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墩枣的采后生理及保鲜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枣是我国主栽干果之一品种多,栽培面积广。产量居水果类中第七位,居干果类首位是深受人们喜爱的滋补品。据《本草纲目》和《神农经》记载红枣可“缓阴血、生津液、悦颜色、通九窍、助十二经络”。在治疗脾.肝、胃、肺等病时。用红枣做引子有神奇效果。鲜枣果肉脆嫩,营养丰富可食率为引%,Vc含量高达400-500mg/1009果肉。但鲜枣的耐藏性差易失水皱缩变软酒化和发霉常温下8天即丧失其鲜脆状态。我国常将其加工成干枣.酒枣在加工过程中其Vc大量损失于枣的Vc只有12—19mg/100g是鲜枣含量的30%左右。目前枣果贮藏保鲜是生产上急需解…  相似文献   

2.
枣业是我国独有的果业,入世后,将遇上千载难逢的大好机遇。鲜枣中含有人体必需的多种矿质元素,维生素C含量丰富,是倍受国内和西方国家青睐的营养果品。在国际市场上,一吨鲜枣价值相当于30t苹果。枣有耐涝,耐盐碱,耐瘠薄,抗旱,病虫害较轻,易管理,结果早,效益高等特点,适合我国大部分地区种植。因此.开发我国独有的大果型鲜枣和特色观赏枣,具有广阔的前景。山东和河南已用野生酸枣进行嫁接,广西灌阳县也在扩大发展,将形成南方出口大基地。  相似文献   

3.
陈海东 《广西园艺》2004,15(4):55-56
枣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是良好的滋补品。据有关单位分析结果:鲜枣含糖率25%~43.9%,干枣含糖率在50.3%~86.9%,100g鲜枣发热量为103kcal,干枣为309kcal,与米及面粉相近,故可代替粮食。枣果含蛋白质1.2%~3.3%,脂肪0.2%~0.4%及多种矿质元素,如铁、磷、钙等,是人体所必需。  相似文献   

4.
灵武长枣贮藏保鲜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灵武长枣鲜枣为贮藏试材.采用PE打孔保鲜袋+气调剂包装的鲜枣贮藏效果好;采前喷布0.2%氯化钙溶液的鲜枣耐贮藏;贮前用鲜枣专用保鲜剂浸泡.能明显降低贮藏中枣果的霉烂率;随着色度的增加贮藏好果率降低;早成熟的枣不耐贮藏,9月下旬至10月上旬采收的果实贮藏效果好。  相似文献   

5.
国家制定“十一五”规划后,顺应新的农业结构和果业调整,我国枣业迎来了极好的发展机遇。在枣业内部结构调整中,鲜枣生产是枣业发展中的热点,大果形特色鲜枣是热点中的新亮点。鲜枣栽培面积逐年扩大,尤其长江流域鲜枣生产发展十分迅速,如重庆永川正在建设万亩大枣园。其中,四川引种北方大果型特色鲜食品种已显现优势,实现一年两至三熟。  相似文献   

6.
吴优赛 《浙江柑橘》2000,17(1):45-47
义乌市是我国南方枣的主要产区。相传 ,乾隆游江南时 ,晨食三粒南枣 ,元气大增 ,被列为“贡品”而名扬京都。在清宫中 ,有浙江巡抚 12月进贡“南枣”的记载。近10多年来 ,义乌枣生产发展迅速 ,现有枣园近 6 6 6 7hm2 ,1998年产鲜枣 90 0余t。枣的速生栽培 ,适期投产、环剥、秋接、花期综合管理等适用技术已得到推广应用。“义乌大枣”在全国枣品种观摩研讨会上 ,荣获全国枣品种“制蜜枣品种类”第一名。义乌市共有枣品种 10多个 ,新选育株系 3个 ,近年引进各地良种 10余个。1 义乌枣品种性状详述1 1 义乌大枣 因嫁接繁殖 ,故又名接枣…  相似文献   

7.
1 我国枣产业的现状2 0 0 0年我国鲜枣产量约 80万 t(吨 ) ,约占水果产量的 1.3% ;面积 4 6 .7万 hm2 ,约占水果总面积的5 .6 %。近几年来根据国家调整果业结构的部署 ,加快了枣业的发展。目前 ,国内市场上货源足 ,销量大 ,售价高 ,一般鲜枣比苹果价高 0 .5~ 1倍 ,干枣价约为  相似文献   

8.
骏枣果大、质优.为干鲜兼用品种。1998年进行集约化栽培达到了第3年成形,第4年进入盛果期的目的,667m^2(亩)产鲜枣1000kg以上。现将早期丰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
低温冷藏条件下.对朝阳地区平顶枣和金铃枣进行不同成熟度鲜贮试验,测定贮藏中枣果生理生化指标和脆好果率的变化。结果表明:枣果耐贮性随细胞衰败加剧而逐渐降低。以脆好果率小于70%为贮藏结束标准,平顶枣可贮藏15(全红果)~35d(天)(初红果),金铃枣可贮藏40(全红果)~100d(天)(初红果),金铃枣的耐贮性优于平顶枣。经相关性分析.平顶枣与金铃枣脆好果率均与丙二醛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97和-0.83;与组织电导率分别呈负相关和极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19和-0.80。  相似文献   

10.
以果形奇特、缢痕明显的葫芦枣和磨盘枣为试材,普通圆柱果形的六月鲜枣品种为参照,从形态学和细胞学方面观察其果形发育进程及其形成原因。结果表明,葫芦枣和磨盘枣缢痕形成的原因是该处细胞分裂数量少,细胞膨大比率小,细胞排列紧密度大。初步认为,缢痕的上部和下部组织细胞发育不对称是导致葫芦枣和磨盘枣果形奇特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田敬义  王霞 《落叶果树》2005,37(2):24-25
乐陵无核1号是乐陵市林业局1996年选出的一个大果型、优质、丰产、抗病的金丝无核小枣新品种。平均单果重5.7g,是普通无核小枣的1.5~2倍,密植栽培3年结果、4年丰产,5年平均株产13.7kg,666.7m^2产鲜枣1150kg以上。  相似文献   

12.
南方鲜枣的贮藏保鲜技术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枣果由于果皮上有气孔,中果皮有气室,果实内外易发生气体交换,故极易失水皱缩。另外枣果在密封环境下,易迅速转入无氧呼吸状态,影响正常生理代谢,产生大量乙醇,使果实酒化、软化、变褐,失去鲜脆状态。因此在进行鲜枣的贮藏保鲜时应特别留意枣果的这些特征。我国南方地区由于枣产量不高,大多为鲜销。正因为如此,对于鲜枣的短期贮藏保鲜技术的需求就更为迫切。我们结合自己的贮藏试验经验,简单介绍一下在进行鲜枣贮藏保鲜时应注意的一些问题。1选择适宜的品种一般成熟期较早的枣果品种不耐贮藏,而晚熟品种较耐贮藏,大果型品种不耐贮藏,而小果…  相似文献   

13.
一、我国枣产业的现状 2000年我国鲜枣产量约80万吨,约占水果产量的1.3%,面积46.7公顷,占水果总面积5.6%。近来,市场上货源足,售价高。一般,鲜枣比苹果价高0.5~1倍,红枣(干枣)价为苹果的3~6倍,珍稀品种售价极高。例如,2001年11月初上市的冬枣(山东沾化附近生产)  相似文献   

14.
抗缩果病枣品种冀抗1号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冀抗1号是从太行山枣区地方品种婆枣中选育出的高抗枣缩果病的制干大枣新品种,2008年通过鉴定。果实9月下旬至10月上旬成熟,圆柱形,平均单果重16.5g,最大果重23.2g。果皮深红褐色,较厚.果肉厚,近白色,肉质细。鲜枣可溶性固形物含量29.5%,可食率97.8%,制干率55.4%,制干后的红枣含总糖77%。该品系早果丰产,适应性强,不必喷布任何防治枣缩果病的农药。适于黄河以北枣适生区栽培。  相似文献   

15.
枣果“缩果病”。又称枣萎蔫果病、枣雾蔫病等,是我国各大枣区的主要病害之一。该病自上个世纪80年代初被发现后。其症状、病因及感病途径,各大专业期刊及相关书籍表述基本相同。  相似文献   

16.
本试验研究日光温室内泾渭鲜枣的促果技术,结果表明:花前1周在新梢上留2个二次枝,每个二次枝上留3个枣吊;或留3个二次枝,每个二次枝上留2个枣吊;盛花中期主干全圆环剥;花期喷2次“福满天下”坐果防落宝等措施,均可有效提高泾渭鲜枣的坐果率.  相似文献   

17.
枣的营养保健作用及综合利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枣(Ziziphus jujuba Mill)为鼠李科(Rhamnaceae)枣属(ZiziphusMill)植物,是重要的干果树种。枣树原产我国,有3000多年的栽培历史,栽培面积占全世界总面积的95%以上。由于枣树适应性和抗逆性强,对土壤要求不严格。旱涝保收,自古就有“铁杆庄稼”之称。枣果更以其丰富的营养成分、优良的保健作用和显著的疗效,被卫生部列为药食同源的典型,是不可多得的天然保健食品。鲜枣更是肉脆味美,酸甜可口,营养丰富。民间有谚曰:“一日吃三枣。一辈子不显老”。  相似文献   

18.
在我国许多地方,鲜枣资源丰富,枣制品花样繁多。去年,河北、福建、江苏等枣产区枣的收购价在每500gl元钱左右,蜜枣的出售价大约为每500g2.5-3.5元,除去买白糖、煤等项支出,每500g蜜枣的净利润在0.3-0.5元。一般果农户可采用小规模经营和加工。  相似文献   

19.
陕西鲜枣生产问题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发展前景 近10年来,陕西鲜枣生产有了长足发展,仅关中地区鲜枣面积已超过600hm2。以梨枣为主的鲜枣生产主要集中在大荔、高陵两县,其他各县也有栽培。从销售市场看,鲜枣暴利时期(1kg售价15~20元)已经过去,价格进入相对平稳阶段,一般大果型鲜枣产地批发价1kg2~3元,南方市场零售价6~8  相似文献   

20.
陕西省枣产业现状与发展方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枣树原产于陕西、山西两省交界的黄河流域,世界上只有中国和韩国有规模化商品栽培。但韩国生产的枣果不能满足本国的需要,国际枣果市场由中国独家占领。我国枣树生产主要集中在陕西、山西、山东、河北和河南5个省份,陕西是主产省之一,面积和产量居全国第三。1、陕西省发展枣产业的优势1.1栽培历史悠久,枣资源丰富我省枣的栽培历史大约2000~3000年,佳县、绥德、蒲城一带至今保存有树龄达800~1000年的枣树。据资源调查,我省枣树有5个变种,138个品种。有名的如鲜食品种七月鲜、牛奶脆枣、彬县晋枣、油福水枣;制干品种方木枣、大荔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