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微流水养鱼是介于工厂化流水高密度养鱼和传统池塘静水养鱼之间的一种养鱼方式,其单产大大高于静水池塘,其设施比工厂化养鱼简单,投资省、技术上也较易为群众所接受。我国水库众多,坝下鱼池一般受地形限制、面积较小,但有利条件是水源充足并具有自然落差。许多水库只要对坝下鱼池作适当改造,即可进行微流水养鱼,从而大幅度提高单产。笔者曾在武汉市夏家寺水库,利用坝下5口土质鱼池改建成一套微流水养鱼设施,以虹吸管引入库水,自流排灌,一、二级池鱼产量分别达到3005.7kg/667m2和1493.3kg/667m2。我们对微流水养鱼的鱼池结构…  相似文献   

2.
<正> 池塘循环水养鱼是国内首创的一种高效、节能的高产养鱼新技术。近几年来,该项技术在生产中得到了较普遍的应用,这对提高鱼产量及提高经济效益起到了重要作用。一、池塘循环水养鱼的形式 (一) 单池池周循环水养鱼在池塘的三条池埂、二条池埂或一条池埂上修建流水渠道,再配一台电泵或小型柴油机,即可进行单池池周循环水养鱼。一般情况下,只需在池塘的二条长边修流水渠道。其中一条渠道的出水口伸进底层水体(离池底30~50厘米),出水口管道与池边成45°角,以利池塘水体的循环。白天  相似文献   

3.
鱼类高密度养殖模式大致可以分为池塘高密度精养、流水养鱼、网箱养鱼、生态养鱼、工厂化循环水养鱼等几种。其中池塘高密度精养经济效益一般,养殖占地面积较大。流水养鱼受自然地理因素限制。网箱养鱼受到自然气候条件束缚较大。  相似文献   

4.
铁凌 《水产养殖》1996,(1):11-12
池塘循环水养鱼一般要比传统的静水养鱼增产1倍左右。通过把池塘的静水采用动力设备变成微流水,从而达到调节水质,改善整个池塘的生态环境,提高饲料利用率,促进鱼类生长的目的。大面积实践证明,池塘循环水养鱼密度大,成活率高,省饲料,易管理,十分有利于精养,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颇佳。现将这一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凌剑 《内陆水产》2000,25(9):22-23
池塘循环水养鱼技术是一种高效节能的高产养鱼新技术,一般要比传统的静水养鱼增产 1倍左右。其原理是将池塘的静水采用动力设备变成微流水,从而达到调节水质,改善整个池塘的生态环境,提高饲料利用率,促进鱼类生长的目的。大面积实践证明,池塘循环水养鱼饲养密度大,成活率高,省饲料,易管理,十分有利于精养,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颇佳。现将这一新技术介绍如下。 1池塘布局 池塘布局一般可分为两种:双池循环与单池循环。进行循环水养鱼的池塘面积以 1 500~ 2 520为宜,水深在 1.8 m左右,池坡 1∶ 1.5。双池循环的 2口池塘要求彼…  相似文献   

6.
我县七山二田一分水,山地面积占70%,泉水和水库自流水较为丰富,利用自然落差流水养鱼更为经济,为了因地制宜开展一水多用,发挥山区流水养鱼的优势,这对迅速改变山区“吃鱼难”和脱贫致富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流水养鱼节能、节地,省饵、省工,投资小,收效大,有的大山沟溪多,可以做到“家家流水,户户养鱼”。流水养鱼是当前一种集约化高密度精养和半精养的养殖方式之一,一般比池塘养鱼产量高。流水养鱼由于水经常不断地流动,水质清新,溶氧充足,放养密度较大,如果饵料丰富,管理适当每亩可产成鱼2000—4000公斤,养得好的可达5000公斤以上。  相似文献   

7.
网箱养鱼在江河、湖泊、水库以至近海等自然水域发展较快,而在精养成鱼塘正常养鱼的同时进行网箱养鱼较少。笔者通过1995~1996年在精养成鱼塘进行网箱养鱼的试验认为,开发池塘网箱养鱼具有广阔的前景,对于充分发挥池塘资源优势,提高池塘利用率和经济效益具有深远意义。1池塘网箱养鱼的可行性1.1池塘有网箱养鱼所需的水环境池塘虽为流水状态,但目前大部分精养鱼池排沙方便,且有的塘口还有增氧机械,与河、湖、库等自然水域一样,有着生活的基本条件,因而池塘水体可设置网箱养鱼。1.2池塘养鱼与网箱养鱼互无干扰池塘养鱼实际上是一…  相似文献   

8.
殷守仁 《海鲜世界》1992,(1):32-32,37
1986年湖北研究成功池塘循环水养鱼技术,经5年的推广应用证明是一种高效、节能、节水高产养鱼新技术,它集流水于生物增氧于一体,将一口或多口池塘池埂修建渠道。有进、出水口,或多口池塘池问用管道串联起来,配备一台小型抽水机或潜水泵,使所有池塘的水体定时循环流动.这种新颖的养殖技术将传统的流水养鱼变成了封闭式循环流水养鱼,从而大幅度提高了鱼产量。  相似文献   

9.
微流水养鱼是介于传统的池塘养鱼和工厂化高密度流水养鱼之间的养鱼方式,在有稳定水源及一定落差的地区,可利用梯级土池改建而成。我们根据微流水养鱼的生态学原理,在武汉市黄陂县夏家寺水库原有土池和虹吸管的基础上,因地制宜改建成一套微流水养鱼设施,在最大引水流量仅0.02米~3/秒的情况下,一、二级池亩产分别达到3005  相似文献   

10.
池塘鱼种、饵料,是高产的物质基础,科学的放养和投饵、精细的水质管理和鱼病防治,适时的间捕和流水微流水养鱼技术的推广,是高产的有效措施。对池塘养鱼I舶高产因子试作分析。  相似文献   

11.
广东省珠江三角洲,是我国淡水养鱼最发达的地区之一,产量居全国之冠。近年来,广东水产学会《水产科技》编辑部组织科技人员,结合当地的生产实践,编写了《养鱼高产技术》一书。该书内容丰富,包括池塘养鱼、流水养鱼、大水面围栏养鱼、网箱养鱼、工厂化养鱼等各种养殖先进技术,  相似文献   

12.
我县七山二田一分水,山地面积占70%,因此山区一般地下水、泉水和水库自流水较为丰富,利用自然落差流水养鱼更为经济,为了因地制宜开展一水多用,发挥山区流水养鱼的优势,这对迅速改变山区“吃鱼难”和脱贫致富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流水养鱼节能、节地、节饵、节工;投资小,收效大,有的大山沟溪多,可以做到“家家流水,户户养鱼”。流水养鱼是当前一种集约化高密度精养和半精养的养殖方式之一,一般比池塘养鱼产量高。流水养鱼由于水经  相似文献   

13.
陈宏焰 《福建水产》1993,(2):42-43,46
自然流水养鱼,是利用天然溪流的清新水源、水质,选择流水水头落差进行养鱼。保持常年全流水,保证池水中有较高的溶氧量。它既是家庭养鱼形式,又是向养鱼工厂化迈进。其主要形式有二:一是利用渠边、溪旁的流水落差,引水入池养鱼,出水回渠灌溉。另一种是利用跌落水头进行养鱼。笔者近几年来主要从事前一种形式的自然流水养鱼工作,在实践中制定、实施自然流水养鱼标准,获得高产。  相似文献   

14.
依据山区的地理特点和水资源状况,结合流水养鱼方式所需的养殖条件,在山区大力推广流水养鱼,对解决池塘面积的不足,刺激山区渔业的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1流水养鱼地点的选择确定流水养鱼的地点,必须考虑3个方面的问题。1.1水流长期供应充沛,水质清爽,溶氧丰...  相似文献   

15.
一种新的养鱼方式——“循环流水高密度养鱼”,在江苏常州市取得突破性成功,流水池亩产达到10.95吨,1984年12月4日-6日国家科委委托江苏省科委,在常州市百荡宾馆召开了技术鉴定会,到会专家一致认为,这种养鱼方式具有其独特性,即应用生态学原理,把流水高密度养鱼技术与我国传统池塘养鱼和水生作物栽培相结合,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随着农村各项经济政策的放宽和生产责任制的不断完善,农村中家庭流水养鱼发展较快。这种利用小水体,高密度,流水式的养鱼方法,一般帮能获得高产。如果采用温流水养鱼还具有养殖周期短的特点。然而,由于缺乏流水养鱼的知识,有些农家修建流水池时存在着不少不符合要求的状况,最主要有下述三方面问题:  相似文献   

17.
《重庆水产》1989,(1):8-8
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我市农村出现了养鱼生产热潮,人们充分利用各种水域发展养鱼生产,由单一的池塘养鱼,发展为流水养鱼和网箱养鱼。稻田养鱼又有所创新,半旱式的稻田养鱼正在我市各地农村蓬勃发展,成鱼单产也有新的突破,主养四大家鱼,  相似文献   

18.
农家流水养鱼是选择常年水源丰富的地点,筑很小的鱼池将水引入,在流水池中以大鱼种、高密度、人工饲料实行精养。由于流水养鱼占地少,建池易,设备简单,鱼类生长迅速,产量稳而高,管理方便;因而非常适合于山丘区有自然流水的农家经营。  相似文献   

19.
节约水资源、降低养鱼成本、提高养鱼效益是每个养鱼户追求的目标,而今,重庆市万州区有很多养鱼户充分利用池塘上游地下泉水、水库渗水等水资源,采取池塘微流水养殖泥鳅技术,养鳅成本低,经济效益高,深受人们欢迎.现就池塘微流水养殖泥鳅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来,我国围拦养鱼事业发展很快,它为开发利用我国天然水域,开创了一条卓有成效的道路。围拦养鱼就是用网,竹箔等围拦一块天然水域,如在湖泊、水荡、河道、水库中,然后投放大量鱼种,或利用天然饵料、或投人工饵料。实行天然水域集约化养鱼。这种养鱼方式,综合了池塘高密度养鱼,网箱养鱼、流水养鱼的优点,具有水流动,水质好,氧气充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