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6 毫秒
1.
采用药膜滤纸法测定除虫菊素、烟碱、鱼藤酮、蛇床子素、印楝素、苦参碱6种植物源农药四纹豆象的触杀活性。结果表明,6种供试药剂对四纹豆象的LC50分别为7.0771、7.5804、66.3049、16.1044、25.4777和85.5233μg/cm2;触杀活性测定结果表明,除虫菊素对四纹豆象的触杀活性最强,烟碱次之,其它4种供试药剂对四纹豆象的触杀活性较弱。  相似文献   

2.
杨凌馥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针对甘蓝蚜、甘蓝菜青虫分别开发出植物源杀虫剂1.5%除虫菊素水乳剂、0.4%蛇床子素可溶液剂进行防治,均有较好的防效。两种植物源杀虫剂产品在农业生产中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5%除虫菊素乳油毒理学试验及田间药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5%除虫菊素乳油,是利用在云南独特的地理气候条件下生长采收的植物资源一除虫菊花在CO2超临界条件下萃取精制而成的除虫菊素原油.添加适量的经精心筛选的稳定剂、乳化剂配制而成可广泛用于瓜果、蔬菜等农作物的植物源农药。为确定配制乳油制剂时所添加的辅助剂是否改变除虫菊素的毒理性质.更确切地说.为进一步核实辅助剂是否对除虫菊素产生作用使其毒性增大.为此特意请国家认证具有资质的毒理、毒力、药效试验单位对该农药进行试验。其试验结果说明5%除虫菊素乳油为高效、微毒、残留低、对作物无害。  相似文献   

4.
为有效控制有机基地芹菜上的西花蓟马,本研究在防治西花蓟马的植物源农药中加入一定比例的纳米助剂,以期达到提高植物源农药增效减量的目的。研究结果表明:在五种供试的植物源农药(5%扑利旺、0.3%印楝素、1.5%除虫菊素、0.6%苦参碱、2.5%鱼藤酮)中,0.6%苦参碱是防治西花蓟马的理想药剂,施药后3 d和7 d防治效果为75.58%和66.83%;与纳米助剂按照1:1混合施药后,五种植物源农药的防效均提高10%~20%。0.6%苦参碱增效最为显著,施药后3和7 d防治效果为85.71%和78.05%;若将防治效果达到75%为限值,添加纳米助剂后,0.6%苦参碱的持效期由3 d延长到10 d,延长了农药的喷施间隔期,减少了使用量。  相似文献   

5.
除虫菊酯与杀虫脒混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国内试验结果表明,杀灭菊酯及溴氰菊酯防治棉铃虫药效高,残效长,对人畜较安全,而对红蜘蛛药效很差。杀虫脒防治棉铃虫的药效优于滴滴涕,又能兼治红蜘蛛。两者混合使用有增效效应。减少单位面积用药量节省农药投资,扩大兼治对象,提高防治效果。Plapp1976年报道了杀虫脒与除虫菊素混用对棉铃虫增效达17倍。1977年A11报道了甲基对硫磷与二  相似文献   

6.
梁彩勤 《广西植保》2009,22(4):19-20
菜青虫(Pieris rapae)属鳞翅目,粉蝶科,是为害十字花科蔬菜的主要害虫,尤以芥蓝、甘蓝、花椰菜等受害较重。扶绥县历年来均有种植芥蓝、甘蓝的习惯,而每年因菜青虫为害造成的损失严重的达30%以上,有的甚至绝收。在防治菜青虫的传统药剂上大多以有机磷农药为主,长期单一使用有机磷农药,害虫产生了抗药性,菜农普遍反映防治菜青虫的药剂效果不佳。  相似文献   

7.
植物源农药的研究与开发、生产与应用目前均已进入关键时期,其市场份额不断扩大,已成为农药发展的主流方向之一.而在植物源农药产品应用中,有些成分不表现明显的农药活性,但却对作物生长具有明显的肥效作用,多数产品对作物具明显的刺激生长和诱导抗性功能.人们常只注重于植物源农药的杀虫、杀菌作用研究而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其对作物的“保健”效果,深入研究植物源农药“保健”功能即免疫、抗逆、保鲜活性,应当是植物源农药研发和应用中值得关注的重要领域.  相似文献   

8.
陈凤英  何寿斌  徐国平 《江西植保》2005,28(2):86-86,85
5%除虫菊素乳油(云菊)是一种天然除虫菊杀虫剂,由除虫菊植物中提取的杀虫活性物质叫除虫菊素。使用该农药对环境无污染,对蔬菜无残留,防治斜纹夜蛾使用的适宜浓度1500——2000倍液,药后3天、7天防效分别为90.14%、94.03%,94.12%、96.89%。  相似文献   

9.
艾格福公司农药产品介绍(一)▲10.8%凯撒乳油目前最新的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有效成分为四溴菊酯。凯撒除具有菊酯类农药的共有特点广谱、高效、击倒力强、对作物安全外,其用量少。防治棉铃虫、红铃虫,仅需10~15ml/667m2,防治菜蚜、菜青虫,用量为...  相似文献   

10.
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急性中毒的防治鲁锡荣(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劳动卫生与职业病研究所100050)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是模拟天然植物除虫菊的有效杀虫成分除虫菊素,经人工合成的一类农药。自1949年合成第1个拟除虫菊酯化合物丙烯菊酯以来,已合成了近万种拟除虫菊...  相似文献   

11.
天然除虫菊素母药中主要成分质谱分析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除虫菊素是从除虫菊中提取出来的植物源农药,具有高效、广谱、低毒、对害虫有拒食和驱避作用、害虫不易产生抗性等功效,广泛应用于卫生杀虫领域。我国已有企业进行天然除虫菊素的开发和生产,由于除虫菊提取物成分复杂,各组分分析较难,国内除虫菊素的分析研究报道较少,国际上对除虫菊素的分析多采用气相色谱法和滴定法。本文采用气相色谱一质谱联用法对部分国内企业登记的除虫菊素母药进行分析,总结出除虫菊素各组分的质谱特征,为除虫菊素的质量、残留分析提供帮助。比较不同企业产品中各组分含量,为我国除虫菊素的登记管理提供有力支持。  相似文献   

12.
唐承成 《植物医生》2005,18(1):29-30
菜青虫[Pieris vapac Linne]是十字花科作物上的主要害虫.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油菜及十字花科蔬菜种植面积逐年增大,该虫已成为普定县重大虫害之一.菜青虫已对多种杀虫剂产生抗药性和耐药性,防治较为困难,加上人们对无公害食品的追求,严禁在蔬菜上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因此必须筛选出高效安全的农药进行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3.
棉铃虫食性杂,寄主广,为害严重又对现有农药易产生抗药性,为有效防控其对作物的为害,本文通过室内毒力测定研究了甘南草原有毒植物黄帚橐吾(Ligularia virgaurea)乙醇提取物对棉铃虫幼虫的农药生物活性,结果表明:黄帚橐吾乙醇提取物对棉铃虫2~3龄幼虫有很强的拒食活性,拒食中浓度(AFC50)为2.59mg/mL。当提取物浓度为10.00mg/mL时,拒食率可达95%以上;触杀和胃毒活性也较强,致死中浓度(LC50)在3.00mg/mL左右,浓度为10.00mg/mL时,校正死亡率均可达80%以上,而且3种作用的活性强度随浓度增大而增强。杀卵和熏蒸活性相对较弱,但浓度大于10.00mg/mL时也有比较明显的杀灭活性。本研究结果证明黄帚橐吾乙醇提取物可以有效防控棉铃虫幼虫的危害,为黄帚橐吾类农药的开发和棉铃虫的有效防治提供了依据和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植物性农药具有广泛的杀虫、拒食、忌避阻止产卵、不育、杀线虫和螨类以及生物调节等多种功效,既可以用于精制提栋有较强生物活性物质以合成商品农药,又可以就地取材,土法上马,不但操作简便,而且可大大降低病虫害防治成本,可缓解农村经济上的紧张和农药的供求矛盾。因此,开发利用植物农药资源有着广阔的前景。一、植物农药的应用与研究概况世界上许多国家曾经大量开发和利用植物农药。欧州在17世纪就大量使用烟草提取尼古丁来防治蔬菜、果树害虫。日本在19世纪末便大量种植和利用除虫菊防治作物害虫。我国利用植物农药有着更悠久…  相似文献   

15.
渠成  穆常青  王然  李峰奇  罗晨 《植物保护》2020,46(1):266-269
为筛选防治胡萝卜微管蚜的高效植物源药剂,采用浸虫浸叶法、盆栽试验及田间试验评价了6种植物源药剂对胡萝卜微管蚜的毒力和防治效果。室内和田间试验结果表明,1.5%除虫菊素水乳剂和0.3%印楝素乳油对胡萝卜微管蚜毒力和防效最高,可在生产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对植物源农药的发展历史,国内植物源农药的生产情况,特别是对浙西南丽水市的植物源农药的种类调查、分布及生产应用情况进行了系统分析,并研究得出松脂酸、苦参、鱼藤、雷公藤、除虫菊等是浙西南丽水市发展植物源农药的基础,并且大有发展前途。这为创建浙西南植物源农药的生产基地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7.
除虫菊素、百部·棟·烟碱、苦参碱·烟碱、藜芦碱4种生物农药用于防治茶树假眼小绿叶蝉(Empoasca vitis Gothe)多点对比试验结果显示,施药3d后,除虫菊素防治效果最好,校正防效达到93%以上.施药7d后,除虫菊素防治效果迅速下降,校正防效为73.6%,其他3种药剂校正防效都达到91%以上.说明除虫菊素药剂特效期短,虽然藜芦碱防治效果较其他药剂稍低,但4种植物源杀虫剂防治茶树假眼小绿叶蝉均有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18.
30%茶皂素AS防治甘蓝菜青虫田间药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菜青虫是十字花科蔬菜上危害严重的一种常见虫害,严重影响蔬菜的产量和品质。为掌握30%茶皂素AS对菜青虫的防治效果,笔者以咸安地区种植较广的甘蓝开展田间药效试验,为植物源制剂的推广应用、大力推行绿色防控和贯彻"绿色植保"理念提供依据。1材料和方法1.1试验对象和试验作物防治对象:菜青虫(Pieris rapae Linne)供试作物:甘蓝("松花90")1.2试验田试验在咸安区双溪桥镇杨堡村进行,由当地  相似文献   

19.
植物寄生线虫现已成为危害农业生产的第二大类病害,其防治迫在眉睫。线虫的生物防治是一种新型的线虫防治策略,主要是利用动植物和微生物及其次级代谢产物对线虫进行防治。植物源次级代谢产物即植物源化合物,源于自然,是植物源农药的核心。相比于化学杀线虫剂,植物源杀线虫剂对环境影响较小、靶向性强且不易使线虫产生抗药性。因此,从植物中获得结构新颖且杀线虫活性好的小分子化合物并将其开发成绿色农药,对于线虫病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杀线虫植物、具有杀线虫活性的植物源化合物及其杀虫机理、植物源杀线虫农药的应用情况展开综述,并对该研究领域进行了展望,希望能为植物寄生线虫病的防治与植物源杀线虫农药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和帮助。  相似文献   

20.
植物质杀虫剂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过去,西方各国使用的植物质杀虫剂还只是除虫菊、鱼藤酮、尼古丁、沙巴草和苦木素。现在鱼藤酮因其对鱼的高毒性只用于有限的一些农作物。出自菊花的天然除虫菊对侵害人、畜的有害昆虫主要作为一种快速击倒剂。尼古丁、沙巴革和苦木至今已很少作为杀虫剂使用。作者基于44年来对许多科的数千种植物用作杀虫剂的研究,认为现在和将来最有应用前途的植物质杀虫剂是下列科目的植物:楝科、芸香科、紫菀科、锦葵科、唇形科以及 Cancllacca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