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猪伪狂犬病(Pseudorabies,Pr)是由疱疹病毒科猪疱疹病毒I型伪狂犬病病毒(PRV)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其列为B类动物疫病,我国将其列为二类动物疫病。妊娠母猪感染可导致繁殖障碍,引起流产、死胎及产弱仔,新生仔猪大量死亡,亦可引起公猪不育,成年猪常呈隐性感染。本病在我国广泛存在,是严重危害养猪业发展的重要传染病之一。近年来,种猪群感染率上升,病原很难净  相似文献   

2.
猪伪狂犬病的防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伪狂犬病(Pseudorabies)又称Aujeszky氏病,是由疱疹病毒科α疱疹病毒亚科猪疱疹病毒I型所引起的多种家畜、禽及野生动物的一种以发热、奇痒、脑脊髓炎特征的急性传染病。猪是本病的自然宿主,本病给养猪业造成的损失最大。伪狂犬病最早(1800年)见于美国,1902年匈牙利学者Aujeszky首次报道本病。1910年Schniedhoffer证实为病毒病,1931年Dr.R.E.Shope证实了牛奇痒与伪狂犬病是同一种病。目前已有44个国家40多种动物感染发生的报道。在我国,1948年刘永纯首…  相似文献   

3.
<正>伪狂犬病(Pseudorabies,PR)是由疱疹病毒科伪狂犬病病毒引起的猪和其他多种哺乳动物、野生动物共患的一种急性传染病。2013年3月广东省一规模化猪场发生以母猪流产,仔猪呕吐、排黄色稀粪、部分仔猪有神经症状为特征的急性传染病。经过临床症状、病理剖检与病理组织学、动物试验和PCR技术确诊为猪伪狂犬病。对发病猪群采取了综合防控措施,取得了较好控制  相似文献   

4.
<正>猪伪狂犬病(Pseudorabies)是由疱疹病毒引发的传染病,在我国动物防疫法中列为Ⅱ类传染病。临床上主要以母猪繁殖障碍为主要表现,主要侵害各种胎次的母猪,以产死胎为主。有研究表明,猪伪狂犬病不仅在猪群中发生,在牛、猫中也有流行。猪伪狂犬病还与猪细小病毒、猪圆环病毒逐渐形成交叉感染形式,成为我国养猪业不可忽视的主要传染病。为了全面掌握猪伪狂犬病在会泽县的感染和流行情况,笔者对会泽  相似文献   

5.
李相钊 《猪业科学》2017,34(4):86-87
<正>猪伪狂犬病是猪伪狂犬病毒引起的猪的一种母猪繁殖障碍,仔猪神经症状为主的烈性传染病。猪伪狂犬病病毒属于DNA病毒,疱疹病毒科,疱疹病毒亚科中的猪I型疱疹病毒,有囊膜,是疱疹病毒科中抵抗能力较强的一种,病毒具有广泛嗜性,可致多种动物发病,临床只有1个血清型。自2011年以来伪狂犬病在全国暴发大流行,猪场损失惨重。综合国  相似文献   

6.
伪狂犬病是由疱疹病毒科、异型病毒属、猪疱疹病毒Ⅰ型引起的各种家畜和野生动物的急性传染病.据调查,近年来,猪、牛及绵羊发生本病逐年增加,除成猪外,对其它动物均是高度致死性疾病,病畜极少康复.牛患本病主要表现为皮肤的强烈痒觉.目前,我国已发现自然感染伪狂犬病的动物有猪、牛、羊、猫、水貂、鼠等,而青海省持续感染的检测只做了猪血清检测,为了解伪狂犬病对我省牛、羊的感染情况,笔者于2006年10月份,在我省刚察、格尔木、同仁、久治、都兰、同德、贵德等县(市)牛、羊进行了伪狂犬病感染抗体的检测.  相似文献   

7.
伪狂犬病是由伪狂犬病病毒引起的多种家畜、野生动物、伴侣动物和实验动物的一种急性传染病。本病呈世界性分布,在我国也较为严重,特别是近十几年来,猪的伪狂犬病越来越严重,有些地方呈局部流行,是我国养猪的重点疫病之一。猪伪狂犬病在我省也有发生,并造成严重的损失,是我省无规定疫病区建设中需要通过免疫、淘汰病猪等综合性防制措施加以净化的疫病。1猪伪狂犬病的发展趋势伪狂犬病自1902年Au-jeszky在匈亚利发现至今有近百年的历史,有报道发病的国家达40多个。1960年以前从猪群或牛群中分离到的伪狂犬病病毒…  相似文献   

8.
猪伪狂犬病是由疱疹病毒科α-疱疹病毒亚科疱疹病毒Ⅰ型引起,表现为神经症状、繁殖障碍、呼吸困难等不同症候群的急性传染病。近年来我县部分中小型猪场及小养殖户的猪群陆续出现了伪狂犬病流行,给养猪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笔者通过对猪伪狂犬病在本县的发生和流行情况,结合在防治猪伪狂犬病方面的工作,提出猪伪狂犬病的诊断和防治工作方面的认识,供广大畜牧兽医工作人员在防治猪伪狂犬病工作中借鉴。  相似文献   

9.
伪狂犬病是由疱疹病毒科(Herpesviridae)甲型疱疹病毒亚科(Alphaherpesvirinae)猪疱疹病毒Ⅰ型引起的多种家畜及野生动物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其特征为发热、剧烈的发痒和急性脑脊髓炎的症状。本病罹患动物有猪、牛、羊、狗、猫、鼠和水貂等动物,其中以对猪的危害最为严重,所以各国防制本病的重点对象是猪。1症状与病变猪伪狂犬病临床表现随着年龄不同而有很大差异。成年猪大多为隐性感染,若有症状也较轻微,有的猪会出现发热、精神沉郁、呕吐、咳嗽,一般于4日~8日内完全恢复。怀孕母猪可发生流产、木乃伊胎儿、死胎。成年猪少见…  相似文献   

10.
伪狂犬病(Pseudorabies,PR)又名奇痒症、奥叶基氏病(Aujeszky's disease,AD),病原为疱疹病毒科、猪疱疹病毒属的伪狂犬病病毒(Pseudorabies virus,PRV),是一种具有重要经济意义的病毒性传染病。至今世界上有40多个国家和地区包括美国、德国、法国、新西兰、日本等有本病的报道,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其列为B类动物疫病,我国将其列为二类动物疫病。  相似文献   

11.
<正> 猪伪狂犬病是由猪疱疹病毒Ⅰ型引起的传染病。对猪群危害大,成年猪为隐性感染,可有流产、死胎及呼吸症状;仔猪感染后症状急剧,死亡率高。猪以外动物呈现奇痒和神经症状而死亡。我们于1993年5月在我省赣东某县一猪场发现本病,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猪伪狂犬病是由疱疹病毒科猪疱疹病毒属伪狂犬病病毒引起的多种畜禽及野生动物发生的一种急性传染病。猪是伪狂犬病病毒的天然宿主,且隐性感染猪和康复猪有长期带毒和在应激条件下又可排毒的特点。  相似文献   

13.
猪伪狂犬病是由疱疹病毒科α-疱疹病毒亚科的伪狂犬病毒(Pseudorabies virus,PRV)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1].近年来,随着我国集约化养猪业的发展,国内不同地区及不同猪场猪群引种相应增加,猪伪狂犬病的发生越来越严重,给养猪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4.
正猪伪狂犬病又名狂痒病、猪疱疹病毒病、奥其基氏病、阿捷申氏病,是由伪狂犬病毒引起猪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因其病猪有发热、脑脊髓炎等类似狂犬病的神经症状,所以称为伪狂犬病。猪伪狂犬病毒属于疱疹病毒科、猪疱疹病毒属,线状双链DNA病毒,病毒粒子为圆形,二十面体对称,有囊膜和纤突。猪是伪狂犬病毒的自然宿主和贮存者。自然条件下猪、牛、羊、犬、猫易感,兔、鼠等实验动物最易感。病猪、带毒猪及带毒鼠类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病毒主  相似文献   

15.
猪伪狂犬病病毒JL株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猪伪狂犬病病毒JL株的分离与鉴定娄高明韩文瑜张玉静赵建军邹啸环(中国人民解放军农牧大学长春130062)伪狂犬病(PR)是由疱疹病毒科α疱诊病毒亚科猪疱疹病毒I型引起的一种以发热、脑脊髓炎为主要症状的急性传染病[1]。猪是本病的主要宿主和带毒者。本病...  相似文献   

16.
伪狂犬病(Pseudorabies,PR)又叫奥叶兹基氏病,是伪狂犬病毒(PRV),又名猪疱疹病毒I型,所引起的多种家畜、野生动物、伴侣动物和实验动物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伪狂犬病病毒(PRV)为疱疹病毒科、疱疹病毒亚科、水疱病毒属。PRV耐干燥、耐冷、耐酸、对碱敏感,对外界抵抗力较强。0.1%升汞或1%烧碱能立即杀死病毒,紫外线照射1min可灭活。一般常用的消毒药都有效。猪被感染,临床上多以高热,神经症状、流涎、呼吸困难,新生仔猪高死亡率和母猪繁殖障碍为主要症状。本病病毒可在猪群间不断传播,健康猪与病猪、带毒猪直接接触可感染,乳猪可因吃奶而…  相似文献   

17.
猪伪狂犬病 (Pseudorabies,PR) ,是由疱疹病毒科α-疱疹病毒亚科的猪伪狂犬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 ,又称 Au-jeszky氏病。 1813年美国首先发现了本病 ,190 2年匈牙利人Aujeszky在牛体上首次分离出该病毒 ,于 1934年正式确定为疱疹病毒。 2 0世纪初 ,该病很快扩展到欧洲一些国家 ,到 2 0世纪中叶 ,像日本、南美等一些以前从未报道发生该病的国家也相继发生本病。由于强毒株的出现 ,猪暴发伪狂犬病的数量显著增加 ,各种年龄的猪均可感染 ,常导致青年猪出现神经症状、怀孕母猪流产、潜伏期带毒、仔猪死亡率高。国际兽医局 (OIE)将本病列…  相似文献   

18.
猪伪狂犬病     
<正> 猪伪狂犬病是一种急性病毒传染病,病原是疱疹病毒科猪疱疹病毒Ⅰ型,主要宿主是猪,还可感染牛、羊、犬、猫、鸡、兔、鼠等30余种动物。本病对养猪业危害较大,在美国因本病每年可损失数百万美元。一、流行概况美国在1813年首次发现本病,1902年匈牙利Aujeszky氏把本病与狂犬病区分开,因此称阿氏病(Aujeszky Disease)。本世纪七十年代欧洲地区发病率逐年增加。八十年代,日本、台湾、苏联、荷兰、爱尔兰、  相似文献   

19.
猪伪狂犬病(Pseudorabies)是由疱疹病毒属伪狂犬病病毒感染引起的家畜和多种野生动物的一种发热、奇痒、呼吸和神经系统疾病为特征的急性传染病。在我国动物防疫法中被列为Ⅱ类传染病。我国于1947年在家猫中发现此病,1956年在宝泉岭农场仔猪群中发生了本病,以后逐渐在猪、牛等家畜中流行,成为我国养猪业不可忽视的主要传染病。近段时间在云南省某些地区的小规模种猪场和散养户仔猪中出现疑似伪狂犬病症状的仔猪,现将相关的情况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20.
<正>猪伪狂犬病是由伪狂犬病毒引起的猪的一种急性传染病,猪伪狂犬病毒属于疱疹病毒,能够导致母猪群繁殖障碍及仔猪大批死亡,育肥猪呼吸道疾病等临床症状。通过免疫猪伪狂犬基因缺失疫苗,猪场伪狂犬病的发病率降低了,但这两年猪伪狂犬病出现了新的变化,原来免疫非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