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两年来,笔者对辽宁省阳光工程农民技术培训过程中了解到在本地区肉鸡生产过程中经常出现一种以肉仔鸡采食量降低、腹泻、生长迟缓、消瘦、粪便中有未消化饲料、腺胃黏膜肿胀、溃疡、脱落,肌胃糜烂为主要特征的疾病,临床上称之为腺胃炎。笔者在对养殖户进行跟踪走访过程中对本病的病因及防治进行归纳,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茧色的形成机理,对红色蚕及其茧、丝腺进行解剖观察,然后测定丝心蛋白的氨基酸组成和含量,最后应用光谱法测定红色素和家蚕丝心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结果显示:红色素在丝腺中全部着色,前部、中部、后部丝腺及吐丝管都完全着色,白蚕和红蚕丝心蛋白组分及含量的变化基本相同,丝心蛋白上的酪氨酸残基参与了猝灭过程,结合作用为氢键结合。  相似文献   

3.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促进了养殖业的不断发展。但是,在养殖过程中经常存在一些疾病隐患,如鸡腺胃炎等。此疾病常见的临床表现为:黏膜出血、脱落、炎性肿大、溃疡以及腺胃壁穿孔等,同时也会因细菌感染等造成其他并发症。由于此种疾病具有较高死亡率的特点,对养殖业的经济效益造成直接影响。随着近几年发病率增高,本文对鸡腺胃炎的流行情况、特点以及发病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关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4.
以阻止熟蚕吐丝的方法建立家蚕高蛋白血症模型,研究模型家蚕丝腺退化过程中细胞程序性死亡的特点,探索家蚕高蛋白血症模型的发病机制。形态解剖学观察显示,模型家蚕的丝腺退化过程延长了2倍时间;组织切片HE染色显示,模型家蚕的中部丝腺和后部丝腺都出现了退化启动推迟的现象。对家蚕组织解体退化信号通路相关基因表达水平的检测显示,模型家蚕丝腺细胞中自噬信号基因Atg6和Atg8的转录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家蚕,而凋亡信号基因Dronc的转录水平则显著高于对照组家蚕。免疫组化染色显示,模型家蚕丝腺细胞中凋亡启动蛋白Caspase-3在丝腺退化过程中持续表达。研究结果表明高蛋白血症模型家蚕丝腺细胞的凋亡活动增强,而丝腺退化延缓与自噬作用启动延迟有关。  相似文献   

5.
<正> 鳞翅目昆虫的下唇腺在幼虫期多成为合成和分泌丝物质的丝腺,其中以蚕蛾科和天蚕蛾科的丝腺最为发达,绝大多数鳞翅目泌丝昆虫,其丝腺在变态期完全消失。在柞蚕中,成虫羽化时丝腺则变化成具其他功能的腺体,分泌含有KHCO_3的弱碱性液体(pH8.2左右),用以溶解下颚叶分泌的结晶性溶茧酶。柞蚕丝腺在变态期间的这种变化过程,迄今尚少见报道。本文从解剖学角度,对柞蚕丝腺在变态期间的变化过程作了较系统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用mRNA差异显示技术对鸡贮精腺中基因的差异表达进行研究,分离并筛选出1个差异表达片段SST01,经测序和BLAST分析,发现SST01与鸡2号染色体上的neurexophilin基因高度同源(98%)。Neurex-ophilin是一种只在神经细胞中分泌的糖蛋白,说明神经系统参与贮精腺内精子的贮存或释放。Neurexophilin作为精液素的配体发挥功能,而精液素使细胞粘连,从而说明neurexophilin参与精子在贮精腺内的贮存过程。  相似文献   

7.
鸡腺胃炎的主要症状是鸡腺胃肿大及腺胃出现炎症。病鸡生长受阻、饲料转化率低、粪便中含有未消化或消化不彻底的饲料。经解剖检查,常见腺胃肿胀、溃疡,肌胃角质层糜烂,脾脏、胸腺、法氏囊萎缩等症状。对该病的发病原因及防治措施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8.
亚洲玉米螟感染玉米螟微孢子虫的组织病理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试验利用玉米螟微孢子虫侵染亚洲玉米螟4龄幼虫,对患病幼虫的各组织器官进行解剖和显微镜观察,并对病变组织进行石蜡切片,复染后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并拍照。结果表明玉米螟幼虫的马氏管、丝腺、涎腺、神经、消化管为易感组织,感染后期可在玉米螟气管管壁细胞、中肠外纵肌等组织中也能发现微孢子虫,同时在实验过程中发现不能被感染的组织(细胞)有体壁的真皮细胞、体壁肌肉组织和脂肪组织,并查明了上述各组织中微孢子虫的侵染顺序和细胞的病理学变化。  相似文献   

9.
犬肛周腺肿瘤(Hepatoid gland tumours)高发于未去势老年公犬,在雄性犬的肿瘤中发病率排名第三。本研究采用IlluminaHiSeq~(TM)2500高通量转录组RNA-seq测序技术对犬肛周腺肿瘤的组织和正常肛周腺组织分别进行测序。发现差异表达基因588个,其中上调基因23个,下调基因565个,差异极显著水平的基因94个。通过对GO基因功能聚类,发现生物过程类别基因37个、分子功能类别24个。KEGG分析发现有470个基因涉及信号通路262个。  相似文献   

10.
蛋鸡腺胃炎是由多种致病因素引起的以腺胃肿大或者腺胃乳头扁平甚至消失,腺胃黏膜严重出血、脱落为主要症状的流行性疾病。最近几年,随着伊通满族自治县农牧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地区蛋鸡养殖产业发展迅速,但在产业发展过程中多种疫病发生给养殖产业造成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实验性乳腺炎小鼠乳腺肥大细胞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改良甲苯胺蓝染色法和苏木精-伊红染色法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诱发实验性乳腺炎小鼠乳腺肥大细胞的数量、分布、活性进行了研究。正常对照组小鼠乳腺组织中肥大细胞主要分布于乳腺小叶之间的结缔组织中,有些围绕血管或乳腺导管分布,腺上皮之间没有肥大细胞分布;阳性试验组小鼠乳腺肥大细胞主要分布在相邻腺泡周围或腺导管上皮周围,胞质内充满异染颗粒,脱颗粒状态显著,甚至表现有颗粒耗竭现象,腺泡中有一定程度的肥大细胞浸润。肥大细胞计数结果显示,阳性试验组母鼠乳腺内的肥大细胞数急剧增多,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而脱颗粒肥大细胞数阳性试验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极显著增多(P<0.01)。结论:肥大细胞在小鼠乳腺炎的致病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参与了乳腺炎的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12.
用光栅光谱仪对健康双峰驼胃的腺体区和非腺体区粘膜层中K、Na、Ca、Mg、Fe、Zn、Cu、P等元素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腺体区与非腺体区在元素含量上存在着较大差异;皱胃贲门腺粘膜中的多数元素含量都和瘤胃3个腺囊区接近;皱胃幽门腺区与胃底腺区的相应元素含量较接近,而皱胃贲门腺区的元素含量较胃底腺区和幽门腺区低。  相似文献   

13.
P25蛋白是家蚕(Bombyx mori)丝素蛋白的主要成分之一。根据BmP 25基因ORF序列设计引物,以家蚕5龄第3天丝腺cD NA为模板,RT-PCR扩增获得BmP 25的ORF全长片段。将构建的含BmP 25的原核表达重组质粒转化大肠埃希菌Rosetta(DE3)菌株感受态细胞,对家蚕丝素P25蛋白进行重组表达和纯化,并免疫家兔制备获得多克隆抗体,用于研究家蚕丝腺中P25蛋白的合成和分泌规律。利用制备的多克隆抗体对家蚕品种大造5龄第3天幼虫9个组织的总蛋白质样品进行Western blot检测,结果在中部丝腺和后部丝腺检测到P25蛋白,表明该抗体有较好的特异性。进一步利用此多克隆抗体分别对家蚕5龄第5天幼虫中部丝腺和后部丝腺不同区域进行荧光免疫组化分析,结果在后部丝腺的细胞和腔内观察到明显的荧光信号,而中部丝腺后部的细胞仅有微弱信号,腔内的荧光信号强度随着丝素蛋白的从后向前运输越来越弱,以致在中部丝腺的前部和中部未检测到荧光信号。推测可能是P25蛋白在丝素蛋白从溶胶状态到凝胶状态的转化过程中,被逐步包裹在丝素蛋白聚合物中导致其不能被检测到。利用该多克隆抗体对家蚕不同品种的茧丝蛋白进行Western blot检测,均能获得特异性的杂交条带,表明该抗体还可用于家蚕茧丝及丝制品的分子检测鉴定,为开发丝制品的检测试剂盒提供了条件。  相似文献   

14.
"三腺"指的是"甲状腺、肾上腺、病变淋巴结".因其含有毒素或病原微生物,误食后可引起食物中毒.在检疫过程中,"三腺"应彻底摘除.现将"三腺"的位置、形态、功能、毒害及处理方法介绍如下,以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5.
旨在探讨杜洛克公猪和梅山公猪精囊腺和尿道球腺的组织学特征及精浆蛋白mRNA的表达,运用石蜡切片并通过HE染色,分别在光学显微镜下对75日龄、270日龄梅山公猪与270日龄杜洛克公猪的精囊腺和尿道球腺进行组织学观察;并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对精浆蛋白mRNA的表达进行分析。270日龄梅山公猪与75日龄梅山公猪相比,精囊腺的腺小叶增多,小叶间结缔组织减少;270日龄杜洛克公猪精囊腺较270日龄梅山公猪有更多的腺泡黏膜褶皱和小叶间结缔组织。梅山公猪和杜洛克公猪尿道球腺被结缔组织分隔成小叶,腺泡密集且腺腔小;梅山猪在成年时尿道球腺腺小叶增大,小叶间结缔组织变少;270日龄杜洛克公猪尿道球腺腺小叶比270日龄梅山公猪小,而腺泡较大,且结缔组织更多。精浆蛋白PSP-Ⅰ和PSP-Ⅱ在精囊腺中高表达,在成熟的杜洛克和梅山公猪精囊腺中其mRNA表达水平相近(P0.05)。但随着日龄的增长,梅山公猪PSP-Ⅰ和PSP-ⅡmRNA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杜洛克公猪更多的精囊腺黏膜褶皱和更大的尿道球腺腺泡,增加了上皮分泌面积,有助于增加精浆体积,提高精子代谢率和存活率。另外,性成熟公猪中精浆蛋白PSP-Ⅰ和PSP-Ⅱ的高表达可能参与维持精子的代谢和活力等生理过程。  相似文献   

16.
乳腺由具有泌乳功能的腺泡组成,乳腺上皮细胞(MEC)以单层方式排列在腺泡外围,是乳腺对外界病原进行免疫保护的重要组分,负责将血液中的营养物质通过一系列复杂生化过程转化为乳汁.牛乳腺上皮细胞(BMECs)的体外分离培养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活体试验条件不可控、操作困难、成本高及个体差异大等诸多问题,还可以为体外研究乳腺组织生...  相似文献   

17.
通过制作石蜡切片,并利用苏木精—伊红染色法进行染色,对牛蛙不同部位的皮肤进行组织学观察;利用图像处理软件Image J 4.21测量皮肤厚度,运用SPSS 17.0软件对不同部位的皮肤厚度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镜下观察组织切片可见,牛蛙的皮肤分为表皮和真皮,表皮由外向内可分为3层:角质层、颗粒层和生发层,真皮由疏松层和致密层组成。疏松层主要由网状结缔组织构成,也包括一些色素、颗粒腺和黏液腺。色素主要分布于表皮下的结缔组织中,颗粒腺和黏液腺的间隙的结缔组织中也有少量色素。鼓膜皮肤厚度显著小于其他部位皮肤厚度(P〈0.05),前肢、后肢、泄殖孔的皮肤厚度差异不显著(P〉0.05)。不同部位皮肤分布的色素细胞、颗粒腺、黏液腺数量也不同,内侧的黏液腺多于外部,而颗粒腺在表皮分布多,在深层分布少。  相似文献   

18.
杨成 《四川畜牧兽医》2019,(7):40-40,43
“三腺”是指甲状腺、肾上腺和病变淋巴结,按国家相关规定,生猪屠宰检疫中必须摘除“三腺”后才可上市销售。加强屠宰检疫中“三腺”的管理与处置,杜绝其流入市场,对确保猪肉产品安全和维护消费者身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三腺”摘除操作要领进行阐述,供屠宰企业和业内人士借鉴。1 “三腺”摘除存在的问题1.1 一些屠宰企业存在“三腺”摘除不彻底或没有摘除的现象,随肉出厂流入市场,存在食品安全隐患。  相似文献   

19.
家蚕丝腺拥有较强合成丝蛋白的能力,通过利用这一能力,使其能够大量生产有价值的蛋白,人们开始引入转基因家蚕,使它能够在丝腺中合成重组蛋白并分泌到蚕茧中。获得的重组蛋白可在生物学、生物技术,和药学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我们通过控制合成蛋白在丝腺中的定位,在后部丝腺(PSG)中表达重组蛋白使其定位在不能溶解的丝素中,在中部丝腺(MSG)中表达则定位于亲水外层的丝胶层中。本文主要讨论将转基因家蚕丝腺生物反应器作为优良工具,应用于大量生产药用蛋白和在工业化水平生产相关重组蛋白的可能性,以及生产重组蛋白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和未来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为了研究半胱胺对奶山羊乳腺发育的影响,选6只空怀奶山羊进行自身前后对照试验和8只妊娠奶山羊进行同胎次配对试验。结果表明,空怀奶山羊对照期乳腺的腺泡很少发育,几乎看不到乳导管,试验期乳腺有明显导管生长和少量腺泡发育;妊娠奶山羊对照组乳腺随着妊娠的进行有少量腺泡发育,腺导管有明显的生长,试验组乳腺有大量的腺泡发育,腺导管生长更明显,且有分泌物出现,血浆中与乳腺发育相关的激素水平明显升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