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一、挖掘特色,走"人有我优,人优我异"之路近年来,随着多地的名牌战略实施向农副产品领域的延伸,不少农副产品已经注重使用品牌、商标。品牌化的农副产品越来越多,比如鲜肉、活鱼、螃蟹、鸡蛋等都用上了商标,而且从强调品牌、商标的识别功能和促销功能,向  相似文献   

2.
<正>打造品牌不是企业严品的"专利",农产品也要学会树立品牌。近年来,随着农业结构调整及农副产品市场化速度加快,具有地区性品质和特色的农副产品数量逐渐增多。由于受传统农业经营观念的影响,不少农民普遍存在"重种植轻市场"的思想,品牌意识不强,虽  相似文献   

3.
郭跃,他创办了江苏省太仓绿润农副产品有限公司和仓润蔬菜专业合作社,通过农产品标准化生产、销售,提升农产品质量和效益,年销售额近亿元,为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做出榜样。近年他荣获"首届全国百佳优秀农产品经纪人"、"全国科普惠农兴村带头人"等称号。打响品牌2007年,郭跃在太仓陆渡镇现代设施农业园区成立绿润农副产品有  相似文献   

4.
在经济全球化快速发展的推动下,我国农业也面临着严峻的国际市场竞争。在经济水平整体处于弱势的背景下,应着力开发多元文化、绿色生态的旅游资源,以突显地方特色来做为竞争的着力点。安徽省农产品品牌建设相对滞后,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简要概述了安徽省旅游产业发展现状,分析了农副产品向绿色生态旅游农产品品牌转化方法,并探讨品牌推广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宜兴市农副产品品牌创建工作取得较大成绩。农民的商品意识和市场竞争意识不断得到提高,一些富裕起来的农民已经看到拥有注册商标的诸多益处和品牌产品带来的效益,出现了农副业公司、农产品加工企业和农民专业户要求使用注册商标的良好现象。截止2002年底,宜兴市拥有农副产品注册商标20件。农副产品品牌的创建和发展,可加快全市农副产品的商品化进程,同时也增强农副产品市场组织化程度,提高农副产品科技含量和市场竞争力,促进农村经济增长,为农业产业结构的进一步调整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立足资源禀赋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通过分析新疆农副产品加工业现状,研究发现其发展进程中仍存在技术创新水平低、产业布局不合理、产业集中度低、规模带动力差等问题,对此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建议:改进传统加工技术,全面提升农副产品企业生产创新能力;优化产业结构,增强产业的集聚程度;减损增效,整合资源配置,大力扶持大型龙头企业,发挥带动作用;着眼于品牌建设,实施农副产品加工业市场品牌竞争力提升工程。为新疆农产品加工业快速、稳定的发展,提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如何把农民有效地组织起来,共同走向市场,应对市场经济,在市场经济大潮中锻炼自己,提升自己,树立新型农民形象?如何把农副产品尽可能地推向市场,提高农副产品的附加值,使农民尽快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增收致富?如何让农民把自己的农副产品形成特色,成为品牌产品,在市场经济中立住脚跟,占有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8.
以李子柒团队的短视频推广为例,在传播学的"5W模式"下简要分析了李子柒视频传播与推广的特征,在此基础上从传播学视阈分析中国农产品视频推广存在的问题。结果表明,当前中国农产品的视频推广中存在乡村文化陌生、农产品品牌化建设不足和视频推广内容良莠不齐等问题,改善这些问题需要采取积累农业文化消费资本以降低"文化陌生",坚持"内容为王"以加强品牌建设,充分利用新媒体矩阵并建立专业化团队等措施。  相似文献   

9.
<正>如今绿色农副产品作为日常食用的一个高端产品开始在城市中崛起,各类真正的绿色农副产品和形形色色的假冒绿色农副产品都在大打"绿色牌"。绿色农副产品的竞争形势骤然激烈起来,  相似文献   

10.
品牌名称具有很强的文化内涵。在品牌翻译的过程中,要迎合民族审美情趣、本土文化等因素,坚持"简洁、忠实、等效"等原则,采用多种翻译方法避免文化冲击,使品牌得到顺利和有效的推广。  相似文献   

11.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5,(7):155-156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的实施和保护,是涉及"三农"问题的一项特殊的农业知识产权保护,是关系到农民切身利益的生命线。通过对江西省地标性农产品品牌发展现状的调查,了解泰和乌鸡品牌发展前景,发现泰和乌鸡在品牌推广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并提出基于农产品标志视角下泰和乌鸡品牌推广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为了鼓励农民工返乡留乡创业就业、振兴乡村经济、助力中部崛起,采用问卷调查法调查研究返乡农民工创业过程中品牌推广状况。结果显示,返乡农民工创业过程中品牌推广存在企业自身的问题、创业政策宣传力度不够、返乡创业企业品牌意识薄弱等问题,应通过加强返乡农民工培训、增强品牌推广意识、整合企业的营销推广模式、重视打造品牌的营销网络、积极实施"农产品质量认证"、借助新媒体平台、抓住大数据机遇等措施着力解决,提高返乡农民工创业成功率。  相似文献   

13.
脱贫地区农副产品“走出去”实质是产品顺利从生产端到达消费端,并适应市场经济运行形成长效可持续作用机制。脱贫地区农副产品供应端开展经营活动涉及生产、销售、营销、运输等多环节,综合反映在拓销售和控成本两方面。“脱贫地区农副产品”概念上决定了它具备政策优势,但其面临的区域市场“门槛”、品牌建设短板、物流等配套设施欠缺直接反映出成本管理与销售拓展困难。而“互联网+”时代发展、区域一体化等为其打破企业规模限制、塑造区域品牌,优化营销创造了机会。围绕“拓展”和“控制”两个关键词,依托政策导向扩大产业规模优势,利用“互联网+”大环境打造农副产品品牌,充分利用区域经济打破交通限制等成为打通流通环节的可突破点。  相似文献   

14.
2011年,达坂城区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对全区3乡1镇和柴管会的农副产品绿色品牌发展情况进行了调研。通过与柴管会、各乡镇村及农民专业合作社进行交流、座谈,并走访农产品加工企业,对达坂城区农副产品绿色品牌发展情况有了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1基本情况1.1发展绿色品牌产业的比较优势1.1.1生态优势达坂城区属典型的中温带大陆性气候,水、土、光、热资源较为丰富,光照充足,年平均日照长达3000~3200小时,水源主要来源于博格达山的  相似文献   

15.
<正>2017年2月17日,湖南首届十大农业品牌新闻发布会在长沙举行。这是湖南省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农业转型升级的重要行动,也是落实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的"建设以精细农业为特色的优质农副产品供应基地"的具体措施。近年来,湖南省品牌农业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培育了一批叫得响的农业品牌,全省获得认证的有机农产品136个、绿色食品1113个、地理标志登记43个。  相似文献   

16.
《农村新技术》2010,(2):5-5
打造品牌不是企业产品的“专利”,农产品也要学会树立品牌。近年来,随着农业结构调整及农副产品市场化速度加快,具有地区性品质和特色的农副产品数量逐渐增多。由于受传统农业经营观念的影响,不少农民普遍存在“重种植轻市场”的思想,品牌意识不强,虽然拥有品质优良的农副产品,但其市场知名度和竞争力低,导致经济效益不佳,挫伤了生产积极性。  相似文献   

17.
<正>一、宁夏农垦发展电子商务的主要成效2013年10月,宁夏农垦与淘宝网合作,依托淘宝特色中国—宁夏馆,率先在宁夏地区开展农产品电子商务工作,为宁夏农垦及宁夏本地农副产品的品牌推广、市场拓展、品牌提升发挥了重要作用。2014年,宁夏电子商务的增速高达71%增递。(一)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2014年下半年,宁夏农垦电子商务销售总额1.5亿元,其中,枸杞销售额1亿元,占全自治区枸杞电商渠道销售额的  相似文献   

18.
<正> 农业部农药检定所在京推广该所自行研制开发的蔬菜中农药残毒快速检测仪和使用方法。目前农副产品中农药残留严重超标。药检所近期在北京某大型农副产品批发市场的抽检结果是105个样品中,有8个样品存在农药残留严重超标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从自给自足的农业生产模式,到剩余农副产品走向市场,再由一般的农副产品变成市场上畅销的驰名品牌,山东省莱阳市的农业产业化发展之路实现?——  相似文献   

20.
小小的面条是人们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食品。然而,重庆万盛的“堡堂面”却在短时间之内完成了从地方特产成为品牌农副产品的蜕变,这正是“包装”的奇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