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张大泽 《吉林农业》2014,(21):37-38
玉米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近年来国内的玉米需求量正在不断增加,如果玉米质量及产量难以满足需求,将对粮食安全及经济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要重视优化玉米栽培技术及提高玉米产量,从而保证可以供应充足的玉米。在种植玉米时合理应用栽培技术不但能够提高玉米产量,同时还可以提高玉米的质量。本文结合多年实践工作经验对玉米高产种植栽培技术进行了总结,包括整地与施基肥技术、种子处理及播种技术、病虫害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2.
玉米"一穴多株"种植技术同传统的种植技术相比,增加了玉米的种植面积,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但是要想发挥出该项技术的优势一定要注意做好其他相关工作,也就是合理调配肥水管理。如果不能做好这些工作,不但玉米产量不会增加,还会造成减产。本文结合该项技术的这一特点,对玉米"一穴多株"种植技术的实际应用要点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3.
正在农业领域的生产过程中,玉米作为我国民众重要的粮食作物,在农业生产领域的重要意义是不可否认的。特别是在我国北方地区,玉米的种植与应用是更为广泛的,不但是民众重要的食量,也是家禽的饲料。而且近年来随着农业种植技术的不断发展,玉米需求量、产量、种植量都有所提升,为了更新品种,促进产量进一步提升,对玉米种植现状的讨论及新技术的开发应用至关重要。1我国玉米种植现状1.1对玉米种植的重视程度进一步提升  相似文献   

4.
玉米是全世界总产量最高的粮食作物。玉米在我国的播种面积很大,分布也较广,玉米不但可食用,还可广泛应用于饲料、工业等领域,应用前景十分广泛,但由于玉米的病虫害对玉米的产量影响很大,所以,提高玉米病虫害的防治技术对玉米产量的提高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5.
玉米晚收能在不增加任何生产成本的情况下,通过延长玉米生长期,达到提高玉米产量的目的,便于群众接受和应用。当前,玉米正处于生育中后期,将进入成熟收获期,推广应用玉米晚收技术,正确掌握玉米收获期,延长灌浆时间,是增加千粒重、提高玉米产量和品质,实现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和农业增效的重要环节。1大力宣传玉米晚收的好处,让农民切实  相似文献   

6.
我国做为拥有上千万平方公里的农业大国,玉米不但是主要农作物之一,也是农民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利用科技种植,可以提高玉米的产量,更能优化品种,同时也满足了市场对于玉米的产能的需求。  相似文献   

7.
为探索桂中地区玉米的高产栽培配套技术,2010年在广西来宾市兴宾区开展不同追肥方式和不同播种密度对玉米农艺性状和产量影响的试验。结果表明,2次追肥处理的平均株高、穗位高、产量均比3次追肥处理高;在相同的追肥方式下,在一定播种密度范围内,玉米产量随着播种密度的增加而增加。可见,采用2次追肥的方式,适当增加播种密度,不但能获得高产,而且节省了劳力,是桂中地区玉米较理想的高产栽培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8.
<正>玉米是葫芦岛市主要粮食作物,常年种植面积在200万亩以上。随着现代化经济的发展,玉米作为粮、经、果、饲、能等多种用途作物需求量不断增加,但面积增加的潜力是有限的,作为我市花生茬的重要轮作品种,只有通过技术创新不断地实现玉米单位面积的高产,才能大幅度地增加玉米的总产量。因此,开展玉米高产配套集成技术应用是提高玉米产量,增加经济效益的最佳途径。1选用优质高产品种  相似文献   

9.
玉米的种植和管理对收获效益影响明显,先进的种植技术和管理模式不但能有效的防治病害问题,还能提高玉米的质量和产量。在玉米种植生产中,应运用好先进的种植技术,做好全方位的保障管理,及时发现并解决好影响玉米生产的各种病害,让玉米种植顺利地实现高产目标。  相似文献   

10.
玉米作为我国极为重要的粮食产物,其产量一直备受重视,随着我国科技力量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栽培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中地膜栽培技术受到了普遍的欢迎,不仅能够切实有效地增加玉米作物的产量,更能极大地缩短玉米的成熟时间,保障玉米作物的质量。地膜栽培技术的应用可谓玉米栽培领域的跨阶之举。本文主要分析玉米地膜栽培技术在贵州地区的应用与推广,旨在为今后我国农业发展的道路铺砖垫石,为农业科研工作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1.
玉米螟对农作物危害较大,严重年份产量损失可达20%以上。赤眼蜂防治玉米螟作为一种生物防治技术,具有安全、无毒、无农药残留等特点,能有效提高玉米的产量和品质,改善田园生态环境。文章将赤眼蜂防治玉米螟技术连续应用在长春净月区2年,探索最佳的放蜂时期和适用于长春城区赤眼蜂防治玉米螟技术,可增加玉米产量22.04公斤/亩,增加产值44.08元/亩,防治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2.
正玉米立体间种,能实现玉米种植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大幅度提高。在不同的农业生产地域,玉米种植品种存在较大差异。玉米间种栽培主要是在播种玉米时,按照一定比例将具有相似品质和抗性的玉米种子混合起来进行播种。该技术的应用能有效降低玉米种植成本,实现玉米产量的大幅度提高,能有效增加玉米种植的经济效益。一、玉米间种栽培技术分析我地区具有大面积的玉米作物种植区域。对玉米具有的异花授粉特点进行充分利用,开展间种栽培,促进了多品  相似文献   

13.
每当到了玉米生产季节,总会有不少农民朋友询问不同玉米品种是否能混种的问题。玉米是异花授粉作物,从理论上讲不同玉米品种混种在一起,不需要增加任何投入,技术简单,能有效利用玉米的杂交优势,增加千粒重,提高玉米产量。  相似文献   

14.
一、玉米生产现状 我县在种植业生产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近年来玉米发展呈现出良好的趋势。一方面随着育种技术的发展,新品种的快速应用,一批适合当地的紧凑型玉米品种,使得玉米的产量明显提高。同时,玉米生产栽培技术的应用,如地膜覆盖、大垄双行、玉米套种、宽窄行等技术,对玉米产量的增加起到了促进作用。三是化肥用量的增加、科学施肥技术的推广以及化学除草、种子包衣、药剂拌种、病虫害综合防治等技术的应用,为提高玉米产量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四是特用玉米、三高(高淀粉、高蛋白、高油)玉米生产效益突出,具有很好的发展势头,是今后种植业结构调整的有力措施。  相似文献   

15.
无公害鲜食玉米栽培新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农业生产技术不断提高,农业管理模式也更加科学。玉米作为我国重要的农作物,改良其栽培技术能从整体上提高我国玉米的产量,而推广无公害玉米的栽培技术更有利于促进产品的附加值,增加农户的经济效益,提高农户的积极性。本文详细地分析了无公害鲜食玉米的新型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6.
随着科学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不但增加了农业种植的产量,更使农业种植更加科学合理。套种利用主作物的空间种植另一种作物,或者在其生长发育过程中的空隙阶段进行种植,不但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更增加了单位面积产量。  相似文献   

17.
目前玉米制种多采取覆窄膜(60厘米)一膜两行方式。但对于生育期较长的品种和有效积温低的年份,玉米杂交种不能安全成熟,直接影响了种子的发芽率和产量。采取宽膜(154厘米)一膜三行的方式,不但可使玉米完全成熟,还能提高玉米制种产量。据生产实践总结宽膜条件下玉米制种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18.
提高玉米杂交制种产量,降低生产成本,既有利于增加种子企业直接经济效益,更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因此,研究提高玉米制种产量意义重大,本文从选地、隔离、调节父母本播种期、花期预测及调节、播种、去杂去劣、母本去雄、剪短苞叶、人工辅助授粉、收获等方面阐述了玉米的杂交制种技术,以为玉米制种户提供技术参考为种子企业增加收入。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介绍了玉米简化栽培的技术措施,该项技术能充分发挥机械化作用,简化栽培环节,节约成本,解放生产力,提高玉米产量,增加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0.
现代化农业的发展中,玉米机械化收获得到更为广泛的应用。玉米秸秆还田技术是促进小麦实现高产的新型技术之一,不仅能增加土壤肥力,还能减少农药和化肥的适用成本和使用频率,满足小麦栽培过程中需要的养分需要,对进一步推进农业现代化,促进亩产经济效益有着很好的作用。本文从玉米秸秆还田的优势和不足入手分析,探讨了玉米秸秆还田条件下的小麦栽培注意事项,提出了施肥技术应用要点,对促进玉米秸秆还田取得更好效果,促进提高小麦产量有着较好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