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青鱼出血病是对二龄青鱼危害最为严重的一种疾病,因无特效防治药物,致使二龄青鱼的死亡率高达80%左右,阻碍了青鱼养殖生产的发展。为此,江苏省淡水水产研究所和苏州市水产研究所合作从1980年开始,用疫苗注射法预防青鱼出血病,获得成功(1983年在南京通过技术鉴定)。经过免疫,二龄青鱼平均成活率由原来的20%提高到60-80%,单产由原来的170斤提高到300斤,每亩提高200元以上。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了用庆丰霉素防治草、青鱼粘细菌烂鳃病的试验结果。试验表明,防治草、青鱼烂鳃病,以采用投喂口服为宜。治疗药量为每100斤成鱼每天投喂庆丰霉素(固体)半斤(含250万单位),连投三天,有效率达96%;每100斤夏花鱼种,每天投喂1斤(含500万单位),连投4天,有效率为72.7%。预防的投药方式和治疗剂量相同,唯应在该病流行季节之前投喂,夏花鱼种以连投7天为宜。试验表明,成鱼投药组死亡率为1.7%,对照组死亡率达27%;夏花鱼种投药组死亡率为15.7%,对照组死亡率为40.3%。  相似文献   

3.
《水产科技情报》1978,(2):13-13
黄蚬是长江下游池塘养殖青鱼的天然饲料之一。过去生产黄蚬用人工采集,一船一天只能采集200~300斤,因此,影响了青鱼养殖生产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4.
湖南安康青鱼养殖水面估计在3000亩以上(逐年在增加),该地区的青鱼养殖为精养模式,全程使用青鱼膨化料,养殖户年初放养3-5斤/尾大规格鱼种,年底出售10斤/尾以上的青鱼,这一模式的养殖集中度高、精养程度高、养殖效益高。  相似文献   

5.
1977年,我省池塘成鱼产量大幅度上升,不少单位都超过了亩产1,000斤。重庆市有120.2亩达到了亩产1,200斤以上,其中花溪公社群乐大队68亩,平均亩产1,205.5斤;红阳大队25.8亩,亩产1,218斤;刘胡兰大队8亩,亩产1,602斤,涂山公社刘岗生产队2亩,亩产2,347.9斤;  相似文献   

6.
《淡水渔业》1976,(3):32-32
青龙公社位于成都市北郊,地处浅丘问平坝。沟渠纵横,水利条件较好。近三年来,公社党委为了进一步贯彻“以粮为纲,全面发展”的方针,在抓好粮食生产的同时,积极开展了稻田养鱼。1972年公社党委在荆竹大队试点,利用30亩中稻田养鱼,当秧苗返青后即放鱼苗下田,每亩放养鲤鱼苗300—500尾,饲养两个多月,到水稻将收割时捕鱼,共收鲜鱼900斤,平均亩产25斤,每尾体重三两至半斤不等。公社党委推广了荆竹大队的经验,  相似文献   

7.
上海市松江县昆冈公社水产大队养殖场,从1982年1月开始,利用全场10口成鱼塘,共54.09亩水面,套养仔口(1龄)青鱼4,000尾,总重量320斤,平均规格为12.5尾/斤,饲养到11月底,共起捕2龄青鱼1,998尾,总重量达3,959.5斤,平均体重1.98斤,最大个体达3.1斤。  相似文献   

8.
孙建中 《淡水渔业》1984,(6):11-11,22
<正> 1983年11月5日在句容县郭庄公社郭庄大队一小队抽样检查病鱼时,发现鲢、鳙、草鱼、(歹又鱼)条鱼和麦穗鱼等发生不同程度的由复殖吸虫后囊蚴寄生而引起的黑点病。发病池面积15亩,平均水深2.5米。6月18日放养鲢夏花22万尾,鳙、草鱼各0.5万尾(含少量青鱼)。平均每亩放养1.46万尾。未施肥料,仅投喂黄豆300斤,元麦粉400斤,菜饼  相似文献   

9.
陈仁友  于丁 《淡水渔业》1978,(5):31-32,34
湖北省浠水县城关公社永东大队一口四亩水面的下沙塘,利用城镇生活污水养鱼,采用以非洲鲫鱼为主,白鲢为辅,多品种混养的方法连续三年亩产超过双千斤。1975年为2,309斤,1976年为2,423.5斤,1977年为2,713.5斤。全大队1977年鲜鱼平均亩产1,526斤。总产比1974年增长9.4倍。  相似文献   

10.
怎样做糟鱼     
冬令时节,将捕捞的鲜鱼(以鳡鱼、鲤、青鱼为宜),除去头尾,洗净后加食盐(10斤鲜鱼加1斤盐)腌晒,待至半干,以60%的鱼块拌入20%的甜酒糟和10%的白糖,置于罐内,倒入些麻油,然后加盖密封.数月后便可  相似文献   

11.
《广西水产科技》1978,(1):44-47
非洲鲫鱼是优良养殖鱼类,几年来,我市已逐步推广饲养,并出现了一批高产典型,如向阳公社津头大队18亩高产塘,1976年平均亩产2000斤,其中非洲鲫鱼占700斤;葛麻大队1976年13亩配养非洲鲫鱼的试验塘,平均亩产1929斤。实践证明,大力饲养非洲鲫鱼,是夺取我市池塘养鱼高产稳产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2.
重庆市花溪公社群乐大队在大面积连续几年亩产超过1,200斤的基础上,1978年平均亩产达1503.6斤,高产塘已达2,155.7斤/亩;重庆市涂山公社刘胡兰大队刘家冈生产队新塘在连续几年亩产超过2,000斤的基础上,1978年已近3,000斤/亩,为我们树立了高产稳产的典型。为了总结经验和进一步发展塘堰成鱼生产,1978年,我们在重庆市花溪公社群乐大队、水山公社刘家冈生产队、  相似文献   

13.
《内陆水产》1984,(5):49-50
祁东县黄土铺区三星公社明星大队六队社员肖功业,全家五口,承包大队一口16亩的上荒塘。一九八三年产鱼19300斤,亩平1206斤,收入15440元,获纯利10043元,人平2008元,渔业收入占全家总收入的69.8%。  相似文献   

14.
《内陆水产》1979,(2):31-31
安乡县安尤公社渔场一九七四年结合冬季捕捞选留了一批体重30斤左右的青鱼。一九七七年选择其中体质较好的7尾,与草、鳙亲鱼混养在面积9亩的池塘中,投以少量精饵料。一九七八年四月初分池单养在面积2.2亩的鱼池中,每天按每尾投大麦麦芽2两,新鲜螺、蚌肉半斤。每隔五天加水一次,每次加水延续2小时,加深5—6市寸。在一九七八年五月二十一和二十三日两次催情产卵均获成功,共孵出鱼苗200万尾。  相似文献   

15.
宁远县蓝睦塘公社罗坝大队地处湘南丘陵,素有稻田养鱼著称,百余年来,稻田养鱼群众有习惯,有经验,成为稻作的一种副业生产。全大队十个生产队,三百五十八记,一千五百八十三人,有稻田一千二百三十七亩。一九八○年,粮食总产一百四十七万一千七百三十斤,平均亩产一千一百八十九点七斤。  相似文献   

16.
1983年,我局在本县的石塘公社俄境大队、仸子公社大芦大队推广配合颗粒饵料养鱼。推广的池塘计2口,面积为78亩。1983年3月底至4月初在这两口塘中放养了鲢、鳙、鲩、鲮、鲤、尼罗罗非鱼种共95,004尾,重8,034斤,平均每亩放鱼种计1218尾,重103斤。经8个月饲养,于11月开始收获,至12月底结束。总产塘鱼40152斤,净产32118斤,平均亩净产411斤。  相似文献   

17.
<正> 青鱼作为主体鱼和其他鱼混养时,亩产一般可达千斤,高产池塘达1500~2000斤,其中青鱼产量可占总产量的45~60%。养殖青鱼是目前改变养鱼产品结构,增加优质鱼比重的主要措施之一。但青鱼养殖发展并不快,其原因除饵料因素外,主要是青鱼种的缺乏,特别是斤两鱼种严重不足。影响青鱼斤两鱼种生产的主要问题是饲养周期过长,  相似文献   

18.
平塘养鱼:兰溪镇金塘大队全胜生产队的一口“金”塘,水面五亩,去年产鱼一万二千一百二十一斤,平均亩产二千四百二十四斤,除去种子重量,亩平净产二千一百九十四斤,养鱼收入一万零三百零三元,亩平二千零六十元。  相似文献   

19.
《淡水渔业》1977,(2):22-23
河南原阳县祝楼公社卞庄大队1976年开展稻田养殖鱼种,获得粮鱼双丰收。试验田水稻亩产1,035斤,鱼亩产88斤,对照田水稻亩产900斤。现将试验方法与结果综述于下。  相似文献   

20.
为探索池塘养鱼群塘增产技术途径,1982年我们在灯塔县佟二堡、柳条、沈旦三个公社的十三个大队和柳条公社渔场进行了试验,试验水面1000亩,计划平均亩净产250斤,在天旱、水源不足、放养品种不全,饲料与肥料不足的情况下,经出塘验收853.4亩(哈尔堡、连三台大队150亩水面鱼池因遭水旱灾害中断试验),共产鲜鱼333614斤,平均亩产390.9斤,平均亩净产358.4斤,取得一定的成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