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6 毫秒
1.
钱泳履园位于常熟市翁家庄,此园以水为胜,树木繁茂,是一处简远雅致的文人园林,在私家园林日渐流俗的清代中后期独树一帜,成为研究清代江南园林的重要案例.履园现已消失,通过解读分析履园的园铭和园图题咏,探析其山水环境及景观元素,从水系、植物、建筑3个方面复原履园的基本面貌,再现其邻溪而建、植被丰富、朴雅清逸的景观特征.并以《...  相似文献   

2.
苏州园林是我国江南私家园林的典型代表,其中清代潘世恩修建的凤池园具有文人园林和城市山林园的共同特征,是清代中期苏州著名的私家园林之一。通过收集整理文献、图像资料,对苏州潘氏凤池园的园址范围、景点要素和空间布局进行合理推敲,而后完成总平面图的复原,在此基础上,分析得出潘氏凤池园的园林特点为:布局旷奥对比鲜明,空间步移景异;山水组合灵活多变,园景自然成趣;花木林植丛植为主,氛围雅致天然;建筑个体形式多样,构景相得益彰。  相似文献   

3.
岭南私家园林是中国私家园林的独特流派,有其显著的风格特点.选取岭南私家园林的代表佛山梁园、东莞可园、番禺余荫山房、顺德清晖园,对其造园历史、园主思想、园景特点和造园特色进行梳理探讨,总结精髓,以启发更深研究和借鉴运用.  相似文献   

4.
受自然及人文环境差异的影响,并同时作为中国古典园林的重要组成部分,清代北方私家园林与江南私家园林各具特色又颇有共性,生动地体现了中国古典园林"一法多式"的造园思想.以几个具有代表性的清代私家园林为例,通过对造园要素的调查分析,对两者造园艺术的不同点进行对比,并从形式手法、意境追求和细节处理等方面探讨总结了两者造园艺术的相同之处,为进一步研究中国古典园林的地域差异及历史文化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5.
我国园林,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在漫长的封建统治年代里,最早的如周文王筑灵台、灵沼、灵圃,可说是最早的皇家园林.此后代代帝王,沿习相依,不断发展.直到清代康熙以后,所有清帝都有园居习惯.到乾隆年间,在北京西郊一带,仅大型御苑就有5座之多.如香山静宜园,玉泉山静明园,万寿山清漪园(光绪十四年重建,改名颐和园)、圆明园、畅春园,号称“三山五国”,形成封建社会后期,园林发展史上的另一个高峰.在皇家园林发展的同时,我国私家园林代代都在不断发展,虽然规模不大,但风格各  相似文献   

6.
陈宇峰 《绿色科技》2011,(4):113-116
分析了被誉为江南四大名园的上海豫园、苏州留园、苏州拙政园和无锡寄畅园的建筑风格,探讨了其体现清代江南私家园林造园手法灵活、做工精巧、寓情于景、注重自然与人工的协调的特点,指出了掌握江南园林造园艺术的特点有助于我国新一代园林设计者在实践中传承古代造园师的精湛技艺,弘扬我国传统文化,展现华夏文明的风采.  相似文献   

7.
清代是天津历史上私家园林发展的高峰期。造园活动从清初逐渐盛行,到清中叶达到建设高潮。出现很多极具地方特色的名园景胜,并对天津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大量历史文献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天津城市历史背景探析清代天津私家园林的发展历程和选址、空间布置、建筑风格、花木造景等具体造园手法,并对清代天津私家园林的风格特征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8.
位于山东省潍坊市的十笏园是一座保存较为完善的北方私家园林,是研究明清时代北方私家园林发展的重要实例。以十笏园为例,运用拓扑的方法,将十笏园的园林空间划分为4组基本空间单元,并对空间单元的空间模式进行图解与转译研究。结果显示:十笏园的空间类型可划分为辐射式、并列式、嵌套式、对称式、取景式、点景式、集中式、穿越式8种不同的空间图式;十笏园内园林空间通过视线与路径的引导使得四大基本空间单元相互衔接与呼应,完美诠释了中国古典园林中的生态营造模式。研究成果能够深化对中国北方私家园林空间营造的认识,为传承中古典园林空间营造法式具有一定的启示借鉴。  相似文献   

9.
中国古典私家园林是中国古典园林的三大基本类型之一,它历经了漫长的发展过程,在清中期演化形成了三种不同类型的地方流派——江南私家园林、北方私家园林以及岭南私家园林。不同类型的地方流派都具有各自不同的造园特征。苏州园林与扬州园林同属于江南私家园林,它们都体现了江南私家园林的基本造园特色,同时也具有各自不同的特征。本文通过对两者等方面的具体分析来论述苏州园林与扬州园林造园艺术的差异。  相似文献   

10.
常州近园     
正常州近园又名静园、恽家花园,现位于江苏常州市长生巷的常州宾馆内,是保存下来为数不多的常州私家园林之一。近园最早系明代布政使恽厥初别业,称之"东园"。清代康熙六年(1667年)按察司副使杨兆鲁辞官回乡后,于龙城书院注经堂后购地六七亩(其中部分为恽氏东园旧址),经营5年于康熙十一年(1672年)初步建成,  相似文献   

11.
园林的表意与符号有着紧密的联系。文章借助符号学相关理论对岭南传统私家园林装饰图案及其文化意义进行了系统分类研究,并总结与江南私家园林的差异及形成机制。对岭南传统私家园林表意手法的解读,一方面是为了加强人们对岭南私家园林的认识;另一方面则是希望能为当代园林设计的传统文化传承上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古梦溪园是我国北宋时期著名的科学家、政治家沈括亲自主持设计的私家园林。该文从古梦溪园的沿革、选址、布局、特色等方面进行了论述探讨。  相似文献   

13.
古莲花池位于河北省保定市,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古典园林之一。据考证它始建于元代,起初为私家园林,后成为衙署园林,清代又辟为皇家园林,成为京南第一行宫,此时的古莲花也达到了造园的鼎盛时期。进入20世纪80年代,古莲花池又以其高超的造园艺术被评为国内十大名园。本文对其建园艺术进行了剖析,以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福州三坊七巷私家园林建筑在传承中国江南古典园林建筑风格的基础上,明显地融入了福州本土的民俗、信仰等文化要素,也因应了福州本土的自然环境要素,形成了具有鲜明福州地方特色的园林建筑形制。除了福州本土文化,因福州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在近代西方建筑文化的影响下,三坊七巷私家园林建筑也留下了西式园林建筑元素的痕迹,构成三坊七巷私家园林建筑地域性特点的另一面。文章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与文献调查相结合,通过分析研究,揭示福州三坊七巷私家园林建筑语汇的结构脉络及构成要素,为福州三坊七巷私家园林建筑的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5.
通过梳理西方古代至19世纪园林的演变过程,探讨了景观规划设计方法发展形成的因由及其未来发展的趋势。通过研究景观形成的外部驱动力及解析相对案例,得出西方传统园林、自然风景园、城市公园是西方古代至19世纪园林发展的三个阶段。以自然为主线,从微观、宏观的不同层次及角度,把握了景观设计方法的演变规律。  相似文献   

16.
园林作为私家庭院的附属空间,对古代女性的教育及人格的完善具有重要作用。以《增评补图石头记》中的园林画为研究对象,结合相关古籍文献,对清代私家园林与女性教育的关系进行总结。研究发现:清代女性在园林中接受的教育主要为自然科学教育、智力体育教育、生活技能教育和文化审美教育等。  相似文献   

17.
福州三坊七巷私家园林的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玮锋 《广东园林》2015,(2):37-43,48
福州三坊七巷是中国十大历史文化名街之一,被誉为"明清建筑博物馆""城市里坊制度的活化石",是古代福州出将入相、文儒之士荟萃的地方。区域内分布着70余处与民居融为一体的私家园林,迄今为止仍然散发着浓郁的福州地方文化气息。三坊七巷私家园林的起源和发展与福州古城的自然山水环境、城市架构及人文环境背景紧密关联。通过剖析福州三坊七巷私家园林,可以理清福州地方园林的形成肌理及发展的地理学逻辑脉络,从私家园林兴造的角度揭示福州地域性园林建筑文化的特色,进而为福州城市特色的保护、传承和发展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8.
中国古典园林文化博大精深,不同时期和不同地域的私家园林都有其独特性。山东作为早期中国古典园林的发源地之一,不论造园水平、文化内涵还是地域风貌都有其鲜明特色,是中国古典园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明清时期是私家园林建造的兴盛时期,留下大量的可供考证史迹文献,然而大量传统的山东园林现今都已经荒废,少数幸存的私家园林被北方皇家园林和江南私家园林的声誉所掩,山东地区私家园林渐渐销声在历史的长河,研究工作刻不容缓。本文通过研究明清时期的古籍文献和实地调研,对明清时期山东私家园林进行分析,总结其造园要素、选址布局等特点,挖掘造园艺术上的文化特色、建筑特色、石水特色和植物特色,为保护山东私家园林的地域性特征提供理论依据,对山东园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指出了水是园林中重要的元素之一,在园林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明代私家园林中的苏州拙政园在中国造园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位置,代表了一个历史阶段的发展和成就,明代拙政园在中国古典园林用其独特的理水艺术风格营造了在私家园林比较显著的一所名园,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构成了山容水色、因地制宜、以水见长的美丽画卷。提出了苏州拙西园形成的美丽画卷不仅与其所处的地理自然条件有关还与其当时的文化有关,因此江南私家园林所达到的艺术境界也最能代表文人所追求的诗情画意,最终理水艺术手法形成了本于自然而高于自然的境界。  相似文献   

20.
明清时期,岭南地区经济发达,文化水平高,与西方交流较为密切,其私家园林的建设也随之兴起.以中欧文化交流中的"接受者"为中心,研究得出人们在接收外来文化时,会受到当地自然条件、经济条件、园林基础等物质条件,以及政治、宗教、人文思想等非物质条件的影响,从而对"传入文化"作出调整,再建造形成独特的中欧结合的岭南私家园林.其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