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中国核农学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中国核农学技术研究与应用的主要成就,分析了中国核农学技术与国外先进水平的差距,提出了近期中国核农学技术应用的发展方向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世界农业》2007,(9):61-61
2007年6月5日,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国际合作局、核农学研究中心以及中国原子能农学会共同举办的"核农学国际合作战略高层研讨会"在北京召开。会议旨在分析和讨论中国核农学学科发展及国际合作现状、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案,从而进一步推动中国核农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我国核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及前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总结了我国近50年来核农学所取得的成就及其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提出了重点发展领域。  相似文献   

4.
明清以后,中国在世界上的科技领先地位逐渐丧失,西方的科技发展主导了世界科技发展的潮流,农业也不例外.随着西方实验农学的兴起,中国传统农业显得相对落后.鸦片战争后,实验农学的概念通过传教士对西方农学书籍的翻译传入我国,甲午战争后,<农学报>等期刊及中国留学生对西方农书进行翻译并对西方农学进行传播,把西方农学理论体系介绍到我国,西方农书的翻译对中国近代农业的发展起到过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回顾了近50年来浙江省核农学的发展和主要成就,包括辐射诱变育种、空间诱变育种及相关遗传机理,辐射不育技术及分子生物学机理,辐照加工和农产品贮藏保鲜,同位素示踪技术在动植物生理生化、生物化学和农药安全中的应用。探讨今后核农学的发展趋势,以及与现代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结合来提升核农学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6.
简述了湖南省核农学发展的历史、主要成就和存在的问题.提出湖南省核农学今后发展方向应是辐照加工产业化.以产业带动科研.以科研后劲巩固产业。  相似文献   

7.
对核农学的研究与应用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认为造成核农学研究现状的主要原因在于人才因素、学科之间的影响和发展的不平衡性,并就宁夏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今后的发展设想。  相似文献   

8.
对核农学的内容、特点及学科研究进展与动态进行了论述 ,以对核农学的课程教学和学科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技术的蓬勃发展,核技术在工农医等各方面的应用研究如雨后春笋地开展,并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核农学研究经历了40年的发展,在农业生产和农业科学技术进步中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特别是在促进农业增产,改进农产品品质、减轻或避免自然灾害、节约能源等方面起到了其他方法无法替代的作用,因此核农学已成为改造、变革传统农业和促进农业现代化的一门重要学科。  相似文献   

10.
建立在经验基础上的传统农学必然要向以科学实验武装的现代农学方向发展。而就一个国家,一片地域来说,或者由本身引发,或者自它方传入,在不同的年代和条件下,先后把传统农学推展到实验农学阶段。在我国科学史、农学史的研究探讨上,虽不断有文章涉及到传统农学向现代农学转化的问题,但就实验农学在我国的早期出现和发展方面,论述尚甚稀少。在这方面,给予清代光绪年间编印的《农学丛书》以一定的注意,是颇有意义的。因为其中既有近代外国的农学译著,又有中国传统农书,它可否作为我国传统农学和实验农学重要交汇的体现呢?  相似文献   

11.
营养导向型的中国食物安全新愿景及政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经过40年显著的经济增长和发展,中国当前的目标是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在提高可持续性和公平的基础上,更好地连接经济与市场,让市场决定最优的生产水平,农业在这一过程中将发挥重要作用。在健康中国2030、国民营养计划(2017—2030)以及乡村振兴战略等中长期战略推动下,政府及学术界对营养问题的关注持续提升,农业与营养的联系逐步增强,但“农业-食物安全-营养”的有机融合与衔接还尚未形成。在中国经济转型过程中,农业和食品行业将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中国食物安全战略决定的国民食物营养与健康状况不仅影响中国的国民身体素质,还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中国能否顺利转变发展方式、能否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因此,新的发展阶段,中国需要新的食物安全战略提升国民营养水平,并采取系列政策措施加强农业与食物安全和营养的联系。论文基于国际经验的食物安全战略发展思路,梳理中国食物安全面临的新旧挑战,提出食物安全新愿景以及相应政策建议,为营养导向型农业发展的顶层设计提供决策支持。中国食物安全面临的挑战诸多,与食物安全与营养高度相关的挑战主要表现为:耕地资源不足与退化、水资源紧缺与污染、气候变化与极端天气影响等自然资源和环境压力,农业生产补贴提高带来的财政支出压力,膳食能量摄入不足、微量元素缺乏以及膳食能量和营养摄入过剩的营养不良“三重负担”,食品安全问题以及食物损失与浪费问题。因此中国在经济从注重数量增长转向侧重质量增长的深化过程中,将更加重视结构调整和制度及技术创新,这意味着农业需要生产高价值、营养和安全的食物,更高效地使用水、土地和能源,保护环境和促进平等,因而需要中国食物安全战略顶层设计上的系列转变。据此,本文提出了营养导向型的中国食物安全的新愿景,即将营养指标作为中国食物安全战略的发展目标,到2025年消除饥饿和营养不足,并有效降低食品安全风险和超重率以及肥胖率。为此需要以关键领域的重大改革为基础,改进营养治理、通过市场信号传递营养导向、推动营养目标的农业生产、建立更安全的食品价值链、以政策创新促进可持续的营养饮食、加强营养教育并开展循证发展支持营养导向的食物安全新战略的实施。  相似文献   

12.
After four-decade significant economic growth and development, China sets a series of goals aiming at sustainable medium to high speed economic growth,reasonable equity, and better market oriented economy. In this pursue, agriculture will take a crucial role. Under the Health China 2030, National Nutrition Plan (2017-2030) and Rural Vitalization Strategy, more attention has been paid on nutrition both in policy and research field, meanwhile the linkage between agriculture and nutrition is enhancing, but the integration of Agriculture-Food Security-Nutrition system is not yet completed. During the economic transformation, agriculture and food industry will play a key role, especially when considering the nutrition and health status will impact the national physical fitness and therefore influence the economic transformation approach. It may also impact whether China can move out of the Middle Income Trap to some extent. In the new development era, China needs a new food security development strategy to improve the national nutrition status and sets of policies to strengthen the integration of agriculture and nutrition. This paper reviewed the major challenges about China’s food security and put forward a new vision based on international experiences, which aimed at providing recommendations for designing China’s food security strategy. The key food security challenges include natural and environmental pressure, such as insufficiency and degradation of land resources, shortage and pollution of water resources, climate change and extreme disaster, fiscal pressure caused by increasing agriculture subsidy, Triple Burden of malnutrition, food safety issues and food loss and waste. It requires institutional and technical innovations for the transformation of agriculture development which means that more value added, nutritious and healthy food should be produced, the productivity and efficiency of water, land and energy should be improved, and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social inclusive development should be considered. All of those call for a transformation of China’s food security strategy. This paper put forwards a new vision for China’s food security: China should set nutrition-oriented food security strategy with nutrition indicators as key targeted goals, aim to eliminate hunger and undernutrition by 2025 while effectively reducing overweight/ obesity and food safety risks. Therefore policy innovations are recommended including: Improve nutrition governance, Market motivated and nutrition oriented agriculture support system, Promote Nutrition-based Food Production, Establish efficient, safe, and inclusive food value chains, Policy innovation for sustainable nutritious diet and nutrition education, and Evidence based research to support policy making.  相似文献   

13.
绿色食品产业与中国绿色农业的可持续性发展战略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陈福明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4):1187-1188
从我国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现状入手,分析了绿色食品产业在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意义,阐述了我国绿色食品产业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促进我国绿色农业可持续性发展的战略途径.  相似文献   

14.
植物营养学科发展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植物营养学是研究植物吸收、转运和利用营养物质规律,探讨植物与外界环境之间交换营养物质与能量的科学,是支撑农业高产、高效、优质、生态安全及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学科之一。近二十年来,中国植物营养学研究秉承“学科交叉、瞄准前沿、强化基础、应用优先、立地顶天”的发展理念,在植物营养生物学、植物-土壤-微生物互作、养分资源管理、养分再利用与污染控制、以及可持续农业研究等诸多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植物营养学科未来将积极应对中国粮食安全、农产品品质安全、资源与生态环境安全的重大挑战,为“乡村振兴、绿色发展”的国家重大需求做出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5.
通过分析我国食物消费趋势发现,需求增长较快的饲料用粮将占去70%的食物当量,我国现有的农业结构模式面临巨大挑战。作为构建粮食安全的思路创新,草地农业蕴含着巨大的生产潜力。我国草业工作者经过多年试验研究,提出了南方农区水稻/玉米-黑麦草轮作、南方山区和牧区多年生混播草地栽培、黄土高原粮草轮作、西北绿洲农区“公司+养殖区+农户”肉牛养畜以及农牧交错带多年生牧草栽培-“粮+草+牲畜养殖”系统等草地农业创新模式,对于食物的增产增收、节粮替粮作用明显。因此,可以通过草地农业建立持续高效的农业生态系统来保障粮食安全。  相似文献   

16.
按照有机农业的基本规程从事生产是发展有机农业的关键措施,有机农业的基本规程保证了有机农产品(食品)的高安全和高质量、保护了动植物和环境、保证了农业生态的可持续发展。系统地阐述了欧盟有机农业“植物生产规程”,简述了欧盟有机农业“植物生产规程”的特例及其作用  相似文献   

17.
有机农业及有机葡萄病虫害防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有机农业和有机食品生产在世界上迅速发展,但大众对有机食品的概念、实质内容等的认识上还有许多分歧。在查阅有关资料的基础上,对有机食品的形成过程、有机食品的概念、有机食品在国内外的发展等进行了简单介绍,并对有机食品与绿色食品、无公害食品等进行了比较,同时对有机食品的理解进行了剖析,介绍了我国有机农业中葡萄病虫害的防控经验与实践。  相似文献   

18.
保证粮食安全始终是我国农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发展战略的核心问题。通过对宁夏自治区当前粮食生产和消费现状及发展趋势的分析,提出保证粮食安全的有效措施,为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生态农业是当今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具有显著的增产、增收、增效和环境保护功能,对改善和优化农业生态环境、生产健康优质的安全食品具有重大意义。简述了我国农业生产、生态环境安全现状,分析了二者之间的关系;并提出发展生态农业、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我国农业发展的方向,也是保护农业生态环境的重要途径;并发展生态农业应因地制宜、创新模式。  相似文献   

20.
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是一种与国民经济基础联系极为紧密的知识产权制度。完善该制度,目前必须充分考虑粮食安全、农业现状、育种科研水平等在内的基本国情,应当从国家农林业、粮食以及植物资源安全、育种人权益、提升制度层次、强化保护等方面进行重点把握。面对挑战,我国要积极应对,应抓紧开发植物资源并对其实施新品种权保护、制定鼓励国有和民营育种科研原始创新政策、以高于UPOV1978文本标准完善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等方面,为尽早与国际UPOV1991文本全面接轨做好准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