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集约化过程中的不同投入水平下,有机质等土壤肥力因素所起的作用不同。在不投入或低投入阶段,对产量的贡献份额相对较大;而高投入阶段对产量的贡献份额相对较小,人工投入作用较大,部分代替了土壤肥力的作用。沧州地区大部分中、高产田的土壤肥力指标非常相近,几乎没什么差异,产量的提高主要和人工投入量有关,即本区大部分中高产田有机质等肥力因素已不再是产量的限制因子。但一些低产田有机质等土壤肥力指标仍然较低,可能为产量的限制因子。  相似文献   

2.
以小麦夏玉米高产田生态系统为边界,研究人工辅助能的结构与效率,用第一性产品为基准,计算产出能。结果表明:在高产田开放系统内,由于人工辅助能的增加,使自然能量的利用效率增加,产出的能量大于投入的人工辅助能;高产粮田的投能特点是以无机能投入为主。在物质循环的有机质平衡和N、P、K养分平衡研究中发现,以化肥为起步的技术投入对土壤有机质的积累有贡献,而不是削减;在高产水平下,有机肥对土壤有机质的增加贡献仍然很大。生产单位重量籽粒所吸收的养分N:P:K大体为3:1:3。  相似文献   

3.
西藏农田土壤有机质现状及影响因素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壤有机质是土壤肥力的基础,也是衡量土壤肥力的重要指标之一,对作物产量有直接贡献。西藏土壤有机质含量对作物的生长起到决定性作用,对西藏土壤有机质现状与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可以了解西藏土壤肥力状况,实现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对西藏温暖半湿润区、温暖半干旱区、温凉半湿润半干旱区3个主要气候区的主要农田土壤取样分析有机质含量,并研究土壤有机质含量与海拔、年降水量、年积温和农田有机肥施用量等影响因素的相关关系,结果显示:西藏土壤有机质含量较低平均值为24.51 gkg-1,有机质的分布有明显的地域特征,呈现东部高西部低的状况,从全区范围看土壤有机质变异较大,导致变异的因素主要是气候原因。土壤有机质与海拔、年降水量、年积温和农田有机肥施用量四种因素均呈显著相关关系,除与海拔呈负相关关系外,与其他三种因素均呈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4.
以伊犁河谷雨养旱地栗钙土区麦田为研究对象,通过采取田间调查、取样和实验室测定的方法,探索研究栗钙土旱作麦田耕层肥力指标的变化,研究新疆雨养旱地栗钙土不同产量水平土壤肥力差异,为新疆雨养旱作区土壤肥力的改良提供理论支撑和科学依据。结果表明,高产田与中产田的表土层和稳定层土壤有机质含量和CEC之间差异不显著,但均显著高于低产田;土壤有机质含量随土层深度加深下降趋势明显;不同产量水平栗钙土耕作层土壤全磷和全钾含量差异不明显;速效养分含量差异在耕作层随土层加深明显加大,高产田表土层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分别较低产田高62.2%、40.3%、34.5%,稳定层碱解氮、速效钾含量分别较低产田高50.6%、48.4%,犁底层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分别较低产田高80.8%、124.6%、70.5%;不同产量水平地块冬小麦产量与耕作层土壤有机质、速效钾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CEC、全氮、碱解氮呈显著正相关(P<0.05)。提升伊犁河谷雨养旱地小麦产量的关键在于提高不同产量水平地块犁底层土壤肥力和改良低产田耕层土壤肥力性质,尤其是增加低产田土壤有机质含量。  相似文献   

5.
土壤有机质泛指土壤中以各种形式存在的含碳有机化合物.土壤有机质含量是土壤肥力的重要指标.对低产田来说,可以通过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的途径来培肥地力;对高产田而言,由于土壤有机质不断分解,也需要不断地通过补充有机质的方法来保持地力的稳定与提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索土壤肥力指标与当归品质和产量间的相互关系,为当归规范化种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相关分析、通径分析对土壤肥力主要因子与当归品质和产量主要指标间相互关系进行分析。【结果】云南地区当归品质主要指标阿魏酸含量为1.56~2.42 mg/g,产量主要指标单株鲜重为38.95~257.26 g。当归阿魏酸含量、单株鲜重与土壤全N、速效K、有机质含量均呈正相关,与土壤速效P含量呈负相关。土壤肥力因子中对当归阿魏酸含量直接影响最大的是速效K,最小的是有机质;对当归单株鲜重影响最大的是全N,最小的是速效P。【结论】土壤肥力指标对当归品质及产量影响较大是速效K、全N,其次是速效P、有机质。  相似文献   

7.
[目的]为了明确西洋参产量与土壤肥力、微生物和酶活性关系,为西洋参高产种植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5点取样法研究了土壤微生物分布和土壤酶活性的变化规律与西洋参产量的关系。[结果]西洋参高产田土壤的有机质和速效钾含量均高于低产田,但低产田土壤速效氮和速效磷含量高于高产田;高产田土壤细菌数是低产田的7.5倍;高产田土壤蔗糖酶活性比低产田高15.6%,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比低产田高14.6%;高产田的氨化作用、硝化作用均高于低产田。[结论]土壤的肥力、微生物类群、酶活性和微生物活性都与西洋参的产量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索土壤肥力指标与当归品质和产量间的相互关系,为当归规范化种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相关分析、通径分析对土壤肥力主要因子与当归品质和产量主要指标间相互关系进行分析.[结果]云南地区当归品质主要指标阿魏酸含量为1.56~2.42 mg/g,产量主要指标单株鲜重为38.95~257.26 g.当归阿魏酸含量、单株鲜重与土壤全N、速效K、有机质含量均呈正相关,与土壤速效P含量呈负相关.土壤肥力因子中对当归阿魏酸含量直接影响最大的是速效K,最小的是有机质;对当归单株鲜重影响最大的是全N,最小的是速效P.[结论]土壤肥力指标对当归品质及产量影响较大是速效K、全N,其次是速效P、有机质.  相似文献   

9.
基于河北平原区冬小麦/夏玉米11县高产田的396个土壤样点数据,利用主成分分析及相关关系法确定了该区域土壤肥力质量评价的最小数据集,并采用模糊数学隶属度函数法对该区域土壤肥力质量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河北平原区小麦/玉米高产田土壤肥力质量评价的最小数据集(MDS)由pH值、土壤容重、有机质含量、速效磷含量、磷酸酶活性、阳离子交换量(CEC)、微生物量碳、微生物量氮等8项指标组成;微生物量氮和土壤阳离子交换量的隶属度均值较低,是该地区主要的限制性因子,有机质含量次之,土壤容重的隶属度值最高;曲周、吴桥的土壤肥力综合质量指数(IFI)处于Ⅲ级的中等水平,其他9县均为Ⅱ级的良水平。综合分析可知,河北平原小麦/玉米高产田土壤肥力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0.
土壤有机质是土壤肥力的重要物质基础,对土壤肥力具有多方面的作用。因此,土壤有机质常常是评价土壤肥力高低的重要指标之一。近年来人们逐渐认识到有机质对土壤肥力的作用,不仅决定于其数量的多少,同时受其质量的制约。然而,直到目前为止还缺乏衡量土壤有机质品质的指标。本文拟通过不同肥力水平土壤有机质氧化稳定性的研究,为进一步认识土壤有机质与土壤肥力的关系,以及正确  相似文献   

11.
总结了1991年 ̄1995年关于双季稻吨粮田的土壤肥力定位研究情况。试验表明,在实施吨粮技术体系的条件下,产量和土壤肥力是稳定的。在不同冬作类型中,紫云英对提高土壤有机质和全氮量,活化土壤磷素有着明显作用。  相似文献   

12.
总结了1991年~1995年关于双季稻吨粮田的土壤肥力定位研究情况。试验表明,在实施吨粮技术体系的条件下,产量和土壤肥力是稳定的。在不同冬作类型中,紫云英对提高土壤有机质和全氮量,活化土壤磷素有着明显作用  相似文献   

13.
粒用高粱超高产群体的产量构成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辽宁省近年低、中、高不同产量水平高粱材料的产量和产量构成因素进行了相关性分析,以期为高粱高产栽培和育种材料的选择提供理论参考。结果表明:不同产量水平下,产量构成因素间差异显著。不同产量水平下,产量因素对产量的贡献不同。低产水平下,单穗重对产量的贡献较大;高产水平下,收获穗数对产量的贡献较大;超高产水平下,仍以单穗重的贡献较大,但收获穗数的直接通径系数也处于较高的水平上。综上所述,低产到高产阶段,主要依赖于收获穗数的增加;高产到超高产阶段,在保证较高收获穗数的基础上提高单穗重是实现产量跨越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由玉米叶片养分标准值明显看出,在黑土中高产田上氮素是产量的主要限制因素,在中低和中高产田上提高土壤供钾能力,补允钾肥可以使产量提高,植株组成成份处于DRIS图内园为养分相对平衡,处于外园外为显著地不平衡。养分指数可以把DRIS标准值和DRIS图养分丰缺的定性指标转为定量,把限制产量的营养元素通过数量DRIS标准值和DRIS图养分丰缺的定性指标转为定量,把限制产量的营养元素通过数量列出次序。田间试验结果与N、P、K指数相吻合。  相似文献   

15.
对云南昭通天麻不同产区进行土壤取样,并针对土壤所在的地理信息、生长环境和土壤理化指标进行测定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彝良和镇雄2个传统产区的土壤全氮、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钠含量都相对较高;新产区中的大关、永善与传统产区土壤肥力特点较为相近,威信、盐津2产地与传统产区土壤肥力水平差异较大。相关性分析表明,有机质、全氮、碱解氮、有效磷、有效锌及速效钠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全钾与其它土壤肥力分析指标呈负相关。对不同产区土壤肥力含量进行聚类分析,可分为4大类,彝良9个传统产区与大关寿山乡益株产区的土壤全氮、碱解氮、有机质极丰富,具有较高的土壤肥力相似性。昭通天麻产区以彝良为中心,为酸性黄壤,土壤中有机质、全氮、碱解氮、有效磷、有效锌和速效钠是产区土壤肥力特征评价的主要因素,其中大关、永善2个产区可作为新区主要发展区域。  相似文献   

16.
土壤有机质指土壤中以各种形式存在的含碳有机化合物,是土壤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衡量土壤肥力高低的重要指标,对土壤的理化性状及肥力因素具有较大的影响。近年来,由于大量施用化肥,少施或不施用有机肥,严重影响了土壤对农作物的有效供给,粮食产量难以提高。因此,提升土壤有机质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果园肥力状况,设置不同有机物输入对土壤肥力的影响,为保持葡萄果园肥力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调查与大田试验相结合,设置不同的有机物料和用量水平,室外和室内测定土壤和植株相关指标.[结果]果园土壤中有机质含量与有机肥投入直接相关,其中可溶性有机碳含量与土壤中有机质含量呈正相关关系;生物质炭相比较农家肥羊粪对于增加土壤中有机质含量作用突出,在提高果树单产方面优势明显,但施入农家肥羊粪有利于提高土壤可溶性有机碳、微生物碳含量.[结论]果园土壤添加生物质炭可以提高土壤中有机质含量并提高作物产量,可以作为保持果园肥力的重要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8.
家畜粪肥含有丰富的有机质和作物所需的各种营养元素,对增长作物产量和提高土壤肥力具有良好的作用。家畜粪肥的施用常因粪肥成分性质、腐熟程度和土壤性质、气候条件、作物种类等而有不同,因此在施用时应考虑影响粪肥有效性的各项有关因素。  相似文献   

19.
水稻产量及构成因素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以湖北钟祥的水稻高产田为例对水稻产量及构成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水稻的产量构成因素中,各因素与水稻产量之间的关联序为结实率>单位面积穴数>每穗实粒数>千粒重>平均每穴有效穗数,说明在当地的生产技术条件下,结实率及单位面积穴数对产量贡献较大,因此,在提高结实率的基础上,应适当加大种植密度,以提高水稻产量。  相似文献   

20.
狭义的土壤肥力,是指土壤供给作物必需养分的能力;广义的土壤肥力,则包括土壤的水、肥、气、热等因素。不施肥处理的产量表现为该地块的土壤肥力,也是土壤对产量的贡献:在此基础上增施肥料,如果可提高单产50%,那么产量提高的1/3是施肥增加的,是肥料的贡献,其余2/3是土壤肥力的贡献。由全国化肥试验网的多年多点的肥料长期定位试验结果可知,水稻从土壤和肥料中吸收的养分比例为3:2,玉米为1:1,冬小麦为2:3。正因为土壤肥力的存在,在不施肥的情况下也能获得一定的收成。有人对水稻吸收养分进行测定发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