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正>史氏鲟分类学上属于鲟科、鲟属,是我国目前新兴的优质淡水养殖品种。前几年,我国养殖史氏鲟商品鱼所需的苗种都由捕自天然水体的亲鱼繁殖培育而成,而史氏鲟在天然水域性成熟较晚,人为的在野外大量捕捞史氏鲟亲鱼,对史氏鲟的自然资源破坏严重。为了改变这一现状,以人工养殖的亲鱼作为史氏鲟繁殖用鱼是解决养殖史氏鲟所需鱼种的好方法。临沂市从2000年开始养殖史氏鲟商品鱼,随着养殖的后备亲鱼逐渐成熟,  相似文献   

2.
<正>史氏鲟分类学上属于鲟科、鲟属,是我国目前新兴的优质淡水养殖品种。前几年,我国养殖史氏鲟商品鱼所需的苗种都由捕自天然水体的亲鱼繁殖培育而成,而史氏鲟在天然水域性成熟较晚,人为的在野外大量捕捞史氏鲟亲鱼,对史氏鲟的自然资源破坏严重。为了改变这一现状,以人工养殖的  相似文献   

3.
<正>以往我国养殖史氏鲟商品鱼所需的苗种,都由捕自天然水体的亲鱼繁殖培育而成,而史氏鲟在天然水域性成熟较晚,人为地在野外大量捕捞史氏鲟亲鱼,对史氏鲟的自然资源破坏严重。为了改变这一现状,以人工养殖的亲鱼作为史氏鲟苗种繁育,是解决养殖史氏鲟所需鱼种的好方法,同时,福建省史氏鲟鱼苗繁殖技术的突破,也为福建省鲟鱼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可靠、优质的本土史氏鲟鱼苗。一、材料与方法1.场地条件福建龙鳇鲟业有限公司养殖基地,位于周宁  相似文献   

4.
2005年5月下旬到6月上旬,在黑龙江省特产鱼类研究所鲟鳇鱼试验基地对10尾性成熟雌性史氏鲟进行活体手术取卵试验,10尾雌性史氏鲟体重在45.5~10kg之间,10尾雌性史氏鲟亲鱼经人工催产均顺利产卵,亲鱼均采用手术取卵,手术后的雌性史氏鲟亲鱼养殖3个月成活6尾,亲鱼成活率为60%。手术取卵亲鱼的取卵率在95%以上,所取卵的受精率在90%左右。  相似文献   

5.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多家科研院所进行了大量关于斑蠖亲鱼池塘吗化,生态,性腺发育,亲鱼促熟等方面的研究,试图在池塘养殖条件下获得性腺发育成熟的亲鱼,以达到人工繁殖及规模养殖的目的,但一直没有成功,本研究从斑蠖亲鱼的营养需求出发,研制并筛选满足斑蠖亲鱼性腺发育需求的人工配合饲料进行亲鱼强化培育,获得成功,培育的雌鱼50%,雄鱼90%性腺发育成熟并符合人工催产要求,现将试验结果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6.
二、人工繁殖1.亲鱼来源目前,用于人工繁殖的史氏鲟亲鱼都是来源于黑龙江干流中下游的抚远江段,在其繁殖季节的5~6月份,从三层流刺网的渔获物中选购。选购时,视亲鱼性腺的发育程度、伤势情况、水温情况予以取舍,适合催产的亲鱼,立即在江边拴养催产或经短途运输,到达人工繁殖场所再进行催产,对于鱼体伤势严重、性腺发育不好等不能马上用于催产的亲鱼,一般不予选用。2.亲鱼的鉴选史氏鲟的雌雄个体,在外形上一般差别不大,但生殖季节接近产卵的雌鱼,一般鱼体消瘦、吻部尖突、尾部较细、骨板不锋利、体表粘液多、腹部柔软、腹壁较薄,雄鱼…  相似文献   

7.
<正>史氏鲟是优质淡水养殖品种,人工养殖的亲鱼作为史氏鲟苗种的繁育,是解决养殖史氏鲟所需鱼种的好方法,同时,福建史氏鲟鱼苗繁殖技术的突破,为福建省的鲟鱼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可靠的优质本土史氏鲟鱼苗。现将福建龙鳇鲟业有限公司的史氏鲟鱼苗繁殖技术介绍如下。1场地条件福建龙鳇鲟业有限公司养殖基地所在地,位于周宁县钟山桥水库,该水库属于芹山梯级电站水库  相似文献   

8.
一、鲟鱼养殖技术概述从技术角度讲,开发鲟鱼,进行大规模的人工养殖软皈鱼、甲鱼等容易得多。如可用廉价饲料,饲料转化率高,养殖成本低,而且鲟鱼养殖的附加值很大。写鱼适应性强,抗病力强,是一个优良饲养种类。十队工繁殖据报道,目前世界各国已进行人工繁殖研究的种类主要有小体鲟、闪光鲟、高首势、中吻势、俄罗斯鳄、中华势、欧洲鲟、史氏鲟、达氏鳇及十多个杂交种。选择优良的亲鱼是人工繁殖的关键。不论在天然水域捕捞,还是人工培育,都要求亲鱼的性腺发育达到第w期。如亲鱼未完全成熟,可用网箱或池塘暂养,或结合注射催产剂…  相似文献   

9.
斑■ (Mystus guttatus)俗称■鱼,隶属鲶形目、■科、■属,是我国珠江水系名贵的野生经济鱼类,由于其肉嫩味美,又称“淡水之王”。斑体型较大,常见个体 4~ 5千克,生长快,对环境适应能力强,疾病少、价格贵,是最具研究和开发价值的优良品种之一。 20世纪 90年代以来,国内多家科研院所进行了大量关于斑亲鱼池塘驯化、生态、性腺发育、亲鱼促熟等方面的研究,试图在池塘养殖条件下获得性腺发育成熟的亲鱼,以达到人工繁殖及规模养殖的目的,但一直没有成功。本研究从斑亲鱼的营养需求出发,研制并筛选满足斑亲鱼性腺发育需…  相似文献   

10.
史氏鲟和达氏鳇养殖亲鱼群体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牛翠娟  胡红霞  罗静  李陈 《水产学报》2010,34(12):1795-1799
利用线粒体控制区序列片段(史氏鲟,425bp,达氏鳇,434bp)分析检测了两个养殖场留做后备亲鱼的史氏鲟和达氏鳇的遗传多样性。在所检测的养殖史氏鲟后备亲鱼4个年龄群体共34个体中,发现5个单倍型,共有11个多态位点,占碱基总数的2.6%,无简约信息位点。不同单倍型之间有1~10个变异位点,占碱基总数的0.2%~2.4%。各单倍型之间的遗传距离为0.002~0.024。单倍型多样性Hd=0.768,平均核苷酸差异数k=4.367,核苷酸多样性Pi=0.011。而分别来自2个养殖场的2个达氏鳇养殖群体都是1个群体仅1个单倍型,2个单倍型之间仅有2个碱基差异,遗传距离为0.005,遗传变异极度缺乏。结果提示在利用史氏鲟和达氏鳇后备亲鱼进行繁殖育苗时要充分注意近交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徐乐宗 《齐鲁渔业》2003,20(9):45-48
1 亲鱼的收集与暂养 史氏鲟的亲鱼是每年5~7月份在黑龙江干流上溯产卵时被捕获的,捕获的亲鱼性腺大多发育到Ⅳ期。亲鱼重量以雌鱼10~40kg,雄鱼7~30kg为宜。 捕捞工具多采用3层刺网,较小的个体受伤轻,较大的个体受伤较重,给人工繁殖带来一定影响。选择亲鱼时,对其受伤程度要进行鉴定,受伤严重的不能用。对受伤但又可作亲鱼用的,要进行药物处理,主要是消炎,以保证亲鱼的催产效果。  相似文献   

12.
王云山  王金 《内陆水产》2000,25(5):34-35
2史氏鲟的人工繁殖2.1亲鱼来源和选择2.1.1亲鱼来源亲鱼采集于黑龙江中下游 ,采集时间为每年5月中旬至6月下旬。挑选亲鱼体表无伤 ,雌鱼为15~40kg,雄鱼为7kg以上。2.1.2雌雄鉴别史氏鲟性腺成熟的个体雌鱼腹部较大 ,生殖孔红润。雄鱼腹狭小 ,生殖孔较紧不外突 ,轻压腹部有精液流出。2.1.3成熟度鉴定成熟雌鱼体瘦 ,吻长 ,骨板长 ,体表粘液多 ,腹壁薄 ,腹部大 ,柔软有弹性。成熟卵呈椭圆形 ,灰绿色或黑绿色 ,有光泽和弹性 ,卵径多在3.1mm以上 ,动物极端出现的“白顶”或环状极斑清楚。切片观察 ,卵核紧靠…  相似文献   

13.
由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鲟鱼繁育技术工程中心、黑龙江省国营农场总局史氏鲟养殖放流试验站等单位共同承担的国家“十五”科技攻关计划课题 ,“史氏鲟全人工繁殖技术研究” ,近日取得突破性进展。课题组用人工养殖的 7- 8龄亲鱼进行试验 ,经催产、活体取卵手术、人工授精 ,2 0 0 2年 5月 1 2日 ,获得受精卵 ,5月 1 8日孵出 871 4尾健康鱼苗。目前受试亲鱼伤口愈合 ,恢复良好 ;鱼苗平均长至3.4cm ,2 0 0mg/尾。这是史氏鲟首次成功进行全人工繁殖的示例 ,是我国自有鲟鱼全人工繁殖的首次成功 ,也是继 1…  相似文献   

14.
三、暗纹东方鱼屯的人工繁殖1.亲鱼的来源亲鱼的来源主要有两个 :一是产于自然区域的野生亲鱼。每年开春 ,在河鱼屯生殖洄游期间向渔民收购。野生亲鱼性腺成熟度高 ,但价格昂贵 ,且成活率低。二是人工养殖的亲鱼。通过模拟其生态环境 ,促进性腺发育成熟。人工培育亲鱼 ,其最大的优势是可以通过温度、光照、饲料等因子控制鱼体性腺的成熟度 ,延长生殖期 ,且产后亲鱼不易死亡。本所进行人工繁殖时采用了一部分人工培育的亲鱼。2 .亲鱼的选择及其催熟催产野生亲本应选择体表无伤、体质健壮、性腺发育良好的网捕个体。人工培育的亲本应选择性腺…  相似文献   

15.
野生和人工养殖褐牙鲆亲鱼不同组织氨基酸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明野生和人工养殖褐牙鲆亲鱼的繁育性能和卵巢发育之间的关系,采用生物化学方法,将处于Ⅲ~Ⅳ期和Ⅴ期的野生和养殖褐牙鲆亲鱼中肌肉、肝脏及卵巢氨基酸含量分别进行测定,结果表明,(1)褐牙鲆肌肉、肝脏、卵巢3种组织器官中总氨基酸含量大小关系为肌肉>卵巢>肝脏;(2) 发育同期的野生和养殖亲鱼肌肉中大部分氨基酸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并且随着性腺的成熟,野生和养殖亲鱼肌肉中大部分氨基酸较为稳定,其中含量变化显著的必需氨基酸为蛋氨酸、组氨酸(P<0.05);(3) 发育同期的养殖亲鱼肝脏中大部分氨基酸含量高于野生亲鱼,随着性腺发育,野生和养殖亲鱼肝脏中氨基酸含量呈明显上升趋势;(4) 在Ⅴ期卵巢氨基酸组成中,除蛋氨酸、组氨酸含量存在显著差异外,野生和养殖亲鱼卵巢中氨基酸总量及必需氨基酸总量均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同时,随着性腺发育,野生和养殖亲鱼卵巢中氨基酸含量呈明显上升趋势,差异显著的必需氨基酸有精氨酸、蛋氨酸、组氨酸(P<0.05)。  相似文献   

16.
大鳍鳠亲鱼池塘驯养和培育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常规品种成鱼养殖池混养大鳍亲鱼的方法,可将大鳍亲鱼在池塘养殖环境培育至性成熟。池塘培育亲鱼试验成活率分别为100%、78.4%和90.6%。雌亲鱼性腺成熟率为73.3%和70.6%。用混养法培育大鳍亲鱼不需投饵,亲鱼仍然生长良好,日均增重量分别为0.62克和0.57克。  相似文献   

17.
倒刺鲃具有食性广、生长快、病害少、肉味鲜美等特点,是一种优良的新兴养殖品种。近年来,笔者对刺鲃[Barbodes (Spinibarbu)caldwelli)和倒刺鲃[Barbodes (Spinibarbus) denticulatus donticulatus](以下统称倒刺鲃)的亲鱼培育进行探讨,初步摸索到一些经验,现谈点粗浅体会,供参考。 一、亲鱼培育的意义 亲鱼培育是人工繁殖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亲鱼培育得好坏,直接影响到性腺的成熟度、催产率、鱼卵的受精率和孵化率,因此必须十分重视。亲鱼性腺发…  相似文献   

18.
春季是亲鱼性腺发育的重要时期,期间亲鱼培育的首要任务是抓好施肥和投喂,以满足亲鱼性腺发育的营养需求;其次是在催产前15天重点调水、冲水,刺激亲鱼性腺迅速发育,尽快达到成熟,确保其顺利产卵。  相似文献   

19.
在池塘养殖条件下,对6龄斑Hu亲鱼采取依3^#、4^#西研制的亲鱼营养饲料进行产前强化培育试验,获得成功。结果表明:培育的雌鱼50%、雄鱼95%性腺发育成熟并符合人工催产要求。  相似文献   

20.
采用常规品种成鱼养殖池混养大鳍Hu亲鱼的方法,可将大鳍Hu亲鱼在池塘养殖环境培育至性成熟。池塘培育亲鱼试验成活率分别为100%、78.4%和90.6%。雌亲鱼性腺成熟率为73.3%和70.6%。用混养法增减大鳍Hu亲鱼不需投饵新鱼仍然生长良好,日均增重量为0.62克和0.57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