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探寻高效、实用、操作简便的嫁接方法,建立科学、有效的嫁接育苗技术体系,以实现辛夷的集约化栽培,进行了辛夷嫁接技术研究。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嫁接方法对辛夷成活率影响极为明显,在试验的劈接、舌接、单芽腹接、枝腹接、芽片腹接5种嫁接方法中,单芽腹接成活率(95.5%)最高,劈接成活率(81.7%)次之,舌接成活率(1.5%)最差。在北川地区,不同的嫁接时间对辛夷成活率影响极为明显,在辛夷休眠期间的所有月份中,9月份嫁接成活率最高达到96.5%;其次为10月和2月,嫁接成活率分别为91.3%和85.4%。接穗类型不同,成活率也不同。单芽腹接用中部饱满芽成活率最高(97.1%);枝腹接用枝条顶芽段成活率(81.6%)最高;劈接用中部饱满芽段成活率(87.1%)最高;在各种嫁接方法中,枝条下部弱芽段均不适合作为接穗。辛夷嫁接3年后开始挂花,5年后可以形成产量,并且树体得到明显矮化,花朵最多可达66朵,鲜重最高可达354.8 g/株,比实生苗投产期至少提高10年以上。  相似文献   

2.
探寻高效、实用、操作简便的嫁接方法,建立科学、有效的嫁接育苗技术体系,以实现辛夷的集约化栽培,进行了辛夷嫁接技术研究.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嫁接方法对辛夷成活率影响极为明显,在试验的劈接、舌接、单芽腹接、枝腹接、芽片腹接5种嫁接方法中,单芽腹接成活率(95.5%)最高,劈接成活率(81.7%)次之,舌接成活率(1.5%)最差.在北川地区,不同的嫁接时间对辛夷成活率影响极为明显,在辛夷休眠期间的所有月份中,9月份嫁接成活率最高达到96.5%;其次为10月和2月,嫁接成活率分别为91.3%和85.4%.接穗类型不同,成活率也不同.单芽腹接用中部饱满芽成活率最高(97.1%);枝腹接用枝条顶芽段成活率(81.6%)最高;劈接用中部饱满芽段成活率(87.1%)最高;在各种嫁接方法中,枝条下部弱芽段均不适合作为接穗.辛夷嫁接3年后开始挂花,5年后可以形成产量,并且树体得到明显矮化,花朵最多可达66朵,鲜重最高可达354.8g/株,比实生苗投产期至少提高10年以上.  相似文献   

3.
目前,劈接法是种植甜瓜的瓜农普遍采用的嫁接方法。劈接法目前又有了新的改良,大大提高了甜瓜的嫁接成活率。当前正值拱棚早春甜瓜嫁接育苗之时,现把劈接新法推荐给广大瓜农朋友,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通过使用切接、劈接、腹接、皮下接、T型芽接、嵌芽接6种不同的嫁接方法,观察嫁接后的成活率与植株的生长状况,研究6种不同嫁接方法对珙桐成活率及成活后生长状况的影响。结果表明,成活率由高到低的嫁接方法依次为嵌芽接、切接、劈接、T型芽接、皮下接、腹接;生长状况由好到差依次为切接、劈接、皮下接、腹接、嵌芽接、T型芽接。  相似文献   

5.
黄秋萍 《农技服务》2009,26(11):94-94
枣树是我国经济林一大优势树种,但生产中嫁接育苗成活率低。进行了枣树"插皮+气囊"、插皮接和劈接3种嫁接育苗方式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插皮+气囊"嫁接育苗法最适宜在生产中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6.
葡萄绿枝劈接育苗,是利用抗性强的砧木,在春夏生长季中,以优良品种绿枝作接穗和砧木进行劈接培育葡萄苗的一种方法。绿枝劈接育苗具有操作简单、取材容易、接口牢固、嫁接时间长的优点,而且成活率可达90%左右。  相似文献   

7.
酸枣仁繁殖及嫁接育苗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酸枣仁育苗播种出苗率达95%以上,比酸枣核层积处理播种出苗率提高19个百分点,当年地径全部达到嫁接粗度。第二年采用正交设计,分不同的嫁接时期、接穗处理、嫁接方法对嫁接育苗技术进行研究,结果表明:4月份用蜡封接穗进行劈接效果最佳,成活率高达97.2%,平均苗高156cm,地径1.45cm。  相似文献   

8.
孙涛 《北京农业》2004,(5):24-25
果树育苗和更换新品种时,通常采用劈接、切接和各种芽接,很少采用皮下枝接.然而,在风沙大、少雨、气候干燥的2003年春季,我们在甘肃省庆阳林校果园内,采用了不同的嫁接方法,对10多年生的苹果树进行高接换头,一年生的山杏、酸枣树进行嫁接换种,调查结果,切接劈接成活率65%,梭形芽接成活率67%,皮下枝接成活率95%,表明在不良环境条件下皮下枝接成活率最高,现将其优点和嫁接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通过4种枝接方式进行试验发现,采用皮下枝接的方式,嫁接成活率达74.14%,分别比靠接、劈接、双舌接方式嫁接成活高39.42%、46.14%和48.36%.可以作为我省温室春季核桃嫁接育苗的适宜方式.  相似文献   

10.
<正>枣树是嫁接成活率相对较低的树种,笔者对嫁接措施稍作改进,使劈接的成活率达到95%以上。1.选取接穗。3月上旬前后枣树临萌芽前,在嫁接品种树上选一年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嫁接方法与生长调节剂协同作用对白玉芒嫁接成活率的影响,为白玉芒种苗的繁育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以海南本地芒一年生苗木作砧木,白玉芒一年生枝条作接穗,通过不同浓度的生长调节剂ABT(2505、001、000 mg/L)I、BA(501、002、00 mg/L)处理白玉芒的接穗,分别运用补片芽接和劈接两种嫁接方法进行嫁接处理。[结果]在多种处理中,以ABT 500 mg/L劈接处理的嫁接成活率最高,达73.3%;以ABT 1 000 mg/L的芽接处理效果较好,达60.0%;以IBA 100 mg/L劈接处理的嫁接成活率较好。[结论]上述生长调节剂与补片芽接和劈接两种嫁接方法组合的3种处理均与清水对照下相应方法的嫁接成活率差异显著,且方法操作简便易行,可在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中华金叶榆寒地高接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丰富北方寒地优良彩叶品种,在哈尔滨地区进行了中华金叶榆硬枝嫁接方法(切接、劈接、插皮接、腹接和舌接)、保湿措施(涂保湿剂、套袋、石蜡封闭和地膜缠封)和嫁接时期(先接后栽、砧木定植1个月后嫁接和定植后次年嫁接)的引种(引自河北省)嫁接试验。结果表明,硬枝嫁接方法中,插皮接的效果最好,接穗成活率达96.7%,该种嫁接方法可在育苗生产中应用;从成本和嫁接成活率方面考虑,硬枝接穗保湿措施应采用接穗涂刷FY-1保湿剂的方法;从砧木栽植与嫁接的前后顺序上看,以栽后第2年嫁接效果最好,生产上应以第1年栽砧第2年嫁接为主。  相似文献   

13.
对影响果树春季枝接成活率的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砧穗形成层对齐程度和接后接穗养分消耗是两个重要的影响因素;主要枝接方法按砧穗形成层接触面积从大到小为插皮舌接、双切接、三刀切接、双舌接、切接、劈接,根据砧木的粗细和嫁接成活的难易选择适宜的嫁接方法;枝接时砧穗形成层的活跃状态、枝接前后的气候状况两大因素对枝接成活率影响很大.将砧木增温催芽提前枝接是较好解决砧木形成层活跃、接穗休眠的新思路;用植物物候期把握最佳枝接时间简单、准确;枝接前的天气状况对成活率的影响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14.
以糠椴、蒙椴、紫椴为砧木,采用插皮接、切接、劈接、带木质部芽接和T字型芽接五种方法嫁接金叶椴树(大叶美洲椴、锥形银椴),得出:三种砧木与大叶美洲椴、锥形银椴的亲和力都很强,平均嫁接成活率在85%以上;五种嫁接方法除了劈接成活率较低,其它方法均在85%以上。且插皮接、切接、带木质部芽接、T字形芽接间的嫁接成活率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5.
无患子是良好的城市绿化树种。本文总结了无患子育苗技术,并从造林地选择与整地、造林、幼林抚育、病虫害防治等方面总结了无患子的造林技术,以期为提高无患子造林效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陈云斐 《安徽农业科学》2013,(27):11030-11031
[目的]开发耐盐碱型杨梅树种,解决沿海防护林经济树种的稀缺问题。[方法]以蜡杨梅为砧木,分别采用劈接法和切接法对东魁杨梅进行原生地嫁接试验。[结果]劈接法和切接法的成活率分别为74.59%和82.78%;对于嫁接枝的生长,切接法比劈接法生长稍快,但差异不显著;而对于嫁接枝冠幅的增长,切接法的冠幅增长比劈接法慢。[结论]用蜡杨梅作砧木嫁接东魁杨梅适宜于盐碱地种植,劈接法和切接法2种嫁接法均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油茶生产的战略目标是速生、丰产、优质。要达到这一目标,应选择良种良法。目前主要措施是利用选择的优良品系进行无性技术繁殖,而油茶芽苗砧嫁接技术是无性繁殖技术的主要技术。芽苗砧嫁接育苗就是用沙床上培育出来的油茶芽苗切成几段作为砧木,然后用单面刀片把穗条从叶柄下方两侧削成双斜面楔形,双斜切面交汇于正中间髓心。再把从砧木正中间直切开,将接穗对齐插入砧木,用铝箔捏紧嫁接口,以接穗不脱落为准。嫁接口抱紧后,立即把嫁接苗入袋排放到苗床上进行消毒与封闭。使芽苗砧嫁接育苗成活率达85%以上。  相似文献   

18.
嫁接是蔬菜中常见的作物繁殖技术。在解决设施生产中的连作障碍、盐害、土传病害等起重要作用,并对产量和风味都有影响。本实验通过番茄作为接穗,对砧木枸杞进行嫁接,对比各嫁接方式(劈接、靠接和贴接)差异并研究其对番茄果实的生理特性及风味品质的影响。结果显示用贴接成活率最高,达到75%。同时,嫁接苗结出的果实在外形和口感方面与实生苗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缩节胺对无患子的矮化效果。[方法]应用不同浓度的缩节胺对无患子进行喷洒试验,通过测定其株高、节间距、出土茎粗、叶面长、叶面宽、单叶面积及叶绿素含量等生长指标,探索不同浓度的缩节胺对无患子矮化效果。[结果]浓度为2 g/L的缩节胺喷施处理对无患子株高的矮化,茎粗的增加,节间距的缩短,单叶面积的减小及叶绿素含量的增加有明显的作用,能有效地控制植株纵横生长,达到植株矮化的效果。[结论]2 g/L缩节胺为无患子矮化的最适浓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本文探究了重庆低山丘陵地区不同生境无患子生长、光合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为西南地区无患子苗木培育及集约种植提供参考。方法在无患子旺盛生长的夏季测定低山、高丘和低丘立地无患子的生长指标、光合响应曲线及日变化特征,并采用通径分析方式分析各环境因子对无患子净光合速率(Pn)的直接和间接影响。结果(1)3种生境无患子Pn与蒸腾速率(Tr)日变化均呈双峰曲线变化,存在明显的“午休”。低丘无患子日均Pn和Tr均最小,高丘与低山日均Pn相差不大;光能利用效率(LUE)与水分利用效率(WUE)日均值大小为低丘 > 高丘 > 低山。(2)低山、高丘和低丘的无患子株高较移栽前分别增长1.16、1.39和0.63倍,地径增加2.41、1.97和0.75倍;叶片干质量大小为低山 > 高丘 > 低丘;根、茎总干质量大小为高丘 > 低山 > 低丘。(3)光合有效辐射(PAR)、大气CO2浓度(Ca)、温度(Ta)和湿度(RH)等各环境因子决策系数由大到小分别为低山:RPAR2 > RTa2 > RCa2 > RRH2,高丘:RPAR2 > RTa2 > RCa2 > RRH2,低丘:RPAR2 > RCa2 > RRH2 > RTa2。(4)叶绿素a、b含量由大到小为低丘 > 高丘 > 低山;类胡萝卜素含量大小为低山 > 高丘 > 低丘。(5)拟合光合响应曲线得出无患子最大净光合速率(Pnmax)大小为低山 > 高丘 > 低丘;叶片表观量子效率(AQY)低山最小,高、低丘陵间无显著差异。结论无患子在低山立地条件下能长期获取比高丘、低丘更强的光照,长期适应使其对弱光利用能力低于另两个立地。3种立地中,PAR皆为Pn的主要驱动因子,低山和高丘立地中RH为Pn最大限制因素;低丘立地Pn主要限制因子为Ta,其夏季高温限制了无患子的光合潜能,导致其日均Pn在3种立地中最小,植株生长最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