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孵化生产过程中,应该经常通过实验剖检胚蛋(包括死胚和活胚)等手段检查胚胎发育状况,以便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如果出雏后,出现孵化结果异常,如孵化率有较大幅度降低,成雏鸡质量突然变差时,应该及时分析原因,对症施冶,尽力降低损失。那么怎样确定造成异常孵化结果的原因呢?总结多年孵化生产经验,我们认为应该从几个方面按一定步骤来分析。首先要确定是种蛋质量问题还是孵化技术操作的问题。对于一些明显的特征性的症状,比如雏鸡粘毛、脐部愈合不良、腹大等基本可以认定是孵化条件控制不当造成的。  相似文献   

2.
改进孵化管理 提高孵化效果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孙永进 《中国家禽》1997,(11):34-35
改进孵化管理提高孵化效果孙永进(江苏省家禽科学研究所扬州225003许多因素都可影响孵化效果和雏鸡品质,其中有些因素是由孵化场管理人员所控制。孵化场管理人员对于遗传、种鸡的饲养管理和疾病是无能为力的,但他可以研究孵化率和雏鸡质量为什么达不到理想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禽蛋的最佳失水率与最高的孵化率及雏鸡质量紧密正相关。定期监测种蛋失重是孵化厂最重要的日常工作之一,通过对"高产"批次种蛋失水率的监测,可获得该批次蛋的最佳失水率,继而在下一批次孵化生产中,定期监测种蛋,并通过相应地调整湿度可达到最佳失重率、最高的孵化率及雏鸡质量,因此,监测种蛋失重不仅是确定不同胚胎发育阶段适宜湿度的最准确方法,也是孵化厂最好的质量控制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4.
孵化是养鸡生产的重要环节,孵化率的高低反映了孵化厂的技术水平,也直接影响到孵化厂的经济效益.因此,每个孵化厂对孵化率这个指标都非常重视.但因管理水平和技术上的差异,使得一些厂家的孵化效果不尽人意.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只有成熟掌握孵化技术,有较高孵化率和提供健康雏鸡的厂家才能站稳市场.现将经多年的实践总结出的孵化厂提高孵化率的措施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在生产中,种鸡所产的蛋并非都是可用于孵化的合格种蛋。其品质的优良与否,对孵化率的高低和雏鸡的质量都有很大影响。在相同的孵化条件下,质量高的种蛋孵化率相对较高,反之,则较低。因此,要想获得良好的孵化率以及健康的雏鸡,就必须在孵化前对种蛋进行严格选择。  相似文献   

6.
孵化条件对孵化率及雏鸡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种蛋的孵化是养鸡生产的一个重要环节,孵化率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养鸡生产的经济效益。要想获得理想的孵化率和品质优良的雏鸡,除培育健康高产的种鸡群、提高种蛋的品质和加强种蛋的消毒外,孵化条件是一个关键措施。本文主要从温度、湿度、通风、翻蛋、凉蛋等方面讨论孵化条件对孵化率及雏鸡质量的影响,探讨提高孵化率及雏鸡质量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春季是孵鸡的黄金季节,这不仅是因春季天气渐暖,对雏鸡的成活及生长发育极为有利,而且,在春季二、三月份养雏鸡可以当年见效。因此,各大养鸡场和专业户都在这一季节大量孵鸡售鸡。但在孵鸡过程中雏鸡粘胶现象严重地影响着孵化的质量和数量,必须引起孵鸡场(户)的高度重视。所谓雏鸡粘胶现象是指孵化出的初生雏鸡的头部、眼睑、颈部、背部、翅膀及尾部粘连在蛋壳里,在孵化过程中是一种常见  相似文献   

8.
1 种蛋的选择 种蛋质量是提高孵化率的首要条件.种蛋选择对于提高孵化率至关重要,种蛋品质低劣,既使有良好的孵化条件,孵化率也难以提高,雏鸡质量也会受到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9.
在养鸡过程中,雏鸡的早期死亡占有较大的比例。据临床调查结果来看,死亡的原因主要有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前者约占雏鸡死亡总数的35%,后者约占雏鸡死亡总数的65%。 (一)先天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种蛋来自患有白痢、支原体、马立克氏病等可经蛋传播疾病的种鸡群。入孵前种蛋未消毒(这在农村孵化量小时很常见)或消毒不彻底,在孵化过程中胚胎由此染病,导致孵出的雏鸡患病致死。 2.孵化用具不清洁粘有病菌。在农村炕孵、热水袋孵和母鸡自孵过程中是很普遍的现象。孵化时病菌侵入鸡胚,使鸡胚发育不正常,出雏后脐部会发炎形成脐…  相似文献   

10.
孵化场的任务是将受精种蛋尽可能多地变成优质雏鸡,取得好的经济效益。高的孵化率、好的雏鸡质量,要靠孵化工作者在孵化各环节的管理上下功夫,只有严抓细节管理,加强孵化条件控制,才能取得良好的孵化效果。  相似文献   

11.
孵化场在种鸡场内处于关键地位,孵化率和孵出雏鸡的质量与其经济效益直接相关,但影响孵化率和孵出雏鸡的质量因素很多,其中包括种蛋质量、孵化设备、孵化技术、孵化场的建设及管理等,无论其中哪一项出  相似文献   

12.
种鸡产蛋早期(28周龄)产出的种蛋孵化的雏鸡称之为“小日龄雏鸡”,其在生产性能的发挥上和抗病力上都优于其它的雏鸡,但由于雏鸡个体小,对环境要求较高,特别是在寒冷的冬季,雏鸡表现“难孵、难养”的问题,要采取针对性措施来提高种蛋的孵化成绩及雏鸡的成活率。  相似文献   

13.
许多因素对种蛋的孵化率有显著影响,因此不同孵化场甚至同一孵化场的孵化率也有很大差异.一些环境和管理因素如温度、湿度、转蛋等对孵化控制很重要.同时,入孵前种蛋管理和出雏后雏鸡的放置同样影响孵化效果和雏鸡质量.本文讨论了获得好的孵化率的环境和技术因素,也提到了对这些因素作用的生物学机理,特别是发育中胚胎忍耐性的研究结果.了解这些有助于我们深刻理解上述影响孵化的因素.必须提供最佳的种蛋收集、储存和处置条件以保证入孵前和孵化期间胚胎的存活力.入孵后孵化机中的温度、湿度、翻蛋、凉蛋、落盘、出雏机和雏鸡处置必须进行控制,才能获得尽量多的雏鸡,降低可售雏鸡的成本.  相似文献   

14.
雏鸡的健康与否,直接影响到雏鸡的生长发育和成鸡生产潜力的发挥及种鸡的种用价值,保证雏鸡质量是提高养鸡经济效益的首要措施.雏鸡质量的提高,主要从四个方面抓起,一是种蛋要来源于健康鸡群;二是要为孵化和出雏提供适宜的条件;三是从收集种蛋到预温入孵、出雏、销雏的全过程中,要按程序做好卫生消毒工作;四是严格隔离,控制孵化过程中疫病交叉感染,前三项措施目前已普遍得到重视,第四项措施仍被忽视和未研究出有效的隔离方法.针对上述问题,笔者对孵化与出雏  相似文献   

15.
在人工孵化中,孵化温度是最能影响孵化率和雏鸡质量的因素之一,也是多级孵化和单级孵化之间的一个重大区别。在多级孵化器中,不同蛋龄的种蛋都在同一温度下孵化。相反,在单级孵化器中所有种蛋都具有相同的蛋龄,孵化温度则随着时间的延续而改变。采用多级孵化时,孵化器是根据所有种蛋的平均要求(种蛋大小,蛋壳气孔多少和发育阶段等)进行调节了的。单级孵化则能在孵化过程中迎合每批种蛋的具体特性,  相似文献   

16.
近期的肉用雏鸡市场供不应求,雏鸡价格居高不下,增加了养殖的风险.这对鸡雏的孵化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 入孵前种蛋的管理  相似文献   

17.
在生产中影响雏鸡质量的主要因素有种鸡质量、孵化技术和运输条件。在此,我们对如何把控这些关键因素进行详细分析,以便为获取较高的雏鸡质量做好准备。  相似文献   

18.
种蛋的失水率是现代孵化生产中一项很重要的工作,它与雏鸡的孵化率、雏鸡质量紧密相关。定期检测孵化种蛋的失水率,对孵化湿度的控制,雏鸡质量的预测和改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1 选择优质的雏鸡 养鸡户在购买雏鸡时必须严格把关,雏鸡最好使用一批种鸡所产的种蛋或种鸡周龄相近的种蛋孵化;管理混乱、生产水平不高的种鸡场很难提供具有较高生产性能的雏鸡,因此应从技术力量强、孵化技术过硬、有相当饲养规模及未发生过疫情的种鸡场购雏.  相似文献   

20.
种蛋孵化的好坏直接影响出雏率和雏鸡的质量。种蛋在孵化过程中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每个过程都要按规定认真执行,掌控好每个环节,才能孵化出优质、高孵化率的的鸡雏,创造最佳的经济效益。笔者结合工作实践,就影响鸡种蛋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