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荔枝霜疫霉病是荔枝最严重的病害之一,广泛分布于荔枝产区,发生在果实采收前后,常引起大量落果和烂果,据报道天气潮湿年份,烂果率可达30%~50%。霜脲氰具有局部内吸作用,对霜霉目真菌,如疫霜属、霜霉属、单轴霉属有效,与保护性杀菌剂混用能提高持效性,如与代森锰锌、铜制剂、灭菌丹或其它保护性杀菌剂混用,在低剂量下可有效防治霜霉病和晚疫病。  相似文献   

2.
对荔枝生产中一些栽培技术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近10年来,荔枝生产中又出现一种新的现象,一般荔枝园丰收年份较少,能稳产的更是少之又少,病虫防治靠农药,效果时好时差,成花、着果、落果、虫果、病果等一连串问题仍常困扰着荔枝生产。前不久,深圳市龙岗区水果生产技术协会组织了40多位荔枝生产场的主要管理人员,针对荔枝生产中存在的一些实际问题,以研讨会的形式进行技术交流。在此,笔者针对生产者反映的一部分问题进行探讨。1防治荔枝霜疫霉病目前,霜疫霉病是为害荔枝最主要的病害之一,荔枝产区多数果农对此病发病条件和规律都有一定的了解,防治方法也掌握了不少。但此…  相似文献   

3.
荔枝霜疫霉病的发生及防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荔枝霜疫霉病 ,俗称荔枝霜霉病 ,病原为荔枝霜疫霉菌 (Peronphthoralitchichenexkoetal.) ,是荔枝主要病害之一。该病的发生和流行与空气湿度有密切关系。在荔枝开花至果实成熟期 ,遇上 4~ 5d以上的连续阴雨天气 ,常严重发病。厦门地区荔枝在开花至采收前 ( 4月 /中旬~ 7月中旬 )常常遇上连续阴雨天气 ,据多年调查 ,霜疫霉病平均发病率在 2 0 %以上 ,严重的高达 6 0 %。造成大量的烂果、落果 ,春雨、梅雨季较长的年份 ,烂果率达 30 %~ 50 % ,严重影响产量和品质以及鲜果的储运和外销。荔枝霜霉病病菌以卵…  相似文献   

4.
荔枝霜疫霉病是目前荔枝生产最重要病害之一。在参考有关荔枝霜疫霉病研究的基础上,对该病的发生及为害症状,病菌生物学特性,病菌侵染、传播途径及发病条件,病菌侵染的发育进程,寄主抗病性,病情调查与预测等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综述,并指出存在问题和今后的研究方向,为该病害的进一步研究和生产上更有效地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田间试验结果表明,48%琥胶肥酸铜(DT).霜脲氰可湿性粉剂可有效防治荔枝霜疫霉病,稀释500~600倍喷雾,花穗期防效81%,采收期防效80%以上,幼果期也有良好的表现。该混配剂兼有保护与内吸治疗的优点,可作为福建省荔枝霜疫霉病的防治药剂。  相似文献   

6.
对荔枝霜疫霉病病果进行组织分离、病原菌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测定。结果表明,分离所得病原菌为荔枝霜疫霉菌Peronophythora litchii Chen ex Ko et al.,菌丝生长适宜温度20~30℃,适宜pH值4~6,光暗交替有利于菌丝生长。供试碳源中,可溶性淀粉、山梨酸和甘露醇较有利于该菌菌丝生长;氮源中,酵母浸膏较有利于其菌丝生长。  相似文献   

7.
在闽南 ,为害荔枝的病虫害很多 ,但较难防治的是“一虫两病” ,即蛀蒂虫、霜霉病和炭疽病。1 防治难点荔枝蛀蒂虫即爻蚊细蛾 ,在南靖一年可发生 1 0代 ,其中以 5月下旬至 6月第三代幼虫为害最严重 ,造成大量落果。蛀蒂虫防治难点在于 :一是发生世代多 ,且世代重叠严重 ,加上闽南春夏多雨容易造成防治不及时 ;二是幼虫孵出后自壳底面直接蛀入果内 ,直至老熟才外出化蛹 ,因此杀虫剂和天敌都难以对其起作用 ;三是为害时间长 ,荔枝整个果期发生为害 ;四是果农长期使用农药 ,害虫产生抗药性 ,降低防治效果。荔枝霜霉病 (疫霉病 )主要为害荔枝接…  相似文献   

8.
荔枝是我国南方的名贵水果,果实常受灾害性因素的影响而出现严重的落果、减产与果实品质下降,其中交纹细蛾、疫霉病等病虫害的影响占有很大的比重。由于荔枝果实病虫害的复杂性,现有以农药防治为主的防治技术存在防治效果不稳定,农药造成果品污染与环境污染等问题,探讨提高防治技术水平的新途径无疑是重要的。本文借鉴应用于其它果树生产的套袋技术对荔枝果实进行试验探讨,获得初步结果。材料与方法1.材料:试验手1996年在莆田县西天尾镇桃峰村“陈紫”荔枝老树上进行,采用70目筛网制成15cm×25cm筛网袋。2.方法:荔枝第二次生理落…  相似文献   

9.
采用琼脂扩散法、PDA平板对峙法初步测试丁香酚、香芹酚、柠檬醛和肉桂醛在0.5%浓度下对两种荔枝炭疽病菌和霜疫霉病菌的抑菌效果,含毒培养基生长速率法测定4种精油在不同浓度下的抑制率及最小抑菌浓度(MIC)。结果表明,4种植物精油对荔枝炭疽病菌和霜疫霉病菌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炭疽病菌的抑制能力从大到小依次为香芹酚丁香酚肉桂醛柠檬醛,对霜疫霉病菌的抑制能力从大到小依次为肉桂醛丁香酚香芹酚柠檬醛。  相似文献   

10.
荔枝霜疫霉(Peronophythora litchii Chen ex Ko et al)引起的荔枝霜疫病是我国荔枝生产和贮藏运输过程中为害最严重的病害,极大地威胁着我国荔枝产业的健康发展.该病可为害荔枝嫩叶、嫩枝、花穗及果实,流行年份对荔枝产量影响极大.笔者主要从荔枝霜疫病的症状、病原菌的分类和生物学特性、发生与流...  相似文献   

11.
【目的】检测荔枝霜疫霉对烯酰吗啉的敏感性,建立敏感性基线;测定抗烯酰吗啉突变株的生物学适合度,为荔枝霜疫病的化学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对2019—2020年来自中国广东、广西、福建、四川和云南5个省份荔枝主产区的320株荔枝霜疫霉单孢子囊菌株进行烯酰吗啉敏感性测定,通过药剂驯化获得抗烯酰吗啉突变株,测定其生物学适合度。【结果】经过异常值分析并剔除,317株荔枝霜疫霉菌株对烯酰吗啉的敏感性频率分布呈正态分布,EC50值介于0.086 3~0.173 3μg·mL-1之间,平均(0.122 2±0.000 9)μg·mL-1,以此建立荔枝霜疫霉对烯酰吗啉的敏感性基线。来自2020年的荔枝霜疫霉菌株对烯酰吗啉的EC50均值较2019年显著增高。3株荔枝霜疫霉抗烯酰吗啉突变株的抗性指数介于77.17~360.11之间,为中到高抗水平,抗药性可稳定遗传,与亲本相比,抗性突变株的孢子囊萌发率及卵孢子产量均下降,但致病力相当。【结论】荔枝霜疫霉对烯酰吗啉敏感,烯酰吗啉可继续作为防治荔枝霜疫病的...  相似文献   

12.
 ‘井岗红糯’是由荔枝实生树中选出的优良品种。果实心形,果皮鲜红,平均单果质量23.5 g;平均果皮厚度1.62 mm,抗裂果,果肉厚,味清甜,有‘糯米糍’的风味及‘桂味’的肉质,可溶性固形物20.0%,可食率77.3%,焦核率80%。生长势强,晚熟,较抗荔枝霜疫霉病。  相似文献   

13.
“井冈红糯”是由荔枝实生树(可能是“怀枝”和“糯米糍”的自然杂交种)中选出的优良品种,2009年2月4日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定名。此品种抗裂果,抗荔枝霜疫霉病,果肉厚,既有“糯米糍”或“桂味”的品质特点.又有“怀枝”或“妃子笑”的丰产稳产特性。  相似文献   

14.
荔枝霜疫霉病是荔枝果实上最严重的病害 ,引起大量落果、烂果 ,也为害果柄、结果的小枝及花穗。高湿情况下 ,叶片也可发病。5~ 6月多雨时损失可达 30 %~ 80 % ,严重影响荔枝鲜果产量及贮藏和外销。1 材料与方法试验地点在漳州市农科所荔枝园。施药时间 :5月 1 8日、 2 7日 (幼果期 ) ,6月 7日 (中果期 )、 6月 2 5日 (大果期 )。用3WT - 1型踏板式高压喷雾器喷施 ,工作压力 8 5kg/cm2 ,高度 3m ,雾点细而均匀。药剂处理 :百德富 70 %WP 6 0 0、 80 0、 1 0 0 0倍液 ,百德富 70 %WP 80 0倍 +施保功 50 %WP1 50 0倍液 ,施保功…  相似文献   

15.
南靖县靖城公社草前大队是我县荔枝重点产区,以往受爻纹细蛾为害相当严重,由于爻纹细蛾为害荔枝果实,花穗和新悄,不仅造成严重落果,而且降低果品质量。以致荔枝产量和品质都受损失。1933年在龙溪地区农科所及县农业局协助下,积极培训农民科技专业户,进行荔枝爻纹细蛾发生规律现察,开展虫情预测预报,通过全大队社员民兵积极开展防治,他  相似文献   

16.
荔枝是广东省的主要果树之一,也是普宁市的名优特产水果,至2005年底,全市荔枝种植面积约3000hm^2,年产量约8300t。主要分布在南径、麒麟、梅林、云落、高埔、赤岗等乡镇。但近年来荔枝生理落果和裂果现象严重,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果农对此束手无策。为解决此问题,作者深入主产区进行调查,总结和分析荔枝生理落果和裂果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7.
多粘类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 polymyxa CP7菌株分泌的抗菌物质对荔枝霜疫霉菌等真菌具有很强的抑杀作用。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观察发现,荔枝霜疫霉菌菌丝体经CP7菌株的抗菌物质处理后, 菌丝发生不规则扭曲、萎蔫、干瘪,菌丝端部膨大等形态变化;经处理的菌体细胞组织结构受损,细胞膜结构模糊不清,看不到完整的外膜结构,细胞器消溶。处理后的荔枝霜疫霉菌孢子囊出现凹陷、干瘪、畸形;孢子囊外壁严重受损,原来厚实的外壁只剩一薄层,孢子囊内原有的微细结构消失,结构模糊不清,细胞器溶解,孢囊内物质大量外泄。抗菌物质还引起菌体细胞内磷的外泄,并对细胞呼吸速率和NADH氧化酶活力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8.
据调查,疫霉病在新疆喀什地区甜瓜主产区每年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并有加重趋势。疫霉病主要危害植株茎基部,造成叶片萎蔫甚至死亡,严重发生年份发病率达100%,损失达80%~100%,造成甜瓜品质及产量大幅度下降。  相似文献   

19.
刘晋  刘爱媛  陈维信 《果树学报》2006,23(6):834-837
人工接种霜疫病菌的荔枝果实感病后,病斑部位的果皮和距离病斑部位较近的果皮中■产生速率和MDA含量较高,而SOD活性较低;距离病斑部位较远的果皮中■产生速率和MDA含量较低,而SOD活性较高;邻近病斑部位的果皮中PPO、POD和PAL活性较高,而距病斑部位较远的果皮中PPO、POD和PAL活性较低。表明霜疫病菌的侵染对荔枝果皮中以SOD为核心的活性氧清除酶系统产生了破坏作用,导致SOD活性下降,使得自由基等活性氧与其清除系统之间的相对平衡被破坏,启动膜脂过氧化,膜脂过氧化产物MDA含量显著增加,造成对细胞的伤害,加速荔枝果实衰老和劣变。同时霜疫病菌侵染诱导荔枝果皮中POD、PPO和PAL活性增高,是加速荔枝果皮酶促氧化褐变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20.
荔枝(Litchi chinensis Sonn.)是我国著名的亚热带特产水果,栽培面积已达60万hm2,主要产区为广东、广西、台湾和福建,其中广东省栽培面积最大,产量最多.福建省莆田市荔枝栽培历史悠久,但近年来荔枝害虫的发生逐年加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