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6 毫秒
1.
在"八五"国家水稻育种攻关研究项目取得的研究成果基础上,结合花培技术,育成了北方早粳新品种龙粳10号。该品种是集早熟、优质于一身的优异种质。已被北方稻区的黑龙江、内蒙、吉林等省(区)在生产上直接利用或作为育种亲本间接利用。  相似文献   

2.
从龙粳21的选育看黑龙江省超级稻育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龙粳21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佳木斯水稻研究所应用花培技术选育的超级稻品种,熟期适中,米质优,秆强抗倒,综合抗性好,适合机械化收割,种植面积迅速扩大。从龙粳21的选育,总结分析了黑龙江省的超级稻育种特点,提出今后黑龙江省超级稻育种应在保持多样性的基础上,重点选育适合水稻主栽区的早熟超级稻品种,并加强抗病和抗倒伏等抗逆性的选择、注重优质性,特别是整精米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3.
黑龙江省优质超级稻研究进展与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利用籼粳亚种拓宽种质资源技术、理想株型种质资源培育技术、分子育种技术和应用常规育种技术4个方面介绍了黑龙江省优质超级稻育种技术的研究进展。从土壤培肥技术、钵育壮秧技术、合理密植技术、井水提温技术、平衡施肥技术等方面探讨了寒地优质超级稻品种的各种性状得以展现要配套的高产栽培技术,提出合理密植是寒地超级稻建立超高产经济结构的基础,是寒地超级稻株型更为理想、叶片更为直立的高光效的必然,是走以成熟为主的栽培技术路线"促早熟、高产、优质"并举的保证。寒地优质超级稻育成的品种有龙粳14、龙稻5号、松粳9号等。  相似文献   

4.
寒地水稻新品种龙粳29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龙粳29(龙品02011-2)是1998年以空育131为母本,龙糯2号为父本有性杂交选育而成的早熟高产优质抗病新品种。2009年为黑龙江省良种化工程中标品种,2010年1月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介绍了龙粳29的选育目的、选育经过、特征特性及栽培要点。  相似文献   

5.
龙粳27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佳木斯水稻研究所于2000年以日本优质米品种上育418为母本,以龙粳12为父本有性杂交,杂交后经系谱法选育而成的优质早熟新品种,2009年1月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介绍了龙粳27的选育经过、产量表现、特征特性、适宜种植区域及栽培要点。  相似文献   

6.
优质粳稻常农粳8号选育过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常农粳8号系常熟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用H07-37/武运粳23号杂交选育而成的早熟晚粳类型新品种。介绍优质粳稻常农粳8号的选育经过,介绍其示范种植结果、品种特征特性,总结其栽培技术,以为常农粳8号的栽培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7.
介绍20世纪90年代以来黑龙江在利用国外稻种资源进行水稻优质育种及生产直接利用中取得的成就。利用日本的水稻品种富士光育成了"龙盾101"、"垦稻10号"、"北稻2号"、"北稻3号"、"东农422"、"系选1号、垦稻12"、"龙粳19"等优质、高产、稳产、抗病新品种。利用国外其他稻种资源育成优质水稻主栽品种有"合江19"、"合江23"、"龙粳8号"、"龙粳12"、"龙粳14"、"绥粳3号"等。生产上直接利用推广认定新品种有"空育131"、"莎莎尼"、"上育397"、"上育418"、"藤系138"等品种。  相似文献   

8.
九稻67号是吉林市农业科学院水稻所以早熟、优质、抗寒性极强水稻品种龙粳8号(龙选948)为母本,以大穗、优质、抗病水稻品种通育211为父本进行品种间有性杂交,后代穿梭选育,系谱法处理育成的大穗型优质水稻新品种。2009年1月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介绍了该品种产量、抗性、米质等特性、适宜种植区域,并针对品种特性提出了高产栽培要点。  相似文献   

9.
正早熟优质超级稻品种一龙粳31(龙花01-687)龙粳31是农业部北方稻区主导品种,黑龙江省第三积温带主栽品种,黑龙江省第三积温带晚熟组对照品种,2012-2016年全国种植面积最大的水稻品种。2013年面积达到112.8万hm~2,成为全国近15年来推广面积最大的水稻品种。品种来源: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佳木斯水稻研究所以龙花96-1513为母本,垦稻8号为父本杂交,经系谱法选育  相似文献   

10.
《农家致富》2007,(3):26-26
宁粳1号以高产、迟熟中粳品种武运粳8号为母本,以优质软米、早熟晚粳新品系W3668为父本.采用杂交选育的方法选育而成。适宜江苏沿江及苏南地区中等肥力偏上的地区种植。宁粳1号由盐城市种子公司独占经营。[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龙粳12号由黑龙江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育成。2003年审定推广,2004年种植面积达7.16万hm2。该品种集大粒、早熟、优质、丰产、抗病于一身,是适宜黑龙江省第三积温带种植的优良水稻品种,同时也是一个大粒优质型资源材料。  相似文献   

12.
李敏  刘乃生  宋成艳  王桂玲  周雪松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7):14884-14885,14939
[目的]为龙粳22的推广种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比较龙粳22和对照品种的生长、品质、抗病、抗冷指标,探讨了龙粳22的生产潜力和推广价值。[结果]龙粳22主茎11片叶,生育期130d左右,需≥10℃活动积温2300℃左右;幼苗长势强,秆强抗倒,耐寒;3年区域试验平均产量8.37t/hm2,比对照品种增产4.0%;生产试验平均产量9.53t/hm2,较对照品种平均增产9.0%;米质优良,各项指标均达国家优质米标准。[结论]龙粳22熟期早、产量高、米质优,在黑龙江省第3积温带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隆粳58是以冀粳14号、优质8号、关东100为亲本,通过杂交、复交、多年系谱选育而成的粳稻新品种。该品种集三个亲本的高产、抗病、优质、耐盐性状于一体,在冀东稻区和天津稻区全生育期171 d,2012年通过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提出了以培育壮秧、适时插秧、科学肥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为要点的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4.
国标一级优质稻品种黄华占的选育及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黄华占是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应用核心种质育种理论育成的常规优质稻新品种,2007年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产量比对照品种汕优63增产显著,米质达国标一级,早熟,抗倒性好,耐热性强,适应性广,2009~2012年成为湖北省农业主导品种,在包括湖北在内的南方稻区大面积种植.  相似文献   

15.
合江19号集早熟、优质、丰产、抗病性强、适应性广诸多优良性状于一体,30年久种不衰,成为我国北方稻区乃至世界同类稻区推广面积最大,主栽时间最长,经济效益最大的水稻品种。运用系谱分析的方法对合江19号进行了深入的系谱分析,明确了亲缘关系和遗传基础,并对合江19号效应产生的原因和启示进行了探讨。指出要充分认识寒地水稻育种的难度,明确新品种的选育方向,立足于当地主栽品种的改良,利用适合当地生态条件的主栽品种做为核心种质,适当添加新的基因源。对后代材料要多年度、多区点进行耐寒性、抗病性、丰产性和适应性等鉴定,良种与良法相结合,以使育成品种具有更广泛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16.
龙粳33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佳木斯水稻研究所2002年以空育131为母本,松99-135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优质、高产、抗病、耐冷的水稻新品种。2012年1月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介绍了龙粳33选育经过、特征特性及栽培要点。  相似文献   

17.
丰泰占是广东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应用水稻核心种质育种理论,以泰澳丝苗与丰粤占杂交育成的早晚兼用型优质、丰产、抗病水稻新品种。该品种株型适中,抗倒性强,丰产性较好,适应性广,米质为国标、省标优质2级,高抗稻瘟病,中抗白叶枯病,后期熟色好,缺点是分蘖力较弱。2009年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18.
刘册 《广西农业科学》2006,37(4):364-365
玉丝占是广西玉林市农科所利用“单广选”变异株的细粒优质谷株系与引进的优质稻“固优8号”进行有性杂交,经系谱选育而成的早籼优质稻新品种,表现株叶形态好、群体生长整齐、熟期适中、后期转色好、米粒细长且透明有光泽等特点,2005年1月通过广西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9.
为了明确水稻抗稻瘟病基因Pi-b在黑龙江省种质资源中的分布状况,利用已建立的水稻抗稻瘟病基因Pi-b显性分子标记对72个黑龙江省主栽品种和优异的种质资源进行了分子鉴定。结果表明:合江21、龙粳3号、龙粳4号、龙粳7号、龙粳14、龙粳25、佳禾早占、空育139、芦苇稻、哈05-203和中龙香粳1号共11个品种(系)含有Pi-b基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