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食用菌工厂化生产及环境控制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食用菌工厂化生产是我国食用菌产业的发展趋势。介绍目前工厂化主栽品种金针菇、杏鲍菇和蟹味菇的工艺流程和操作要求,培养和出菇阶段的环境要求,以及保持最佳生长环境的设施、设备要求。  相似文献   

2.
为充分利用工厂化食用菌菌渣,开发草菇栽培原料,以5种工厂化生产的食用菌菌渣为主要原料进行草菇栽培试验,结果:5种菌渣都能获得一定的草菇产量,其中以杏鲍菇、金针菇和双孢蘑菇菌渣栽培的产量较高,都在4kg/m2以上,生物转化率都达到了10%左右,且子实体性状比较好。而蟹味菇菌渣和海鲜菇菌渣由于透气性较差,容易产生菌皮,草菇产量低,不宜直接用作栽培,可添加其他大颗粒原料混合使用。  相似文献   

3.
《长江蔬菜》2014,(11):9-9
正调查显示,当前上海市民主要消费的食用菌产品是香菇、双孢蘑菇、木耳等品种,金针菇、蟹味菇、杏鲍菇等品种消费量相对较低。香菇、木耳等面对的是大众消费群体,而金针菇、杏鲍菇等面对的是宾馆、饭店等餐饮单位。随着食用菌生产的迅速发展,食用菌品种规模也在不断扩大,从过去的五大品种增加到目前的十多个品种。粗放的、简陋的、低效的生产方式正逐渐萎  相似文献   

4.
海鲜菇工厂化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江苏省灌南县食用菌产业发展迅猛,在全省乃至全国都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先后荣获"全国食用菌工厂化生产示范县"、"全国食用菌行业优秀基地县"、"江苏省食用菌产业基地县"等多项荣誉。灌南县食用菌栽培模式以工厂化生产为主,主要生产纯白金针菇、海鲜菇、杏鲍菇、白灵菇等高  相似文献   

5.
正明水县七大菇食用菌发展有限公司坐落在黑龙江省明水县明水镇,是明水县工厂化生产食杏鲍菇、海鲜菇、金针菇等多种食用菌类企业,菌包生产车间、检测检验等设施设备齐全,年产食用菌品5 000t以上,产品远销北方多个大中城市。为保障市场供应,公司正扩建二期工程,新增产能5 000t。同步拟建食用菌、蔬菜冷链物流项目,增强市场开拓和保障能力。规划占地2.5万m~2。新建速冻库房6 000m~2,保鲜库房2 000m~2,常温库房8 000m~2,综合办公楼1 500m~2及其附属配套设施;购置冷藏运输车辆等。  相似文献   

6.
简介我国香菇工厂化生产探索的背景和实践,结合菇类工厂化生产的内涵和特点,比较分析我国现有金针菇、蟹味菇等菇类的工厂化生产与香菇工厂化生产的成本差异和市场价格情况,得出当前香菇工厂化生产在我国还不具备可行性的结论。  相似文献   

7.
正江苏省灌南县是全国食用菌工厂化生产示范县、全国食用菌行业优秀基地县和江苏省食用菌产业基地县,拥有多家现代化食用菌生产企业,栽培杏鲍菇、纯白金针菇、双孢菇、草菇等中高档品种,产品销往上海、南京、杭州等多个大中城市,深受广大消费者欢迎。双孢蘑菇在世界范围内广泛栽培,可鲜销、罐藏、盐渍,其菌丝还可作为制药的原料,有世界菇之称。双孢菇栽培方式有菇房栽培、大棚架式栽培和大棚畦栽等,随着双孢菇栽培技术的不断发展,现已实现了双孢菇的工厂化、智能化和自动化生产。江苏裕灌现代农业科  相似文献   

8.
正金福菇,又名洛巴伊口蘑、巨大口蘑、大白口蘑等,耐高温,栽培原料来源广,栽培方式简单,子实体肥大,营养丰富,味道鲜美,市场价格略低于双孢蘑菇、香菇和蟹味菇。磐安县是"中国香菇之乡",食用菌栽培品种一直以香菇、杏鲍菇和黑木耳为主,兼有平菇、秀珍菇、大球盖菇和金针菇等。为了提高各种食用菌废料的利用价值,磐安县食药用菌研究所联合县食用菌技术推广站,开展了利用多种食用菌废料栽培金福菇的试验,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9.
《食用菌》2016,(3)
正河北省临西县阳光园区内的光明食品集团河北食用菌生产基地是一家专业生产金针菇、白玉菇、蟹味菇等多种食用菌的企业。该企业利用麸皮、玉米芯等农业废物为基料,生产过程严格按照原料加工、装瓶、灭菌、冷却、接种等九道工序来操作,生产出的食用菌  相似文献   

10.
正斑玉蕈(Hypsizigus marmoreus)属伞菌目口蘑科玉蕈属,又名真姬菇、蟹味菇、海鲜菇,是一种极具发展前景的珍稀食用菌[1]。目前,日本、韩国和我国的一些大型食用菌企业都在工厂化生产斑玉蕈。工厂化瓶栽斑玉蕈是采用先进的工业化的设备和技术,智能化的出菇环境控制系统实现斑玉蕈的自动化、标准化和规模化周年生产。现将斑玉蕈工厂化栽培的设施栽培条件、关键  相似文献   

11.
张寿橙 《食用菌》2012,(6):67-67
双节期间,杏鲍菇工厂化价格增长,食用菌杏鲍菇整体价格达到全年最高,其中最高价达到18元/kg。其主要原因是由于3月下旬到6月中旬低温天气造成食用菌应季菇收获期延长,大棚菇和工厂化菇类上市时间重叠,  相似文献   

12.
1韩国食用菌考察概述继2009年5月对日本食用菌工厂化栽培考察后,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食用菌分会又组织了一次一行40多人对韩国食用菌产业的考察。全球的食用菌工厂化栽培中,以欧美的蘑菇工厂化生产发展时间长、规模大,而除蘑菇外的其他食用菌则以日、韩具有代表性。食用菌生产将育种、育菇、采收、加工等全过程搬入工厂车间内,已被日本证明是发展高效农业的有效途径和必然趋势。韩国有4800万人口,从60年代开始发展经济,1988年韩国奥运会后10年间,经济发展迅速,为世界所关注。直至1997年金融危机暴发,韩国才放慢了经济发展的速度。韩国的食用菌产业借鉴和学习我国和日本,但目前的产业水平已远远超过我国。20世纪90年代韩国从日本引进了先进的技术与设备,扩大了自动化栽培的规模,到90年代中后期,实现了设备的国内自主生产。以此为起点,金针菇、杏鲍菇、平菇的自动化生产得到了快速的发展,金针菇、杏鲍菇、真姬菇全部实现了自动化生产,目前只是香菇和蘑菇的生产模式较落后,这两个品种成了我国出口韩国的主要品种。韩国市场畅销的食用菌有香菇、平菇、双孢蘑菇、金针菇、杏鲍菇5种。在韩国,我们考察了段木香菇栽培工厂、韩国最大的平菇工厂、全球最大的...  相似文献   

13.
《食药用菌》2013,(1):41
据中国食用菌协会发布的数据,2012年全国食用菌总产量将达到2571.7吨,产值1488.45亿元。食用菌产业为繁荣农村经济,推助农民增收致富做出了重要贡献。而工厂化生产方式是食用菌产业实现转型升级、保持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截至目前,全国在建和已建成投产的工厂化企业达到788家,相比2011年增长了21%。工厂化生产的食用菌品种包括金针菇、杏鲍菇、双孢菇等十多个。  相似文献   

14.
浅谈工厂化栽培杏鲍菇细菌病害的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振琴  李峰 《食用菌》2013,(6):65-66
所谓细菌性病害,实际上是由假单孢杆菌侵染食用菌子实体,从而引发各种病斑、病症,只要温度、湿度条件适合,假单孢杆菌可以危害各种食用菌品种,是食用菌常见病害。对于工厂化生产杏鲍菇,尤为危害严重,因为工厂化生产杏鲍菇是在控温、控湿、控CO2、控光条件下,按照工厂化管理进行的规模生产、规模发菌,实现定量出菇、  相似文献   

15.
张引芳  王镭 《食用菌》1992,14(4):13-14
蟹味菇又称玉蕈、真姬菇,学名Hypsizygus mar-moreus,隶属担子菌纲、伞菌目、白菇科、离褶伞族、玉蕈属。蟹味菇菇形怡人,质地脆嫩,因具有独特的蟹鲜味而赋之其名。营养分析表明,它的蛋白质含量高于金针菇,8种人体必需氨基酸含量占测定的17种氨基酸总量的60%以上。蟹味菇的子实体形态和风味极似野生的(Lyophyllum shimeji),因野生的味道极为鲜美,深受消费者欢迎,所以从1973年开始,日本菇农将栽培的蟹味菇叫作供应市场,业已成为日本第五大宗食用菌。蟹味菇可鲜销或盐渍,是一个具有出口创汇前途的食用菌新品种。为  相似文献   

16.
我国食用菌生产已进入了规模化、工厂化的新阶段.深圳威可实业有限公司设计的金针菇工厂化栽培生产,已形成了一个初具规模的生产体系.本文就工厂化生产金针菇的出菇管理技术作一简介,供同行参考.工厂化生产金针菇,应采用短袋栽培,一次性出菇.当菌丝长满培养基后,就要及时调节温度、湿度、空气、光线等因子,让其转入出菇阶段.出菇管理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相似文献   

17.
杏鲍菇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美英 《食用菌》2006,28(5):66-68
杏鲍菇与金针菇一样,也是属于原基发生快的品种。在我国杏鲍菇的栽培方法有两种:一是自然季节栽培;二是与金针菇一样,利用周年工厂化的生产工艺栽培杏鲍菇。5.1自然季节栽培5.1.1栽培季节杏鲍菇出菇适宜温度为10~18℃,低于10℃和高于18℃都难于形成子实体。南方地区一般安排在9~10月份接种,11月份开始栽培;北方地区可根据当地的具体温度安排好栽培季节,以秋末初冬与春末夏初栽培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18.
郁维荣 《食用菌》1996,18(6):28-29
蟹味菇又名真姬菇、玉(学名Hypsizygus mar-moreus,日本名),菇形优美,质地脆嫩,营养丰富,具有独特的蟹鲜味故名蟹味菇。据测,蛋白质含量高于金针菇,氨基酸含量也较高,尤其以人体所必需的8种氨基酸含量达到所测17种氨基酸总量的60%以上。因其味道更为鲜美,近年来风靡日本市场,是深受消费者青睐的食用菌珍品,已成为日本第五大食用菌。我国近几年来陆续进行蟹味菇的栽培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还未见有大棚栽培蟹味菇的报道。笔者就自己两年来的栽培心得及其栽培中所存在的问题作如下探讨。共促其的栽培工艺进一步完善,早日推广应用,使其成为又一个能出口创汇的食用菌新品种。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研制的食(药)用菌栽培新技术,该技术通过发明定向发酵快速降解松木屑松脂类物质的方法和食用菌筐式集成栽培法,研制快速制种机、培养基隧道式灭菌装置、连续式接种生产装置、节能的反季节食用菌栽培棚,使多种食(药)用菌的栽培周期缩短25%以上,生产成本减少30%以上,在较低投资的情况下实现了适合大多数食(药)用菌品种的工厂化栽培,并且适用于工厂集中生产培养基(菇筒),农户分散进行出菇管理的集约化生产。目前该技术已在广东、广西、西藏、重庆等省、区、市以及加拿大温哥华的9家企业应用,日产杏鲍菇、金针菇等品种的鲜菇2 t-8 t。  相似文献   

20.
陈驰 《食药用菌》2015,(3):162-163
<正>1食用菌包装机械自动化发展进程日本市场销售的食用菌,最初都是采用简易包装,随着产量的增高,劳动力价格的迅速提升,以及消费者对产品品质要求的提高,食用菌的包装开始走向自动化。20世纪70年代,日本食用菌自动包装机研发成功,80年代出现金针菇、蟹味菇自动包装产品,90年代灰树花、杏鲍菇进行自动化包装。平均十年左右,日本有1~2种食用菌新品种出现,目前绣球菌进入旺产。日本市场出售的食用菌都是由日本农协提供技术及菌种产出的,生产后进行统一销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