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种子》2021,(8)
为选育适宜机械化采收的辣椒品种,以33份簇生型辣椒资源材料为基础,开展14个主要农艺性状指标变异特性、相关性、主成分分析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首花节位、株高、株幅等13个性状指标均存在显著相关性,且能有效构成辣椒机械化采收综合评价指标,GZH-18-12、HSF、L 6和SD 53为适宜机械采收辣椒种质资源。  相似文献   

2.
D甘3号品种特征特性D甘3号系早熟品种,定植后65~70天成熟。株幅30~35厘米,株体半直立,叶球绿色,圆形,球径13~16厘米,单球重1.3~2千克。  相似文献   

3.
天椒1号辣椒     
天椒1号辣椒1品种来源:原代号8—43—2—2—3,系甘肃省天水市农科所以望都辣椒为母本、甘谷线椒为父本杂交,经辐射处理选育而成。1993年4月经甘肃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2特征特性:属紧凑型。平均株高69.4cm,株幅64.3cm,双杈分...  相似文献   

4.
鲁玉11号1.品种来源:原名鲁单41,系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科研究所用齐302自交系作母本、齐310自交系作父本,于1986年杂交育成。2.特征特性:株高268.7厘米,穗位高117.42厘  相似文献   

5.
章迪 《种子》1986,(Z1)
苏豆二号(原名80-H_(30)),由江苏省徐淮地区淮阴农科所从[(浦东大黄豆×雷公)×62-10-4]杂交组合原材料中经单株系谱选育而成,属中熟、大粒夏大豆类型品种。1986年4月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通过审定为推广品种。主要特征特性:该品种株高90厘米左右,茎秆粗壮,根系发达,且耐湿性和抗倒伏性都较强,抗病性好,特别病毒病感染较轻。主茎节数17。1节,有效分枝4个,叶色深绿,有限结荚习性,单株结荚数45  相似文献   

6.
玉米晋单24     
晋单24系山西省农科院高寒作物所,1977年用长69作母本,莫17作父本杂交选育而成。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该品种属中熟种,株高270厘米,在大同春播生育期130天,穗位高85厘米,果穗筒……  相似文献   

7.
<正>2015年以来,山东农业大学园艺学院研究人员采用浸根法收集辣椒根系分泌物,利用气相色谱-质谱技术(GC-MS)分析其化学组成,研究了嫁接辣椒根系分泌物对辣椒根腐病和青枯病病原菌的化感作用。结果表明,砧木、嫁接辣椒和自根辣椒根系分泌物的组分存在较大差异,与自根辣椒根系分泌物相比,砧木和嫁  相似文献   

8.
<正>佳美(楚椒808)系湖北省农科院选育的杂交一代辣椒新品种,该品种早熟,生长势和分枝力较强,果实粗牛角形,果尖马嘴状,果皮浅绿带黄,果长14~15厘米,果  相似文献   

9.
山西省洪洞县赵城镇王甲生,1982年在田间发现一株簇生型南瓜。该南瓜植株没有明显的主蔓延伸,分枝多头生长,分枝茎蔓长约20厘米左右,经过连续4年自交选育,簇生性状已得到稳定。簇生型南瓜露地直播,株、行距均为70厘米,每亩可种植1500株左右。下种后50天  相似文献   

10.
研究不同方法收集的辣椒根系分泌物化感自毒作用,为解决辣椒连作障碍提供理论依据。通过水培和砂培两种方法收集辣椒根系分泌物,并采用生物检测研究其化感自毒作用。研究结果表明,水培法收集的辣椒根系分泌物对其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具有显著抑制作用,浓度为30 g?L-1的抑制作用最强,且热辣2号根系分泌物对种子萌发的化感效应大于中椒105,但中椒105根系分泌物对幼苗生长的化感效应大于热辣2号;砂培法收集的辣椒根系分泌物对其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具有显著抑制作用,且抑制作用随着浓度的升高而增强,30 g?L-1的根系分泌物的抑制作用最强,热辣2号根系分泌物的化感综合效应高于中椒105。辣椒根系分泌物对其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具有化感自毒作用,因此,可以间接判定辣椒连作根系分泌物的逐年累积能产生自毒作用,可能是导致连作障碍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1.品种介绍及季节安排吉杂迷你一号黄瓜是吉林省蔬菜花卉研究所以高代自交系欧引4-1为母本,以自交系S114-2为父本,配组杂交而育成的一代杂交种。该品种为保护地专用型品种,在保护地内一年四季均可栽培。在吉林省春季保护地栽培,一般3月中、下旬播种,温室育苗;4月中、下旬定植于大棚,行株距60厘米×30厘米,畦作或垄作,最好搭架栽培,注意轮作;5月中下旬开始采收。  相似文献   

12.
何志华 《种子科技》2002,20(6):367-368
秦优 7号 (原名杂油 86 )系陕西省杂交油菜中心育成的甘蓝型雄性不育三系双低 (低芥酸、低硫甙葡萄糖甙 )优质高产杂交油菜品种 ,2 0 0 1年 4月通过了陕西省审定并命名 ,同年 12月通过国家审定。我市于2 0 0 1年秋播大面积推广种植 ,其产量表现、抗病、抗逆性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其它杂交油菜品种。1 特征特性秦优 7号为甘蓝型、半冬性中熟品种 ,全生育期2 4 5 d左右 ,一生长势较强 ;株高 180 cm左右 ,株型紧凑 ,叶片上冲 ,根系发达 ,根茎粗壮 ,一次分枝始节位平均在 4 0 cm以上 ,一次有效分枝 8.4个左右 ,单株有效角果数 30 0个左右 ,每角 2 …  相似文献   

13.
玉米新品种晋单35晋单35玉米是山西省农科院作物遗传所以478作母本,以太系113作父本杂交组配而成。1996年通过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特征特性:株高226~250cm,穗位高97~100cm,株形紧凑,叶片上举,根系发达,果穗圆柱形,穗……  相似文献   

14.
从83份黄淮海地区代表性大豆地方品种和育成品种(系)中按根系类型选取32份,用以研究苗期根系性状的遗传特点、与地上部性状的相关以及与逆境胁迫的关系。大豆苗期一级侧根数、主根长、根干质量、总根长和根体积等性状,在品种间、各苗龄间均存在显著遗传变异;根系性状与整株干质量呈高度相关;根干质量、根总长和根体积的相对值与耐旱平均隶属函数值,一级侧根数、主根长、总根长、根体积、根干质量的相对值与耐铝毒平均隶属函数值呈极显著相关,且根系性状的相对值在品种间存在显著变异,可用做耐逆性选择的根系指标。  相似文献   

15.
攀80012—1-1小麦是四川省攀枝花市农科所1980年以普通小麦西昌中阿与东方小麦阿富汗杂交第三代单株作母本,普通小麦39491作父本杂交,于1986年育成。该品种为春性,株高110厘米左右,分蘖力较弱,穗纺锤形白壳长芒。主要特点是籽粒特大,在攀枝花几年栽培观察,其千粒  相似文献   

16.
<正>一、主要特征特性柳川理想系牛蒡是从日本引进的中晚熟牛蒡品种,从播种至肉质根成熟共需150~170天。该品种地上部长势旺,株高约110厘米;叶片心脏形,淡绿色,长约50厘米,宽约45厘米,叶背密生白色茸毛,叶缘粗锯齿状,叶柄长约70厘米;肉质根圆柱形,条型光直,根端丰圆,外形美观,裂纹少,肉质柔软,香味浓,平均  相似文献   

17.
张太平  王军  魏忠芬  李德文 《种子》2004,23(10):13-15
利用甘蓝型油菜隐性核不育杂交组合川油14中发现的不育株作母本、引进英国品种Bristal作父本杂交,F1代与中油821进行复合杂交,于后代中连续选择不育株与可育株兄妹交,获得稳定的两型系ZWAB.通过对其广泛测交,筛选出能完全保持其不育性的临时保持系和完全恢复的恢复系.临保不育系和恢复系配制的杂交种具有较强的杂种优势,有着良好的利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不同类型水稻品种间根系性状的差异   总被引:21,自引:7,他引:14  
在群体水培条件下, 选用包括常规籼稻、常规粳稻、广亲和品种、三系杂交籼稻、杂交粳稻、两系法杂交稻在内的92个水稻品种(组合), 研究不同类型水稻品种间每株不定根数、每株根干重、每株不定根总长度、每条不定根长、最长根长、每条不定根粗、每条不定根重、单位长度不定根重、单位干重根系活性、每株根系活性、根系吸收总面  相似文献   

19.
陈向阳 《作物杂志》1993,9(3):11-12
“特优63”系漳州市农科所用龙特浦A/明恢63配组而成的籼型杂交水稻新中迟熟组合。株高92~96厘米,株型、叶态理想,根系发达,茎秆粗壮。分蘖力中等,穗大粒重、米质优。中抗稻瘟病,耐肥抗倒。作双晚全生育期125~127天。1991  相似文献   

20.
山西省小麦苗期根系性状及抗旱特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麦苗期根系形态是成株期根系分布的基础,与抗逆和产量密切相关,全面认识苗期根系及抗旱特性,对于抗旱优异种质的利用和早期筛选具有重要意义。采用239份山西省小麦品种(系)在土培条件下,研究了苗期根系性状及对水分胁迫的响应。结果表明,正常生长下山西小麦苗期根系性状多样性丰富,地方种变异最大;不同年代品种中,除最大根长随年代略下降外,其他性状均呈先升后降的趋势;不同根系性状对水分胁迫响应存在差异,总根长对水分最敏感,其次为根表面积、根体积和根生物量,最大根长和平均根数不敏感。苗期根系综合抗旱能力随年代呈先降后升的趋势,地方种和20世纪70年代品种多为中抗,80和90年代的品种抗旱性较低,2000年以后审定品种的抗性较高,其中旱地品种抗性最好。苗期根系抗旱特性与产量性状相关分析发现,最大根长、总根长、根体积和根生物量与雨养条件下的千粒重和产量显著正相关,最大根长和根生物量与成株期抗旱性也显著正相关。因此苗期最大根长和根生物量可作为半干旱地区旱地育种过程中抗旱性和产量的早期筛选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