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0 毫秒
1.
向日葵为菊科植物,性温、味甘、无毒。向日葵一身是药,其种子、花盘、茎叶、茎髓、根、花等均可入药,有驱风,平肝,清湿热,散滞气的作用。花祛风,主治头昏、面肿、牙痛。籽主治血痢、脓肿。果壳主治耳鸣。  相似文献   

2.
《新农业》2013,(8):42
山野菜,包括许多森林植物的根、茎、叶、花、果等。近年来,人们对自然生长的,不施用任何农药、化肥的野菜、野花、野果等野生食品十分宠爱。山野菜味道独特,营养价值高且颇具保健功能,山野菜种植前景尤为广阔。此类野菜有蕨菜、马齿苋、山麻、荠菜、苣荬、蒲公英等,野花有榆树的榆钱、槐树的槐花等,野果有银杏、山葡萄等。  相似文献   

3.
隋伟 《新农业》2013,(21):34-35
刺嫩芽(Aralia elata Seem),属多年生落叶小乔木,别名刺龙芽、刺老芽、辽东!木、龙芽木、鹊不踏等。刺嫩芽原产于我国,主要分布在辽宁的宽甸、本溪、桓仁、抚顺、新宾、清原和吉林的柳河、通化、集安、长白、桦甸、梅河以及黑龙江的尚志、五常、海林、伊春、密山等地区。刺嫩芽的嫩芽为食用部分,食用方法多样。可以生食、炒食、酱食、做汤、做馅,或加工成不同风味的小咸菜。它味美香甜,清嫩醇厚,野味浓郁,是著名的上等山野菜,被誉为"山野菜之王"。  相似文献   

4.
团结就是虚怀若谷,宽以待人,友好相处,和衷共济。它要求师生员工具有豁达、宽容、理解、尊重、谦敬礼让的博大情怀,自信、乐观、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处世态度,平等、友爱、互助、合作、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齐心协力,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和谐创业。  相似文献   

5.
生活健康     
《福建农业》2014,(1):70-70
<正>春节期间消食健胃七法一、控食。既然已吃多了,那就该让肠胃休息一段时间,最好饿上一顿。二、进食一些帮助消化的食物。如红萝卜、荸荠、山楂、麦芽煮水喝,或直接喝茶。三、适当揉摩。按顺时针方向,在上腹部近胃脘处进行揉摩,直到胃脘部感觉舒畅。四、及时服一些帮助消化的药物。如酵母片、多酶片、保和丸、健胃消食片、乳酸菌素片、山楂丸、山楂导滞丸等。五、适当走动。可以和家人外出散步、逛街,切忌一吃完饭就躺下。六、喝一些热汤、原汤。这儿的原汤主要是指煮面食时的面汤、饺子汤,而不是肉汤。  相似文献   

6.
山药又名怀山药、白山药、薯蓣、淮山等,为薯蓣科薯蓣属植物。块根肉质细腻,营养丰富,含有多量的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淀粉和糖。它既是味美可口的佳肴,又是药用价值很高的药材。山药具有健脾、固精、补肺、益肾的功能,主治肺虚咳嗽、脾虚腹泻、糖尿病等症,种植前景十分看好。  相似文献   

7.
防风,别名关防风、东防风、旁风等。学名Saposhnikovia divaricata(Turca.)Schis_chk.。为伞型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以根入药。性温,味甘辛。有解表发汗、祛风除湿、止痛等功效。防风是大宗药材,市场用药量大。主产于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山东、内蒙古等地。黑龙江省主产于西部平原,安达、青岗、齐齐哈尔等地。主产于黑龙江的北防风为驰名中外的优质地道药材,久负盛名,商品一向畅销国内外市场。  相似文献   

8.
一、病因。酒糟含有粗蛋白质和粗脂肪等营养物质,具有促进食欲和帮助消化的作用,是良好的猪饲料。但若贮存方法不当,或是置放过久,腐败发霉变酸后用来喂猪,极易引起中毒;未变质的酒糟若调配不当或饲喂过多,也能引起猪中毒。二、症状。骤然大量饲喂酒糟,猪极易发生酒精中毒。酒糟中存在的杂醇油能使酒精的毒性加强,使猪出现急性中毒。病猪呈现狂躁不安、步态不稳、失神、嗜眠、眩晕、黏膜潮红,之后出现麻痹、体温下降、虚脱、卧地不起等症状。若是有机酸(醋酸)急性中毒,病猪呈现食欲不振、腹痛、腹泻、脉搏微弱、呼吸迫促,严重时昏迷。有的重症猪出现皮  相似文献   

9.
甜菜的生长发育,需要氮、磷、钾、钙、镁、锌、铜、铁、钼、锰、钠、硼等多种营养元素。这些营养元素,主要通过甜菜的根、叶组织,从空气、水和土壤中摄取。在甜菜生育过程中,为获得丰产优质块根,需要因地制宜不断施用和补充土壤中的营养元素。常见的无机营养元素中,主要分为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两大类。氨基酸有机肥营养全面、含有30%以上的氨基酸、氮、磷、钾、有机质和50%以上的镁、钙、硅和微量元素。肥料中营养元素的特点是:有机与矿质相结合,缓释与速效为一体,为植物提供了丰富的营养。易于吸收、利用率高,含有氨基酸和各种矿物质元素、金属元素,其中的某些元素与氨基酸形成络合物,有助于各种元素的抗氧化功能,  相似文献   

10.
萝卜为十字花科草本植物,其种子、鲜根、叶均可入药。萝卜性平微寒,具有清热、解毒、散瘀、健胃消食、化痰止咳、顺气利便、生津止渴、补中、安五脏等功能。所含的核黄素及钙、铁、磷等,比梨、橘子、苹果还要高,尤其维生素C含量,比苹果高10倍,比梨高18倍。五华县梅林镇地处县区南部,气候温和、光照充足、雨水充沛,栽培、食用萝卜的历史悠久,非常适合萝卜生长,出产的萝卜产量高、质量好,在市场上广受欢迎。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索免耕覆盖在四川省西昌市主要轮作方式中的技术措施及其对土壤性状和作物产量的影响。[方法]2008年开始在西昌市小庙乡进行水稻-小麦轮作免耕覆盖的长期定位试验,共设置7个处理,选择其中有代表性的3个处理(①翻耕并将秸秆带离本田;③秸秆翻耕入土;⑤免耕秸秆覆盖还田)定期测定土壤养分含量、土壤含水量、土壤温度等,并对各处理水稻产量进行比较。[结果]处理⑤土壤有机质含量分别较处理①、③提高了6.81%和0.93%,土壤全氮含量分别较处理①、③提高了6.66%和2.67%,全磷和全钾含量分别较处理①提高了5.26%和8.34%;处理⑤土壤含水量较高,表土温度较低,水稻产量较高。[结论]免耕覆盖可提高土壤养分含量,调控土壤温度,增加土壤含水量,提高作物产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为干旱、半干旱区农田施用PAM和SAP用量和方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温室盆栽方法,分析聚丙烯酰胺(PAM)、保水剂(SAP)以及复配对作物根区土壤温度和生长过程的影响。[结果]在0~5 cm层深的土壤中添加PAM和SAP,可以改善根系周边土壤温度,与对照相比,土壤温度最大降幅达2~3℃,但对于添加PAM和SAP后15~20 cm层深的土壤,受阳光辐射强度弱、土壤含水率高且水分堵塞土壤空隙的影响,土壤温度比对照的有所提高,而且由于PAM空间锁水比SAP点状锁水效果更好,PAM的恒温作用要强于SAP。在作物生长初期,PAM和SAP对植物水分的补给作用尤为明显,有效增加作物鲜重和地下干物质积累,地上鲜重、地下鲜重与对照相比高出1~3倍,地下干重与对照相比提高1~2倍。[结论]将PAM和SAP应用在利用地下部分的经济作物和地上部分水分含量较高的作物增产效果会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13.
Based on data collected from field experiments, a comprehensive model was built on the Ithink (a registered trademark of iSee Systems) platform to simulate the dynamics of water and nitrogen, and crop performance in the winter wheat-summer maize double cropping system of the North China plain. The model, consisting of seven sub models, i.e. weather generator, phenology, biomass, dry matter partitioning, water balance, nitrogen balance, and nitrogen absorption and partitioning, well reflects water and nitrogen use and their relationship with crop yield under field conditions. A vertical water movement equation is employed in the water balance sub model to account for movement between layers. Crop transpiration and soil evaporation are simulated separately according to potential evaporation, crop cover and a soil water deficit coefficient. Soil evaporation is from the surface layer only while crop transpiration comprises the total amount of water absorbed by the root system from all soil layers. The model considers that nitrogen transformations, transfers and uptake are fulfilled by root systems. Transformation of nitrogen as mineralization, fixation and denitrification are responsive to soil moisture and temperature. Nitrogen movement is simulated with a convection-dispersion equation with nitrate as the soil solute. Nitrogen absorption and partitioning sub model includes the effects of water and nitrogen supply, crop nitrogen demand and nitrogen content in various crop organs. The model can be used to simulate crop yield, water-and nitrogen-use efficiencies and water-nitrogen leaching to specific soil layers in different water and nitrogen management practices.  相似文献   

14.
农田水分与土壤氮素矿化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水肥是影响农业生产的重要因素。在室内及田间试验的基础上,依据氮素矿化机理,分析了农田水分对土壤氮素矿化的影响关系;考虑温度和水分因素。建立了农田单氮源矿化模型,田间试验与模型结果相吻合,为制定农业节水灌溉与科学施肥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不同地膜覆盖材料对旱区谷子的增产效果和机理,利用田间试验研究不同地膜覆盖(白色聚乙烯地膜(WP)、白色可降解地膜(WD)和黑色可降解地膜(BD))对土壤水温、谷子叶片和群体水分利用效率及产量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1)与对照(CK,露地)相比,各覆膜处理均使0~20cm土层土壤温度和土壤含水量显著提高,0~100cm土层的蓄水保墒能力有所增加。其中WP处理的地温日较差最大,增温效应最明显,WD、BD处理依次减弱。WP处理的0~20cm土层保水效果最好。各覆膜处理均使谷子生育前期0~100cm土层的蓄水保墒能力提高,为谷子的需水关键期提供了保障。2)各覆膜处理均较CK使谷子的水分利用效率显著提高。其中,BD处理的叶片和群体水分利用效率表现最佳,WD较WP处理水分利用表现略差。3)各覆膜处理较CK均使谷子产量显著提高。BD处理产量最高,WP与WD处理产量相当。4)各覆膜处理中,BD处理的杂草防除效果最优,WP与WD处理效果相当。综上,在谷子田间生产中,黑色、白色可降解地膜具有替代普通聚乙烯地膜的可行性,黑色可降解地膜在水分利用和杂草防除方面表现更优。  相似文献   

16.
【目的】间套作是克服马铃薯连作障碍、提高降水利用效率和农田生产力的有效途径,但在半干旱旱作区发展间套作,必须选择基于水分承载力的模式。【方法】依托4年大田定位试验,测定全膜覆盖垄沟种植马铃薯单作(PM)、马铃薯蚕豆间作(PF)、马铃薯豌豆间作(PS)和马铃薯扁豆间作(PH)的土壤温度、土壤贮水量、作物产量等指标,计算耗水量、经济收益和水分经济收益率,明确其产量和水分效应,并评价其农田水分持续性。【结果】间作有利于缓解6-7月份的高温胁迫,在2012-2014年,PF、PS和PH处理在该时期0-25 cm土层的土壤温度较PM处理下降0.8-3.6℃、0.4-2.8℃和0.8-1.8℃。间作促进作物利用深层土壤水分,在干旱和平水年的耗水深度达200 cm。与马铃薯单作相比,PF处理使花前耗水增加41.6-131.7 mm,而使干旱(2011)和平水年份(2012)的花后耗水分别减少48.6 mm和34.3 mm;PH同样增加了花前耗水,但花后耗水量和单作处理无显著差异;PS的花前花后耗水量介于二者之间。PH的经济收益和水分经济收益率最高,分别较马铃薯单作增加了29.8%-51.4%和19.8%-24.0%。4个处理0-200 cm土层土壤贮水量在4年期间增加了100 mm以上,表明全膜覆盖条件下马铃薯和豆科作物间作种植,对土壤水分的年际平衡无显著负影响。【结论】PH能够降低6-7月高温期间0-25 cm土层的土壤温度,增加马铃薯花后耗水量,增产效果显著,并对土壤水分持续性无明显负面影响,可作为西北黄土高原半干旱区较为理想的间作模式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东北北部冷凉区免耕土壤的特性及作物效应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张兴义  陈强  陈渊  刘爽  李续峰  李浩 《中国农业科学》2013,46(11):2271-2277
【目的】研究东北冷凉区免耕对土壤性状、作物产量的影响及其水土保持作用。【方法】利用平地和坡地9年长期定位田间试验,设置免耕和旋耕处理,系统监测土壤性状和作物产量。【结果】与传统旋耕相比,免耕下耕层土壤含水量提高3—5个百分点,110 cm土层储水量增加;10 cm处土壤温度降低2.1℃;0—15 cm土层有机质含量增加11%;土壤动物多样性增加;地表径流和土壤流失量分别减少90%和98%以上;玉米减产20%以上,大豆却增产10%左右;免耕在坡地上的效果好于平地。【结论】免耕对退化黑土恢复和水土保持作用显著,但冷凉区作物对免耕反应不同:大豆增产,玉米减产。因此,免耕适宜于大豆和坡耕地。  相似文献   

18.
以湖南省沅江市新湾村为供试地,选择不同土壤(不同有机质、不同地形)为研究对象,对土壤属性、土壤含水量和作物生长发育及产量、品质进行观测。结果表明,土壤含水量与土壤有机质丰缺、地形坡度密切相关:有机质丰富和地形坡度小的土壤,土质结构良好,使土壤容重下降,加快降水入渗,减少地表径流,增加土壤含水量,增强保水能力,相应地作物产量大幅度提高。建议平整土地和增施有机肥,保持水土,培肥地力,提高抗旱能力,增加作物单产,提高品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了不同供水条件下土壤水分与作物产量的关系。[方法]以冬小麦品种长旱58为试材,设肥力和水分2因子高、中、低3水平9个处理组合,通过试验资料分析了不同养分和水分条件下作物的产量响应。利用2006年9月~2007年7月的气象资料研究了冬小麦不同生育期耗水量。[结果]各生育期耗水量占全生育期总耗水量的百分比以孕穗灌浆期最大,达45.6%,其次为拔节期,约21.5%,越冬期最小,约8.4%。底墒对旱作作物产量具有重要影响,施肥量过量会影响农田水分循环过程,使得高产农田的产量随降水量的变化而波动。[结论]提高作物土壤耗水量和土壤底墒利用率是黄土高原旱地农业实现高产稳产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生物质炭特性及施用管理措施对作物产量影响的整合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大量研究表明农田施用具有特殊理化性质的生物质炭对作物产量具有显著影响,采用大样本统计方法量化生物质炭自身特性及施用管理措施对作物产量的影响程度。【方法】通过收集全球范围内公开发表的97篇生物质炭施用与土壤改良、作物生长有关的相对独立研究,共获得匹配数据819组。运用数据整合分析方法(Meta-analysis)量化生物质炭自身特性(原料、制备温度、C/N、pH)在人为施用管理(施用量与施用时长)、土壤属性(质地和酸碱度)等条件下对作物产量变化的影响。【结果】统计分析表明,与不施用生物质炭相比,施用生物质炭具有显著的增产效应,作物平均增产15.0%。生物质炭施用的增产效果在不同作物上存在显著差异,经济作物平均增产25.3%,显著高于粮食作物(10.0%)。生物质炭自身特性对作物产量影响显著,当制备温度600℃、pH7、C/N值介于20—300时,均具有显著的增产效果,增产范围为9.2%—26.6%,且增产幅度随着制备温度和其自身C/N值的增加而下降。对于不同质地和酸碱度的土壤而言,施用生物质炭的增产效果表现为黏质土壤砂质土壤壤质土壤;施用于酸性土壤可增产29.2%,分别是中性及碱性土壤的7.9和2.5倍。人为管理条件下,当生物质炭施用量10.0 t·hm~(-2)时,可显著提高作物产量,达到18.0%,施用量80.0 t·hm~(-2)后增产效果不显著。施用生物质炭的增产效果随着施用时间的增加而呈下降趋势,施用半年至两年内可增产13.4%—17.5%,超过两年,增产效应降至9.6%。【结论】生物质炭的增产效应随着生物质炭的属性、施用量和施用时长的不同有所差异。根据作物类型与土壤属性选择适宜特性的生物质炭,适时酌情间断性施用,不仅可以达到持续增产的目的,也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可以作为现代可持续农业管理措施的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