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用高稳系数法分析小麦新品种的高产稳产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高稳 数法综合分析了1998-1999年度河南省高产小麦区试春小麦水地组区试品种(系)的丰产性与稳产性,并与常规分析法进行了比较,高稳系数法可将品种(系)的高产性与稳产性有机地结合起来分析,更能全面准确地评价新品种(系),用这种方法分析小麦新品种(系)的高产,稳产性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高稳系数法对花生新品种(系)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高稳系数法(HSC)对2007年福建省花生新品种(系)区域试验的10个品种(系)进行了高产稳产性综合分析。结果表明:粤油93、龙花243、福花4号和莆系2号4个花生新品种(系)是聚合了高产、稳产基因的优良花生新品种。高稳系数法是一种简便有效的评价作物高产稳产性方法。  相似文献   

3.
用高稳系数法分析了1994年浙江省晚粳稻区试验的10个参试品种(系)的高产稳产性,并与常用的几种稳定性参数进行了比较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用高稳系数法分析粳稻新品种(系)的高产稳产性既准确简便。  相似文献   

4.
应用高稳系数(HSC)估算马铃薯新品种的高产性和稳产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陕西省农科院温振民等提出的高稳系数法,分析了全国马铃薯东北片1990年区域试验6个品种的高产、稳产性。结果表明:参试品种的高稳系数(HSC)与平均产量呈较高正相关,与标准差(S)呈弱相关,与变异系数(CV)呈中等正相关。回归系数(b)与x呈中等正相关,与S呈极显著正相关,与CV呈较高正相关。参试品种的S、CV和产量的稳定性有关,产量高低与稳定性无关。只有高稳系数(HSC)能综合表示参试品种的高产性和稳产性。  相似文献   

5.
用高稳系数法分析了2006~2007年河南省油菜区域试验B组9个参试品种(系)的高产与稳产性,并与常用的统计分析法计算的几种稳定性参数进行了比较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高稳系数法是一种准确、简便分析油菜新品种(系)高产稳产性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应用高稳系数法分析苦荞新品种的高产稳产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应用陕西省农科院温振民等提出的高稳系数法,分析了2006—2008年度国家(北方组)苦荞区域试验14个参试苦荞品种(系)的高产与稳产性,将所得结果与常用的统计分析法计算的几种稳定性参数进行了比较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回归系数(b)只与产量的稳定性有关,而与产量(x)的高低无关;只有高稳系数(HSC)才能综合地表示品种的高产性和稳产性。因此,高稳系数法是分析苦荞新品种(系)高产稳产性的准确、简便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大豆区试品种(系)的高产稳产性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高稳系数法,综合分析了2006年国家黄淮南片大豆区试中18个较对照(徐豆9号)增产的新品种(系)的高产稳产性。结果显示,菏99-34、郑97196、临747高产、稳产和适应范围广。高稳系数法能有效的体现大豆品种(系)的高产稳产性,对大豆育种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8.
高稳系数法在油菜新组合比较试验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采用高稳系数法(HSC),对2007—2008年本单位油菜组合比较试验中的10个优良杂交新组合进行了高产性综合分析。结果表明,P2709、P2705聚合了高产稳产基因,表现突出;P2703具有一定的高产潜力,但稳定性稍差。高稳系数法是一种简便而有效的评价作物高产稳产性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对10个优良黄芪品种(系)2008—2010年的品比试验结果采用高稳系数分析法(HSC)进行了高产性综合分析。结果表明,高稳系数法评价黄芪新品系的高产稳产性可靠实用,新品系HQZX04-07-01、HQN03-03高产稳产,较对照品种陇芪1号分别增产56.0%、51.4%。  相似文献   

10.
用高稳系数法评价玉米品种的高产稳产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应用高稳系数(HSC)法对1994年华北春玉米区试结果进行分析,综合评价参试品种的高产性和稳产性。12个品种中,3138高产稳产性最好,旱21×丹85566虽然丰产性好,但稳产性差。长试19丰产性和稳产性都差。高稳系数法,简便实用,所得结果与常规分析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1.
采用高稳系数法(HSC)对2011年华北夏谷区国家谷子区试材料进行了高产、稳产性和适应性分析,结果表明,产量位于第1位的豫谷18(安07-4585)高产稳产性最好。  相似文献   

12.
应用陕西省农科院温振民等提出的高稳系数法,分析了2009—2011年国家甜荞品种(北方组)区域试验12个参试甜荞品种(系)的高产与稳产性。结果表明:平荞7号是聚合了高产稳产性基因的优良甜荞麦品种;各个参试品种的高稳系数值与平均产量极显著正相关,与变异系数极显著负相关,与标准差呈正相关,表明高稳系数是一种比较理想的衡量甜荞品种(系)高产稳产性的综合指标,且具有计算简便、可用性强等优点。  相似文献   

13.
应用稳定性参数和高稳系数分析云南省甘蔗品种区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云南省第八套甘蔗品种区域化试验的15个品种(材料)在8个点的两年新植、一年宿根数据进行了收集整理.以新植宿根的平均公顷含糖量为计算分析依据.用回归系数法和回归坐标图分析产量的高产稳产性表明:品种12,10,9,1,11,2,3等高产稳产,品种5,6等高产但不稳产,品种7低产稳产,而品种4低产而不稳产;用高稳系数(HSC)法分析的高产稳产性表明,产量的高产稳产排位为12,9,10,1,3,11,13,5,2,6,4,8,7.变异参数的相关性分析和显著性测验表明,平均产量与高稳系数之间达极显著的相关,相关系数达-0.9396**.高稳系数法把新品种的高产性和稳产性结合起来,且计算简便、可靠.高稳系数分析排位靠前的品种与各试验点正进行的繁殖示范品种高度一致.  相似文献   

14.
应用高稳系数法分析了宁夏引黄灌区2003、2004年两年玉米区试中11个新品种的高产、稳产性。结果表明:高稳系数法评价玉米高产稳产性较精确,HSC值越小,品种的高产、稳产性越好。  相似文献   

15.
用高稳系数分析法(HSC法)与通用分析法分析了1995-1996年黄淮小麦联合区试9个参试种(系)的高产稳产性,并作了几种稳定性参数间的比较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HSC法是分析小麦新品种(系)高产稳产性的简便、准确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应用高稳系数法分析红麻新品种的高产稳产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高稳系数 (HSC)法分析了 1 992~ 1 993年度江西省红麻区域试验 5个参试品种 (系 )的高产稳产性 ,并与常规的几个评价高产、稳产的统计参数进行对比和相关分析 ,结果表明 :高稳系数是一个比较理想的衡量红麻品种高产稳产性的综合指标 ,计算简便 ,可用性强。  相似文献   

17.
[目的]更全面详细地了解冬小麦新品种新冬41号的生产特性.[方法]以2009~2011年度北疆冬小麦早熟组区域试验的结果为依据,通过产量、变异系数、高稳系数和回归系数分别对新冬41号和对照品种新冬22号的丰产性、稳定性和适应性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试验表明,新冬41号通过3年北疆冬小麦区域试验、生产试验,高产性状突出,平均产量居第1位,表现出良好的高产稳产性及广泛的适应性,并属中筋优质小麦品种,是一个极具推广潜力的冬小麦新品种.[结论]新冬41号是一个比较理想的高产冬小麦新品种,研究可促进该品种在生产中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采用高稳系数法(HSC),结合变异系数和稳定性参数,对2001—2002年度山东省高肥小麦新品种(系)区域试验的l3个品种(系),进行了高产稳产性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烟475、烟农23是两个聚合了高产稳产基因型的优良小麦新品种,潍62036具有一定的高产潜力,但稳产性稍差。3种分析方法得出的结论基本一致,高稳系数法是一种简便而有效的评价作物高产稳产性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大穗大粒型冬小麦高产育种的实践何瑞,崔应有,马超霞,朱宗贵,朱同相(枣庄市农业科学研究所277300)(滕州市农技站)近十年来,我们在冬小麦高产育种中主要是选育大穗大粒类型,从1978年开始杂交到1989年选出稳定新品系止,历时12年共分两阶段进行。...  相似文献   

20.
为了全面了解小麦新品种沧麦15的生产特性,以2 a的区域生产试验产量结果为依据,通过产量、变异系数、高稳系数和回归系数分别对参试品种丰产性、稳定性和适应性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沧麦15表现为较好的丰产性、稳定性和适应性,通过抗性鉴定沧麦15表现为较好的抗旱性,是一个比较理想的高产冬小麦新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