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红小豆产量形成和调控措施的研究Ⅲ.植物生长调节剂“绿兴”对红小豆生育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王海英孙振权谢甫绨陈志斌梁丽新(沈阳农业大学农学系沈阳110161)近年来,随着人们保健意识的增强,红小豆愈来愈受到人们的青睐。当前红小豆生产的主要问题是,产量低而不...  相似文献   

2.
红小豆产量形成和调控措施的研究Ⅰ.盆栽条件下不同品种生育性状的比较谢甫绨孙振权栾彤赵丽陈广红(沈阳农业大学110161)红小豆起源于我国,已有2000多年的栽培历史,但由于长期被视为填闲小作物,人们对它的研究甚少。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红...  相似文献   

3.
王建忠 《杂粮作物》2006,26(2):114-115
红小豆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多营养的小杂粮。它不仅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而且还具有极高的药膳价值。红小豆在世界范围内种植面积较小,我国是世界上生产面积最大、产量最高、出口最大的国家。主要出口日本和韩国。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大陆红小豆占日本进口总量的95%以上。特别是朱砂红(天津红)品种,以其特有的优良品质在日本享有较高的声誉。1994年以后,我国红小豆由于质量好、价格低,迅速占领了韩国市场。  相似文献   

4.
红小豆新品种保876-16是保定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以[(冀红小豆1号×日本红小豆大纳言)×日本红小豆]杂交选育而成。2004年3月通过全国小宗粮豆品种鉴定委员会鉴定。该品种生育期短,适应性好,粒大、产量高,适合我国北方红小豆产区种植。  相似文献   

5.
梁丽新 《杂粮作物》2000,20(6):28-29
在红小豆生育中期叶面喷施生长调节剂--绿兴,浓度为2000倍,以未喷“绿兴”的红小豆作对照。研究了其对叶面面积指数消长动态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绿兴”后朱高降低,分枝数和主茎节数减少。叶面积指数增长平缓,最大面积指数较对照小。喷施“绿兴”后,加速合成的物质向产量器官转移,对红小豆具有明显的增产作用。  相似文献   

6.
红小豆新旧品种产量构成因素差异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日本北海道十胜地区是红小豆生产基地,栽培历史已有100多年.本研究就是对红小豆新旧品种产量和产量构成因素的改良进行阐述和分析.试验2000年和2001年在带广蓄产大学试验场进行.选择10个有代表性的品种,最老的品种是Maruha(1905),最新的品种是Hokuto-dainagon(1996). 试验采取裂区法,3次重复.施肥和密度分别设3个水平.在花期和收获期调查生育性状以及产量和产量构成因素.实验结果:(1)试验年的气候条件差异非常大,2000年为丰年,2001年为欠年.(2)晚熟品种Maruha在丰年产量非常高,但在欠年产量非常低,表现不稳定.所以在和新品种进行产量对比时,用旧品种Chgarawase(3 120 kg/hm2),新品种Erimoshozu(4 390 kg/hm2), Kitano-otome(4 050 kg/hm2) and Hokuto-dainagon(4 750 kg/hm2) 分别增加41%,30%和52%.(3)单株荚数与籽实产量有密切相关,但荚粒数和百粒重与籽实产量相关性低.与旧品种Chagarawase(单株荚数23)比较,新品种Erimoshouzu(29), Kitano-otome(28) and Hokuto-dainagon(26), 分别增加26%,22%和13%.(4)方差分析结果,品种之间,熟期之间,密度之间, 产量和产量构成因素差异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但施肥水平之间,产量和产量构成因素差异没有达到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7.
唐山红小豆种质资源主要数量性状的鉴定与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振兴  龚振平 《杂粮作物》2009,29(3):186-187
以71份唐山红小豆地方品种资源为研究对象,对其主要数量性状进行鉴定与评价。结果表明,唐山红小豆种质资源生育期较长,为中晚熟品种,株型高大、分枝较多、单株结荚数多、百粒重较大,产量性状较好。在种质资源的利用上应加强对唐山红小豆的早熟性、株高、百粒重的改良创新。  相似文献   

8.
王巍 《杂粮作物》1997,(1):54-54
“宝清红”红小豆引种试验效果王巍(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克山小麦所161606)长期以来,红小豆在种植业中无足轻重。对它的开发尚属空白,因此品种较少,多是农家品种。改革开放以来,对外贸易增多,红小豆成为畅销货。目前各地引种的品种很杂,品质不一,而“天津红...  相似文献   

9.
绿豆和红小豆品种比较试验简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淑兰 《杂粮作物》2005,25(3):181-182
为适应种植业结构调整,发展质量效益型农业,增加出口创汇,提高广大农民收入,大庆市根据本地土壤条件和气候因素,大力发展绿豆和红小豆,扩大种植面积,每年"两豆"的种植面积都在3.7 hm2以上,成为黑龙江省"两豆"栽培面积最大的地区之一.为解决应用品种杂,产量低,效益差等生产制约因素,我们于2001~2003年引进国内外绿豆和红小豆品种各6个进行品种对比试验,从中选出适合大庆地区种植的优质抗病绿豆品种3个:日本鹦哥绿、绿丰4号和滨绿1号;红小豆品种4个:南京红、大红袍、小丰2号和吉红1008,为农民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曹大伟 《杂粮作物》2009,29(6):371-376
红小豆在3叶期的叶面积和个体重中为最小,菜豆最大。3种豆类的两种性状与粒重之间都呈现了很高的正相关关系。但是,3叶期的叶面积和干物重的增加速度与粒重之间只有大豆呈有意正相关关系,红小豆和菜豆没有有意相关关系。本研究显示了出苗后的红小豆初期生育状况不如大豆和菜豆。从以上的结果可以判断粒重对叶面积以及干物重的影响到3叶期为止。  相似文献   

11.
河北省红小豆育种成就及今后育种目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北省为红小豆主产区,育种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育成的6个品种在生产上迅速推广应用 ,特别是冀红3号、4号、保8824-17已成为我国北方红小豆产区主栽品种.今后河北省的小豆育种工作重点是,加强基础研究,利用多种方法选育出高产、稳产、抗逆性强、适应性好的红小豆新品种.  相似文献   

12.
红小豆新品种白红5号的选育及其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小豆新品种白红5号是吉林省白城市农业科学院1993年以白红1号为母本,日本大正红为父本杂交的后代,采用系谱法经过连续7个世代选育,2000年育成遗传性状相对稳定的品系,原品系代号为BH93-408。经过产量鉴定试验、产量比较试验、省区域试验及生产试验,各项试验结果表明,增产显著,2007年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3.
红小豆新品种保红947选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保红947是河北省保定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利用杂交方法育成的红小豆新品种,该品种高产稳产,粒大、粒色鲜艳,商品性状好,适应性好,无论春播、夏播,都表现较好的增产效果。2006年通过国家小宗粮豆品种鉴定委员会鉴定。  相似文献   

14.
辽红小豆2号无公害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辽红小豆2号是辽宁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于2000年从农家品种中的混杂群体中选择优良变异单株,经系统选择而选育出来的一个优良品种。经连续3年在辽中、辽北、辽西等地种植,表现突出,抗病能力强,是一个综合性状优良的红小豆新品种。该品种生育期102 d左右,株高60~70 cm,根系发  相似文献   

15.
曹大伟 《杂粮作物》2009,29(5):318-321
对红小豆、大豆以及菜豆3种豆类品种的种子形态特性进行了调查。3种豆类品种种子的粒重和粒长、粒宽以及粒厚之间有很高的正相关关系。把各种豆类的粒长、粒宽以及粒厚之间的关系用直线回归系数来表示,并使粒形的形态特征数值化。另外,大豆和菜豆种子的粒重和种子所占子叶比率之间成正相关关系,种子的粒重和种子所占胚芽比率之间成负相关关系,但红小豆没有相关关系。通过两年试验,从播种到出苗日数,3种豆类中红小豆最晚(15~20d)。在降雨量多的年份红小豆的出苗日数和种子的大小没有相关性,但是大豆和菜豆的粒重和出苗日数之间成负相关关系。播种时期土壤水分充足时,大豆和菜豆粒重轻的种子比粒重重的种子先出苗,但是红小豆没有看到这种关系。这可能与种子的吸水速度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确定小豆最适施氮量,为小豆配方施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辽红小豆8号为供试品种,通过不同氮素水平对小豆生长发育及产量性状的影响,确定小豆的推荐施氮量。[结果]小豆最适施氮量为90~120 kg/hm2。[结论]氮肥对小豆的生长发育以及产量影响明显,适当增加施氮量可以提高小豆产量。  相似文献   

17.
生态环境与种植密度对玉米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7  
玉米子粒产量和品质决定于基因型和环境因素。通过在辽宁省内的沈阳、铁岭、丹东三地种植连玉16、丹玉39、郑单958两类不同株型品种,系统比较了玉米产量、品质的密度效应以及不同生态区玉米产量和品质的差异,并分析了差异的原因。结果表明,连玉16、丹玉39、郑单958这3个品种的产量、总淀粉含量、粗蛋白含量、粗脂肪含量在3个地点之间都达到了显著差异水平,3个品种的产量以沈阳试点最高,铁岭试点次之,丹试点东最低;3个品种的粗脂肪含量为沈阳试点>丹东试点>铁岭试点;粗蛋白含量丹东试点>沈阳试点>铁岭试点;总淀粉含量为铁岭试点>沈阳试点>丹东试点。三地光照、积温和降水量的不同是造成产量差异的重要原因,同时也是玉米子粒品质形成的关键因子。通过品种、密度等调控措施来充分利用生态资源,发挥区域优势,可实现辽宁省玉米的优质高产。  相似文献   

18.
随着辽宁省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 ,缩小粮食作物 ,增加经济作物面积 ,实现二缩三增 ,作物种植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 ,作物布局日趋合理 ,基本实现了粮经比为 6∶4的合理布局。同时 ,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观念的改变 ,口味需求越来越多样化 ,由追求数量向追求质量 ,由单一食品向多元化食品 ,由不讲究营养向营养健康型转变。因此 ,我省原有的一些名、特、优小宗粮豆 ,如红小豆、绿豆、鲜食玉米等以它们独特的风味 ,较高的营养价值 ,以及药用、保健作用 ,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 ,市场发展前景看好 ,需求量也越来越大。针对这一市场需求 ,我…  相似文献   

19.
史维才 《杂粮作物》2003,23(5):308-308
红小豆又名“红赤豆”、“红饭豆”,是一种具有高蛋白、低脂肪、多营养的我国特色杂粮之一,在世界上种植面积比较少。中国是世界上红小豆种植面积最大、产量最多的国家,一年一般为30万~40万t,相当一部分出口到日本、韩国和东南亚各国。日本是世界上最大的红小豆消费国,年消费量在10万~12万t,而其年产量只有6万~9万t,所进口的红小豆大部分来自中国,进口量对国际市场红小豆的价格走势起着举足轻重的影响。从种植效益看,扩种红小豆是农业调整种植结构,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措施。红小豆品种———辽小豆一号是辽宁省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研…  相似文献   

20.
风沙半干旱区适时早播对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于希臣孙占祥孙贝烈侯志研(辽宁省农业科学院机械化耕作栽培研究所沈阳110161)辽宁省阜新地区属半干旱季风大陆性气候区,春季多风少雨,十年九旱。玉米是当地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为避过春旱,以往采用晚播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