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对广东18个不同类型水稻土的大、中、微量元素进行化验及必要的土壤吸附试验,然后对照临界值初步判别土壤各元素的丰缺状况,提出推荐施肥建议供水稻盆栽试验参考,最后确定不同类型水稻土的养分限制因子。试验结果表明,全部供试土壤缺N,90%缺K,75%缺P,45%缺S及Zn,33%缺Mo,28%缺Mg,17%缺Cu,Mn,B。若不施这些元素,水稻产量(以干物量表示)将减少N38%,K25%,P,S,Zn,M  相似文献   

2.
应用化学分析、吸附反应和生物诊断的方法,系统研究了陕西省关中土娄土、汉中水稻土、渭北黑垆土、陕北黄绵土和秦巴山区黄泥巴等5种主要土壤养分的丰缺状况,确定了供试土壤的养分限制因子。结果表明,5种主要土壤普遍缺P和N,部分土壤中K,S,Cu,Zn供应不足,水稻土含B量极低。各养分含量与吸附量均呈极显著的直线相关,除水稻土外,土壤对Cu,Mn,Zn的吸附因土壤差异较大。生物学试验结果表明,OPT的估计是合理的,作物生长情况与化学分析结果和吸附试验相吻合。  相似文献   

3.
土壤养分限制因子的系统诊断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温网室研究方法,对陕西省4种主要农田土壤的养分状况进行了实验室分析、吸附试验和温室盆栽试验,结果表明,黄绵土养分缺乏顺序为P〉N;Lou土的养分限制因子为P〉N〉Zn〉Mg,S和Mo的供应亦不足;潮土主要缺磷,其次是Mn、Zn和Cu;黄褐土的主要障碍因子是N、P,Mo和S也显示不足,其它元素可满足作物生长需要。上述方法能较好地用来评价土壤养分状况并能迅速准确地确定土壤养分的限制因子及其缺乏程度  相似文献   

4.
土壤养分限制因子的系统诊断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温网室研究方法,对陕西省4种主要农田土壤的养分状况进行了实验室分析、吸附试验和温室盆栽试验,结果表明,黄绵土养分缺乏顺序为P>N;土的养分限制因子为P>N>Zn>Mg,S和Mo的供应亦不足;潮土主要缺磷,其次是Mn、Zn和Cu;黄褐土的主要障碍因子是N、P,Mo和S也显示不足,其它元素可满足作物生长需要。上述方法能较好地用来评价土壤养分状况并能迅速准确地确定土壤养分的限制因子及其缺乏程度。  相似文献   

5.
珠江三角洲龙眼立地土壤养分限制因子诊断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用土壤养分状况系统研究法对珠江三角洲14个龙眼园土壤进行大,中,微量元素含量测定,土壤养分吸附试验及盆栽诊断试验。结果表明,全部供试土壤均缺N,93%土壤缺K,Ca,Mg,79%土壤缺P,36%土壤缺S,Zn,Mn,29%土壤缺Cu,Mo。在缺素土壤中若不配施这些P,N,Ca,K,Mg,S,Zn,Cu,Mn,Mo元素,指示作物的干物产量分别下降62%,52%,47%,295,25%,18,%,14  相似文献   

6.
在石灰性土壤上,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NaHCO3对耐缺Zn敏感品种水稻生长和Zn、Fe、Mn、Cu含量的影响。NaHCO3显著降低Zn敏感品种地上部和根部的干重,而对耐性品种没影响。NaHCO3减少Zn敏感品种ZN、Fe、Mn的含量,而对耐性品种影响很小,耐性品种和敏感品种的Cu含量不受NaHCO3的影响。以上结果表明:水稻耐缺Zn与水稻对土壤中NaHCO3的高忍耐力有关。  相似文献   

7.
土壤养分状况系统研究法在上海两种土壤的肥效试验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土壤养分分析和养分吸附试验基础上,以高梁为指示作物作盆栽试验,对上海土壤(黄泥土和夹沙泥)中的作物养分障碍因子进行系统诊断,并将此结果与大田试验作比较,结果表明:供试的黄泥土、夹沙泥两种水稻土养分缺乏顺序均为P〉N,Cu、Fe偏丰,K未显效;但是齐土土壤中B含量恰当,而S多;洪庙土壤S含量恰当,而B却多。氮和磷缺乏,K未显效的结果与该两种土壤的水稻、油菜肥效试验结果基本吻合。水稻盆地试验表明N和  相似文献   

8.
采用8年肥料定位试验,研究有机肥对植株和土壤中Zn、Mn、Cu平衡状况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有机肥用量增加,小麦、玉米籽粒和秸秆中Zn、Mn、Cu的含量降低.每年施用 32. 75 kg/hm2 P和 37.5 t/hm2有机肥,其中的有效 Zn和 Cu不能补偿一年两熟的作物携出,有效Mn有余.土壤对Zn、Mn、Cu的供应有相当的自动调节能力.土壤中3种元素的理论盈亏量和实际消长量之间有显著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采用8年肥料定位试验,研究有机肥对植株和土壤中Zn、Mn、Cu平衡状况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有机肥用量增加,小麦、玉米籽粒和秸秆中Zn、Mn、Cu的含量降低。每年施用32.75kg/hm^2P和37.5t/hm^2有机肥,其中的有效Zn和C不能补偿一年两热的作物携出,有效Mn有余。土壤对Zn、Mn、Cu的代应有相当的自动调节能力。土壤中3种元素的理论盈亏量和实际消长量之间有显著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江西省4种水稻土养分限制因子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来自江西农业大学农学实验站、余干县梅岗乡、余干县华林岗乡及星子县廖化镇等4种水稻土,进行实验室分析与吸附试验,并在此基础上确定温室盆栽试验方案,研究4种土壤的养分状况及对高梁生长的影响,为制订水稻施肥方案提供参数依据。结果表明,江西农业大学实验站水稻土主要缺P,N,K,S,Mo,Zn,B,Mg等,盆栽不施这些元素,相对产量分别是17.9%,29.1%,41.8%,53.7%,58.2%,58.2  相似文献   

11.
花生种植地土壤养分吸附特性与施肥效应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为研究花生种植地土壤养分状况和确立主要养分限制因子,通过田间肥料试验结合土速效养分含量测定及有附试验。结果:(1)113个养分吸附试验表明,对赤红壤发育的耕作土壤,线性吸附模型的拟合精度高于非线性吸附模型,土壤对加入的S、B养分吸附能力最强,平均提取率仅分别为27%和47%,对Zn的吸附能力是 中达到85%;P、K则居中,提取率分别为70%放65%。(2)土样分析和田间试验表明,N、P、K、B是花  相似文献   

12.
贵州铜仁地区土壤养分系统研究及在红薯栽培上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通过土壤养分状况系统研究法(即供试土壤的采集、供试土壤的养分含量分析、土壤对各营养元素的吸附试验、温网室盆栽试验及大田试验),在施N量一致,水肥管理一致的条件下,进行了贵州铜仁地区红薯栽培应用,结果表明,影响红薯产量的主要因子根据影响 大小分别排列为K〉P〉Cu〉B,增施P与K肥可大大提高红薯产量。  相似文献   

13.
Cd Pb Cu Zn As复合污染对水稻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应用田间试验和盆栽试验,研究Cd、Pb、Cu、Zn、As复合污染在草甸棕壤上对水稻产量及元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接近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低浓度水平下,水稻发育正常,减产幅度<10%,但土壤Cd、Pb临界值下降,籽实中Cd、Pb、Zn吸收系数提高,Cd、Pb含量超标,低剂量时Cd超标37.5%,高剂量时超标100%,增加了对人体健康潜在危险。主要原因在于5元素间存在协同作用,Pb、Cu、Zn、As的存在增加了Cd的活性与解吸率,使其易迁移,为防止土壤污染增加了困难。  相似文献   

14.
比较了三种提取剂:1mol/LNH_4OAc、0.005mol/LDTPA-TEA,0.1mol/L,HC1,对南北方的水稻土和灰钙土中的有效态Cd、Cu、Zn、Pb的提取率、各种相关性以及临界提取量和误差等。结果表明:北方灰钙土中有效态Cd的适宜提取剂为NH_4OAc,其次为DTPA、HC1;有效态Cu、Zn的适宜提取剂皆为DTPA,而南方水稻土中有效Cd、Cu的适宜提取剂也均为DTPA。  相似文献   

15.
通过盆栽试验及化学分析,对酸性菜园土的养分状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几种酸性菜园土对P,Mn,Cu,Zn吸附曲线呈直线关系,对K的吸附量较大,酸性较强的两种土壤对S的吸附程度在低浓度范围内较大,高浓度范围内较小;对Mn的吸附与S相反。pH较高的两种土壤对S,Mn的吸附有着相关的情况。N是几种土壤的首要养分限制因子,K则可能成为其潜在的养分限制因子,Mn可能成为酸性较小的两种土壤的养分限制因子。几种土壤分别对P,Cu,Fe,B,Mo有不同程度的缺乏。  相似文献   

16.
根据8年化肥、有机肥配合试验,研究Mo、B、Zn、Mn、Cu、F、Cd在土中的消长规律。结果表明,有机肥极显著提高有效Mo、Zn、Mn、Cu的含量;磷肥极显著降低有效Mn、极显著提高水溶性下的含量。在当前生产条件下,欲维持土壤中Mo、Zn、Mn、Cu的原供应水平,每年应施37.5t/hm ̄2优质厩肥或75t/hm ̄2土粪。有机肥施用量和土壤中Zn、Mn、Cu、F、Cd的消长值之间有显著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7.
怀远县土壤微量元素对主要农作物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怀远县土壤和农作物植株养分状况,进行了施用多种微肥和各种含微肥的专用肥田间试验。研究结果表明:1)怀远县水稻土贫Zn、少Mo和低B。2)农作物地上部分从土壤中带走了相当数量的微量元素。3)水稻专用肥增加Zn养分增产效果更好。玉米采用N、P2O5、Zn分别为262.5、97.5、15kg/hm2的配方,施肥效果较好。大豆1kg种子用1g(NH4)2Mo拌种可提高大豆籽实产量  相似文献   

18.
江西红壤性水稻土肥力特性及其管理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江西红壤性水稻土为202.8827万hm2。其肥力特征:1.土壤三要素营养不平衡,中低产田占70.00%;2.缺硼钼少硅硫锌,影响土壤养分平衡;3.灌溉水能提供稍多Ca、Mg,少量S、Si、K、N,以补充土壤养分不足;4.耕层浅薄,障碍因素较多。管理:1.深耕培肥,增加土壤有机质;2.坚持有机无机肥配合,提高稻田肥力;3.合理施肥,协调养分平衡;4.开沟排水、搞好稻田沟系建设;5.水旱轮作、改革耕作制度。  相似文献   

19.
亚铁胁迫影响不同基因型水稻地上部养分吸收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溶液培养试验表明:连续4周对水稻DH群体进行高铁胁迫,该群体在铁的抗性上出现高度分离,筛选出极抗铁毒基因型,铁毒极敏感基因型和中间型lines。养分测定表明:不同基因型水稻本身养分含量存在差异。高铁胁迫抑制了Ca,Mg,Zn,Mn,P的吸收,促进了Cu的吸收。高铁胁迫破坏了养分吸收的一些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20.
浙江省酸性土壤中作物养分障碍因子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土壤养分状况系统研究法,对浙江省两种典型酸性红壤进行了化学分析、吸附试验和盆栽试验.结果表明,供试的龙游团石桔园土壤的养分障碍因子依次为缺P、低pH、缺N、缺K、缺B、缺Mo和缺Mg;供试的龙游坞堪棉田土壤则依次为缺P、缺N、缺K、缺Mg和缺B.应用土壤养分系统研究法,可快速、准确地确定土壤养分的丰缺状况,为肥料试验和推荐施肥提供依据,但在实际应用中尚有值得进一步改进和完善之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