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采用PCR-DGGE技术对马鹿花5种种植模式土壤微生物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5种种植模式土壤微生物垂直方向呈现随土层深度的增加其Simpson指数逐渐降低的趋势,且马鹿花-墨西哥柏林、马鹿花-蓝桉林Simpson指数高于其对照,马鹿花-三年桐林、马鹿花纯林Simpson指数低于其对照;(2)水平方向上马鹿花-蓝桉林总体丰富度、多样性指数及均匀度指数均最高,马鹿花-墨西哥柏林丰富度最低,马鹿花-三年桐林多样性及均匀度指数最低,相同条件下马鹿花纯林模式比马鹿花-三年桐林更优,中厚的棕壤较深厚的棕褐壤更适宜种植马鹿花.  相似文献   

2.
以马鹿花5种配置模式的调查资料为基础进行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院(1)5 种配置模式中,马鹿花-墨 西哥柏林总体丰富度指数、Simpson 指数、Shannon-wiener 指数以及Pielou 指数最高,马鹿花纯林(泸-2)总体丰富度 指数、Simpson、Shannon-wiener、Pielou 指数最小;(2)马鹿花-三年桐林与马鹿花纯林(泸-2)为同一环境条件下的不 同配置模式,马鹿花-三年桐林丰富度、Simpson、Shannon-wiener 指数指数均比马鹿花纯林(泸-2)高,说明同一环境 条件马鹿花与三年桐混交林比马鹿花纯林物种更丰富、多样性更高;(3)多样性指数在不同群落间的垂直变化幅度 均为草本层>乔灌层,说明草本层较发达,对马鹿花5 种配置模式物种多样性贡献较大。  相似文献   

3.
对马鹿花籽实在食品加工方面的应用进行了初步的研究,综述探讨了马鹿花的营养成分及豆奶的加工生产工艺,并研制出营养丰富、风味独特的马鹿花豆奶。  相似文献   

4.
影响网纹甜瓜制种效率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结实花不同蕾期去雄、不同授粉时间、父本不同花期花粉处理等因素,研究网纹甜瓜制种效果,结果表明:大蕾期去雄后当天即用新鲜花粉授粉,与通常去雄后翌日授粉相比,其生产的种子产量和质量不受影响;同时,在植株生长发育中采用单杆整株单枝留2瓜的植株调整方法是网纹甜瓜杂交制种最宜采用的方法,其种子产量最高,种子质量与单杆整枝单株留1瓜接近。  相似文献   

5.
根系分布与作物产量的关系研究进展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近年来国内外大量研究表明,作物根系分布较深,且多纵向时,叶片趋向直立;深根型品种在干旱地区具有较好的适应性;深层根系可延缓植株衰老;种子根和下层根量对产量提高有显著作用。影响根系生长和分布的主要因素是品种、水分、施肥、密度和土壤环境  相似文献   

6.
对大豆种子精选分级栽培法不同子粒大小和粒径变幅植株的生长发育进程及产量性状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种子粒大小和粒径变幅不影响大豆的生育进程;大豆前期生长发育与子粒大小和粒径变幅有关;分级种子子粒大小与产量无明显关联;种子粒径变幅与产量相关;混合种子产量明显低于分级种子。  相似文献   

7.
贵州大花杜鹃属于贵州省特有的极小种群植物和IUCN评估的极度濒危植物,目前仅在龙头大山分布,且幼苗数量极少。为了探究导致贵州大花杜鹃濒危因素中是否在种子传播和萌发上存在障碍导致其居群数量微小,研究了种翅、温度、光照和凋落物4个因素对其种子传播及萌发的影响。对种子进行留翅与去翅2种处理,在不同风速及水处理条件下探究种皮膜翅对种子传播的影响;设置不同温度及光照条件下,贵州大花杜鹃种子萌发的影响;模拟生境条件下凋落物的情况,测定不同基质对种子萌发及幼苗形态建成的影响。结果表明:种翅有助于贵州大花杜鹃种子的风传播与水传播;但在实际生境中,由于其处于丛林密林处,这2种方式实际传播效率并不高。温度适当提高会促进贵州大花杜鹃种子萌发,光照对贵州大花杜鹃的种子萌发没有明显影响,但对幼苗建成影响较大;过厚的凋落物会阻碍贵州大花杜鹃种子的萌发,造成幼苗数量少,种群更新困难。  相似文献   

8.
以“湘研五号”辣椒为材料,对不同成熟期吸收磷的特性和磷在植株与果实中的分布情况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辣椒成熟期吸收磷的数量最多.植株花期对磷需求迅猛增加,需求量以结果期最大;植株中磷的分布量按花、果实、叶、茎和根的顺序递减;果实中磷的分布量红椒高于青椒,种子高于果皮.  相似文献   

9.
平衡施肥对油用牡丹生长与种子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明平衡施肥对油用牡丹‘凤丹’生长与种子产量的影响,建立平衡施肥对油用牡丹种子产量的函数模型,模拟出油用牡丹‘凤丹’的氮磷钾施肥最佳方案.【方法】采用"311-A"拟饱和最优回归设计,研究氮、磷、钾不同配比施肥处理对油用牡丹生长与种子产量的影响,建立油用牡丹种子产量的氮、磷、钾平衡施肥效应函数模型.【结果】氮、磷、钾3种肥料配施能够有效促进牡丹植株新生枝条生长、叶片增大,并促进株高、新梢条数、花直径、花高度与单株花数增加,有效增强植株的生长势.油用牡丹种子产量与氮、磷、钾施肥量的编码值之间存在显著的回归关系,并具有高度相关关系.施肥处理的种子产量显著高于对照,氮、磷、钾三因素、两因素配施对油用牡丹的生长指标和种子产量均具有显著的影响作用,氮、磷、钾肥对种子产量的影响作用大小顺序为钾肥氮肥磷肥.【结论】通过建立模型寻优获得最高种子产量对应的氮、磷、钾最优施肥组合为N 522.24kg/hm2,P_2O_5186.40kg/hm2,K_2O 190.92kg/hm~2,拟合的种子产量最大值为1 971.43kg/hm~2.  相似文献   

10.
大豆花荚形成与花荚脱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试验采用五因素三水平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了不同密度与施肥处理下.大豆花芽分化进程与花荚脱落以及豆荚形成规律。结果表明:大豆的花芽分化进程与绿复叶数之间有明显的同伸关系;不同处理下,大豆的花芽分化进程不同。花芽分化进程与植株干物质积累呈板显著正相关;大豆花荚主要分布于中上层。下层的花荚脱落率最高.为100%。中层为70%左右。上层为40%左右。不同处理时大豆花荚脱落率影响也不尽相同.种肥施用氮、磷、钾时减少花荚脱落有不同的影响。以磷素为最大。其次为钾。氮时花荚脱落基本无影响,追施氮肥时减少花荚脱落有明显作用;密度过大,明显增加花荚脱落率。  相似文献   

11.
何保江  卢斌斌  马骥  张文娟  屈展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1):17821-17822,17829
[目的]为天然提取物在卷烟中的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方法]采用在线热裂解气相色谱-质谱(Py—GC/MS)法研究了须弥葛提取物的热裂解行为,并对该提取物进行嗅香及加入卷烟后的抽吸评价。[结果]须弥葛在一系列裂解温度下检测到醛类、酮类、酯类、吡啶类等致香物质,这些物质是构成卷烟香味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卷烟抽吸中可以提高香气质、掩盖杂气、改善烟气细腻柔和程度、增加烟气回甜。[结论]结合提取物的嗅香评价及加入卷烟后的感官评价,须弥葛提取物可以改善卷烟感官品质,在卷烟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水稻直播机的排种数检测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突破水稻直播机(稀条播机)工况监测研究的瓶颈,对排种器非单粒排种条件下的排种数检测方法开展了研究.通过设计输种管接头将较密集的种子流完全分散,使部分种子通过检测截面的时刻错开;然后将检测截面分成3个检测区,使得两粒以上种子同时通过同一检测区的概率大大降低;再采用红外光电传感器及其检测电路,分区对排种数进行检测.试验结果表明:不加接输种管接头时,漏检率高达16.7%;加接头但检测不分区时,漏检率降低到6.81%;加接头分3个检测区时,漏检率降低到1.45%.从而解决了电子技术无法解决的非单粒排种条件下排种数检测的难题.  相似文献   

13.
为获得粉葛的离体繁殖技术,以地理标志火山粉葛嫩枝为外植体,通过调整基本培养基、生长调节剂种类和配比,选出适合的诱导、继代增殖和生根培养基配方。结果显示,粉葛嫩茎尖是诱导愈伤组织的最佳材料。培养基MS+6-BA 0.1 mg/L+2,4-D 0.1 mg/L有利于粉葛茎段侧芽的萌发,而MS+6-BA 0.5 mg/L+2,4-D 1.0 mg/L则能高效诱导茎段产生愈伤组织。但在对粉葛嫩茎尖的诱导试验中,培养基MS+6-BA 0.1 mg/L+2,4-D 0.5 mg/L体现出促进芽萌发、愈伤组织形成并高效分化丛生芽的综合特点。培养基MS+NAA 0.5 mg/L能较好地诱导粉葛试管苗形成不定根。  相似文献   

14.
锰胁迫对锰超富集植物西南木荷矿质元素吸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评估西南木荷(Schima wallichii)的Mn富集能力,以沙培的一年生苗为材料,分别经0(CK),50和100mmol/L Mn处理30d,通过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测定了西南木荷根、茎、叶中Mn、Mg、Ca、Fe、Cu、K、Zn元素的含量,分析了其对Mn的富集和转运能力,以及Mn胁迫对西南木荷吸收其他矿质元素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Mn处理浓度的增加,西南木荷根、茎、叶中Mn含量均显著增加,100mmol/L处理的叶片中Mn含量可高达10 946.3mg/kg,并且对Mn的转移系数和根系耐性指数均大于1,达到了Mn超富集植物的标准。Mn处理对西南木荷叶片和茎中的Mg、Ca、Fe、Cu、K、Zn元素的含量没有显著影响;但是显著增加了西南木荷根部Fe、Cu和Zn的含量。  相似文献   

15.
普洱市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区蝽类昆虫多样性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采用样地调查及生物多样性分析方法研究了云南省普洱市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区刺栲+泥柯(华南石栎)+西南木荷群落(Ⅰ)、思茅松+小果栲+西南木荷群落(Ⅱ)、披针叶楠+耳叶柯(粗穗石栎)+刺栲群落(Ⅲ)、西桦+西南木荷+飞机草群落(Ⅳ)和人工植被(Ⅴ)的蝽类昆虫群落多样性。共采集标本807头,隶属于18科82种。蝽科、缘蝽科、长蝽科和猎蝽科种类丰富,占全部种类的56%,长蝽科和蝽科个体占个体总数的69%。研究表明,捕食性蝽类在自然植被中占据优势,植食性蝽类在人工植被中占据优势。5个样地灌草层蝽类昆虫群落物种丰富度的排序为:Ⅴ>Ⅳ>Ⅲ>Ⅱ>Ⅰ,群落多样性表现为:Ⅳ>Ⅰ>Ⅱ>Ⅲ>Ⅴ。5个样地蝽类昆虫群落Jaccard相似性系数为0.217~0.488,任意2个样地蝽类昆虫群落为中等不相似或极不相似水平。蝽类对于植物多样性和植被性质具有一定的指示作用。  相似文献   

16.
云南多星韭细胞核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梁王山地区4个多星韭种群的染色体进行核型分析与比较,结果表明:多星韭1号种群为二倍体,核型公式为:2 n=2 x=14=6 m(2 SAT) 8 sm;2,3,4号种群为四倍体,核型公式为:2 n=4 x=28=8 m(2 SAT) 20 sm.不同四倍体种群核型的最大与最小染色体比值、最大染色体形态等存在差异.从而对四倍体多星韭的起源途径提出一种设想,它们是部分异源四倍体,并经历了较长的二倍化过程.  相似文献   

17.
关于紫胶原胶的含铜情况过去尚末见报道,应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出紫胶原胶的铜含量为9.49ppm。将紫胶原胶分成粗粒胶、细粒胶、粉胶和紫胶虫尸体四个级分,分别测出其铜含量为8.06ppn、13.44ppm、16.38ppm、49.66ppm。 紫胶原胶中的铜高度富集于紫胶虫尸体之中,它是引起紫胶红色素铜污染的主要污染源。从紫胶的生物来源和紫胶红色素的化学本质分析,紫胶原胶中紫胶红色素的铜污染是不可避免的。  相似文献   

18.
为摸清江西省粉葛生产状况,为实现葛产业提质增效、绿色发展提供依据,调查分析了江西省15个主产县区具有代表性的17块葛田土壤养分状况,研究了其与单株块根干重的相关性,并分析了限制粉葛产量养分因子.结果表明:(1)调查区土壤pH、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全氮、全磷和全钾均值分别为4.77 g/kg、20.35 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