型更易受到土壤质地影响,而砧木差异所带来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