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48 毫秒
1.
为了解白肋烟品种光合特性、农艺性状及经济性状的关系,对比分析了9个不同基因型白肋烟的光合特性、农艺性状、经济性状差异及其相关关系。结果表明,各品种(系)之间农艺性状、产量、产值等差异达显著水平。不同基因型的净光合速率与茎叶角度、有效叶数、产量、产值及茎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2.
为拓宽棉花育种的遗传基础,在广泛收集国外种质资源的基础上,筛选优良种质资源作为育种亲本.以60份中亚地区引进的棉花种质资源为试验材料,进行主要表型性状与纤维品质的变异系数、遗传多样性指数及性状间的相关性分析,并以主要农艺性状为指标进行了聚类分析.结果 表明:叶色、株型、铃形等6个表型质量性状的遗传多样性指数在1.42与11.32之间;在8个农艺产量性状中,单株铃数的变异系数最大(36.02%),第一果枝位节数(31.15%)和单铃重(29.89%)变异较为明显,生育期的变异系数最小(5.01%);在5个纤维品质性状中,伸长率的变异系数最大(16.99%),整齐度指数的变异系数最小(1.95%),相较于农艺产量性状,纤维品质性状的变异系数均较小.13个性状的遗传多样性指数范围为0.91 ~2.07,以整齐度指数最大(2.07),单铃重最小(0.91);相关性分析表明各性状之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或负相关;聚类分析表明60份材料可聚为五个类群,Ⅰ、Ⅱ类共有30份种质资源,其纤维品质性状较好、籽指较高,可作为改良棉纤维品质的杂交亲本来利用,Ⅲ、Ⅳ、Ⅴ类共有30份种质资源,其表现为高衣分、高果枝节位,但纤维品质一般.  相似文献   

3.
陈新 《杂粮作物》2006,26(1):17-22
通过对来自中国北部、中部和南部不同纬度地区的114个小豆品种在江苏南京和泰国农业大学的农艺性状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与栽培在江苏相比,小豆品种在泰国热带地区表现为株高降低、生育期缩短,百粒重、每荚粒数、和单株产量均有所降低,但分枝数和每荚粒数变化不大。从不同来源的群体来看,来自中国北部的品种的农艺性状在泰国的变异系数大于中部品种,而南部品种引种至泰国后农艺性状的变异系数最小。通过对产量因子的相关分析表明,单株荚数对产量的相关系数最大(0.75)。而其它性状如分枝数(0.30)和每荚粒数(0.21)与产量的相关系数不大,而百粒重(0.07)对产量的相关系数最小。聚类分析的结果表明,以上114个小豆品种可划分为中国北部1、中国北部2、中部、南部4个大类。显示了北部品种之间有较大的遗传差异。  相似文献   

4.
甜高粱主要农艺性状相关性及遗传多样性初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广东湛江地区种植了50份国内外甜高粱种质资源,测定其生育期、单株鲜重、株高、茎粗、锤度5个主要数量农艺性状,并进行了差异显著性、相关性、遗传多样性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品种间除生育期外,株高、茎粗、单株鲜重和锤度均存在极显著的差异;生育期、株高、茎粗和单株鲜重指标两两之间均存在显著的相关性,而锤度与其它4个主要性状没有显著的相关性;甜高粱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变异系数幅度为0.1039%~0.2931%;各性状遗传多样性指数均较大;50份甜高粱资源可分为4个类群,其中Ⅰ类群5个数量农艺性状均表现良好,产量为90t/hm2,乙醇产量3360L/hm2,可作为今后开发利用的推荐材料。  相似文献   

5.
黄麻的株高、茎粗及生育期等性状与产量密切相关,因此,研究黄麻主要农艺性状的相关性对黄麻高产优质新品种的选育具有重要意义。试验以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32份黄麻种质为材料,对黄麻株高、茎粗、单株鲜皮重、生物学产量等农艺性状和工艺成熟期等生育期表现进行相关性分析和差异性评价。结果表明:黄麻的株高、茎粗、生育期与生物学产量之间均呈显著正相关;不同黄麻种质各性状的差异性明显,品种间变异系数在8.30%~21.39%之间;综合来看,梅峰6号、梅峰7号、闽麻5号、新选1号、黄麻179和D154等为综合性状优良的品种。研究结果为高产优质黄麻新品种的选育和实现黄麻的丰产稳产栽培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以山东省中熟棉花品种区域试验中常规组和杂交组棉花品种(系)为材料进行生育期、农艺性状、丰产性和抗病性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常规组中CQ1215生育期123d,单株果枝数12.4个,单株结铃数20.10个,籽棉总产居第2位,皮棉总产和霜前皮棉产量均居第l位,分别达4813.5、2175.8和2037.0kg/hm2,增产显著,霜前籽棉产量表现也较好;CQ1216、CQ1212、CQ1207、CQ1214、CQ1213、CQ1217和CQ1209等也表现较好。杂交组中以ZQ1223表现最好,生育期124d,单株果枝数13.2个,单株结铃数25.3个,籽棉总产、霜前籽棉产量、皮棉总产和霜前皮棉产量均居第l位,分别比对照增产11.36%、12.46%、15.05%和12.70%。表现较好的有ZQ1233、ZQ1232、ZQ1222、ZQ1230和ZQ1225等。调查显示,所有参试品种均高抗枯萎病,抗或耐黄萎病。  相似文献   

7.
烤烟品种主要农艺性状的遗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用12个烤烟品种(系),对烤烟主要农艺性状进行了广义遗传力的估算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产量遗传力最高为97.54%,有效叶数遗传力相对较低为74.44%,各性状遗传力的大小依次为产是、叶宽、茎围、株高、节间距、叶长、有效叶数.表型变异系数均大于遗传变异系数.产量的遗传变异系数最大,为17.59%;而叶片的长度、宽度、有效叶数及茎围,都与产量呈正相关,只有节间距与产量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8.
 对哈密地区参试的20个陆地棉品种(系)主要性状进行差异、变异和聚类分析,表明:不同性状存在差异,产量性状差异明显,其中1206、1207、1208皮棉产量较高,其他综合性状也较好。变异分析表明:农艺性状的变异系数差异较大,大小顺序依次为:单株铃数>第一果枝高度>皮棉产量>株高>铃重>第一果枝节位>单株果枝数>子指>生育期;纤维品质性状的变异系数均较小,大小顺序依次为:断裂比强度>马克隆值>2.5%跨长>纤维伸长率>长度整齐度指数。聚类分析结果表明:20个陆地棉品系聚为A、B两个类群,A类群为产量中等偏下、品质中等偏上品种(系)的代表群;B类为产量较高、纤维品质较差品种(系)的代表群。  相似文献   

9.
本文报导1985/1986/和1986/1987年进行的9个产量试验的结果,目的在于了解低雨量的地中海地区大麦的高产性状.对能代表有用性状间差异的37个二棱基因型和35个六棱基因型在三个不同环境,即叙利亚北部(期望雨量212-328毫米)、英国剑桥(干旱和灌溉)的试验中进行了比较.测量了产量、产量成分以及其它形态的和发育的性状,并计算了相关.二校组基因型和六棱组基因型的籽粒产量在除剑桥灌溉试验中,六棱基因型产量最高.除了已知二棱基因型和六棱基因型间在穗数和穗粒数有差异外,籽粒产量和测量性状之间的单相关指出.在干旱环境里二棱大麦和六棱大麦高产的主要性状是匍匐的生长习性、生长势强、灌浆期短、地面覆盖良好、抽穗早、单位面积穗数多、粒大。在二棱基因型里,矮杆和灌浆期短也是重要的.而在六棱基因型里,高杆、麦草产量高.穗粒数多和长穗(花序梗)是重要的。这些性状与干旱敏感指数和通过产量潜力以及抽穗期调正的产量之间的相关证实了单相关的结论.讨论了有关性状的生理基础以及在育种上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保存在长期库、冰柜和干燥器中的种质,其田间出苗率、主要农艺性状和含油量如何变化,调查了三种贮藏方式下的53份油菜。结果表明储藏11~14年之间的种质田间出苗率平均值都高于储藏19~25年之间的种质,长期库和冰柜中保存的种子出苗率高于干燥器中保存的,表明干燥器不利于种子的长期保存。在长期库、冰柜和干燥器三种保存方式下,11个农艺性状的平均值一致表现为长期库优于冰柜,更优于干燥器;其中全株角果数、单株产量、单株重和分枝高度在三种保存方式下变异较大,变异系数在20%以上;角果宽度和含油量变异较小,变异系数在9%以下,说明不同保存方式不但影响种子活力和田间出苗率,还影响农艺性状。相关分析表明,因保存方式不同,出苗率表现不一致,与之相关的农艺性状也不同;在不同的储藏年限间,出苗率与株高、一次分枝数、全株角果数、主序角果数、单株产量均呈显著正相关。干燥器中保存的种质,因为活力丧失严重,整体出苗率较低,很难判断出苗率与农艺性状间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1.
为解决衡阳烟区育苗时温度过低影响烟苗后期生长的问题,进行了育苗池的增温育苗试验,对育苗池温度变化、烟苗生长状况和移栽后的大田农艺性状及产量产值等经济性状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增温育苗可以有效提高育苗池水体温度(3~8℃)和育苗盘温度(1~5℃),提高壮苗率;增温培育的烟苗移栽后株高、茎围等都大于不增温培育的烟苗,节距则小于对照,因而叶片数更多,叶面积也要大于对照;产量、产值、上中等烟比例等也明显优于对照。  相似文献   

12.
普洱不同生产区域烤烟品种筛选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符昌武  张如阳  龚理  王伟 《作物研究》2010,24(2):112-115
为普洱地区发展特色优质烟叶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以该地区大面积推广的云烟97、KRK26、NC297和云烟85为参试品种,在4个乡镇(墨江县联珠镇、景东县安定乡、景谷县永平镇、镇沅县勐大镇)对它们的生育期、农艺性状、经济指标(产量、产值、均价和上中等烟比例等)和烟叶品质进行了综合考察。结果显示:在墨江县联珠镇,以NC297综合表现最优;在景东县安定乡,云烟97和云烟85综合表现较优;在景谷县永平镇,NC297和云烟85综合表现较优;在镇沅县勐大镇,云烟85和云烟97综合表现较优。  相似文献   

13.
氮肥前移和源库修饰对烤烟产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烤烟品种K326为材料,研究了氮肥前移和源库修饰(打顶、打叶)处理对烤烟大田各生育期农艺性状与烤后烟叶叶片厚度、经济性状和内在化学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氮肥前移处理烤烟在生育前期生长较为旺盛,后期以源库修饰处理长势较好,整个生长发育过程中以移栽后25 d内完成氮素追肥并进行源库修饰整体表现最佳;氮肥前移对叶片厚度影响不大,源库修饰使中上部叶片干物质积累量增加;同时采取氮肥前移和库源修饰两种处理措施,其产量、产值分别为2356.28 kg/hm2和47125.60元/hm2,烟碱和总氮含量最为适宜,内在化学成分协调性最好。综合考虑,移栽后25 d内全部完成氮素追肥并进行源库修饰的处理措施最适宜当地的烤烟生产,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讨烟草新品种(品系)在湘南植烟区的特征特性,2013年在湖南省常宁市以K326和云烟87为对照,对烤烟新品种0522进行了示范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K326和云烟87相比较,从株叶型、农艺性状、经济性状和烟叶的外观质量等综合因子看,0522是表现最好的品种,其植株高达93.8 cm,茎围达8.13 cm,节距达4.67 cm,有效叶适中,叶片较厚,烘烤特性好,单产较高,达2877.2 kg/hm2,产值最高,达64874.9元/hm2(按照当年收购价),中上等烟比例较大,为92.77%。  相似文献   

15.
以K326为对照,采用小区试验对8个烤烟新品系的农艺性状和经济性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移栽后35 d,供试品系叶片数、株高、茎围、最大叶长与叶宽存在差异。 ZYH-4叶片数最多(13.6片),DZ-4株高最高,茎围除YQ-1和ZYH-4外其他品系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对照品种K326,MT-2、SX-1、ZYH-5叶长和叶宽显著高于K326。(2)移栽后60 d,供试品系主要农艺性状亦存在显著差异。 MT-2叶片数最多(24.3片),除YQ-1与MT-2外其他品系株高显著高于对照K326;WY-1茎围最大(11.16 cm),SX-1的叶长最长(83.8 cm), MT-1叶宽最宽。(3)供试品系产量变幅为1863~3380.85 kg/hm2。产值、产量、均价和上等烟率表现最好的是MT-2。(4)聚类分析表明,MT-2、DZ-3、YQ-1、SX-1、WY-1的综合经济性状显著优于其他品系。  相似文献   

16.
张黎明  肖瑾 《作物研究》2013,(5):434-437
为了选择适应龙山县环境条件的优质烤烟新品种,选用7个烤烟新品种(以当地主栽品种K326为对照)进行随机区组试验,对生育期、农艺性状、生物学性状、抗病性及主要经济性状等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综合性状表现最好的是品种0508,表现较差的是品种HZ07—5—1和MSl01*GK8。  相似文献   

17.
湘南不同烤烟品种生态适应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研究不同烟草品种(品系)在湖南的生态适应性,2011年在衡阳常宁对NC297、NC55、NC102、KRK26、云烟99、云烟97、湘烟3号、C4288、K326(CK)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从株叶型、农艺性状和经济性状等综合因子看,云烟99表现最好,其植株较高达90.8 cm,茎围最大达9.1 cm,节距最大达4.2 cm,有效叶较少,叶片较厚,烘烤特性好,单产较高达2867.55 kg/hm2,产值最高达53062.5元/hm2(按照当年收购价),中上等烟比例较高为90.1%;其次是云烟97、KRK26和湘烟3号;表现较差的品种是NC55和NC102,植株矮,节距短,叶片薄,下部叶烘烤素质差,经济性状差.  相似文献   

18.
在凤凰县千工坪烟区,以K 326为试验材料,研究了移栽期对烤烟病害程度、农艺性状、经济性状及上部烟叶可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当推迟移栽烤烟,可显著降低上部烟叶赤星病与病毒病危害,减少上部烟叶的病斑,增加烟株株高、有效留叶数、烟叶长度与宽度,提高烟叶产量。与4月22日移栽相比,5月11日移栽的烟叶产量、产值、均价及上等烟比例分别增加489 kg/hm2,9 702元/hm2,1.4元/kg和16.7%。在湘西凤凰县或气象条件类似的植烟区,适当推迟烤烟移栽,可显著降低上部烟叶的比例,上部烟叶开片情况显著改善,提高了上部烟叶的可用性,并显著增加了产值与上等烟比例。  相似文献   

19.
符昌武  杨明  张如阳  龚理  王伟 《作物研究》2010,24(3):178-180,183
为筛选出普洱地区适宜性较强的烤烟品种,发展特色优质烟叶,2009年于普洱市景东县烤烟产区比较了KRK 26,KRK 22,KRK 23,T 27四个烤烟新品种的生育期、农艺性状、经济性状(产量、产值和上等烟比例)、抗逆性和烟叶品质的差异性。结果显示:KRK 26大田生育期最短,具有较强的耐肥性和耐熟性,烟叶外观质量较好,产量可达1 772.50 kg/hm2,产值可达25 808.18元/hm2,上等烟比例可达52.46%,均表现最好。各参试品种均对黑胫病、青枯病、角斑病、根结线虫病、CM V、PVY表现出抗性,除此之外,KRK 26还对TM V表现出抗性。因此,KRK 26在当地具有较强的推广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