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试论冬小麦籽粒品质与气象条件的关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项研究从气候生态的角度,对我省小麦耔粒的蛋白质含量及赖氨酸、面筋等其他一些品质性状与气象条件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对影响小麦品质的主要气象因子、不同播种时期对籽粒营养品质的影响、不同气象因子与小麦品质之间的定量关系以及籽粒蛋白质含量变化的空间分布特征与气象条件等方面作了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2.
广州市蔬菜淡季形成与气象条件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分析了广州市蔬菜淡季形成与气象条件的关系。结果表明,低温阴雨强度和3月雨量是影响春淡季的主导气象因子;8月日照时数、7~9月台风暴雨和7月雨量,是影响秋淡季的主导气象因子。最后,提出了解决广州市蔬菜春、秋淡季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3.
丝瓜生长过程中的气象条件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实验和调查资料,以有气象的平行观测资料,分析了气象条件对丝瓜生长发育的温度影响。建立了生长量与主要气象因子的归方程,找出了影响丝瓜生长的最主要的气象因子是温度。  相似文献   

4.
该项目采用分期播种、不同期水分处理、密度处理等田间试验手段获取资料,结合历史产量、区域试验和气象资料,通过统计分析,得到以下结果:1.弄清了吉林省白城地区向日葵丰歉的气象原因;发现了向日葵生殖生长和花期存在障碍型冷害,建立了白城地区产量预报模式;2.明确了向日葵生育和产量形成与气象条件的关系,建立了产量、产油率各发育期气象因子的预报方程;明确了影响产量、产油率关键期和关键气象因子和指标,向日葵籽粒增重规律及其与气象条件关系等;3.  相似文献   

5.
天水烤烟适生适产的气候区划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对天水7县烤烟全生育期气象条件与烤烟产量间关系的综合分析,得出影响烤烟产量形成的主要气象因子是烤烟团棵一现蕾旺长期7月的降水量和7—8月的平均气温,根据不同产量水平对两因子配置要求计算出相应的气候指标,进行天水烤烟适生适产的气候区划,为当地烤烟合理布局和规范化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甘肃省马铃薯晚疫病气象条件等级预报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利用甘肃省马铃薯晚疫病监测资料,分析马铃薯晚疫病的发生发展与气象条件的关系,确定影响马铃薯晚疫病的主要气候生态因子.结果表明,相对湿度、降水量、气温与马铃薯晚疫病发病率呈正相关,相对湿度增大、降水增加、气温升高有利于晚疫病发生发展;日照时数、平均风速与马铃薯晚疫病发病率呈负相关,天气晴朗、日照充足,风速增大、空气交换加快不利于晚疫病发生发展.当可控条件一定时,气象条件是马铃薯晚疫病发生发展的主导因素.采用甘肃马铃薯晚疫病发生的病害资料与马铃薯晚疫病发生密切相关的温度、湿度等气象资料,建立了马铃薯晚疫病发生的气象条件等级预报模型.经检验,预报方程准确可用.  相似文献   

7.
淮北气候条件对夏大豆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淮北地区宿州站1994-2007年14a的夏大豆生长发育和农业气象观测资料,采用C值逼近法和决定系数(R2)最大化法拟合夏大豆的生长曲线,分析了影响夏大豆生长的关键气象因子和生育阶段。结果显示:夏大豆开花-鼓粒期对气象因子的变化最敏感,生长量与气象因子间的拟合效果达到极显著水平;平均气温日较差、降水量和降水天数是开花-鼓粒期的主导影响因子。其它时期对气象因子不很敏感。  相似文献   

8.
安宁河流域稻米蛋白质、氨基酸含量与气象条件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根据“合系39”在四川安宁河流域的地理分期播种试验资料,详细地研究了从齐穗前40d到成熟期各阶段气象条件对稻米蛋白质、氨基酸含量的影响及关键时期。结果表明,齐穗前5d—齐穗后35d之间是气象条件影响“合系39”蛋白质、氨基酸形成的关键时期。随着关键时期平均温度升高、日较差加大及日照时数增多,蛋白质、氨基酸含量有下降的趋势。据此建立了稻米蛋白质、氨基酸含量与气象影响综合模型,对指导四川优质稻布局和根据需要通过播期调节改善稻米品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影响湖南省柑桔产量的气象因子;在柑桔生长发育3个关键期,对柑桔产量歉年提出了5个气象灾害减产指标,对丰年也作了气象条件的定性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柑桔产量气象预测预报模式;其中柑桔产量营养积累均衡值的提出,为预报柑桔产量大、小年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并以大气环流因子作为多个气象因子对柑桔产量作用的综合表征,更进一步提高了柑桔产量预报定量化的准确率和时效性.  相似文献   

10.
吉林省一代玉米螟发生的气象条件适宜程度等级预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玉米螟发生的气象条件划分为5个等级:1级:气象条件有利于玉米螟大发生;2级:气象条件有利于玉米螟中等偏重发生;3级:气象条件有利于玉米螟中等发生;4级:气象条件有利于玉米螟中等偏轻发生;5级:气象条件不利于玉米螟发生.利用相关法确定影响玉米螟发生的主要气象因子,假设每个气象因子对玉米螟发生程度的影响是线性的,将每个影响因子对玉米螟发生的影响程度相叠加,建立了吉林省一代玉米螟发生的气象适宜程度等级预报方程.利用近26a来吉林省玉米螟发生的历史虫害资料与气象资料对方程进行检验,并对2007年吉林省玉米螟发生气象条件适宜程度进行预报,效果较好.可达到从气象角度对玉米螟发生进行监测和预报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为了揭示茶叶籽贮藏时间对发酵法茶叶籽毛油产率与质量的影响,每2周从贮藏的茶叶籽中取样,利用茶叶籽油发酵法生产工艺进行茶叶籽毛油生产,并对工艺中各项剩余物的含油量及毛油的重要质量指标进行了测定,结果如下。室温条件下,茶叶籽贮藏47周后,毛油产率下降了23.5%、酸值及过氧化值分别升高了44.88%及69.4%,毛油色泽基本没有变化。滤渣、发酵沉淀的质量分别升高了20.27%及23.35%;淀粉、油渣质量分别降低了6.13%及3.64%。滤渣、发酵沉淀、淀粉及油渣含油率分别升高了15.63%、22.77%、206%及12.88%。发酵沉淀质量对毛油产率的影响是正向的,淀粉、油渣及滤渣质量对毛油产率的影响是负向的;发酵沉淀及滤渣含油率对毛油产率的影响是正向的,淀粉及油渣含油量对毛油产率的影响是负向的,影响大小的排序为:油渣淀粉滤渣发酵沉淀。综合分析表明,滤渣是通过滤渣质量的增加导致毛油产率随贮藏时间下降的,其下降作用的贡献占全部下降因素的79.28%。贮藏47周后的茶叶籽仁,利用发酵法生产工艺仍然具有毛油生产价值。该研究可为茶叶籽油合理生产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2.
影响云南水稻产量的灾害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析了灾害性气候对云南水稻产量的影响,指出初夏干旱和8月低温是云南水稻生产的主要气象灾害。初夏干旱影响水稻的移栽期和栽播面积。8月份温是造成云南水稻减产的主要气象原因。  相似文献   

13.
重庆市优质稻产量形成的气候生态条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重庆市优质稻——籼型杂交水稻新品种宜香9303的地理分期播种试验,通过多元相关分析和逐步回归建立优质稻产量与产量构成因素间的回归模型、产量构成因素的气候生态模型。结果表明:每穗粒数、结实率、单位面积穗数与千粒重对优质稻产量形成贡献较大,尤其是每穗粒数、结实率;每穗粒数与拔节-孕穗期的平均气温呈负相关,而与孕穗-齐穗期的平均气温呈“抛物线”关系;结实率与孕穗-齐穗、齐穗-乳熟期间的平均气温均呈“抛物线”关系,其最适宜气温分别为27.2℃和26.7℃;影响单位面积穗数的主要气象因子为出苗-返青期的平均降雨量与平均日照时数、返青-拔节期的平均气温与平均日照时数;孕穗-齐穗期、齐穗-乳熟期的平均最高气温、齐穗-乳熟期、乳熟-成熟期平均日较差为决定优质稻千粒重的关键因子。  相似文献   

14.
气象因子对高香气烤烟品种主要香味前体物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为研究气象因子对高香气烤烟品种主要香味前体物质含量的影响,以烤烟品种‘云烟87’为对照,对高香气烤烟品种‘豫烟11号’在5个不同地点的主要香味前体物质含量进行了比较,并分别对2个品种的香味前体物质与气象因子进行了关联度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豫烟11号’主要香味前体物质含量在每个地点均显著高于‘云烟87’。烟叶类胡萝卜素在低纬度地区的含量显著低于高纬度地区,多酚类物质的含量随着海拔降低、成熟期光照时数增加而逐渐增加,叶片腺毛分泌物整体上高纬度地区的含量显著高于低纬度地区,以河南卢氏的含量最高。2个品种的烟叶类胡萝卜素含量受成熟期日照时数、旺长期平均气温等光温因素影响较大,而烟叶大田生长期间日照时数的长短对多酚类物质含量影响较大。2个品种的烟叶石油醚提取物和腺毛分泌物含量与气候因素的灰色关联度趋势有较大差异,‘豫烟11号’烟叶石油醚提取物含量受烟叶生长期间的日照时数影响较大,‘云烟87’则受平均气温的影响较大。‘豫烟11号’烟叶腺毛分泌物含量受成熟期日照时数和旺长期平均气温等的影响较大,‘云烟87’则受伸根期平均气温、成熟期蒸发量和成熟期平均气温等的影响较大。高香气烤烟品种‘豫烟11号’在选择种植区域时,应充分考虑成熟期日照时数和旺长期平均气温对品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The influence of three plant growth stages (full emergence of flower heads, anthesis, and initiation of seed set) on the essential oil content and composition in Davana (Artemisia pallens Wall) was investigated over two successive seasons. The essential oil content was found to be higher at the full emergence of flower heads than at anthesis and initiation of seed set stages. The contents of davanone, the major constituent of davana oil, and linalool decreased while those of (Z)- and (E)-methyl cinnamate, (E)-ethyl cinnamate, bicyclogermacrene, davana ether, 2-hydroxyisodavanone, and farnesol increased from flower heads emergence stage to the initiation of seed set stage. These results support the general practice of harvesting the crop at full bloom stage. Five compounds, viz., (Z)- and (E)-methyl cinnamates, (Z)- and (E)-ethyl cinnamates, and geranyl acetate, were identified for the first time in davana oil.  相似文献   

16.
以籼粳杂交晚稻品种甬优2640为研究对象,于2012、2013年在金华市进行分播期机插晚稻试验,并结合气象资料,分析播期对晚稻生长特性及产量的影响,探讨该品种在机插栽培方式下在研究区的最迟适宜播期.结果表明:(1)随着播期推迟晚稻全生育期呈先缩短后延长的变化趋势,播种-齐穗天数在秋季冷空气影响早的年份表现为先缩短后延长,冷空气影响晚则表现为全生育期缩短;(2)甬优2640表现出杂种优势,最大产量达9964.5kg/hm2,最大群体颖花量达44512.5×104/hm2;(3)晚稻产量随着播期的推迟而降低,播期对结实率影响最大,结实率为产量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播期对群体颖花量影响较小,对千粒重基本无影响;(4)晚稻孕穗抽穗期遇低温其育性降低,但具有一定的低温耐受能力,齐穗前25d内23℃负积温是结实率最敏感的低温因子,齐穗前23℃负积温≤16.6℃·d能够保障晚稻稳产;(5)以80%保证率下的23℃负积温≤16.6℃·d的终日日期作为安全齐穗期,机插晚稻甬优2640最迟适宜播种期为6月29日-7月2日.  相似文献   

17.
用60~(Co)γ射线不同照射量分别处理山黧豆(Lathyrus sativus)干种子,辐照后检测了种胚发育过程中ODAP含量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种子中ODAP含量随着种胚发育进程而积累,特别是从心形胚到鱼雷胚时期,ODAP几乎成倍增加。但是辐照后,种胚累积ODAP的速率明显低于对照,尤以3.2kR处理最为明显。如以每克干重表示,对照ODAP含量开始有所上升,随后呈下降趋势,而辐照后的种胚,ODAP含量下降的速率远远大于对照。本文还讨论了这种抑制效应的可能机理。  相似文献   

18.
两优培九是两系杂交稻品种,其制种对气象条件有严格的要求。育性敏感期的低温会导致母本花粉的育性恢复,从而影响制种纯度;而抽穗扬花期的高温不利于水稻受精结实,影响制种产量。本文选择江苏省11个代表性站点的历史资料,通过分析各站点≤24℃的低温风险概率和≥30℃的高温风险概率,确定两优培九制种的育性转换安全期和最佳播种期。结果表明,江苏省南部地区适宜的育性转换安全期从8月第2候-8月第6候,最佳播种期从6月第2候-6月第4候;江苏中部和北部地区育性转换安全期从7月第4候-8月第2、3候,最佳播种期从5月第4候-6月第1候。两优培九适合在江苏地区制种,并且在江苏中部地区最佳。  相似文献   

19.
以油研9号、10号为材料,研究不同氮肥施用水平对优质杂交油菜8个品质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氮肥对优质杂交油菜的含油率、芥酸、硫甙、种子蛋白质产生极显著的影响,对油酸影响不显著。对亚油酸、亚麻酸、花生烯酸的影响因品种而显著程度不同。含油率与施氮量间呈极显著的负相关,芥酸、花生烯酸与施氮量间呈极显著正相关,亚麻酸与施氮量间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硫甙、亚油酸与施氮量间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油酸与施氮量间呈不显著或显著正相关;各品质性状与施氮量间的相关性是完全一致的,只是相关显著程度不同。各品质性状间含油率与硫甙呈极显著正相关,与种子蛋白质呈极显著负相关。芥酸与种子蛋白质、亚麻酸、花生烯酸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硫甙与种子蛋白质、花生烯酸呈极显著负相关,与亚油酸呈显著正相关。种子蛋白质与花生烯酸呈极显著正相关。其它品质性状间的相关性是完全一致的,只是相关的显著程度不同。在本试验的土壤肥力条件和施氮水平范围内,获得最高产量和油产量的施氮量分别为210.kg/hm2和195.kg/hm2,且在获得高产时完全可保证油和饼粕的品质优良。  相似文献   

20.
云南烤烟5项化学成分含量与其环境生态要素的关系   总被引:25,自引:5,他引:25  
基于云南565个植烟点的土壤、烟叶取样测试分析数据和由实测气象站网推算的气象数据,应用分类分级方差对比、相关分析和等级化平滑过滤干扰的要素响应分析三种方法,研究揭示了品种、土壤、气象三因素综合影响下各主要要素对烤烟化学成分含量影响的相对大小;基本明确了云南烟叶中总糖、还原糖、烟碱、总氮和蛋白质含量与土壤基本要素、各时段基本气象要素的关系。光、温、水气象条件是影响云南烤烟5项化学成分的主要生态要素;在光、温、水总量基本满足烤烟经济种植需求的前提下,云南烟区光、温、水三要素在大田期间的时段分布和匹配比其大田期总量对烟叶5项成分含量的影响大。云南烤烟大田前期(4—5月)少雨多光照、湿度小、气温较高和日较差大的天气气候,既提高烟叶含糖量又降低烟碱、总氮和蛋白质含量;其大田中后期(尤其7—8月)多雨寡照、湿度大、气温偏低和日较差小的气象条件,有相反的影响效应。大田期各月气温与烟叶含糖量呈负相关,对烟碱含量影响不显著;7—8月气温高可提高烟叶总氮和蛋白质含量。土壤因素对烟叶5项成分的影响总体上小于气象因素;烤烟4个优良品种间的烟叶5项成分含量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