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L波段气象高空探测雷达易学难修。因其集成化程度较高,电路原理图等资料不够详细,在日常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及时排除比较困难,因此,机务员要多加分析,善于总结,尽快维修,确保高空探测工作的正常运行。本文对L波段雷达可能出现的故障和各地探空站,包括长春探空站L波段雷达系统在实际工作中的常见故障进行收集并分类。  相似文献   

2.
L波段气象探空雷达具有操作方便、精确度高、采样快速方便等特点,因此在气象探测自动化和数字化的改革下,为确保L波段气象探空雷达性能的充分发挥,提高其使用寿命,就需要加强对常见故障的分析,并及时进行故障的排除,促进日常探空工作的正常进行,有效提高探空资料的质量。  相似文献   

3.
利用贵阳高空气象探测站2014—2016年L波段高空气象探测资料,对影响探空高度的特殊因子分布和探空高度影响程度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雨天占比11.7%,探空平均高度26 581 m,较无雨天气低1 818 m,约相当于探测高度从15 h Pa降低了一个等压面至20 hPa;降水天气中,对探空高度影响大小依次为阵雨、中大雨、降雪类和小雨;无雨天气中不稳定的大气层结(如雷电)影响最大,其次为湿度较大的阴云天气;信号突失、信号不清在非球炸因素中影响频率高、探测高度低。本文分析了上述因子影响成因,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减少净举力、优选气球和改善雷达性能等措施,为提高高空气象探测质量提供了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4.
L波段高空气象探测资料审核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海口高空气象探测站L波段雷达探测资料的审核实践,从基值测定、瞬间观测、探空数据、测风数据、施放点、终止层确定及特殊记录处理等方面总结分析了L波段雷达探测资料审核要点,以保证出站记录和报表合格无错,为气象预报、气候分析和科学研究提供准确可靠的高空气象情报和资料。  相似文献   

5.
探地雷达用于树木单根成像的模拟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超宽带探地雷达技术,以及衍射层析成像算法实现对根系的探测与成像。通过时域有限差分法,对树木根系进行建模仿真,生成探地雷达扫描数据,然后利用衍射层析成像算法对仿真数据进行目标重建,得到根系横截面反演图像。并讨论了根的直径、介电特性及其分布情况对探地雷达探测根系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在近似为无损的均匀土壤中,超宽带探地雷达能快速无损地实现地下根系目标探测,衍射层技术通过重建根系图像,初步实现树根的介电属性、形状特征估计和位置标定等,因而可用于探地雷达根系探测中,对树木根系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在大气监测过程中,天气雷达是重要的一种手段,在近些年来,天气雷达技术发展迅速。在短临预报当中,天气雷达是重要的观测设备,不管是在预报方面还是在监测方面,在气象日常工作当中已经得到了广泛的使用。基于此,文章就天气雷达技术研究进展及其在我国天气探测中的应用进行简要的分析,希望可以提供一个有效地借鉴,从而更好地促进我国天气探测技术的进步。  相似文献   

7.
L波段高空探测雷达是我国自主研制的新一代探空雷达,我站自2005年投入使用以来一直沿用至今,直观的操作界面、高自动化、高精度的数据采样等,为我们高空探测工作带来方便,同时,在日常应用中也遇到过很多故障问题。本文总结几个本站遇到的代表性的雷达故障问题,与广大高空探测工作者共同探讨相互学习,以达到着手解决此类故障时有据可循,并通过同行间的互相交流总结出更简洁更有效的解决方案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文章通过研究探地雷达探测原理,提出一种数据处理成像方法,用于对通过地下树根的探测得到的雷达图像进行处理,实现对树根的无损检测。经验证,该方法有一定效果,这将为探地雷达在林业和农业方面的进一步应用提供基础,同时表明了将探地雷达用于树木无损检测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地质雷达探测技术是1种对地下物理结构进行快速、准确地无损检测及对工程质量评定而发展起来的新方法和新技术.根据对围垦抛填厚度测试的试验研究,文章叙述了地质雷达探测的可行性、方法原理及探测图像的解释.通过在围垦抛填应用实例说明了地质雷达检测技术具有无损、快速、简易、精度高的优点.  相似文献   

10.
宁夏南部山区对流云火箭增雨技术初步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饶彤华  张成军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5):7075-7076
基于2003年6~9月进行的宁夏火箭人工增雨试验,对宁夏南部山区对流云火箭增雨技术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利用雷达和探空资料,结合火箭性能特点,提出了包括雷达监测、目标云选择、增雨潜力判断、作业判别指标、作业时机、催化部位等对流云增雨作业技术方法,旨在提高固原市火箭人工增雨业务化水平。  相似文献   

11.
高空气象探测过程中出现的天线抖动及"死位"、接收机信号状态等雷达探空仪操作问题,地面瞬间观测、探空记录处理等观测问题,测风记录异常以及发生的复杂天气、突发事件等情况是影响高空气象探测资料准确性和完整性的常见问题,应根据实际情况作出相应的处理。  相似文献   

12.
L波段雷达系统在新疆奇台县的建立,为奇台县北塔山气象站的高空空气状态(风向、风速)和气象要素(气压、温度、湿度)的变化每天定时地进行探测、收集、整理。本文主要对L波段雷达工作过程中需要进行维护维修的一些简单检查方法、技巧和经验进行了介绍,以及在灾害性天气等条件下易发生的一些小故障的分析和处理方法等进行全面总结。  相似文献   

13.
大连地区雷暴大风探空资料和雷达回波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加密自动站、探空、天气雷达等资料对2011—2016年5—9月大连地区的16个雷暴大风过程进行研究,分析了雷暴大风发生前的探空特征、雷达回波演变特征以及雷达产品识别指标。结果表明,按照雷达回波形态演变,将雷暴大风划分为低层径向速度大值区、单体型和弓状型3种类型,影响大连地区最多的是低层径向速度大值区型雷暴大风。探空资料方面,单体型和弓状型雷暴大风发生前均显示一定程度的层结不稳定和中等强度对流有效位能,尤其是低层充沛的水汽条件;单体型和弓状型大风均产生在中等强度垂直风切变条件下。3种类型大风的雷达产品特征有一定差异。对单体型雷暴大风的预警难度较大,对弓状型雷暴大风可以做到提前1 h以内的预警。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L波段探空雷达日常操作中可能出现的故障和在实际工作中的常见故障进行浅析。  相似文献   

15.
福建省邵武市探空站是2005年1月1日正式开始使用新一代G FE(L)1型高空气象探测雷达探测系统的。该型雷达自动化程度高,放球后一般能够自动跟踪气球,但由于各种原因,也会出现一些异常现象,其中旁瓣抓球是最常见的一种问题,该问题会导致部分数据不准或缺测,甚至会有重放球发生,严重影响天气预报,特别是灾害性天气预报的准确性。基于此,本文对该问题进行分析并制定应对措施和预防方法。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利用自动站分钟数据、探空资料、物理量场资料、713数值化雷达和多普勒雷达资料,运用天气学诊断方法对2011年7月31日发生在乌兰浩特市的一次飑线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7.
探地雷达(GPR)作为一种新型的无损探测工具,具有探测速度快、探测过程连续、操作简单,探测费用低等优点。探地雷达在工程勘探方面应用广泛,但在探测典型土壤物理性质,尤其是在探测矿区典型土壤物理性质方面的应用研究较少。本文在介绍GPR基本工作原理、发展历程及其图像处理研究进展的基础上,对基于GPR的典型土壤物理性质探测研究进展作详尽文献分析,最后阐述基于GPR的矿区复垦土壤典型物理性质的研究进展,并对探地雷达探测典型土壤物理性质进行了展望,指出基于GPR对典型土壤物理性质的研究应主要集中于GPR图像处理技术、GPR的分辨率及探测效果评价等方面。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影响探空气球施放高度及探测质量的多个主要因素,采取相应措施提高探空气球探测高度,以获取更大垂直范围内的高空大气探测资料,为开展气象服务工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颐和园古树内部异常的雷达波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雷达波树木无损探测技术与树木雷达分析软件,对颐和园内6棵古柳的内部异常情况进行雷达波探测成像试验.结果表明古柳内部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异常,其中3棵古柳异常程度较高.雷达波成像解析结果准确且与实际情况相符程度高,表明树木雷达系统可以对树木内部异常分布情况进行高效无损的检测、成像和解析.  相似文献   

20.
近些年来,我国已建设完成120部L波段雷达探空系统,实现了观测数据采集、监测和集成的自动化。但充灌及施放气球还是人工操作,大风及暴雨等恶劣天气施放气球极其困难,本文将全自动GPS探空系统和L波段雷达探空系统完美结合,从灌球施放到整理记录,全程实现常规高空气象观测的自动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