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综述了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对反刍动物瘤胃微生物数量、酶活性、瘤胃发酵特性、饲料消化率和生产性能等方面的影响作用以及与其他饲料添加剂的互作效应,并就其作用机制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2.
瘤胃微生物对饲料源性不饱和脂肪酸(Unsaturated fatty acid,UFA)的生物氢化作用,限制UFA向反刍动物产品中转化的效率,从而使乳脂肪酸组成的调控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UFA作为一类具有独特作用的生物活性物质,在生物系统中具有广泛的生理功能。下面就瘤胃中UFA氢化发生的原因、参与氢化的瘤胃微生物及氢化的中间产物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周春祥 《科学种养》2008,(10):41-41
1.什么是TMR饲料 TMR(Total Mixed Ration)为全混合日粮的英文缩写,TMR是根据奶牛在不同生长发育和泌乳阶段的营养需要,按营养专家设计的日粮配方,用特制的搅拌机对日粮各组分进行搅拌、切割、混合和饲喂的一种先进的饲养工艺。全混合日粮(TMR)保证了奶牛所采食每一口饲料的营养均衡性。TMR饲料工艺有如下特点:①精粗料混合均匀,维持瘤胃健康。奶牛单独采食精料后,瘤胃内产生大量的酸,而采食有效纤维能刺激唾液的分泌,降低瘤胃酸度。TMR使奶牛均匀地采食精粗饲料,避免挑食,维持相对稳定的瘤胃pH值,有利于维护瘤胃的健康。TMR为瘤胃微生物同时提供蛋白、能量、纤维等均衡的营养物质,加速瘤胃微生物的繁殖,提高菌体蛋白的合成效率。  相似文献   

4.
牛瘤胃臌气病是由于饲养不当,饲料在瘤胃中过度发酵,同时排气受阻,导致气体在瘤胃中积聚,使瘤胃臌起,影响牛正常生理代谢的一种疾病。  相似文献   

5.
刘静 《科学种养》2012,(9):48-48
牛瘤胃碱中毒是由于过多地给牛饲喂高蛋白质饲料如黄豆、豆饼、花生饼或其他非蛋白含氮物,造成糖类饲料相对不足、粗纤维饲料缺乏,导致瘤胃内产生大量的氨,引起以瘤胃内微生物菌落失调与消化功能障碍为特征的一种疾病。  相似文献   

6.
铜是瘤胃微生物活动不可缺少的元素,为研究日粮添加无机铜对瘤胃微生物发酵的影响,本试验用人工瘤胃模拟装置发酵72h研究添加不同水平铜(0、6、12、18、24和30mg/kg干物质(DM))对体外瘤胃微生物发酵挥发性脂肪酸(VFA)产生量、瘤胃液氨浓度和微生物氮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铜可使发酵液不同时间点氨浓度和总氨产量、有机物发酵率显著提高(p<0.05),而对发酵罐中总微生物氮产量没有影响(p>0.05);与不添加的对照组相比添加铜可使发酵液的总VFA、乙酸、丙酸、丁酸浓度明显增加(p<0.05),但乙酸、丙酸、丁酸摩尔比例没有差异(p>0.05)。添加铜明显促进瘤胃有机物的发酵,增加瘤胃VFA产生量。  相似文献   

7.
植物提取物具有调控反刍动物瘤胃发酵模式、提高蛋白利用率、减少甲烷排放等功能。这些功能的调控往往是通过改变瘤胃微生物的组成和数量来实现的,因此,更多的研究者越来越关注植物提取物对微生物的调控作用。本研究综述了植物提取物如皂苷、单宁、香精油对瘤胃细菌、原虫、真菌及古菌的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8.
茶皂素对反刍动物瘤胃发酵的影响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物源活性物质中的皂苷对动物机体具有促生长、抗氧化和提高免疫力等多种作用,同时可以调控反刍动物瘤胃微生物发酵模式。研究表明茶皂素通过影响瘤胃微生物区系结构,改善瘤胃微生物发酵,提高饲料蛋白质利用率,降低甲烷产量,进而改善动物生产性能和提高产品品质,因而可被用作天然饲料添加剂。笔者全面综述了茶皂素对反刍动物瘤胃微生物区系、瘤胃发酵的影响研究进展,并结合自己所在研究团队研究成果,分析了茶皂素作为瘤胃发酵天然调控剂解决现实问题的途径。另外笔者根据研究现状,提出了茶皂素新的研究方向和前景。  相似文献   

9.
刘海 《科学种养》2012,(5):45-46
反刍家畜发生前胃弛缓、瘤胃积食、瘤胃臌气和瘤胃酸中毒等消化系统疾病统称前胃疾病。由于多见于农忙季节和母畜分娩后,所以给畜牧业发展和农牧生产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笔者应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此类疾病68例、治愈66例,其中前胃迟缓29例、治愈29例,瘤胃积食22例、治愈22例,瘤胃臌气12例、治愈12头,瘤胃酸中毒5例、治愈3例、死亡2例。  相似文献   

10.
黄帅 《中国农学通报》2018,34(4):137-142
为研究陕北榆林地区柠条的营养动态及其在陕北白绒山羊瘤胃内的降解特性,分别于不同生育期采集柠条全株,测定常规营养成分含量;选用3 只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陕北白绒山羊,采用尼龙袋法评定不同生育期柠条的干物质(DM)、粗蛋白质(CP)、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的瘤胃降解特性。结果表明:(1)随着生育期的延续,柠条DM含量增加,休眠期柠条DM含量最高(P<0.05),但与结实期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盛花期和结实期柠条DM含量显著大于营养期(P<0.05)。盛花期柠条CP 含量显著大于其他生育期(P<0.05)。随着生育期的延续,柠条NDF 和ADF 含量逐渐降低,结实期最低(P<0.05),而在休眠期则升至最高(P<0.05)。不同生育期柠条粗脂肪(EE)和粗灰分(CA)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2)不同生育期柠条营养物质在瘤胃内的降解率,随着饲料在瘤胃内停留时间的延长呈不同程度增加,且柠条营养物质在瘤胃内的降解主要发生在48 h 内。营养期柠条在各时间点的营养物质降解率均最高,其次为盛花期,而结实期和休眠期营养物质降解率较低,且两者差异不显著(P>0.05)。综上,营养期和盛花期柠条营养价值较高且营养物质的利用效率较高,为最佳刈割利用时期。  相似文献   

11.
茶皂素是天然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兼具良好的生物活性,已被运用于不同的生产领域。本研究主要对茶皂素在生物农药领域中作为杀虫剂、杀菌剂、杀螨剂、杀螺剂、增效剂的应用增效作用机制进行综述和分析。并对茶皂素的杀虫范围、杀菌作用以及基础理论研究方面进行展望,以期为茶皂素的综合利用提供借鉴和依据。  相似文献   

12.
配合饲料中消化能粗蛋白比对奶牛瘤胃发酵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摘要:将奶牛常用饲料组合成5种配合饲料,其消化能粗蛋白比(DE/CP)分别为12.6、14.3、15.9、16.4和17.0,应用人工瘤胃技术研究不同DE/CP对瘤胃液pH、氨氮(NH3-N)浓度、微生物蛋白(MCP)产量和挥发性脂肪酸(VFA)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DE/CP对瘤胃pH影响不显著(P>0.05),而在NH3-N浓度、MCP产量和VFA浓度方面不同DE/CP间差异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结论:在本试验设计条件下,配合饲料DE/CP为15.9时最有利于奶牛瘤胃发酵。  相似文献   

13.
丙酮酸钙对山羊瘤胃消化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探讨丙酮酸钙对山羊瘤胃消化代谢的影响。利用气相色谱法测定挥发性脂肪酸(VFA)含量;采用酚-次氯酸比色法测定NH3-N活性;考马斯亮蓝(G250)比色法测定瘤胃微生物粗蛋白(MCP)含量。结果发现动物试验和体外试验结果基本一致,丙酮酸钙不影响山羊瘤胃内环境pH值,提高乙酸含量(56.91±0.68 vs 61.68±0.79,P<0.01)降低瘤胃液中NH3-N浓度(3.620±0.24 vs 3.540 ±0.13,mM/L),抑制蛋白质在瘤胃内的降解(1135.81±34.92 vs 1225.05±49.47,mg/L)。所以添加丙酮酸钙对瘤胃的代谢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邵凯 《华北农学报》2000,15(2):133-137
利用蛋氨酸锌对绵羊进行消化代谢和免疫机能的研究。结果表明:(1)饲喂蛋氨酸锌(ZnMet)有降低绵羊瘤胃液pH值的趋势;氧化锌组和蛋氨酸锌组的瘤胃液中NH3-N浓度都比对照组高,而ZnMet组的NH3-N水平比ZnO组有所降低,但较平稳。ZnMet具有一定的过瘤胃性能。(2)ZnMet组棉羊布氏杆菌试管凝集反应抗体滴度明显高于ZnO组和对照组(P〈0.05);ZnMet能够明显提高绵羊血清γ-球蛋白含量、淋巴细胞ANAE染色阳性率和外周血T淋巴细胞转化率。可见,蛋氨酸锌对绵羊瘤胃pH值,NH3-N浓度和机体免疫机能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The effects of nitrogen (N) fertilization of a rye pasture (Secale cereale L.) on the chemical composition of forage and its utilization in vivo and in situ were investigated in winter (W) and early spring (S). Half of the paddock to be assayed was spread with 93 kg urea–N ha?1 (treatment F), and the other half was not fertilized (treatment NF). Each experiment lasted for 17 days; apparent dry matter digestibility in vivo, voluntary dry matter intake (DMI) and digestible DMI were measured on nine rams per treatment. Two rumen cannulated animals per treatment were under the same feeding regime, and used to collect samples of rumen contents. The concentrations of ammonia (NH3) and short‐chain fatty acids and pH were measured in these samples. The offered forage was also incubated in the rumen of three Holstein–Friesian steers to estimate its degradation parameters in situ. Fertilization with N increased total N and decreased dry matter (DM) and non‐structural carbohydrate concentrations in both periods. DMI was reduced by fertilization. The rumen concentrations of NH3 were higher in F than in NF in both periods. In both periods, the effective DM degradability of forage was higher in F than in NF. N fertilization affects chemical composition, voluntary intake and rumen digestion of forage from rye pasture.  相似文献   

16.
不同保存方法对秸秆营养价值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高粱秸、玉米秸、豆秸和甘薯藤4种秸秆在不同保存方法(露天保存、棚舍保存、青贮和氨化)下主要营养物质的变化情况。并选用2头安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去势本地黄牛(450±15kg)来研究不同保存方法对其DM、OM、NDF和ADF瘤胃降解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保存方法对CP影响差异极显著(P<0.01);对OM高粱秸差异极显著(P<0.01),甘薯藤差异显著(P<0.05);NDF差异均显著(P<0.05);ADF差异均显著(P<0.05),WSC差异极显著(P<0.01);提高DM、OM、NDF和ADF降解率的方法为烘干,氨化,豆秸除外。  相似文献   

17.
摘要:为了研究日粮蛋白质和淀粉水平对肉牛日粮淀粉瘤胃发酵和小肠消化的影响,试验选择体重650 kg 左右,安装有瘤胃、真胃瘘管的荷斯坦(Holstein)公牛4 头,按4×4拉丁方实验设计分别饲喂精粗比和进食量相同的4 种蛋白质和淀粉水平日粮,以三氧化二铬(Cr2O3)作真胃食糜标记物,全收粪法收集粪样,测定真胃食糜和粪便中的淀粉流量及在瘤胃内、真胃后段消化道(简称肠道)内的表观消化率。结果表明日粮蛋白质和淀粉水平对瘤胃淀粉发酵率和全消化道的淀粉表观消化率没有显著影响(p>0.05),瘤胃淀粉发酵率和全消化道淀粉的表观消化率分别为83.5%和97.4%,日粮淀粉水平明显影响瘤胃发酵和小肠消化的淀粉量(p<0.05),并随淀粉进食量减少而下降(p<0.05)。  相似文献   

18.
摘 要:(目的)本研究旨在讨论不同补充料、瘤胃微生物、培养时间对瘤胃氢化作用的影响。(方法)选用四头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本地黄牛,以原虫、细菌、真菌和全瘤胃液对膨化全脂大豆、焙烤大豆和大豆处理0.5 h、1 h、3 h和6 h,采用体外模拟瘤胃发酵的方法分析各参数。(结果)NH3-N主要受原料不同和微生物区系与培养时间互作作用的影响;膨化全脂大豆组的NH3-N含量显著高于焙烤大豆组,但与生大豆没有显著差异;真菌和瘤胃液培养液中NH3-N浓度上升速度最快且始终处于最高位置;VFA浓度主要受微生物区系及其与培养时间的互作作用的影响;不同补充料来源对VFA浓度的影响不大;瘤胃液组具有较高丙酸和丁酸浓度;不同的原料和培养时间及其二者间的相互作用将对硬脂酸含量产生显著的影响,而瘤胃微生物区系只有在特定的培养时间时才对硬脂酸含量产生显著影响;亚油酸(C18:2)浓度只受到不同的瘤胃微生物的影响,而不同的原料、培养时间和瘤胃微生物区系间的互作对反式油酸(C18:1)浓度、亚麻酸(C18:3)浓度均有显著或极显著的影响。(结论)真菌在补充料的发酵中起重要作用,VFA是各种微生物共同作用的结果,添加膨化全脂大豆对于合成CLA及其前体物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9.
栖居在瘤胃中的厌氧真菌对饲料纤维的降解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本文就瘤胃厌氧真菌的生物学分类以及生活史的国内外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分析。基于核糖体DNA的序列分析、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核糖体间隔基因自动分析(ARISA)、等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与应用为厌氧真菌研究开辟了新的途径。这些快速、易于操作的新技术,因其所具有高度灵敏性和特异性,而被广泛用于对瘤胃厌氧真菌的分类鉴定和系统进化分析中,并通过实时定量PCR技术目前已经实现了瘤胃微生态环境下的真菌生物量检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