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9年6-7月呼伦贝尔市先后出现了几次东北冷涡产生的暴雨天气,使该市的天气从5月的干旱大风转为多雨洪涝,极端的天气不断出现,灾情也越来越严重.文章通过对3次东北冷涡的位置、内部结构特征、高低空配合及各物理量的分布、云图等分析,对东北冷涡产生的暴雨灾害天气进行分析总结,期望能对以后的东北冷涡产生的暴雨预报提供有利依据.  相似文献   

2.
利用自动站观测资料、探空资料及NCEP再分析资料,对辽宁地区一次冷涡天气的移动过程及其所造成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015年8月2日,辽宁省南部地区出现暴雨天气是在东北冷涡发展成熟阶段产生的,500 h Pa冷涡形势建立与稳定维持为暴雨发生、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大尺度环流背景;鄂海阻高的稳定维持导致了冷涡的移动缓慢,使得冷暖空气长时间在辽宁省上空交汇。低空急流为暴雨区输送大量不稳定能量、热量以及动量,低层切变线和地面辐合线也为暴雨的触发提供了较好的动力抬升作用。  相似文献   

3.
铁岭春季区域性暴雨天气过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地面和高空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单站资料和风云2C卫星云图资料,对2010年5月4~5日铁岭地区区域性暴雨天气过程的环流背景、影响天气系统以及物理量场、云团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本次暴雨过程是在有利的天气尺度背景下,由于斜压不稳定能量释放,使东北冷涡及地面华北气旋东移发展,形成冷暖锋降水。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大兴安岭东部鄂伦春自治旗,莫力达瓦旗和扎兰屯市三个地区产生的暴雨天气过程,此次暴雨过程是由东北冷涡、低空切变线和地面气旋的共同影响造成的.。  相似文献   

5.
2010年5月5-7日,黑龙江省南部出现了一次区域性暴雨天气.此次降水过程受高空冷涡和地面低压的共同影响,东北冷涡移动缓慢,且伴有高低空急流的输送.通过分析表明,水汽大量输送输送和高低空急流的位置是产生此次降水的关键. 1、前言 2010年5月5-7日受高空冷涡和地面低压的共同影响黑龙江省南部出现了一次暴雨天气过程.本文从环流形势、高低空急流、卫星云图、各种物理量相互作用等角度入手分析了此次降水天气及形成原因.  相似文献   

6.
邵玉平  白玉兰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0):18818-18820
从天气形势、物理量条件、卫星云图等几个方面,对2010年7月20~21日东北出现的一次较大程度的强降水过程进行分析,探讨此次东北暴雨的发生特点及原因。结果表明,副高北上与北方冷涡系统影响,在黑龙江省东、西部造成不同性质的降水。黑龙江省西部在冷涡系统影响下,系统不稳定,造成局地短时强降水;东部在副高外围水汽通道上,在哈尔滨南部地区冷暖空气配合、水汽辐合条件较好,造成暴雨。卫星云图上,西部冷涡中心以阵性对流天气降水为主,东部以连续的暖区降水为主。  相似文献   

7.
正未来几天,降雨主要分布在西南地区东部、江汉、江南西部和南部以及华南等地。6-7日,东北地区、江南东部有中到大雨,局部有暴雨。10-12日,东北地区、华北北部、西南地区东部有中到大雨,局部有暴雨。前期天气对农业影响分析华北北部、东北高温发展明显。6日前,甘肃西部、内蒙古、河北北部、辽宁、吉林等地将出现日最高气温35℃以上的高温天  相似文献   

8.
正主要降雨过程7月13-14日,华北中南部、东北部分地区有中到大雨、局部暴雨或大暴雨。7月15-17日,西北地区东部、华北、东北地区还将自西向东出现降雨过程,局地有大到暴雨。7月15日前后,受热带系统影响,华南沿海地区将出现明显风雨天气。农业生产建议西北地区东南部注意抓住  相似文献   

9.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自动气象站降水资料,对2013年汛期辽宁地区3次暴雨过程的高空形势场、垂直速度场、假相当位温场及水汽通量场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3次暴雨过程中,东北冷涡与华北气旋相结合是促发暴雨形成的主要原因;2次大范围强对流天气过程的暴雨落区与上升速度中心对应;南来水汽为暴雨提供充足的湿度条件;露点锋、暖式切变线、高能量场对3次暴雨过程起促发作用。  相似文献   

10.
2009年6月18~19日和2010年8月14~15日,在东北冷涡的影响下,黑龙江省出现初夏和盛夏历史同期罕见的区域暴雨。利用常规观测和NCEP/NCAR再分析等资料对比分析,结果表明2次极端暴雨过程相同之处在于大降水都出现在500 hPa冷涡中心的东侧,850 hPa暖湿切变线北侧,700 hPa和850 hPa风向风速辐合线之间,湿层深厚的区域和假相当位温梯度大值处。区别在于初夏暴雨对于系统强度、水汽、不稳定能量和低空急流的要求均高于盛夏暴雨。  相似文献   

11.
刘静  任川  崔胜权 《农林科学实验》2014,(7):266-267,269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自动气象站降水资料,对2013年汛期辽宁地区3次暴雨过程的高空形势场、垂直速度场、假相当位温场及水汽通量场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3次暴雨过程中,东北冷涡与华北气旋相结合是促发暴雨形成的主要原因;2次大范围强对流天气过程的暴雨落区与上升速度中心对应;南来水汽为暴雨提供充足的湿度条件;露点锋、暖式切变线、高能量场对3次暴雨过程起促发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中国农资》2014,(19):19-19
<正>未来一周(5月17-23日),主要降雨区位于江南、华南及西南地区东部,大部地区总降雨量有50-120毫米,部分地区有150-200毫米,局部可达250-350毫米;华北北部、东北大部有5-20毫米降雨,其中东北地区东北部局地有30-50毫米。主要降水过程:17-18日,江淮南部、江南及华南等地有中到大雨,部分地区有暴雨,局地大暴雨;西北地区东部、东北地区、青藏高原东部有小雨、局地大雨。19-21日,江南南部、华南及西南地区东部等地有中到大雨,部分地区有暴雨,局地大暴雨;西北地区东部、华北大部、青藏高原东部有小到中雨,局地大雨。  相似文献   

13.
<正>中期天气预报预计未来一周,中东部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接近常年同期或略偏高,其中内蒙古中东部、东北地区西部气温偏高2℃左右。降水方面,江淮、江南、华南大部、四川盆地东部以及贵州等地累计降水量有30-70毫米,其中江南中南部、华南西北部的部分地区降雨量有100-180毫米,局地超过200毫米。15-16日,江南中南部、华南有中到大雨,部分地区有暴雨,局地大暴雨;西北地区东部、东北地  相似文献   

14.
<正>各农区气象分析3月31日,西南地区东部、江汉、江南及华南将先后有降雨和降温天气过程,其中江南中南部和华南北部的部分地区有中到大雨、部分暴雨,并伴有雷暴和短时强降水等强对流天气。3日-6日,西北地区东部、华北、东北、黄淮、江淮、江南北部及贵州等地将先后出现一次小到中雨过程,汉水下游、江淮、江南北部沿江的局部地区有暴雨;江汉、江淮、江南北部沿江及贵州等地的部分地区将出现短时雷雨大风等强对流天气。  相似文献   

15.
2016年张家口地区暴雨过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应用MICAPS常规气象资料、区域站加密降水资料以及NCEP再分析资料,对2016年7月19—20日发生在张家口地区的一次暴雨过程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此次强降水过程是由于深厚的冷涡系统与副高外围的暖湿气流交汇而产生,冷涡系统及副高外围暖湿气流、地面倒槽系统为暴雨的产生提供必要的环流背景;各物理量分析表明,张家口地区动力条件、热力条件(不稳定)、水汽条件配合较好,均有利于强降水的发生;湿位涡可以较好地解释此次暴雨的形成机制。  相似文献   

16.
正重点农区气象条件华北、黄淮、西北:大部地区平均气温接近常年或偏高1℃-4℃,日照时数多在45-75小时,大部出现降水,多以阵性降雨天气为主,期间部分地区出现中到大雨,黄淮东南部出现暴雨,及时有效地增加了土壤水分,大部地区墒情适宜,气象条件利于玉米、大豆、棉花等作物生长。东北:东北地区大部多阵性降水天气,气温较常年同期偏低,中北部气温偏低1℃-2℃、降  相似文献   

17.
金希  陈光宇  廖振杨  王琴 《北京农业》2013,(33):209-210
利用NECP、T639再分析资料,并结合环流形势对浙江省2012年6月17日-6月18日连续性大到暴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此次大暴雨过程是由东北冷涡低槽引导弱冷空气和副高外围西南暖湿气流交汇而形成的。低空西南急流与低涡为大暴雨提供了有利的水汽输送条件,暴雨落区出现在低空急流前方和低涡右前方。暴雨来源于低层与中层共同的水汽辐合,2层水汽辐合对暴雨的产生有"势均力敌"的贡献。暴雨出现在湿度相对较大值区内。低层辐合、高层幅散的环流结构引发了大范围强烈的上升运动。暴雨产生在强的上升运动中心区内。  相似文献   

18.
本文利用常规探测资料和NCEP资料,分析了2009年7月8—9日莱芜地区暴雨天气过程环流形势及物理量特征。结果表明,此次暴雨过程是由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稳定维持,北支槽东移发展,东北冷涡后部甩下冷空气与西南暖湿气流在山东交汇,700、850 h Pa低涡与低空急流及地面气旋共同作用造成的。  相似文献   

19.
利用实况资料对丹东地区2017年夏季的一次局地突发暴雨过程的高低空、地面形势场,散度场、比湿场、对流有效位能、云图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此次过程是受东北冷涡底部扩散冷空气东移南下影响,200 h Pa处于急流出口辐散区,低空有较强的急流和弱冷空气配合,由于水汽充足,抬升明显,造成了短时间强降水的产生。  相似文献   

20.
运用MICAPS常规资料、自动站资料等对2013年8月16日沈阳地区出现的暴雨天气过程进行了天气学分析。结果表明,此次暴雨过程降水强度大,城区出现20年一遇强降水;此次暴雨过程以对流性降水为主;冷涡、低空切变、充足水汽、地面倒槽,高低空和地面的系统配合为沈阳地区的暴雨天气提供了很好的条件;此次过程动力李崇条件、热力条件、水汽条件均有利于暴雨的产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