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天保工程的启动对于林业企业是一次难得的历史机遇.更是一次严峻的挑战。企业如何求得生存发展,单一的木材生产模式已不适应林业企业的经营与发展,必须调整产业结构,充分合理地、有计划地利用林区的自然资源,大力发展非林产业,向家庭生态林场、旅游、种、采、加等方向发展,形成多业并举,立体开发森林资源的经营格局。  相似文献   

2.
在人工林利用逐步替代天然林利用的转换起始阶段,必然要求有其相适应的经营体制。即要摒弃条块严统死管,实行简政放权;运用价值规律和经济杠杆宏观调控,提高林业自我发展的能力;通过立体开发、商品生产、集约经营等渠道,提高资金使用效果;以部门宏观控制与企业自我调节相结合调动积极性,提高整体经济效益。从帽子峰林场7年巨变的实例,资源、资金良性循环的分析评价,10项经济效果指标改革前后对比的展示作为佐证,肯定前述理论基点的正确性。为此,从办场原则、发展方针、经营路线、管理策略方面总结出:艰苦创业,开拓前进;集约经营,立体开发;全面核算,奖惩分明;目标明确,民主监督。  相似文献   

3.
吉林森工集团是我国东北国有林区组建的第一个森林工业集团,该集团运行4年来,效果明显,效益显著。他们的经验是:合理定位,确定发展战略;抓大放小,强化资本经营;减员增效,实施转岗工程;立体开发,调整产业结构,等等。给其它森工企业树立了典型,并带来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吉林林业科技》2006,35(5):F0002-F0002
泉阳林业局是中国吉林森工集团直属国家大型森工企业,经营面积106 287 hm2,现有在册职工2 323人。活立木总蓄积1 158万m3。林区总人口34 500人。该局自然资源十分丰富,素有“立体资源宝库”之称。经过四十几年的开发建设,已发展成为以营林、木材生产、木材综合利用、多种经  相似文献   

5.
当前,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东北国有林业企业已呈现出多种经营方式,沟系承包、立体开发等经营方式日益发展。林业企业将林区沟系有偿承包给企业内部下岗职工、家属、待业青年,积极发展林蛙养殖,木耳、灵芝种植,山野菜、松果采集业,并负责承包区域内的森林资源管护、森林防火工作。沟系承包已成为发展林业企业经济,实现林区群众再就业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以绿促富──参观广东黄旗林场印象梁莉在改革大潮席卷中华大地的今天,林业战线上的生产经营活动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再不是概念化的挖坑种树,而是出现了以林为主,多业并举的新格局。单一封闭的林业生产成为过去,取而代之的是立体开发、综合经营,并逐渐由单纯依靠国...  相似文献   

7.
所谓短期行为,就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片面追求近期利益的各科表现。林业企业的短期行为,主要表现在经营决策、利益分配及生产经营中。林业企业产生短期行为的原因主要有三个:一是受传统的林业经营方式的影响。多年来,由于林业企业实行计划经济、单一木材生产的经营方式,使一些企业管理者不注重营林生产,不重视立体开发、多种经营、综合利用、全面发展。二是国家长期实行的重采伐轻营  相似文献   

8.
在1987年召开的“国际第14届森林植物学术会议”上,中国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学者的论文《论森林资源实行立体开发、分层次经营》引起各国专家的关注。这篇以林业生产实践为基础产生的论文, 向国际上宣布: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开始走向立体开发森林资源的轨道。所谓立体开发,就是把森林资源看作是  相似文献   

9.
森林的持续发展是立体林业经营的物质基础,并以森林有价,利用有偿,经营有效为出发点。立体林业应遵循立木资源优先,立体林业应遵循立木资源优先,非负生态效益、最大经济效益的发展原则,并具有空间上的立体性,时间上的连续性,经营基础上的多维特等特点。  相似文献   

10.
随着农村面临土地资源日趋匮乏,物质产品需求量不断增加的情况下,大搞庭院开发,已成为连云港市农民生存沙漠中的一块绿洲。自1990年区域性开发模式推广以来,农村庭院利用率提高了12.8%,立体经营模式已发展到5.8万户;生态经营型模式已辐射到28个乡镇;创汇经营型模式已发展到16万农户的庭院经营及加工等。  相似文献   

11.
森工企业设计上的先天不足,是森工企业出现“两危”的潜在因素,而近年来越来越重的社会负担以及限量采伐办法的实行,直接导致了塔河林业局的经济危困。为了实现自我完善和发展,摆脱“两危”,塔河林业局提出了“鹤形经营模式”的构想。一方面努力开发新产品,推进技术改造工作,另一方面开展多种经营,发挥资源优势,立体开发,全面发展,五业振兴,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2.
长江、松花江、嫩江特大水灾,给正在迅猛发展的中国经济带来了深重灾难。为恢复生态环境,减少自然灾害,党中央决定全国林区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给中国林业带来广阔前景。林业企业长期以来,实行单一的计划经济和单一的全民所有制经济成分,致使职工队伍庞大,加之森林资源过量消耗,采育失调,绝大部分企业处于“两危”困境,如果生产任务大幅度调减,更会加深企业本身多层次矛盾。在这种形势下,林业企业应抓住机遇,积极转换经营机制,增强活力,实行立体开发,多角经营,摆脱困境。笔者认为,应首先抓好以下几方面。 1实行多元化经营…  相似文献   

13.
牡丹江林区森工企业1993年重点转入产权制度改革。从实践看,股份制改造、分立经营制、"嫁接"改造制、剥离经营是森工企业改革的最佳选择。深化产权制度改革需要做好如下几点:搞好清产核资,完善企业法人制度,积极探索国有产权的最佳实现形式,加快建立社会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14.
榆林沙区农林复合经营的主要模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榆林沙区农林复合经营的主要模式有:沙地综合治理模式、荒漠化土地立体开发模式、风沙滩地区区农林复合经营模式、滩地混农林业模式、沙区果园立体种植模式、庭院农林复合经营模式等。  相似文献   

15.
《林业与生态》2011,(11):19-19
祁东县芳草园生态农林综合开发有限公司是一家以自然生态养殖、种植为基础,发展立体农、林业和农副产品开发、销售为一体的综合性开发型企业。经过两年的发展,该公司已造林40公顷,种植果树20公顷,清理林地21公顷,引进优质种羊500头,仔羊300头,鸡5000羽,年产值200多万元;带动周边群众养殖山羊1200头,增加农民收入...  相似文献   

16.
《热带林业》2007,35(2):I0002-I0002
三亚丹海实业发展有限公司于1999年10月28日正式成立,2002年批准为房地产开发企业,是一家兼有农业牧渔、影视文化、酒店经营、房地产开发等多种经营的综合性民营企业,其产业遍及三亚、海口、深圳、南昌等大中城市。  相似文献   

17.
四川省巴中市位于四川省东北部,大巴山腹地,是我国散生竹主要自然分布区之一,拥有丰富的竹类资源。为有效开发竹林资源,实现竹林立体经营、林产一体化发展,文章从分析巴中市自然社会条件入手,以企业的实践为例,就巴中山区发展竹资源、加快社会经济发展提出了一些探索性建议。  相似文献   

18.
我公司是全民所有制的林业企业,在改革大潮的推动下,15年来,我们瞄准市场,开拓经营,为发展林业企业、增强企业后劲做出了很大的努力;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整个企业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下属机构由1987年的10个发展到目前的15个,职工人数由1987年的418人增加到目前的530人(其中在职职工307人,离退休职工223人)。但由于机构逐年扩大,职工队伍的逐年增加,职工待遇的逐年提高,上交利税的逐年增多,木材经营越来越难,企业负担越来越重。为了扭转这一一被动局面,1994年我司在上级和主管局的大力支持下,加大了改革力度,彻底改变过去…  相似文献   

19.
开发建设森林公园,发展森林旅游,既是满足人们“回归自然”,顺应旅游业发展潮流的举措,又是林业深化改革,实行分类经营,建立发达的产业体系的需要。在梧州地区,更是外向型林业建设的重要内容。1梧州地区森林公园开发建设条件分析1.1良好的开发背景梧州地区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1992年实现造林灭荒达标后,地委、行署提出本世纪末“在山上再造一个梧州”的林业发展战略目标,同时提出发展外向型林业的构想。1995年林业部正式批准梧州地区为外向型林业改革试验区。1996年开始分别编制试验区林业分类经营总体规划和山区林业综…  相似文献   

20.
《林业建设》1998,(1):63-66
努力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加快发展外向型经济中国吉林森林工业集团吉林森林工业集团是国家首批57家大型试点企业集团之一。自1994年组建以来,集团就确立了对内抓改革,对外抓开发,内贸外经并重,利用国际国内两块资源,开发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的指导思想,把企业的改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