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犊牛是指从出生至6月龄的小牛,主要指母犊.犊牛的正确饲养对提高成活率至关重要,并对奶牛体型的形成、粗饲料的采食能力以及将来的产奶、繁殖等都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的]试验研究了不同饲养方式对安格斯犊牛生长性能、日增重、疾病发生率的影响,以期得到最佳的培育方式,促进犊牛生长发育,降低犊牛疾病发生率、死亡率。[方法]试验分对照组和试验1组、试验II组。[结果]结果表明,三月龄以内的犊牛和母牛分栏,每天定时投放哺乳或者母牛带犊牛单栏的饲喂方式,犊牛的生长发育、日增重、成活率极显著高于出生7天后犊牛和母牛隔离分舍单独饲喂,疾病发生率极显著低。[结论]安格斯犊牛不适合和母牛隔离单独饲养管理。  相似文献   

3.
我们奶牛场以前由于集体饲养犊牛,成活率和增重者比较低。现在我们改为饲养户承包喂养法,使犊牛的成活率和增重有了明显提高。具体办法是:定日增重,定费用,定死亡。犊牛出生后由饲养户过秤,喂初奶,然后经饲养户签字,把牛犊拉回家饲养,满6个月时由奶牛场收回,日增重定为0.5公斤,达到要求体重的,农场按每头牛给饲养户500元;超过要求体重的,每超1公斤奖给3元;达不到要求体重的,每差1公斤  相似文献   

4.
犊牛作为牛群基础,处在牛生长发育最关键的时期,犊牛成活率的高低对养牛业的健康持续发展有着直接影响。而如何加强犊牛的饲养管理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基于此,笔者简要阐述了提高犊牛成活率的技术措施,主要包括母牛妊娠后期饲养管理、初生犊牛护理、犊牛哺乳期饲养管理和犊牛疾病的防治等内容,以期为提高犊牛成活率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5.
正犊牛是指初生后到6个月的小牛,喂奶量在800~1000kg,少数有高达1500kg的。犊牛的饲养对提高成活率至关重要,饲养水平高的,成活率可达95%以上。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养牛业的技术水平也在不断提高,现在犊牛的哺乳期多在3个月以内,喂奶量在300~500kg。1初生期的饲养管理1.1清除口腔粘液,确保犊牛呼吸犊牛出生后,应先清除口及鼻内的粘液,确保呼吸道通  相似文献   

6.
为了找出冬季荷斯坦犊牛饲养环境控制技术存在的问题,并进行相应的改进,笔者根据圈舍环境控制原理,依据圈舍环境控制技术标准,从圈舍设计与改造环境控制技术及饲养管理技术入手,探索影响冬季犊牛发病的圈舍环境因素和变化规律,并努力解决新疆冬季犊牛饲养环境控制存在的问题。结果表明:通过饲养环境控制技术的集成应用,犊牛成活率提高18.42%,3月龄犊牛平均日增重为760 g,最高达840~970 g,总体经济效益提高21%,得到了实际生产应用的效果验证,值得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牛肉的需求量也不断增加,促使养牛业得到了迅速发展。在养牛业中,提高犊牛养殖成活率对养牛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本文简述了导致犊牛养殖成活率低的主要原因:先天发育不良,母牛分娩难产,犊牛护理不当,犊牛饲养管理不当;提出了提高犊牛养殖成活率的技术措施:加强妊娠母牛后期的饲养管理,加强初生犊牛的护理,加强牛舍管理,加强犊牛饲养管理,做好犊牛的疾病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8.
犊牛是养殖场的重要生产材料,做好犊牛饲养管理工作,对提高犊牛成活率有很大帮助。在犊牛养殖中,母乳质量对犊牛的成活率有很大影响。犊牛出生后要确保其吃上初乳,吃足初乳,并做好人工哺乳工作,为提高犊牛生长速度,提前断奶奠定坚实基础。该文主要分析了犊牛的人工哺乳技术。  相似文献   

9.
犊牛指出生日起至6月龄这个时段。犊牛是养牛场(户)的后备力量,是牛群的基础。因此,笔者建议各场(户)加以重视,善待犊牛,精心饲养、培育。现将如何提高犊牛成活率的措施介绍如下,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犊牛阶段是肉牛养殖的基础,犊牛的好坏关系到成牛肉牛的生长发育和增重,对肉牛养殖经济效益影响较大。犊牛的特点是生长速度快、但是抵抗力弱,尤其对不良养殖环境表现的较为敏感,适应性较差,易患病死亡。犊牛瘤胃发育的不够完善,如果饲养管理不当极易发生死亡。因此在肉牛养殖中要想获得优良、高产的成年肉牛,需要充分的了解犊牛的生理特点,做好科学细心的饲养和培育犊牛,提高犊牛的成活率和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1.
所谓犊牛是指从出生至6月龄的小牛。奶犊牛在这时期正处于发育最快的阶段,且各器官发育尚不完善,犊牛饲养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成年后的生产性能。对犊牛进行合理的饲养管理是促进奶牛生产、提高犊牛成活率、培育健康的犊牛群、使育成牛生长发育良好的基础。加强犊牛培育也是提高牛  相似文献   

12.
正所谓犊牛是指从出生至6月龄的小牛。奶犊牛在这时期正处于发育最快的阶段,且各器官发育尚不完善,犊牛饲养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成年后的生产性能。对犊牛进行合理的饲养管理是促进奶牛生产、提高犊牛成活率、培育健康的犊牛群、是育成牛生长发育良好的基础。加强犊牛  相似文献   

13.
犊牛是指6月龄以内的小牛,按照犊牛不同的生理阶段,可将其划分为新生犊牛、哺乳期犊牛和断奶期犊牛。笔者结合养牛生产实践,阐述了犊牛不同生长阶段的饲养管理技术要点,旨在通过科学的饲养管理技术,最大限度地提高犊牛的成活率,并且充分挖掘牛的生产价值。  相似文献   

14.
犊牛是指6月龄以内的小牛,按照犊牛不同的生理阶段,可将其划分为新生犊牛、哺乳期犊牛和断奶期犊牛。笔者结合养牛生产实践,阐述了犊牛不同生长阶段的饲养管理技术要点,旨在通过科学的饲养管理技术,最大限度地提高犊牛的成活率,并且充分挖掘牛的生产价值。  相似文献   

15.
对犊牛的成活率产生影响的因素主要有母牛妊娠期的营养供应、母牛的助产方式、初生犊牛的护理工作。在生产实践中,不同的饲养场落实的饲养水平和管理措施是不一样的,大多表现为饲养水平偏低、饲养技术差等,这些因素都会对犊牛的成活率产生相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犊牛是指出生至满6月龄的牛,其中分为哺乳犊牛和断乳犊牛。对犊牛进行合理的饲养管理是促进奶牛生产,提高犊牛成活率,培养健的犊牛群,使育成牛生长发育良好的基础。加强犊牛培育也是提高牛群质量,创建高产牛群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7.
湘西黄牛犊牛指的是6个月以内小牛,根据犊牛生理特点,结合生产实际,阐述了不同生长阶段的饲养管理技术要点,旨在通过科学的饲养管理,提高犊牛成活率,从而提高养殖场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对甘州区的部分母牛养殖场和农户所饲养的哺乳犊牛的调查,发现冬季犊牛养殖现状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可以减少犊牛发病率、提高成活率、增强犊牛体质和后期生长发育。【方法】采取的防控措施主要有临产母牛检查、新生犊牛护理、精心饲养管理和及时的防疫。【结论】在冬季对犊牛的精心管护可以显著降低犊牛的发病率,促进犊牛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我国奶牛养殖业迅速发展,犊牛作为发展养牛业的主要基础,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提升犊牛成活率、规范初乳饲喂规程、降低犊牛应激反应,提升环境舒适度,是改善犊牛福利的主要措施。提升犊牛饲养管理福利,对奶牛终身产奶量的提升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本文从提高犊牛接产成活率,增强机体免疫机能,减缓机体应激,提高犊牛舒适度等方面综合分析了提高犊牛福利、促进奶牛健康养殖的关键点,旨在提升牛只健康养殖水平,为促进我国奶业蓬勃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20.
犊牛一般指0~6月龄的小牛,是整个牛群的基础,哺乳期犊牛的生理机能变化大,可塑性强.犊牛阶段的饲养管理好坏关系到其成年以后的生产性能的高低.因此,抓好犊牛的饲养管理,提高成活率,培养健康犊牛群,是奶牛生产的第一步,也是提高牛群质量、创建高产牛群的重要基础.提高犊牛成活率无论对规模化养殖场,还是个体养牛户来说,在发展生产、提高经济效益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我们在日常的饲养管理中还存在许多问题,造成犊牛生长发育迟缓甚至死亡,给生产造成巨大的损失.因此在日常的饲养管理中应认真做好以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