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合并臂间血压差异的发生规律和临床价值。方法随机选取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20例,用欧姆龙7201型自动血压计测量双侧上臂问血压差异的绝对值,筛选出合并臂间血压差异者,计算检出率和均值,常规进行心脑血管病、糖尿病筛查和上肢血管彩超检查。结果检出合并臂间血压差异35例,检出率15.9%;平均收缩压差异(12.9±10.2)mmHg,舒张压差异(7.2±4.9)mmHg;男女间差异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检出上肢动脉狭窄4例,发生率11.3%(4/35)。57%合并心脑血管病,82.9%为高危人群。结论臂间血压差异是上肢动脉病变和高血压预后不良的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糖尿病(DM)合并高血压(EH)老年患者足背动脉病变的声像及血流特点。方法对DM老年患者35例、EH老年患者35例、DM合并EH老年患者40例及对照组35例行足背动脉超声检查,分别测量计算足背动脉斑块检出率、闭塞发生率及多项血流动力学参数。结果DM组、DM合并EH组的斑块检出率及闭塞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和EH组(P<0.05),对照组与EH组间、DM组与DM合并EH组间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DM组、EH组和DM合并EH组的足背动脉内径、收缩期峰值流速、舒张末期流速和血流量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与DM组和EH组相比,DM合并EH组则下降更为明显(P<0.01或0.05);DM组和EH组间相比,两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M和EH老年患者的足背动脉均存在血流动力学异常及不同程度的狭窄或闭塞,两者同时存在时可加速血管受损的进程。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可以判断DM合并EH老年患者足背动脉受损的程度。  相似文献   

3.
北京降压0号对高血压患者血压平滑指数和变异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北京降压0号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4 h动态血压的影响.方法:将60例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30例.分别选用北京降压0号1片和氨氯地平片5 mg,1次/d,连续12个月.用药前和12月后进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比较2组患者24 h血压均植、血压变异性和平滑指数.结果:北京降压0号组治疗24 h收缩压、血压变异性及其平滑指数分别为(127.9±8.93)mmHg、11.61±2.4)和(1.196±0.173);24 h舒张压、血压变异性及其平滑指数分别为{72.8±4.4}mmHg、(8.7±1.9)和(1.279±0.178).与氨录地平组比较,24 h血压、血压变异性和平滑指数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北京降压0号与氨氯地平对高血压病患者长期血压控制和预后有类似的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24h平均脉压(PP)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室肥厚的关系.方法 将218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分为2组左室肥厚组和非左室肥厚组,进行24 h无创性动态血压监测.再以PP≥60 mmHg、脉压<60 mmHg分为2个亚组.结果 左室肥厚组与非左室肥厚组24 h平均脉压有显著性差异(P<0.05),PP≥60 mmHg组左室肥厚发生率较PP<60 mmHg组显著增加(P<0.05).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4h平均脉压与左室肥厚密切相关,脉压增大是心血管病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钙对原发性高血压颈动脉硬化的影响。方法 140例原发性高血压合并颈动脉硬化患者依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均给予苯磺酸氨氯地平口服治疗,治疗组患者加服阿托伐他汀钙,观察治疗前后血压、血脂变化,彩色超声诊断仪测定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及斑块数。结果治疗后治疗组血压控制优于对照组(P0.05),TC、LDL-C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IMT及斑块数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钙可有效调节血脂,稳定血压,保护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管内皮细胞,延缓动脉粥样硬化(AS)及颈动脉粥样斑块形成,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血压控制不良的相关因素,并采取相应对策。方法选取在2003年5月~2003年10月来我院老年心内科门诊和住院的已明确诊断高血压的老年高血压病人300例。年龄76.2±5.2岁,其中男性233例(77.7%),女性67例(22.3%),病程16.0±4.2年。有合并症及并发症187例,包括冠心病、糖尿病、高脂血症、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脑血管病、肾功能不全、慢性肺部疾患和慢性胃病。采用问卷调查形式,内容包括一般情况、知识结构、经济承受能力、对疾病认知程度、血压(收缩压和舒张压)控制情况、遵医嘱服药情况(是否规律服药、是否持续服药、是否服药前查药名和剂量、门诊随诊、依从性、药品知识)。在病人就诊时当面填写。资料汇总后,采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按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1999)制定的控制血压标准,患者的血压应控制在收缩压<140mmHg,舒张压<90mmHg;若合并糖尿病或慢性肾脏病,血压应控制在收缩压<130mmHg,舒张压<80mmHg。本组病例中收缩压控制达标176例,占总数58.7%;舒张压控制达标237例,占总数79.0%。控制不良的相关原因有:(1)50例患者有不规律服药情况,55例患者不持续服药,自觉不舒服和需要他人提醒方服药;17例服药前不查对药名和剂量,有服错药情况;42例患者不进行门诊随诊,仅当出现症状时方就诊;36例患者依从性差,尤其在病程短、病情轻的患者中明显;64例患者对药品知识了解甚少,盲目服药,盲目停药。(2)51例患者知识水平较低,对疾病的发生、发展、预后了解甚少,故血压控制不良。(3)19例患者由于经济原因,不能坚持服药。(4)13例患者合并糖尿病、脑血管病,肾功能不全等多脏器疾患,降压困难,已服用多种药物,血压控制率仍低。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不良,尤其是收缩压。其原因主要与患者对服用降压药的认知、对疾病的知晓、以及患者的知识层次和经济状况等有关。  相似文献   

7.
广东省主要城市湖泊后生浮游动物采样调查中共检出轮虫94种,其中以臂尾轮科(17种)、异尾轮科(14种)和腔轮科(15种)出现种类最多,共占检出轮虫种类的49%;枝角类7科14属20种;桡足类4科12属15种,另外三大桡足类均有检出.后生浮游动物丰度处于51.20~1 450.00 ind/L间,平均丰度为(427.29±38.36) ind/L,其中,轮虫丰度占据后生浮游动物丰度的优势,平均丰度为(345.95±32.33) ind/L;枝角类平均丰度为(5.89±0.97) ind/L;桡足类平均丰度为(23.66±4.83) ind/L.后生浮游动物优势种主要为广生多肢轮虫(Polyarthra trigla)、裂足臂尾轮虫(Schizocerca diversicornis)、剪形臂尾轮虫(Brachionus forficula)、萼花臂尾轮虫(B. calyciflorus)、角突臂尾轮虫(B. angularis)、裂痕龟纹轮虫(Anuraeopsis fissa)、刺盖异尾轮虫(Trichocerca capucina)、长三肢轮虫(Filinia longiseta)、卜氏晶囊轮虫(Asplanchna brightwelli)等.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我市糖尿病和高血压病患者中代谢综合征(MS)的发病状况。方法:测定糖尿病、高血压病、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患者的身高、体重、血压,并检测空腹甘油三脂(TG)、空腹高密度胆固醇(HDL-C)、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然后算出体重指数,计算和分析MS的发生情况。结果:糖尿病组MS的患病率为75.7%(137/173例),高血压组为77.8%(130/167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组为92.1%(58/63例),三组MS的患病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13.5%,15/111例),差异有显著性(P<0.01),其中以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组的MS患病率最高。3组患者的血糖、血压、体重指数及血脂等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这些患者对MS的知晓率仅为2%。结论:糖尿病组、高血压组及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MS患病率较高,因此有必要早期对其给予指导和干预防治。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血清脂联素和内脏脂肪素的变化,探讨脂联素和内脏脂肪素与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相关性.方法:选取高血压患者40例,2型糖尿病患者38例,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40例,健康对照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测定其血清脂联素和内脏脂肪素水平,同时测定血压、血糖、血脂和体质量指数等指标,并分析以上指标与脂联素和内脏脂肪素的关系.结果:单纯2型糖尿病组和单纯高血压组内脏脂肪素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分别为(18.26±1.22)ng/mL,(17.31±1.26)ng/mL和(13.32±1.31)ng/mL(p<0.05);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组(24.99±1.36)ng/mL又明显高于单纯2型糖尿病组和单纯高血压组.2型糖尿病组和高血压组脂联素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分别为(8.75±1.29)μg/mL,(9.71±1.28)μg/mL和(12.67±1.48)μg/mL(p<0.05);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组(5.73±1.23)μg/mL又明显低于单纯2型糖尿病组和单纯高血压组.2型糖尿病组和高血压组的脂联素和内脏脂肪素水平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显示2型糖...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厄贝沙坦联合比索洛尔治疗高血压合并阵发性心房纤颤患者的效果。方法高血压合并阵发性心房纤颤患者68例,经药物或电复律后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对照组给予比索洛尔治疗,每次5mg,每天1次;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厄贝沙坦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12个月。比较两组的房颤复发率和治疗后第6、12个月左心房内径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房颤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26.5% vs 52.9%,P<0.05)。治疗后第6个月,两组间左心房内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4.5±4.6)mmvs(45.4±4.4)mm,P>0.05];治疗后第12个月,观察组左心房内径明显短于对照组[(38.7±4.8)mmvs(44.6±4.5)mm,P<0.01]。结论厄贝沙坦联合比索洛尔治疗高血压合并阵发性心房纤颤患者可改善心房重构,降低房颤复发。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北京降压0号对非杓型高血压患者24 h动态血压昼夜节律的影响。方法:经24 h动态血压监测(ABPM)入选124例血压状态属非杓型的轻至中度原发性高血压,随机分为2组,每组62例。分别选用北京降压0号1片和氨氯地平片5 mg,均为1次/d,8周后进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结果:北京降压0号组治疗前后收缩压昼夜变异率0.065±0.0154vs0.131±0.0375(P<0.01);舒张压昼夜变异率0.059±0.0189vs0.137±0.0268(P<0.01)。比较北京降压0号和氨氯地平片治疗8周后收缩压昼夜变异率SBPF>0.10者为69.35%(43/62)vs72.58%(45/62)(P>0.05);舒张压昼夜变异率BPF>0.10者为74.19%(46/62)vs70.97%(44/62)(P>0.05)。结论:北京降压0号不仅能24 h平稳降低血压,而且在改变血压昼夜节律方面,与氨氯地平有类似的疗效,能使高血压病人的昼夜节律由非杓型变为杓型。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脉压和脉压指数与心功能的相互关系,探讨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脉压差增大和脉压指数增高导致靶器官损害的机制。方法:对108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按动态脉压(APP)<40 mmHg、40~60 mmHg和>60 mmHg分为3组;按脉压指数(PPI)<0.35、0.35~0.45和>0.45分为3组进行分析。结果:①24 h APP或PPI与年龄、左房收缩期二尖瓣口血流速度峰值APFV和A/E(APFV/EPFV)呈正相关(P<0.01),与舒张早期二尖瓣口血流速度峰值EPFV呈负相关(P<0.01),与收缩功能指标无相关关系;②在与心功能的相关性方面,脉压指数与脉压具有很好的一致性,但PPI相关性似乎更好(r值更接近于1)。结论:脉压升高和脉压指数增大导致左室舒张功能下降,而对左室收缩功能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颅内动脉血流动力学变化规律.方法: 高血压组68例根据高血压病程长短分为Ⅰ组(病程10年以下)38例和Ⅱ组(病程≥10年)30例,对照组40例为同期体检无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及心脑血管病史者.采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测颅内动脉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比较高血压各组与对照组异常频谱形态及收缩峰流速异常检出率,颅内动脉平均流速(Vm)及搏动指数(PI)变化.结果:高血压组与对照组比较,PI值增高、频谱异常率增高(P<0.05),收缩峰流速异常率增高(P<0.01),Vm差异无显著性(P>0.05);高血压Ⅰ组和Ⅱ组比较,收缩峰流速异常率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Vm、PI值、频谱异常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TCD检查显示高血压患者脑血流动力学有明显异常,提示TCD检查对预防老年高血压患者并发脑血管意外有一定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公安县城区居民原发性高血压发病情况进行调查分析,了解发病特点及相关因素的影响,为社区制定高血压患者综合防治管理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整群分层抽取2015年,年龄30~85岁,在社区服务中心建档患有原发性高血压居民8935人。对性别、年龄、家族史、饮食习惯、锻炼情况、有无冠心病、脑血管疾病并发症等相关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原发性高血压患病率为16.6%,高血压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显著增加;男性患病人数明显高于女性(P0.05);发病与高盐饮食、吸烟、饮酒、肥胖、精神紧张、缺乏锻炼密切相关;高血压合并心、脑血管病患病率为6.1%。结论:性别、年龄、家族史、肥胖、不良饮食习惯、缺乏锻炼是原发性高血压病患病的危险因素。加强社区管理,健康宣教,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可有效地预防原发性高血压病的发生。早期诊断、规范用药、跟踪管理、有效控制血压,可降低心脑血管病并发症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糖尿病合并妊娠患者血糖控制情况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糖尿病合并妊娠患者43例,按照患者初诊时的糖尿病控制情况,分为控制良好组(23例)与控制不良组(20例)。妊娠结束后,对两组的妊娠结局进行比较。结果控制不良组患者的妊娠高血压疾病高达45.0%,早产发生率40.0%,新生儿窒息、低体质量儿的发生率分别为45.0%、40.0%,均高于控制良好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控制不良组的孕期胰岛素最大用量为(122.3±39.5)U明显高于控制良好组的(92.6±15.3)U(P<0.01)。结论控制好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能够提高妊娠的安全性,显著改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的血压及血压变异性对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方法对80例颈动脉粥样硬化的EH患者(硬化高血压组)和50例无颈动脉粥样硬化的EH患者(无硬化高血压组)进行动态血压监测,对比分析24h、7:00~22:00(白昼,d)、22:00~次日7:00(夜间,n)的平均收缩压(SBP)、平均收缩压标准差(SSD)、平均舒张压(DBP)和平均舒张压标准差(DSD)。结果硬化高血压组除dSBP、dDBP外的观察指标均高于无硬化高血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结论动脉粥样硬化的EH患者其24h和夜间平均血压高,24h、白昼和夜间血压变异性大。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贝那普利(Benazepril)的降压疗效.方法服用安慰剂10~14天后服用贝那普利(10~20)mg/d,上午8时顿服,总疗程4周.共治疗观察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25例.采用动态血压监测仪测定24h血压.结果4周后24h平均血压,白昼及夜间平均血压,血压负荷值均较用药前显著下降(P<0.01),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的谷/峰比值分别降低54.1%和65.6%.结论贝那普利每日1次投药能有效的控制轻、中度EH患者24h血压水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观察剖宫产和缩宫素阴道引产对轻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86例轻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产妇根据分娩方式的不同分为剖宫产产组(51例)和经阴道引产组(35例),比较两组妊娠结局的差异。结果经阴道引产组胎盘早剥、产后出血、心脑肾并发症、子痫、HELLP、胎儿宫内窘迫及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分别为2.9%、0%、2.9%、2.9%、2.9%、5.7%和2.9%,与剖宫产分娩组(分别为3.9%、5.9%、1.9%、3.9%、1.9%、2.0%和2.0%)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阴道引产组的平均出血量明显少于剖宫产组[(163.6±42.4)vs(406.9±51.5)mL,P<0.01]。两组终止妊娠方式均无1例围产期胎儿死亡发生。结论对于孕周为34~36周且症状控制良好的轻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缩宫素引产经阴道分娩是一种较为安全可行的终止妊娠的方式。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精细化护理模式对青光眼合并高血压患者围术期血压的影响。方法 79例行手术治疗的青光眼合并高血压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精细护理组40例及常规护理组39例,在围术期分别给予精细化护理及常规护理。使用高血压治疗依从性量表(TASHP)从遵医行为、不良行为、日常生活管理、烟酒嗜好管理4个维度评价患者治疗依从性;使用自我管理能力量表(ESCA)评价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对比2组患者术前1 d、术日清晨、返回病房、术后1 d血压情况。结果 干预后,精细护理组患者TASHP量表评分高于常规护理组(P<0.05);ESCA量表各项评分较干预前均显著提高并高于常规护理组(P<0.05);围术期各时间点血压均低于常规护理组(P<0.05)。结论 精细化护理模式可提高青光眼合并高血压患者围术期高血压治疗依从性及自我管理能力,对稳定患者围术期血压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钙化在CT诊断和鉴别甲状腺结节病变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40例甲状腺结节病例,全部经螺旋CT检查并穿刺活检或手术病理证实(良性病变72例,恶性病变68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140例甲状腺结节中共检出钙化66例(47.1%),而甲状腺恶性病变中钙化的检出率较甲状腺良性病变的高(61.8%vs 33.3%,P<0.01)。检出钙化的66例甲状腺病变中,微小钙化的检出率为45.5%,而甲状腺恶性病变中微小钙化的检出率较甲状腺良性病变的高(54.8%vs 29.2%,P<0.05)。检出钙化的66例甲状腺病变中,<45岁的有25例,≥45岁的有41例,其在甲状腺良、恶性病变患者中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状腺CT检查显示钙化提示甲状腺恶性病变,而有微小钙化或为年龄<45岁则高度提示甲状腺恶性病变,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